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流云剑-第5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些刚刚整编进来的俘虏兵,还以为这位将军大人和自己原来的将军一样,随身带着抢来的金银珠宝。
  军令一下,亲兵队随即窜出密林,朝驿道方向奔去。
  地雷!
  原来马背上的长条箱子里面塞满干草,其中安着两颗地雷。
  “看什么看?赶紧在道路两侧挖坑把地雷埋下去,火药组铺设导火线,地雷组把引火线连接好。今天的成败在此一举,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
  地雷,还是熊储离开镇南省之前,青城派的邪门道士孟凡弄出来的东西。
  因为制造简单,所以熊储命令大量制造。而且把制造方法带到了永州大观堡,那边也是秘密开工制造。
  那力布赖所说的引火线,就是已经打通竹节的细长竹竿,里面有捻成细线的火棉,并且加入火药制成的引火线。
  根据埋伏的距离,确定使用细竹竿的数量,然后一根一根连接起来,埋进土里之后根本看不见。
  这一次,为了完整夺取蛮莫(八莫)镇,作为骁骑营今后的一个最重要的战术立足点,杨虎和那力布赖经过密谋之后,决定把携带的地雷拿出四分之一,也就是两百颗地雷。
  这是加厚陶罐地雷,也就是直径一尺的圆球。
  一颗地雷三斤重,里面有三两黑火药制成的起爆筒,起爆筒四周塞满了两斤在蛇毒池侵泡过的铁沙子,所以叫做蛇毒地雷。
  蛇毒地雷不能自己起爆,所以需要连接引火线。准备安装引火线的小孔,平时用防水蜡丸封着。
  这是熊家军里面的秘密武器,所以全部是杨虎和那力布赖的亲兵掌握,一般人根本不知道这种东西的存在。
  好钢用在刀刃上。
  熊家军隐忍两年的秘密武器,也是见血封喉的大杀器,这一次终于到了横空出世,惩罚叛逆的时候。


第524章 夺取蛮莫
  布尔固德,二十五岁,当初在乌珠穆沁部参军的蒙古少年,现在是西路军后军杨虎的骑兵营骑尉统领。
  骑兵营八百人马离开大部队单独行动,已经三天三夜,仿佛从人间消失了一样。
  其实他们并没有消失,而是按照骁骑校尉杨虎的命令,在三天前由明转暗了。
  布尔固德带领骑兵营并没有闲着,而是吃尽了苦头,比正面迎敌的步军营辛苦多了,也危险多了。
  离开天马关之后昼伏夜出,向南穿插出去一百二十里,然后掉头沿着伊洛瓦底江北上,现在八百人就埋伏在蛮莫镇南面十里的一片密林之中。
  只有一个五人小组摸出去靠近蛮莫镇,潜伏在蛮莫镇东门的三里之外。
  这个五人小组,其中三个人是从俘虏兵里面转化过来的。
  因为天马关俘虏的守备军八百多人,就是孟养偏将吴波刚的部队,他们当然对这一带非常熟悉。
  蛮莫镇第一次出去两千多人的时候,骑兵营的将士认为自己出去打个伏击的话,肯定不会吃亏。
  “敌人不动,你就不能动,哪怕过一万年你也不能动。如果敌人全部出动,你就要依计行事。这涉及到我们全军的死活,而且成败在此一举,你可别给我出乱子。”
  布尔固德带兵出发之前,杨虎在私底下就交待了这么两句话。
  经过询问俘虏新兵,布尔固德知道蛮莫镇还有接近两千人的部队,而且主将吴波刚还没出来,布尔固德顿时放弃了主动出击的想法,命令部队继续隐蔽。
  军令里面所说的“一万年”还早着呢,等吧。
  没想到这么一等就是一天一夜,一直到第二天凌晨,吴波刚率领部队出城,布尔固德才开始紧张起来。
  这种紧张并不是心里害怕,而是一种血脉膨胀而造成的强烈兴奋,所以他全身都绷紧了。
  经过了三天时间的磨难,现在到了最后关头,也就到了成败在此一举的最后时刻。
  依计行事,就是按照杨虎的既定方针行事,说明杨虎老早预计到事情会如此发展。
  至于敌人为什么会按照杨虎的设计步骤行动,这不是布尔固德需要考虑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依计行事”。
  “整理马鞍肚带,检查随身兵器,随时听命出击。”
  大战一触即发,布尔固德压低嗓子吩咐了一声,同时也开始检查自己的一切。
  布尔固德的兵器,是一杆镔铁长枪,四十八斤,这还是骁骑营统领刘国志当年传授的。
  刘国志、甘长吉和七百多兄弟在剑阁误中埋伏身亡,但是骁骑营全部都是镔铁长枪的传统仍然保留下来。
  一个时辰之后,吴波刚带领第二批敌人离开蛮莫镇的距离,应该有了十五里左右。
  “全体肃静,贴着密林向东门移动,斥候兵负责赚开东门!”
  斥候兵,就是两个老兵带着三个俘虏转化而来的新兵。
  原来,杨虎给布尔固德骑兵营的“依计行事”命令,并不是要参加歼敌战斗,而是要在敌人的主力部队离开之后夺取蛮莫镇,控制伊洛瓦底江的渡口。
  对于整个战役来说,占领蛮莫镇仅仅是一个小环节,但却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必须实现杨虎制定的三个目标。
  拦腰切断伊洛瓦底江上下之间的联系,控制蛮莫镇渡口,这是第一个目的。
  蛮莫镇北面是密支那孟养宣慰使司,南面是阿瓦宣慰使司,把他们一刀两段,从而丧失彼此策应的可能性,这是第二个目的。
  骑兵营雀占鸠巢,让吴波刚的部队因为丢了老巢而变成“丧家之犬”,然后在旷野地带一举歼灭之,这是第三个目的。
  杨虎当初所说的“成败在此一举”,就是要求布尔固德骑兵营必须夺取蛮莫镇,而且在大部队赶到之前,要像一根钉子钉在这里坚守住。
  蛮莫镇里面只有三百守军,而且还是老弱病残。加上主将吴波刚前脚离开,整个蛮莫镇都没有想到会出现敌人。
  自己的主力部队在外面打仗,家里突然出现敌人,这是任何人都不能接受的残酷现实。
  三百守军也不能接受,所以就要反抗。
  可是反抗也没用,因为将军刚出城,城门都还没有关闭。等到三百守军想起来关闭城门的时候,骑兵营的两个百人队就已经像一道狂飙冲到城里面。
  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布尔固德骑兵营说了算,其他的人要么听话,要么丢了脑袋。
  蛮莫镇是一座小城,布尔固德觉得应该叫“四里城”更合适,因为城墙的边长都是一里。
  “按照原定计划一分为二,四百人对全城进行大清洗,收集可以用于防御的物资。另外四百人关闭城门,然后上城墙准备防御作战!”
  布尔固德的战马停留在唯一的十字街上,他右手提着长枪放眼四望,口中冷冷的下达了命令。
  三百守军因为顽抗而被杀光了,剩下的就是清除那些蠢蠢欲动的刁民。
  现在是一记黑虎掏心打进了敌人的心脏部位,绝对不能留下半点隐患。
  四面皆敌的情况下,进行全城大清洗是必然的动作,是不得已而为之。
  战争,就是血腥的代名词,和仁慈没有半点瓜葛。
  战争的目的就是攻城略地,火中取栗是最佳手段。
  火中取栗的结果,就是自己身边全部都是敌人。
  杀光敌人确保自身安全,这是唯一可以选择的,没有第二条路好走。
  展现自己的仁慈,那是战争结束之后才会出现的。
  毫无疑问,战争前期就是会出现大屠杀,这是任何人都无法改的现实。
  布尔固德是奴隶出身,见识过太多的血腥大屠杀,他不想杀太多的人。
  但是现在听说小小的蛮莫镇里面,竟然有一万九千多人,比自己骑兵营的二十倍还多,布尔固德后背上全是冷汗。
  浑身都是冷汗,布尔古德下达的命令自然是冷冷的,不带丝毫热气。
  其实热气还是有的,就是那些面对骑兵营将士,竟然唧唧歪歪的人。
  当他们的脑袋掉到地上的时候,脖腔子里喷出的鲜血,就带着热气。
  杀该杀的人,做该做的事,这就是军令。
  布尔固德在这里整顿蛮莫镇,另外一边已经出现了更加残酷的戏剧性变化。
  杨虎用一座没有修建完成的营寨迷惑敌人,就是想通过“聪明人办傻事”给敌人制造更大的困惑。
  制造困惑不是目的,让敌人无法做出准确判断,才是杨虎的手段。
  战争不是一个人的游戏。
  时间过去了一个多月,此前在天马关以北发生的种种事情,现在应该已经传遍了。
  三路大军南下的消息,肯定不再是秘密。
  当秘密变成公开事件的时候,战役的突然性就已经没有了。
  没有了战役的突然性,接下来只能是阴谋诡计大行其道,正面交锋反而退居次要地位。
  熊储是一个杀手,杀手在最后刺出一剑之前,所有的动作都是阴谋诡计。
  杨虎作为熊储的入室弟子,当然学会了师傅的很多东西。
  现在,杨虎就接到了吴波刚率领大军来援,而且带着大型弩箭架子。
  大型弩箭是作为攻城利器存在的,射程超过六百步,自己的孔明弩箭车就相形见拙了。
  和大型弩箭正面对决,那属于活得不耐烦了自己找死。
  作为一个杀手的徒弟,杨虎当然不会这么干,他的计划之中就没有想过要和敌人正面对决。
  第二天正午时分,敌人两路大军会合的一瞬间,攻击就开始了。
  敌人的进攻队形一展开,还没有发起冲锋,杨虎就已经一声令下,新编步兵营根本没有丝毫抵抗的意思,而是转身撒腿就跑。
  敌我双方僵持了一天一夜,好不容易准备大战一场,结果对方不战而逃,放在任何人身上,都会产生“一拳打在棉花堆里无处着力”的感觉。
  如果这一拳用力过度,很可能还把自己的腰闪了,落下一个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
  刚刚赶过来的吴波刚非常生气,真的非常生气。
  既然敌人如此胆小怕事,自己的增援就是画蛇添足,纯粹白费力气。
  既然已经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