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家在她的精打细算下也算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了。
当初之所以选择了安城,是因为这个城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超脱世俗的气质,它属于二级城市,地位仅次于Z市,与其相隔不算很远,约500多里的车程。如果开车走高速,大概四个半小时就到了,当然卓夕颜当初坐的是大巴,用时5个多小时。
安城还有一个很好的特点是:青山绿水,空气清香,环境优美。人如其景,这儿的人也显得格外亲和自然,让人产生一种离家乡很近的情感来。而最打动卓夕颜并决定定居于安城的根本因素是,安城有个全国都小有名气的脑瘫儿童康复训练中心——微笑天使脑瘫儿童康复基地。
没错,她的孩子得了轻度脑瘫。
此事从何说起呢,一个意外事件导致了后续一连串的事件发生,卓夕颜觉得这个蝴蝶效应在她身上得到了很显著的应验,她不止一次地想:如果自己当初没有心软地名为送杂志实为探望的走进那套公寓,也就不会有后来一系列的事情发生。亦或者她想:如果自己当初心如枯木般麻木地听着那些诋毁的话语,不理不睬,也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发生。
然而,一切只是如果。轻手抚上小腹,卓夕颜自嘲地轻笑了下,这不是很好吗,身体上的伤可以覆盖心里的伤,至少自己现在已没有了那么多的黯然神伤,有的只是对当前生活的细心筹谋和对孩子身体日渐康复的殷殷期盼。
第3章 阳光依旧
次日清晨,卓夕颜在家喂过孩子吃了早饭,就抱着孩子出了门。
今天是个晴朗的日子,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卓夕颜深深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心情也随之飞扬起来。
穿过马路,她们的目的地是离家半里多地儿的微笑天使儿童康复基地,卓夕颜需要把孩子送到这里,做每天循序性的康复训练。
当然,卓夕颜自己也是在这里上班的,她是一名脑瘫儿童辅助训练师,在一个康复训练室里,她和另外两名同事带了18名儿童,包括她自己的女儿,这间训练室针对的都是低龄的脑瘫患儿,年纪从1岁半到6岁不等。孩子们被她们的家人早早地送到这儿,康复基地负责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午休和一天的康复训练及启蒙教育,晚上七点之前再被各自的家长接回去,基本流程类似于现在的全托性质的幼儿园。
卓夕颜对这份工作很满意,虽然职业与自己曾经所学的专业相差甚远,但是她觉得在这里能有一份稳定的收入,更重要的是能贴身照顾女儿,没有什么比这种选择更适合如今的她。
这个儿童康复基地其实离卓夕颜租住的地儿很近,经过几年的独立学习和生活,卓夕颜很会为自己精打细算,她在生活安定下来之后,就在基地找了份适合自己做的事儿,就是陪那里的孩子说话,给她们唱歌,陪着她们一起做游戏,看护她们吃饭和午休。因为怀有身孕的缘故,类似于辅助孩子做康复训练和专业按摩等体力性较强的事情,基地的领导并没有交给她负责,每个月她可以领到两千多元的工资。除了自己身上的近一万五千元的存款,加上每个月的工资,卓夕颜想着这些储备支撑自己的产前孕检、生产及坐月子请月嫂的费用勉强够用了。
时间飞快,两年多的生活让卓夕颜习惯了这里,爱上了这里,看着女儿和其他的孩子在她的精心照顾下情况渐渐好转,卓夕颜觉得生活也可以如此美好。
现在的卓夕颜在技能水平上丝毫不输于其他工作好多年的熟手。也许是女儿的缘故,卓夕颜在工作中的操作技能学习上格外用心,进步也非常快,穴位按摩、经络疏通、辅助行走、语言互动、唱歌游戏、启蒙教育都能灵活应对,她自己也针对不同孩子的病症程度和康复情况做出了更有针对性的康复教程。
在她的细心照顾和针对性康复训练下,女儿的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好转,由开始的不会说话、行动迟缓到现如今,女儿已会说诸如“妈妈、叔叔好、阿姨好、饿了要吃饭、玥玥要尿尿等”简单的语言了,行动自理能力也比原来有了明显的提高。
当然,这与卓夕颜早早地把女儿送来了这里做康复治疗是分不开的,她从基地中心的学习培训中了解到,得了脑瘫的孩子,越早发现越早治疗越好,因此她从孩子满月后发现情况不太对劲时就着手准备,目前女儿已是这家康复基地的“老学员”了,不怯生,很合群,加上样貌择优遗传,女儿很得大院里上至门卫老钟头下至刚刚来此上班的年轻同事的喜欢。
得到的前提永远是付出,卓夕颜待周边的所有人都很亲和有礼,细心周到,空闲时间她会帮着院里的其他同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她很清楚自己和女儿都需要一个温暖的环境,当然这份发自于内心的善举也赢得了周围人的好感和接纳。
卓夕颜样貌清秀,皮肤白皙,最吸引人注意的是她的一双杏眼如春山含翠,秋水无尘,看人时眼里自然升起一层湿气,让人不忍拒绝和严厉。也许是生活的阅历使然,其实卓夕颜之前并非如此,之前的她是一个性格略微开朗、语言简单直白的女孩,而现如今的她更增添了一抹浅浅的愁绪和良好教育积淀下的清新自然,整个人给大家的感觉是很文艺气质的温婉范儿。
卓夕颜平常很喜欢穿色彩清新、搭配自然、版型不松也不紧的衣服,对于她来说这样的造型很能让孩子们接受。众所周知,脑瘫患儿不乏自闭者、自卑者和情绪暴躁者,如果能从外形印象上先让那些孩子们愿意接受她,何乐而不为之呢!
康复中心的负责人是一位五十多岁的姓楼的女士,大家都喊她“楼院长”。平常楼院长对卓夕颜也有几分照顾,可能觉得一个单身的年轻妈妈独自一人带着一个轻度脑瘫的幼儿来这里生活很不容易,所以卓夕颜除了能从楼院长那里得到一份来自上级领导的关怀外,还能收获到一种近似于“妈妈”的爱。
卓夕颜踏进康复中心的大门,门卫老钟头就喊住了她,“小卓呀,你今天来的早啊!”,卓夕颜停住了脚步,微笑着看着老钟头,“钟叔,您老就少抽点儿烟吧,可别被楼院长发现又在大会上批您,让您老倍没面子!”
老钟头笑容一僵,冲卓夕颜小声喊道:“小卓你可不能告我的黑状!”
卓夕颜冲着老钟头“嘿嘿”笑了两声,不置可否,抱着女儿转身向着她所在的训练中心走去。
老钟头是康复中心的老员工了,大院里除了楼院长,就属他在这儿待的时间最长,除了爱抽点儿廉价烟,喝两口小酒,平常很是严肃,特别是对着外来的陌生人,生面孔如果没有专人引路,肯定是进不来这个大院里的,就老钟头的话说“这是军事重地,安保防卫要做到一级棒!”
迎面又碰着几位熟悉的面孔,卓夕颜一一和他们打了招呼,她觉得自己的适应能力很强,自己已经深深地融入到了这个大家庭里,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而又亲切。
走进活动室,屋里已经来了三名小朋友,有一位住在康复基地宿舍、早上最早到活动室的叫周语琴的女同事正在整理着玩具,有眼尖的女孩看见了卓夕颜怀抱的卓茗玥,冲着她歪歪扭扭的跑过来“玥玥!玥玥!”的叫着,卓夕颜赶紧迎上去“慢点儿!慢点儿!”
周语琴看见了卓夕颜,脸上露出不赞同的神色:“夕颜,入秋了,你带着孩子不方便,也不用日日早到,我住在大院里很方便,有我先照应着你还有啥不放心的!”
卓夕颜暖暖一笑:“怎么能一直麻烦你一个人呢,其实我离的也近,平常也没多少事儿,能来早点儿就来早点儿陪你!”
周语琴含笑摇头:“你呀,就是心思太细腻了,让人不爱都难!”
卓夕颜嗔怪地瞪了周语琴一眼,“今天中午又该你俩轮班了,需要我提前在餐厅给你捎什么东西不?”
周语琴忙摆手:“不用了,你安心吃饭吧,今早吃多了,我中午也吃不了多少的。”
卓夕颜点头应是。
第4章 月老的红线
中午12:30刚过,孩子们陆陆续续地吃过了饭,看着孩子们由周语琴和另一个叫单晓彤的女同事一起带进了午休室,卓夕颜开始麻利地收拾桌上的碗筷。
门口处传来隔壁房间走出来的同事喊声:夕颜,收拾好了没,好了就快去北苑哈,我们先在北苑等你!
喊她的是常打招呼的同事肖玲,卓夕颜加快了手里的动作,嘴里应了一声“嗯,马上就好!”
康复中心在治疗中心大楼后面还有一个职工就餐大厅,名叫“北苑餐厅”,这家康复中心有包括上至院长下至门卫、后勤在内的各级职工共计八十六名,所有人中午都在就餐大厅吃饭,就餐大厅靠北是用玻璃墙围起来的后厨,点餐和就餐都很方便。同事们中午三三两两聚成一桌,也有的□□人围坐在大圆桌吃着饭,聊着家长里短,倒也气氛轻松,热闹非常。
今天卓夕颜和几个平常聊得来的同事聚在了大圆桌上,端来饭菜,同事们一遍扒拉着饭,一遍热络地聊了起来。
“你们知道不,自从上次员工大会,楼院长当着所有员工的面批评了门卫老钟头吸烟问题后,老钟头看见楼院长就躲进了门卫室里不出来,仿佛老鼠见了猫。”
说话的是康复中心新来的叫“米朵”的女员工,平常很八卦,无论大院里的还是大院外的很多第一手八卦消息都来源于她,性格很是开朗幽默,刚来没多久就深得大家的喜欢,虽然平时玩笑不断,但是工作起来还是很有耐心的,所以楼院长对其也是听之任之。
米朵的话引来了一桌人的轻笑,肖玲用手戳了戳卓夕颜的胳膊,“那事你考虑的咋样了?我看他最近很是苦恼呀,有时候会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