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岛农场主-第1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然靠椅主要还是用作居民劳累过后休闲小憩、纳凉观景,饮水聊天等等。
  就是这种设计要多费不少人工,所以要看江逸晨的意思。
  “挺好,这么有情调的东西当然要保留。费事儿就费点儿吧,值得。”江逸晨爽快地拍板定案。
  他以前曾经在反映南方少数民族生活题材的影视剧中见过不少这种情景。竹楼上打扮得漂漂亮亮、身着盛装的年轻姑娘,坐在前廊靠椅上,展示曼妙的身材,搔首弄姿摆泡丝,装模作样地绣个花、做点儿针线活什么的。
  而楼下芭蕉树旁站着一位毛头小伙子,一脸傻笑做脉脉含情状,随后拿起笙或者笛子吹上一段儿,完了再亮开嗓子倾诉心曲。
  于是楼上楼下你来我往,阿哥阿妹地一通儿对唱,越唱越热乎,眼神儿也对来照去,眉目传情。用不了一阵子俩人就海誓山盟、海枯石烂了,效率非常之高。
  那情形确实浪漫得紧,生活在钢筋混凝土繁忙世界中的城市居民可享受不到。与之相比,城里青年男女的约会活动,比如逛大街、逛商场、看电影、泡咖啡馆之类,就显得俗气多了。
  苏晓佳闻言很高兴,连忙又在纸上画出了曲栏靠椅的形式,座面用竹子排列拼合,栏杆也用竹子烤弯制作。
  江逸晨又打电话把晴晴叫过来,一块儿参谋参谋。
  晴晴看到依山临水的竹楼设计,眼睛睁大,很是兴奋。连连嚷嚷到时候自己一定要过去住几天。
  “光惦记着享受可不成。建设的时候也得干点活儿,完工了才有居住的资格。”江逸晨揶揄道。
  “好啊,没问题。盖竹楼是要砍葫芦洼边上的竹子吧,这活儿我能干,有把斧子就行了。”晴晴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正好想上岛去瞧瞧小鹅威威呢,就是不知道那个小家伙还认不认得自己。
  “你这丫头,要是敢动那儿的竹子,我罚你一年不许上岛。”江逸晨吓了一跳,连忙警告道。葫芦洼可是云沙岛上的核心景观,可不能让小丫头胡来。
  苏晓佳在一旁抿嘴直笑。
  “什么嘛,我还以为要就地取材呢。不让砍就算了呗。咦,这走廊上还设计了靠椅啊,挺好玩儿的。”晴晴撅起小嘴,不满地回应。随后又看到方案图上的曲廊靠椅,不禁大感兴趣。
  赶上炎炎夏日,拿个靠垫搁在走廊上的竹靠椅上,身子半躺着,吹吹风,看看海景,真是非常惬意,令人向往。
  江逸晨又对她介绍了曲廊靠椅的来历典故,让她长点儿知识。
  “哇,好浪漫啊。”晴晴听了更是喜欢,电视剧中这种情景不少,她自然不会陌生。
  三人一块儿又商议了一番,对一些细节进行探讨。
  方案大体上定下来了,江逸晨让苏晓佳画出一张正式的图样,回头儿让后勤部沈主管到码头上取货的时候交给岛上的人。
  至于这后面的建筑结构设计、施工方案、材料清单等等,那就都属于石总工程师的工作范围了。
  
  第二百八十五章  口福多千层饼新配额的争夺
  
  秀水巷九号院,借着元宵节过后大批务工人员返城的机会,经理张凤兰马上进行员工招聘工作。
  与鼎香园那边一样,员工薪金待遇比市场同行业平均水平高出两成左右,这种条件很容易就吸引了多人上门面试,张凤兰从中挑选出两男一女三名新员工,即刻上岗,先干打下手的工作。
  这样一来,口福多项目这块儿就一共拥有十名员工了。
  院子中的两间新增活动房早已建好,烹饪设备购置齐全,而新产品的配料及口味也于春节前就已经定型,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如今人手既然到位,按照前期的安排,口福多正式开始推出牛肉萝卜丝和猪肉芹菜两种新口味千层饼。
  两种新品的单日产量暂定为各三百五十张,批发零售价格不变。这样口福多千层饼的总产量就提高到了单日两千五百张。
  消息传出,对此期盼已久的各路经销商们纷至沓来,不出意料地又展开了一场配额争夺大战。
  口福多的零售经销商一直保持着十几家的规模,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固定的圈子。后面还有想加入的也被这些人想法设法给撵了出去。
  宏光大街上的孙、胡两位老板,本想以创业元老的身份多争取一切配额,尤其是胡老板,更是派出侄儿强子出马,游说九号院副经理顾子芬。
  顾子芬耳朵软,经不住软磨硬泡。为此还真的找到张凤兰为胡老板说情。
  话说这俩人认识了这么长时间,貌似还真有点儿那个意思。
  没等张凤兰做出表示,胡老板的劣行就被消息灵通人士在圈子内捅开,顿时引起公愤。竟然背着大家玩儿起了美男计,走裙带路线,人品实在不堪,怪不得长了副獐头鼠目的模样呢,老天爷就是公平。
  一帮人也不管不顾了,这天下午集合起来,跑到九号院里大吵大闹。要张凤兰给大家一个公道。
  胡老板和孙老板也到达现场。再次结成同一阵线。同时把去年那套什么创业元老、承担市场风险、先来后到、大锅饭时代早已远去的理论搬出来,企图压住其他人。
  谁知当前这套儿东东却不管用了,入行已久,谁还不知道谁是怎么回事儿。
  何况众人早就对胡、孙两位老板的高配额不满。如今是人心不足蛇吞象。竟然还要在新品种分配上玩猫腻。实在令人无法忍受。
  十几位经销商划成了泾渭分明的新、老两派,双方吵吵嚷嚷,争执不下。
  孙素珍和胡老板这边的老派仅有他们两人。立时显得势单力孤。而强子因为美男计事件的嫌疑,也不方便在这个场合出现。
  “大伙儿心平气和一点儿,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样吧,咱们还按照原先配额的比例进行新产品的分配。这是最公平的,大伙儿说咋样儿?”胡老板眼珠儿一转,提出一个貌似说得过去的方案。
  “老胡的这个法子好,我觉得挺公平的,大伙儿也不用再费脑子了。”孙素珍立即表示拥护。
  按照原先的比例,那当然还是他们两家拿得最多,完全可以接受。
  “那是你们两家不用再费脑子了吧,这小算盘倒是打得滴溜溜儿转,把我们大家伙儿当傻小子耍着玩儿哪。岁数也不小了,积点儿德成不?”春兰路上的李老板闻言,顿时怒火中烧。头一个跳出来反对。
  他加入得最晚,直到现在每天的配额只有可怜的四十张饼子,每天看到别人七、八十甚至上百张的进货,哗哗地挣票子,心里就像猫抓一样难受。好不容易熬到口福多增产,正想指着这个翻身,不想那胡孙两位老板却表现得如此的贪得无厌,是可忍孰不可忍。
  “这是怎么说话哪,谁不积德了?”饶是胡老板涵养再高,此时也沉不住气了。
  “哎,要我说,咱们也别站在这儿瞎吵吵了,还影响张经理她们的工作。我提个建议,最简单的法子,就是这新出来的饼子,大伙儿平均分配,谁也别多吃多占,不就结了。”宏光大街一号棚亭的金老板出面打圆场,提出新的方案。
  这个办法显然比胡老板刚才的那个好得多,于是相当一部分人表示赞同。
  但分歧也不小,胡老板认为这是又回到了吃大锅饭的年代,打压劳动生产积极性,不利于开拓创新。
  而李老板则觉得这样分到自己手上也没有多少,贫富差距依旧巨大,完全不能满足。所以他坚持要优先照顾原先配额低的经销商,比如自己。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总不能肥的肥死,饿的饿死吧。要平均也行,那就连带着前面的配额一块儿平均,他举双手双脚拥护。
  结果又是一通儿吵闹,谁也无法说服全部的人。
  张凤兰蹙着眉头坐在办公室里,望着窗外的闹腾,心里实在犯了难。
  外面这些人都是原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出身,按说应该是同病相怜的,平时互相之间也都还表现得和和气气。没想到面临利益分配问题,竟然也闹得不可开交,还真是超出了事前的估计。
  虽说自己现在做出任何决定,迫于压力,也能强制执行下去。但这配额一旦定下来,就得长期实行,让部分人长时间心存怨气不平衡,总不是什么好事。
  那该怎么办呢?这一碗水还真不好端平啊。
  对了,能让所有人心平气和接受的,只有唯一的一个办法,那就是抓阄。大家各凭运气,各安天命,最多抱怨老天爷去,那总比抱怨自己要强得多。
  别说这里,就连政府分配保障房的时候,僧多粥少,为示公平,也往往采取抓阄摇号的方式。
  想到这里,她站起身推门而出。
  见到张经理出现了,院子中的人们立刻停止争吵,一双双眼睛都盯向她的脸。
  张凤兰随即公布解决方案,她把新增的七百张千层饼分成十几份儿,每份儿从三十张到六十张不等,大家靠手气抓阄决定。
  往后如果口福多再增产,也照此办理。
  这个方案一出,众人琢磨议论了一阵,觉得似乎也没有更好的法子,于是便纷纷同意了。
  
  第二百八十六章  口福多新品上市
  
  张凤兰提出抓阄的方案,见大家都表示赞同。于是回屋取纸笔,写了十几张纸条,然后揉成小团,搁在一只盘子中。
  再端着瓷盘返回院子,让经销商们依次抓阄。
  结果很快出来了,春兰路上的李老板今天福星高照,运气大好,拿到了最高等的六十张配额,当即乐得差点儿蹦起来。又连连夸奖口福多秉公办事,有信誉值得信赖。
  而胡老板则垮了脸,竟然被他抽到了下下签,三十张。气得他直拍打自己的手背。
  孙素珍也不咋地,抽到了四十张。比胡战友稍好一些。
  其他人的表情各不相同,喜忧参杂。但愿赌服输,既然出了结果,按照规矩全体都得遵守。
  张凤兰接着招呼大家,拿着各自的纸条去办公室登记。完事儿了就早点儿离开院子,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