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时代1958-第7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当然不是谢洛夫的目的,他也想要解除中程导弹对苏联的威胁,可不能学习戈地图不断让步来达成目的。相反要做出一副我优势很大的样子。七八年的谈判当中,刚开始美国只是认为苏联故作姿态,后来则发现苏联真的不准备谈这方面的事情。
  里根上台之后受到的压力很大,尤其是广场协议后,西欧希望里根拿出一点诚意,不要让苏联和美国对抗总是以欧洲作为人质。七八年来苏联一直都对这种不公平的谈判不感兴趣,里根也愿意做出这个姿态安抚欧洲。
  不过么?现在苏联不感兴趣的姿态已经结束了,如果和平一直持续,中导条约对苏联来讲就是不公平的,但如果战争来临,欧洲大陆上没有部署核武器,苏联的会多么高兴。老子的坦克集团军终于有用武之地了,剩下的短程导弹,连波兰都够不到,还想打苏联?
  这个条约如果达成,只有一个不利之处,就是有损谢洛夫的权威。不过总书记并不在乎,他留着中央主席团一群老人,就是害怕真出来几个有能力的委员,会用这件事挑战他。而吉洪诺夫这几个人不可能……
  谢洛夫和巴格拉米扬大将深谈了这个问题,总是一个人憋着也是很难受的。按照目前的进度,发动战争进攻联邦德国的几率是零!就是零,苏联的坦克集团军不能扛着这么多中程导弹进攻,中程导弹就是苏联进攻的最大障碍。那些核大炮、核迫击炮不在考虑之内。
  这个历史时空有一些有利的因素,因为苏联还快对美国的反攻针锋相对,所以里根的一些小动作并没有派上用场,比如苏联击落韩国民航客机、以及苏联的七小时核战争演习也没有举行,就是说本来的历史苏联和美国的敌意从八十年代一点一点升级最后到达了百分之百,那现在就略过了升级的过程,直接到达了百分之七十。让里根的一些流氓动作没有必要在施展。现在的敌意已经很够分量了……
  “其实西欧国家为什么要这么做,那些核武器是在保护他们。”巴格拉米扬大将摇摇头,他是一个军人,牵扯到太多层面的事情他一时间还看不明白。
  “因为中程导弹只会让西欧受到威胁,而美国没事。最重要的原因,正常人是不会发动核战争的,冷战都已经四十年了!”谢洛夫指着自己的鼻子道,“很多人都认为,我就是另一个赫鲁晓夫,正好碰见了一个同样爱表演的对手。我和里根,就是一对精神病……”
  以现在的形势,没有谁会放着好好地日子不过想着怎么同归于尽,可里根觉得必须要削弱苏联甚至战胜它,谢洛夫也是这么认为的,除了他们两个,其他国家的领导没人这么认为,反而认为两个老大哥的命不好,出了这么两个人做最高领导人。
  “说得好像你很了解里根一样!”巴格拉米扬大将笑了笑,还是觉得这件事天马行空。
  当然!谢洛夫没有作声,里根是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思维方式,自己的姘头最了解。
  谢洛夫和里根一直对和对方见面毫无兴趣,这不耽误热情的欧洲领导人不断的牵线搭桥,如果中导条约真的能够签订,两人还真的免不了要见一面。
  年后总书记没有马上上班,而是去了一个非常秘密的试验场,从维度上来讲,这里已经接近北极圈,是一块连针叶林都不长的荒地。不过这里仍然有一座不大的城市,只是现在已经废弃,所有的工作人员已经撤离。
  这座小城原来是用来采伐金矿,在七十年代末期已经被废弃,现在被废物利用用来做试验。因为靠近北极圈,这里的温度比莫斯科低得多,接近零下四十度。三百公里之内没有没有任何一个居住点,可能会出现一些楚瓦什族人,但应该不会对他们造成危害。
  如果城市也有生命的话,这座只在军事地图上出现过的城市已经死了,废墟不是一个废车库、一栋废农舍,一座废工厂,而是整座的城市,再过一段时间,城市建筑、街道、的硅酸水泥被风化成了沙土,钢材、型材被锈蚀变成了金属碎渣。村舍变成了木屑和泥土。
  这座五年前被废弃的城市还没有到最后阶段,至少很多建筑都非常完整,简单的维修过后就可以入住,当然冬天最好不要来,内卫军可是费了好长时间才把冻住的供暖系统重新启动,从窗子往外开,还能看见不远处一座大楼层面印刷的列宁图像。
  没有运走的设备,废旧型材、运动器材、卡玛斯车、拉达车、莫斯科人、都被杂乱无章丢弃。在这里,即不担心被盗,也不用管他是否朽烂。因为即使你搬走他,也没有道路可以运输。
  就像是切尔诺贝利一样,总书记大老远的过来当然是本着科学的态度见见世面,同时当做旅游,但主要是亲眼看到实验数据。一年前他肯定不会来,因为这里真的和切尔诺贝利差不多,在进行核泄漏的实验。
  以一点五公斤武器级的铀能造成的最大污染范围,以及如何制造更大的核污染。就在这里进行研究,经过了几次的试验,最大伤害的数据已经出炉,这些天天穿着防辐射服的核物理学家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谢洛夫必须知道如何利用有限的污染源做出最大效果,最好还能不被马上发现,毕竟柯达那个核反应堆的能量比核电站和差远了,就是站着人口密集地区的便宜。至于这次试验是不是伤天害理,无神论的总书记并不在乎。
  很快,谢洛夫离开了这里,同时下令再次废弃这座城市,所有参加的人员签署保密文件,同期去克格勃报道,所有试验资料全部被收缴,用于实验的动物全部被击毙。
  从现在开始,谢洛夫在忙碌工作的时候,开始再次仔细的制定作战计划,上一次他这么认真的时候,还是在收拾土耳其的时候,同样这份作战计划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用得上,会处在随时修订当中。和上次一样,总书记没有告诉任何人。
  “如果我在从新地岛在爆炸一颗大伊万,整个欧洲的防御体系就会全部被摧毁了吧?那个时候在开启电子干扰,能不能争取出来二十四小时时间?”总书记很认真的在考虑这个可能,相信没有设备能顶住一亿吨当量核武器,所有设备应该全部被烧坏。
  不行,还需要继续论证!总书记正在研究是不是来场世界大战助助兴的时候,切布里科夫大将从卢比杨卡赶来,带来了关于中东的一些最新情报。
  “南阿塞拜疆人想要并入苏联?”谢洛夫眉头一皱沉默了片刻道,“这种想法对我们是不利的,完全没有一点好处,会不会是美国人散布的谣言?必须向伊朗人民党表达我们的立场,苏联绝对不会认可这件事,任何时候有希望伊朗领土完整。”


第927章 等待机会
  接到这条消息,在看看制定中的进攻欧洲计划,总书记越发的发现,进攻欧洲计划应该是自己那天多喝了两杯的产物。明明就是喝多了忘记了,以现在石油价格的下降态势,中东战争的爆发的可能性,比他策划的战争大多了。
  怎么办呢?总书记也很绝望啊!局势的演变到底不会以他的意志为转移,哪怕谢洛夫已经是总书记,当然计划不会废弃,条件成熟的时候,突袭联邦德国的行动还要启动。
  南阿塞拜疆想要合并苏联的思潮,迫使他不得不把进攻欧洲线作为一个备案,来思考中东问题。就像他说的,这绝对不是好事。对于苏联这个国家来讲,全部都是不利因素。
  现在都八十年代了,哪怕伊朗北部的阿塞拜疆人愿意,苏联也不能做出对国家名声损害巨大的事情,何况这会改变苏联的人口结构,伊朗的阿塞拜疆人可有上千万。苏联并不是中国、印度那种主体民族或者宗教占据绝对优势的国家。
  苏联民族这个概念没有建立起来之前,苏联不能这么做,要不然突袭土耳其的时候,谢洛夫也不会对当地的土耳其人进行驱逐。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团结起来,在现阶段只是一个概念,在普通人口中听起来很美好而已。
  世界革命你可找错人了,出门左转找托派,总书记就不送你了。嘴巴上谢洛夫没事也会喊两句世界革命形式大好,给国际托派一个念想同时吓唬吓唬欧美国家。实际他一直都在严格执行斯大林提出一国建立社会主义论,最多加上东欧……
  这么一个激烈对抗的时候,总书记现在扶贫的国家已经够多了。别指望谢洛夫能做的更多,“这件事要葛罗米柯同志在正式场合中,给人民党政府一个正式保证。斩断阿塞拜疆人的念想,必要的时候支持人民党压制这种言论。”
  切布里科夫大将点点头,他明白其中的意思,苏联民族的概念没有真正确立之前,任何扩大领土的事情都不能考虑,哪怕是别的民族主动加入也不行。辛辛苦苦的建立起来完善的社会,一转眼和平教徒成了国家的多数?这是嫌肃反工作者的刀不够快么?
  “和平教教徒,不能被信任,一个都不行。”这是原来在克格勃主席团会议上,谢洛夫说的话,“唯心主义者和唯物主义者是两种思想的人,彼此没有共同语言,想法天南地北,不是我们压制他们,就是他们迫害我们。有机会就要清理,清理的数量,上不封顶……”
  如果这个地球上苏联一家独大,实力远远超过其他国家,谢洛夫还跟你废话?直接禁止沙特进口粮食,在中东制造一场大饥荒,端掉这个没事就知道对别国捐赠清真寺的祸乱源头。
  “我知道了,我会和伊朗安全部门沟通。”切布里科夫大将明白,总书记其实并不是仇视和平教,而是包括所有宗教。也不是单独反对某个国家的移民,而是全部反对。在肃反工作者的眼中,不会刻意区分你到底会造成什么样的危害,只需要你会造成危害就可以了。
  “看来中东的事端会先爆发!”谢洛夫洒然一笑,初衷不改,他还是想要和美军较量一下,只不过看来战场应该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