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总站起身。来到落地窗前,望着城市一片繁华的景象。沉默了一会儿。
“老赵,我觉得事情可能没那么简单。还是应该稳妥一些为好。拿下云沙岛的使用权,本身用不了多少钱,这块儿倒是无所谓。但是,按照咱们的VIP度假村方案,建设开发所需投入的资金,估计少说也得在一亿二到一亿五左右,这才是大头。万一要是有什么不妥……”
说到这里,他轻轻摇了摇头。
老赵听他这么讲,也微微蹙起眉头琢磨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这样吧,薛总,这两天我带人再上一趟岛,仔细检查一遍,瞧瞧有什么变化没有。图个心里踏实也好。”
薛总随即同意了他的意见,并交代几个重点的地方一定要查验清楚,防止出现后患。
两天后的上午,一艘中型快艇离开粼江港的游艇码头,直奔东南方向而去。
云沙岛上,来顺儿和喜子正分别在调料地和养殖池干活儿。
来顺儿穿了一条短裤,光着上身锄了一会儿地,直起腰,拄着锄把歇息。他望向葫芦洼的方向,心中若有所思。
已经几天了,葫芦洼上游的石缝中仍旧没有一丝水流出,附近石壁已经干透,和其他地方没什么两样。
幸好才下过一场中雨,池子中的水位没有下降得太厉害。
不知道晨子哥葫芦里卖的到底是什么药,好像并不着急的样子。还让自己二人注意观察岛上来人,以及专门交代了应对方法。
来顺儿想了一会儿,不觉摇摇头。他也明白,有些事情并不需要自己弄得太清楚。
能让自己知道的,晨子哥自然会说,不能知道的,问也白搭。
他活动了一下腰,准备继续锄地。
就在这时,西边海面上传来一阵马达的轰鸣声。来顺儿赶紧撂下锄把,往北边高处走。
手搭凉棚望去,只见一艘浅蓝色的中型快艇正在海上疾驰,看方向应该是冲自己这边来的。
他从田边篱笆上挂着的衣服兜中掏出手机,给喜子拨了个电话,提醒他来外人了,让他注意点儿观察。
快艇到达距离碎石滩几十米外的海面缓缓停下,随后放下一艘充气橡皮艇,上面的人划动船桨向滩上驶来。
来顺儿继续监视着,只见橡皮船抵达海滩,上面下来三个人,一边四处张望一边议论着什么。
就在这里等着,不能表现得太积极。来顺儿想到晨子哥的吩咐,又回到地里,拿起锄头继续慢慢锄地。
二十分钟后,老赵和两名助手站在葫芦洼的旁边,仰望上方的石壁,一脸的惊诧之色。
见鬼了,原来那家饭馆小老板突然间退出竞标,居然是事出有因。
好端端的,怎么会一下子就断水了呢?
他想了想,从包里拿出望远镜,找了个合适的角度查看那道石缝,瞧瞧是否有人为封堵的痕迹。
看了一阵,没有发现什么,又将望远镜交给两名助手,让他们也看一下。但同样也没有瞧出什么问题来。
其中一名助手还专门往石壁上爬了一段,进行近距离观察,但一会儿就下来了,冲老赵摇摇头。
老赵在葫芦洼边徘徊踱步,思索这件事情如何向薛总汇报。
还是先稳妥一些,多了解了解情况再说。
他又仔细观察四周的景象,视野内,出现了一片扎着篱笆的菜地,还有一个正在干活儿的小伙子,嗯,应该是上回过来时见到的那个,说是什么龙湾村的村民。
老赵顺着土路往坡上走,一直来到篱笆墙边。
“哎,小兄弟,还记得我吧,跟你打听个事儿好不?”老赵露出一副笑脸,冲低头锄地的小伙子招呼道。
来顺儿闻言停下手里的活计,抬头望向老赵。
“哦,好像是见过。有啥事儿啊?”
老赵也不拉家常,直入主题,问葫芦洼上游石壁缝的水怎么断了?
第一百八十四章 薛总弃权、大砗磲方案确定
老赵向来顺儿询问,葫芦洼上方的泉水为什么突然间断流了。
“那个啊,断了几天了,我们也不知道咋回事儿啊,以前一直都有的。不过还好,头两天下了场大雨,池子里的水一时半会儿的还干不了,凑合也能使。”来顺儿用手摸摸后脑勺,脸上现出困惑的表情。
老赵又问了一些葫芦洼的细节,来顺儿有的回答了,有的则推托自己也搞不清楚。
见问不出更多内容,老赵便客气地与面前的小伙子道谢告别,返身走下山坡。
一个小时后,三人坐上橡皮艇离开海滩,回到快艇上。
快艇启动,向北方加速驶去。
喜子上山找到来顺儿,问道:
“到底咋回事儿啊,一会儿没水了,一会儿又上来人,俺这两天脑子都发懵,怎么搞不明白啊?”
“干好你的活儿,少想那么多没用的。走,该回去做饭了。”来顺儿望着快艇离去的踪影,敷衍了一句,随后转身往岩洞基地走去。
喜子不满地嘟囔了几声,也只好跟在后面。
江逸晨一直密切关注云沙岛的动态,来顺儿时时用手机向他汇报。
最近几天内,那薛总一方派人上了两趟岛,后面一次,据说还带了个什么专家,在葫芦洼附近一通儿转悠,甚至还让人攀爬上岩壁出水口,进行仔细勘察。
当时来顺儿装作洗衣服,拎着水桶蹲在葫芦洼下游。听那专家说什么断水的原因很多很复杂。比如气候变化对地下含水层造成影响;降雨量减少使地下水挥发较快,导致承压水压力不足;还有小级别地震造成土层、岩石层内部结构发生变化,使得泉水出口改道云云。
专家滔滔不绝地讲了一堆,让他听得脑袋大。
后来那位老赵也不耐烦了,直截了当地问岩石缝还有没有出水的可能。或者能不能人为将石壁凿开,用水泵将里面压力不足的泉水抽出来。
专家讲这个很难确定,兴许随着气候的变化有所改善,但内部泉水已经枯竭的可能性也不小。至于后者,建议别这么干,那岩层很厚。如果硬要打开的话。未知元素较多,很可能会对地形地貌造成不小的破坏,有关部门肯定是不允许的。
几个人吵嚷了好一阵子,这才坐船离开。临走的时候。那位老赵的脸色很难看。
听了来顺儿的汇报。江逸晨的心情放松了不少。
事态的发展尚在他的掌控之中。失去了淡水资源,云沙岛的价值就下降了许多。虽说现在海水淡化的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根据反馈。那种淡化水的品质比起真正的淡水尤其是山泉水来说还不在一个级别上。除了味道、口感之外,海水淡化水缺乏矿物质,长期饮用对人体不利,此外设备造价、淡化成本并不便宜。
而且葫芦洼不仅仅是饮用水的来源,它连同附近的岩壁、林木,形成了云沙岛上一处非常漂亮的观赏风景,水源的枯竭,景致自然也会跟着逐步消褪。这对于那些讲究生活品质的富人来说,吸引力显然更为降低。
江逸晨琢磨了一阵,估计问题不大。于是告诉来顺儿继续注意观察情况,随时向他汇报。另外,葫芦洼和旁边石坑中的存水,要尽量节省着使用,千万别浪费。
三天后,消息传来,那位薛总放弃了云沙岛使用权的竞标资格。
江逸晨得知消息后,甚为兴奋,这段时间一直压在心上的大石头终于被卸了下来。
危机暂时过去,但他并没有马上采取后续行动。为了以防万一,云沙岛上的葫芦洼仍维持现状,原先的存水加上后来的一场中雨,估计再坚持一段时间应该没有问题。
至于再次申请云沙岛使用权的事情,也不用着急,先稳一稳再说。
*******************************************
上回苏晓佳找的那家名为“珠缘阁”的工艺品店,送来了大砗磲壳子的设计方案图。
方案属于简约风格,基本上遵循原材料的天然造型和肌理变化。其中主要就是在砗磲壳的尾部修改一些影响造型流畅的地方,进行二度创作。还有修补少量的缺损,以及将外壳沟纹不连贯、不明显之处进行人工雕饰。
除开这些,其他的就是清洗、打磨、抛光、上蜡、配装饰木底座等常见工序。
苏晓佳看了方案图,觉得很不错,别瞧有些地方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小笔勾勒,却让原材料上略显呆板的曲线马上变得活跃生动起来。由此可见,珠缘阁的设计师还是具备相当功力的。
江逸晨虽然并没有学过美术,但他也明白,简单直白的东西往往比繁琐复杂的设计难度更大。而且是审美是人与生俱来的感觉,除了创作者以外,普通观赏者其实并不需要太深奥的理论知识与修养。
方案图中的砗磲工艺品,造型虽然简单,但其中似蕴含着蓬勃的生机,视觉感受一流。
他与苏晓佳商量了一番,觉得还不错。于是就定了下来。
珠缘阁对这套方案的加工报价是六万元,并说明因为店方也非常喜欢这件材料,所以是按照实价报出,而且会让店里最好的师傅进行操作,保证出精品。
苏晓佳这段时间以来对市场行情进行过了解,觉得这个价格差不多。
江逸晨见晓佳妹子这么说,也懒得再去探究,便同意了。
不过当前要准备再次申报云沙岛的使用权,现金储备并不是很充足。于是他从上次那五颗直径两公分左右的大珍珠中,取出其中一颗品相相对稍差的白色珠,让苏晓佳与店方商议以此冲抵加工费,正好珍珠相关生意可是他们的主业。
关于这颗珍珠的市场价格,他自己和苏晓佳都查询过,但得来的信息表明,珍珠原料收购价与柜台成品价相距甚远,而且各个地方也没有统一标准,所以只能了解下大致情况。
当苏晓佳对李经理表明来意,并将这颗珍珠摆到他面前时,李经理的眼睛骤然一亮,随即拿过珠子进行了详尽的检验,又与其他人商议一下后,遂答应了苏晓佳的要求。
第一百八十五章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