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文艺时代-第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住。”
  老师随手递给他一本蓝皮书,笑道:“下午两点,到这里一楼教室集合,别迟到了。”
  褚青呆道:“这就完事了?”
  那老师笑问:“那你还有啥事么?”
  “不是。”褚青道,“我是说不用办入学手续啥的么?”
  老师道:“不用,你们交完学费,我们这边已经登记在册了,今天确认一下是本人就行。”
  又补充道:“下午两点,一定别迟到啊,有些事情要跟同学们说一下。”
  褚青看了看时间,正好够吃个饭的工夫,他拿着那本蓝皮册子跑到校外的小馆子,要了碗削面,呼噜呼噜地凑合了一顿。
  话说这边的餐饮业水准比电影学院那边差了不少。
  他翻了翻那册子,里面有绕口令,有摘取的台词,有抒情散文,有寓言故事……好多篇好多段。略微看了下,还发现不少外国名字,似乎国内国外的都有,没找到刊号,应该是学校内部的读物。
  好吧,他压根就不承认这本可怜的册子居然是教材。
  下午两点,褚青准时坐在那个小教室的最后一排。
  门口散散的不时进来人,岁数都不太大,多是二十多岁,少数几个看上去有三十。长得虽然比不上那些新生,却有种成熟淡定的味道。
  两点五分,那个老师也走了进来,站在前面讲台上环顾一圈。
  褚青也环顾一圈,一共才二十几个人。
  九十年代,学表演还是挺神秘的一件事,报的人不多,而且中戏表演系每年就招那么点人,有几年甚至不满二十人就开班。
  大专班则要多,能到一二百人,但素质就差太多,主要是心思浮动。那些人好像不是来学表演的,而是挂靠在中戏的光环下,好为自己以后的坐台或做三儿的前程镀金一样。
  相比之下,进修班要好些,起码真是来学习的。
  那老师姓顾,不教课,算是这个班的辅导员。
  她点完名,就开始唠唠叨叨地介绍了大体规则。进修班每周从一到五都要上课,周末休息,为期一年。跟本科班的区别就是,把他们四年的精华都融合到这一年之中,纯粹的表演教学,所以像其他一些英语语文之类的文化课自然也不用上。
  褚青有一搭没一搭地听着,跟电视里看到的那种青春飞扬的大学生活一对比,忽然有种浓浓的山寨感,丢脸!
  不过也挺奇妙的,自己二十二了,居然又开始上学了,教室里坐着的那些陌生人,从这一刻起,也都有了个已经离他很遥远的称呼,同学。
  顾老师说完,又给他们发了课表。褚青一瞅,明天居然就有课,是表演课,后面还有注脚:表演元素概论。
  这是啥东东?
  散场的时候,没有什么等待主角虐待的傻逼土豪跳出来,然后很霸道地说请同学们吃饭唱K。这些人少说也在社会上打滚好几年了,还不至于那么秀下限。
  褚青对自己在这里的未来一无所知,唯一需要准备的就是两版寸照,明天交上去做证件用。
  ……
  回去的路上,他顺便拐到离住处不远的一个劳务市场。
  他当然不是去招工,而是猫腰钻过一溜矮檐,跑到市场的后门。那里有间破平房,用砖头围出一块空地,乱七八糟地堆满了瓶瓶罐罐和各色废旧金属。
  这是个废品收购站,老板就叫老板,是褚青捡废品那会儿打下的革命情谊。因为当时那拨人都是散户,只有这孙子有这么一块根据地,所以褚青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老板。
  “哎哟!青子,有年头没见了啊。”
  老板穿着件镂空的白背心子,不管春夏秋冬,脚底下永远趿拉着一双厚底布鞋。丫从来就没把鞋跟提上去过,以至于脚跟和布鞋变成一个色的时候,别人都以为他穿的是双新款的高腰皮鞋。
  褚青不想跟他废话,直接道:“有新货没有?”
  “有!您瞧着!”
  老板钻进了板房,转身推出两辆自行车,一辆五成新,一辆八成新,前面还有个车筐。
  褚青可不管他这车是偷的还是偷的,指着那辆五成新的,道:“这个。”
  “这可是带变速的,咱俩交情归交情,买卖可得理清了,三百,您拿走!”老板道。
  褚青随手甩出五十块钱,推过车,骑上就闪了。
  哥要是连辆破永久跟变速都分不出来,还混不混了?
  骑到了小区,先呼哧呼哧地扛上楼,费劲地翻越酸菜缸,戳在自家楼道里。然后又下来,呼哧呼哧地爬到了范小爷家。
  刚到她家门口,褚青就闻到一股浓浓的烟味,从门缝里还不时飘出几缕。
  他急忙掏出钥匙开门,一进去就看整个屋子烟气缭绕,雾蒙蒙一片。刚要喊人,就见厨房里跑出一人来,系着大围裙,还不停地咳嗽。
  褚青松了口气,把门敞得开开的,道:“你干啥呢,我还以为着火了。”
  “咳咳!”范小爷弯着腰,头都抬不起来,连心肝都要咳出来了,道:“我,咳咳咳,炒菜,咳咳,炒菜呢!”
  “大姐那你把窗户都打开啊!”
  褚青又气又笑,把她拉出门外冷静一下,先跑进厨房把火关了,然后又把卧室和阳台的窗户都打开。屋子里全是烟,待不得人,两人就站在楼道里说话。
  范小爷眼睛被熏得通红,还带着泪珠,道:“回锅肉我咋就做不好?上回我还做得挺好的呢。”
  褚青捧着她的脸,笑道:“上回那是我先做一半的,你炒两下就得了,你要想吃等我回来做啊。”
  范小爷沮丧道:“人家想给你庆祝一下啊!”
  褚青道:“你要想做,我教你,别自己乱弄,万一真着火了咋办?”
  两人站外面说了好一会,屋子里的烟才散去。
  他看着锅里那坨黑色的东西吓了一跳,这玩意儿冲马桶里都担心会堵,最后套了足足四个塑料袋,紧紧地系上扔在门口。
  他本想自己做的,范小爷死活不肯,只得在他一步一步的指导下,从切肉切菜,到豆瓣酱的调配比例,到炒菜的顺序火候,总算磕磕绊绊地炒了一盘回锅肉。
  丫头还自己做了个鸡蛋甩袖汤,不知道哪学的,那汤稠得跟炒鸡蛋似的。然后又鬼鬼祟祟地变出来一瓶红酒,褚青怕她乱花钱,仔细瞅了瞅,还行,超市十块钱一瓶那种……
  但是开瓶器忘买了,两人费了半天劲,最后用水果刀把木塞子捅得稀巴烂,硬生生给剜了出来,才算喝到嘴里。
  “你说你,我就上个学,整得跟挺大个事儿似的。”褚青有点小埋怨。
  “上学本来就是大事儿啊!”范小爷嘻嘻笑道。
  女人要细节,男人要大概,褚青虽觉得有点麻烦多余,但也感动她这番心思。
  丫头边给他夹菜,边问:“你一天都干啥了,看着明星没?”
  褚青道:“明星那么好见啊?我就报到了,然后班主任给开了个会,说明天就开始上课了。”
  “这是课表,你看看。”说着拿出夹在蓝皮册子里的薄纸。
  “那叫辅导员,啥班主任!”范小爷鄙视了他一下,接过课表扫了一眼,笑道:“跟我上学那会儿都差不多,就是没有文化课。”
  她又拿过那册子,问:“这个是啥?”
  “说是教材,我也不知道干啥用的。”
  范小爷翻了翻,道:“哦,这是上台词课用的,就是教你怎么说台词,照着上面练。”
  她在上海上的是谢晋表演学校,虽然没中戏那么专业,但对这些东西也都门清,给他解释了下不懂的地方,褚青第一次觉得找个艺术院校毕业的女朋友还是挺靠谱的。
  “对了,何姐来电话了,说开机时间已经定了。”范小爷忽道。
  褚青问:“哪天?”
  “下个礼拜,嗯,十五号,让大家都去。”
  说到这,范小爷有点不好意思,要不是她非磨着褚青演还珠二,他也不用跟上学掺和在一块,以后肯定就是剧组学校两边跑,会很累的。
  褚青倒没想这个,他想的是,十五号……那十六号,就是这丫头生日了。


第四十九章 上课
  清晨,天光初色。
  褚青想是有些兴奋,起得太早了。从他家出发,骑车的话顶多三十分钟就到了。八点半上课,他五点半就起了,洗漱完毕,闲着没事干,索性出门。
  出了小区,过三里河至平安里,再往前,就是后海,过了后海,就到了南锣鼓巷。
  晨霭中的北京有种别样的安静,褚青蹬着那辆破车,直到了南锣鼓巷的巷子口,才下了车。
  巷子里从南到北是条单行线,并没完全改成步行街,车辆还是可以通行的。但街道太窄,物件又多,骑着车都怕撞了,他就推着车子慢慢地走。
  灰砖青瓦,朱檐碧柱,一座座老式的四合院,不时可见的半角门……这巷子比晨色更加静谧,跟巷外的大城相比,一个似白日间的活泼少年,一个似慵起梳妆的少女。
  胡同里住的都是北京老人儿,此时也起床作息。说话带着特有的京腔,锅碗相碰,开门关门,骑着车子送孩子上学,还有老人家逗鸟的声音,让这静谧中起了一点喧闹。
  再往北走,就到了东棉花胡同,还没到胡同口,褚青就听到一阵隐隐约约的声音,不知从哪座宅院哪方灰墙后面传来。开始听不太清,纷纷杂杂似好多人在说话,后来索性停下脚步,站在那细听。
  “我爱咱的大清国,我是怕它完啊!”
  “噫噫噫……啊啊啊……”
  “当我们摆脱了此垂死之皮囊,在死之长眠中会有何来临?”
  “风停了,雨住了,雪白的云层里,射出了色彩缤纷的阳光。霞光万道的云空,搭起了虹桥。”
  “……”
  有的像京剧生旦一样的吊嗓子,有的只是孩童玩耍的绕口令,有的是愤怒深刻的王子,有的又是老北京茶馆里的茶客。
  这些声音和着晨霭在这巷子里飘散,褚青可没觉得美妙动听,他不晓得台词的出处,只当是一群咿咿呀呀的神经病。
  听了一会,觉得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