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来,自从李岩被杀,红娘子殉情,牛金星不辞而别之后,大顺军各营之间已经产生了极大隔阂,互不信任的情绪开始泛滥,这对一支军队来说绝对是最致命的。
潼关失败,长安不保,李自成还没有弄清楚犯了什么错误,但是一直冷眼旁观的高桂英高夫人,却发现了问题的根本。
李自成从来没有想过自己能当皇上,虽然在长安宣布称帝,但是李自成也没有想过自己能够推翻大明朝廷。所以他给崇祯皇帝朱由检写了一封亲笔信,陈述了自己的基本想法。
其实李自成就一个想法:崇祯皇帝,我当一个听调不听宣的西北王,我不进京惹你,你也别总是抓住我不放。如果皇上同意的话,我立即带兵出关和满清鞑子作战。
其实,如果崇祯皇帝朱由检暂时妥协,接受了李自成割据一方的建议,皇太极是否敢冒死进入山海关,这还真在两可之间。
朱由检倔强,自尊心极强,眼里不能有半粒沙子。
他可以给朱家子孙无限制封王,但绝对不能容忍一个造反的流寇封王。
不仅不能封王,还必须加大围剿力度。结果李自成为了自保,就决定把战场放在山西,让自己的陕西修养生息。
没想到山西境内的朝廷官军一触即溃,李自成一不小心就攻破了宣府,这是一个了不得的大事件,也是改变历史走向的大事变。
宣府一丢,京师已经唾手可得,于是李自成产生了试试看的心态。
抱着“说不定会如何”的侥幸心理,李自成下达了进攻京师皇城的作战命令。
事情没有任何意外,京师皇城像宣府一样,大顺军摆开攻城架势,马上就有人献城投降了。
李自成没有任何心理准备,没有政治、政策准备,更没有军事准备。
一个朝廷、一个国家,突然不明不白掉进自己怀里,让李自成觉得很茫然,在很多方面都显得手足无措。
李自成仿佛梦游,他的思维还停留在陕西王的层面上。
但是他手下的那些兄弟们并不茫然,反而像打鸡血一样亢奋。
那些出生入死的难兄难弟就一个念头:老子终于熬出头了,到了升官发财的好时候。升官还不着急,好不容易进入京师,发财是第一位的。
因为此前根本没有想过占领京师,所以李自成不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更不知道手下兄弟为了发财都干了什么。
同样是因为李自成的思维还停留在陕西王、西北王的层面上,所以吴三桂勾结满清鞑子入关,李自成做了一个极为荒唐的决定:带走能够带走的一切东西返回长安,今后安心当自己的陕西王。
李自成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也是遗恨终身的错误,因为他忘记了一个基本原则。
气可鼓,不可泄!
此前十余年,闯字三十六营能够三起三落,聚而复散,散而复聚,并不是李自成本人有多大本事,而是手下兄弟根本话不下去,没有丝毫退路。
现在一仗未开就全军撤退,而且还能够回到陕西吃香的喝辣的,一百多万大军自然是有多快跑多快。
当撤退变成逃跑,当逃跑变成常态,当常态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军队就不再是军队,而是争相逃命的难民。
大顺军一夜之间变成人人可欺的难民,一切都已经成为是局。
函谷关惨败,潼关惨败,陕西王当不成了。
直到这个时候,李自成才开始觉醒,可惜已经迟了。
在信阳州集中三十万大军,李自成准备让将士们重拾自信,一举吃掉耿仲明所部六万余人。
没想到手下第一大将刘宗敏统帅前军十二万余人,被耿仲明前锋左右两翼一万五千人一冲而散,刘宗敏竟然被敌人生擒活捉!
大顺军历史上固然有过许多次失败,最惨的一次只剩下二十八人。
但是,历史上的每一次失败,都是因为陷入优势敌人的重重包围,从来没有被敌人一冲而散的经历。
即便是吴三桂手下号称天下无敌的关宁铁骑,也曾经被自己逼入死地。如果不是满清鞑子从背后偷袭,吴三桂和他的关宁铁骑早就灰飞烟灭了。
现在究竟是怎么了?李自成想不通。
李自成想不通,对自己还剩下的五十余万大军彻底失去了信心。
哀莫大于心死,刘宗敏的结局让李自成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大顺军所有人都没有彻底清醒过来,但不包括一个人。
她就是大顺皇后高桂英!
第629章 高夫人定计
三人博弈,最后必然分出冠、亚、季军。
大顺军打败了大明官军,满清鞑子打败了大顺军。
如果这是一场比赛角逐,冠军是满清鞑子,亚军是大顺军,大明官军其实啥都不是。
大明朝廷的确是被李自成推翻了,这是事实。
但是,大明官军连李自成的大顺军都打不过,又如何能够挡住如狼似虎的满清鞑子?
毫无疑问,大明朝廷覆灭是早晚的事情。
不是亡于李自成,就是亡于满清鞑子,实际上也是亡于满清鞑子。
满清鞑子入关以后,从来不以南明官军为对手,而是集中力量对付李自成的大顺军。
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但是操控南明朝廷的东林党人心怀叵测,就是不愿意承认这个事实。反而暗中和满清鞑子勾结,联手对付李自成的大顺军。
史可法如此做了,他和多铎称兄道弟,礼尚往来。葬送亳州大顺军的同时,也把自己送上了断头台,还拉着扬州城的近百万百姓陪葬。
结果李自成的大顺军被击溃的一瞬间,南明小朝廷变成了任人宰割的羔羊,数百万百姓惨遭横祸。
有一个人对这种局面看得非常清醒,她就是高夫人,闯王高迎祥的侄女。
高夫人从小就在军中长大,心智坚韧异于常人。
对于李自成一蹶不振,高夫人终于站出来说话:“失败是暂时的,没有必要灰心丧气。现在的性质变了,我们的敌人是满清鞑子,而不是南明朝廷的官军。”
“大顺和大明都是太祖皇帝朱元璋治下臣民的后裔,大顺和大明之争,属于兄弟之间的矛盾。但是满清鞑子乃是外族,是我们共同的敌人,这一点不容置疑。”
“我对他们都失去了信心,也对自己失去了信心。”李自成如是说:“你看看南明的那些嘴脸,满清鞑子在后面追杀,他们就在前面拦截,什么时候能够看出兄弟之间的那份情谊?”
一个人心死了,世界上就没有药可救,但是高夫人需要据理力争。
因为闯字三十六营是自己叔父大人高迎祥的心血,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牺牲掉。那会成为罪人,九泉之下也没有脸见祖宗。
高夫人显得很有耐心:“皇爷,局面恶化到目前这种程度,有些事情需要你去做,别人无法替代。就算你没有再次争霸天下的心思,但你也要为手下的兄弟们想想。即便是一般的江湖人士,做事情也要有始有终。”
“你看看李过、郝摇旗、高一功,这都是在军中成长起来的第二代。还有你身边的禁卫军刘芳亮所部,那都是老营的兄弟。他们的兵力并没有受到很大损失,难道你这个当长辈的,不应该给他们指出一条明路吗?”
这番话入情入理,李自成也认为有道理。但是应该如何寻找一条明路,他却没有丝毫头绪。
一客不烦二主,李自成双手一摊,让高夫人拿出一个办法出来。
高夫人果然成竹在胸:“我带领健妇营就隐藏在这里,今后想办法在霍英山脉逐步发展壮大,吸引满清鞑子的注意力。皇爷带领刘芳亮所部立即顺着霍英山脉隐蔽东进,尽快离开目前这个险地。”
“在满清鞑子的前锋部队还没有到达之前,皇爷要想办法进入江浙一带和南明朝廷取得联系,表明自己联手抗击外族的诚意。当然,皇爷不能就这么去见朱家弟子,否则就会引起猜忌。”
李自成有些茫然:“我都已经这个样子了,还有什么猜忌?”
高夫人摇摇头:“皇爷,你毕竟是大顺皇帝。俗话说天无二日,民无二主。一个皇帝和另外一个皇帝见面当然会有猜忌,就算一个皇帝给另外一个皇帝磕头称臣都不行。”
“要想和南明联手,首先就要消除彼此之间的恩怨。既然皇爷已经不想继续争霸天下,那就干脆抛弃大顺帝的身份,忘记曾经发生的事情,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处理这件事情。”
“皇爷抛弃大顺帝的身份有两个好处:第一,可以让南明朝廷看出皇爷联手对敌的诚意。第二,可以消除满清鞑子对大顺军的围剿力度,给他们争取一个喘息之机,能够尽快集结起来形成合力。”
李自成沉声说道:“既然如此,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宣布我已经死了。世界上最安全的应该是死人,仅仅换一个身份,仍然不能消除人们心中的猜忌。人死如灯灭,只要我已经死了,就不可能对任何人造成威胁。”
高夫人笑道:“果真如此,当然是再好不过了。臣妾担心皇爷是否真的能够如此决绝。”
毕竟是一代枭雄,李自成略一沉思就摇摇头:“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死在这里,必须找到一个更好的地点,制造一个更加有说服力的借口当众死掉。既然夫人想造成南北策应的局面,那我就到江南再宣布死讯,把敌人的注意力都吸引到江南去。”
高夫人的故事讲到这里,独目和尚这才盯着赤格说道:“本来今天是一个宣布死讯的好日子,结果被赤格将军横插一脚,现在想死都死不成了。”
“高夫人巾帼英雄,在下在江北第一次见到的时候就佩服得五体投地。”赤格摇摇头:“在下有一事不明,还请大和尚赐教。既然要宣布自己的死讯,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地方?”
独目和尚苦笑道:“我带着刘芳亮所部三万余人从八宝洲偷渡长江,然后就隐蔽在龙华山。主要目的是想到杭州寻找鲁王朱以海,把联手抗清的意思说清楚之后,就宣布自己的死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