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带着如意扇-第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要啊!宝宝。”麻雀大叫。

宝宝却不理她,背着小手,甩着她的马尾巴往楼上走去。

。。。。。。。。。。。。。。。。。。。。。。。

泠泠江风,吹得人豁然清醒。

龙江边上,铺着一层厚厚的鹅卵石,旁边栽了一些花草树木,盖着几座休闲的小亭楼台,看起来美轮美奂,十分的赏心悦目。

宋文带着老人走在鹅卵石滩上,江风吹起,衣袂飘飞,潇洒若仙。

南州这几年发展迅速,高楼大厦迭起,各种建设层出不穷,虽然有着种种的弊端,但不得不否认,在环境建设方面官府确实是下过一番苦工,尤其是脚下这条绵延十几公里的龙江左岸,更是当政一大亮笔。

如今对生活在城中的南州人来说,每天早晚到江边走走,吹吹风,呼吸一下新鲜空气,跟几个同道中人聊聊天,已然是一天中最快意的事情。

宋文和老人一边走,一边有一搭没一搭的说着话,两人趣味相投,说起来倒也投缘。

“来到江边,还有一个地方不能不去,那就是江边的鱼市。每天这个时候,就是渔民上岸的时间,那市场里就有一堆渔民打上来的江鱼,绝对新鲜。走,我带你去看看。”

说完,宋文就带着老人往鱼市走了过去。

鱼市靠近江边,渔民把船靠岸后刚好可以直接拿到市场上卖,十分方便。

南州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发展的城市,所以一些农业很好的被保留了下来。比如渔户,如今有些地方的江河估计连鱼都不能打,更别说渔户了。但在南州江边,完全靠水而生依水而死的渔家人却还有很多。

现在还没到下班时间,下班的人cháo还未涌来,所以鱼市上的人不是很多。

宋文和老人在鱼市上逛了起来,鱼市上卖的大多是些鱼虾螺蚌蟹之类的水产,除此之外,再无其它。

宋文边走边看,一会儿,看到旁边有个老人在卖江蚌,就走过去蹲了下来。

鱼市上也没有固定的摊位,都是临时摆在地上。鱼市也没什么规矩,就是交几块钱给管理鱼市的人打扫卫生,所以打渔的人家都喜欢到这边卖鱼,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这个鱼市。

老人的摊位前摆着田螺、江蚌、还有几条小黄斑。

如今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只有一些老人还出来打打鱼挣点钱花,或许等这老一辈的人身故后,后来的人都不会再下去大鱼了。

其实,这也是一种传承,断了,他也就消失了。

老人的摊位前,摆着的江蚌,大的有巴掌大,小的只有食指长,大约十多个。

宋文自从后院的水沟挖好后就一直想养些东西,现在看到江蚌就想买回去养养看,若是能活,以后可就有江蚌吃了。

江蚌的肉质鲜美,特别是炒葱和青辣椒,味道更是绝好。

?看了下,宋文对老人问道:“阿伯,这江蚌怎么卖?”

南州人一般称呼年老的老人为阿伯,年轻的没人会称呼,一般点点头,老妇女叫阿婆,稍微年轻一点的就叫阿姨。

“两块五。”老人笑着说道。

出乎意料的便宜,宋文就把所有江蚌买了下来。

买完江蚌,宋文和老人继续逛了起来。

老人看到宋文买了江蚌,心中也有点痒,看到旁边有一个卖鳝鱼的,感觉个头挺大,不错,就想买。

宋文连忙拉住他要上前的身子,向他使了个眼sè。

老人活到这么老,也是个贼jīng般的人物,看到宋文这样,知道这鳝鱼一定有问题,连忙跟着宋文走开。

“怎么回事?”走到一边,老人才开口疑惑的问道。

“假的。”

“假的?怎么说?”老人心头奇怪。

“那不是野生的鳝鱼,而是养的。”宋文耐心的解释道。

有些人以为野生的鳝鱼跟养的分不出来,其实是大错特错,仔细一看还是有区别的。养的鳝鱼sè泽稍呈黯淡,看起来也没那么活泼;野生的鳝鱼,sè明黄,还带着一丝微红,而且喜欢到处乱钻,这就是养的和野生的最基本区别。并且养的鳝鱼和野生的鳝鱼吃起来味道也是天差地别,野生的吃起来一般比较清甜,汤头很好,肉质也比较紧密;养的就比较松散,没那么甜,有时还会有一股味道。

不用说鳝鱼,人也一样,娇生惯养的女人和粗生粗养的女人谁看了,一眼都能认出来,看野生的和养的东西,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老了听了,才恍然大悟,心中不由又对宋文看重了几分,要是换一个人,对素不相识的人哪会这样?

又走过几摊,宋文看到一个卖泥鳅的,就蹲了下来。

卖泥鳅的也是个老人,用塑料盆随便装着,一堆泥鳅在那钻来钻去,不是很多,但都是野生的,这点宋文还是能看得出来的。他家附近的溪里就有不少泥鳅,只是这天气冷,泥鳅都钻土里去不好抓。倒不如花点钱买一些回去,他打算把泥鳅也放在水沟里养,等养大了再慢慢吃。

买下泥鳅,看到盆子里还有鳝鱼,就对旁边的老人说:“你不是想买鳝鱼吗?这些就不错。”

卖泥鳅的老头一听,顿时裂嘴笑道:“刚抓的,生猛得很,当然不错,这边谁不知道我卖的东西都是现抓的。”

老人听了,就蹲了下来,看了一下,也没问价钱,就都买了下来。

买完东西,两人又逛了一下。宋文就带老人来到江边的一个小吃店,店中有专门帮人加工处理买来的鱼鲜,价格也很公道。

进去跟小吃店老板说了一下,怕老板宰客,宋文顺便替老人付了钱,然后就向老人告辞。

“我得走了,要不然回去天都黑了,祝你玩得愉快。”

“谢谢。”老人真诚的感谢道。也不知道是在谢宋文卖给他书,还是谢他带他出来逛了一圈。

宋文招了辆的士,对他摆了摆手,走了。

这时,老人才发现自己连他的姓名都不知道,也不知道他的电话,更不知道他家的地址。

愣了半天,摇头苦笑,说了一句“相逢何必曾相识”,就往小吃店走去。

第三十九章招蛇的葡萄(求推荐收藏点击)

的士开出几里远,宋文忽然想起还要买点东西,连忙让的士停下。然后转头去阿根卤味店买了一些卤味,再到广记烧鹅店买了几只烧鹅,等找了个没人的角落把东西都放进如意扇里,就又去一家大型超市里买了一堆rì用品,这才搭着的士回去。

回到宋家堡,他又找了个没人的角落,悄悄的把买来的东西拿出来。

其实他也不想这么偷偷摸摸,但没法子,如意扇的事不能跟别人说。毕竟这是超出人想象以外的东西,一旦被人知道,后果难料。

人xìng是贪婪的,无知才是真知。

来到宋虎的卤味店,宋文把买来的卤料和烧鹅拿了一份出来,又拿出一只大狗熊送给琪琪。

琪琪拿过大狗熊,高兴的大声叫道:“谢谢伯伯,谢谢伯伯。”

听着她稚嫩的叫声,宋文感觉自己瞬间老了许多。

如今他可谓剩男一枚,所以听到小孩叫他长辈的声音有点刺耳。尤其是在村里,他家辈份又大,村里一些小孩看到他就嘴甜的叫着伯公、叔公、舅公,有的小屁孩也不知听谁说的,竟然叫他“没某(老婆)仔伯公、叔公”之类,气得他脑门直冒黑烟。但他还不得不扯着脸皮笑着对这些小屁孩说“真乖”,偶尔还要掏些糖果什么的给他们,犒赏一下,真是让人无奈。

“你这家伙,买这么多东西干嘛?有这钱还不如自己留着娶老婆。”

宋虎看到他买这么多东西过来,却没领情。

宋文也不管他,只是说道:“你不知道吧?我今天可发了一笔。”

“牛皮谁都会吹。”宋虎明显不信。

宋文看他不信,就把自己到市里玩,不小心在书摊上买到一本书被人家用十万快买走的事跟他说了,还怕他不信,又拿出影印出来的范本和剩下的《养鹤录》给他看,这家伙眼睛登时亮了起来。

“真的卖了十万块?”

“我骗你干嘛?”

“你买的那本书肯定是古董,要不然人家不会开出这么高的价。你就应该拿回来跟我研究一下,说不定那本书的价格不只那些。”宋虎痛心的说道。

宋文挖了挖耳朵,权当没听到他的话,要是他能研究个所以然来,也不会去撬人家新房上的瓦当了。

又说了一会儿话,宋文就往他大哥家走去。

来到家里,把买来的卤味和烧鹅又拿一份出来,还给了小侄子一把电子枪。

小家伙拿在手中,高兴的叫着闹着玩了起来。他母亲免不了又唠叨了他几句,直说他乱花钱。宋文只是笑着,也没说话。

在家里坐了片刻,宋文就要回山上去。

走出门,却看到隔壁邻居跃民的儿子逸平抱着一堆葡萄藤往垃圾箱走去,不由奇怪?

他记得他家的葡萄长的可是不错,每年都能收获不少葡萄,怎么好好的东西剪了,就问道:“阿平,你拿葡萄藤干嘛?”

“扔喽。”

逸平正要去扔葡萄藤,听到有人问话,转头看到是宋文,就懒懒的说道。

“葡萄不是好好的吗,怎么剪了?”

“我爸说葡萄藤上有蛇。”逸平无奈的说道。

他家里人都不想砍葡萄,毕竟种了那么多年,有点感情,而且这株葡萄树每年都能结很多葡萄出来。可他爸却说葡萄藤上有蛇,非砍不可。

“哦。。。”宋文听了好奇,就往他家走去,想去看个究竟。

宋家堡新村这边的房子,一般后面都有个小院,是留给村里人自己种菜、养猪、养鸡鸭的,有的人靠着自家后面小院,自种自吃,都不用出去买菜。

来到后院,宋文就看到院中一畦畦青菜长得翠绿喜人,一角还有个鸡窝,几只鸡在鸡窝外好奇的张望着。

一边的葡萄架下,跃民正拿着修剪树枝的修枝剪剪着葡萄藤。

“跃民,怎么好好的葡萄要剪了。”宋文来到跃民旁边问道。

跃民正剪着葡萄藤,听到有人问话,回头看是宋文,就说道:“你不知道,昨天我看到有一条焦尾葱盘在葡萄藤上,那舌头一伸一伸,吓人的很,我怕咬到孩子,干脆就砍了。”

焦尾葱就是竹叶青,闽南有句老话叫“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