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横生波折,作为调停国的德、俄、法、西四国代表团也很是为难,虽然加拿大临阵生变并作出退出谈判的威胁,让四国代表团不太满意,但阿拉斯加侵占加拿大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也是事实,如今谈判尚未开始,阿拉斯加国内就明确的将这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正式收归版图,好像也有点不太符合规则,四国代表团只能向阿拉斯加代表团提出建议,但是面对各国的压力,雅克和蒋百里却都表示无可奈何,这是国内的政策,他们也无能为力。
然后也不管加拿大的最后通牒,反正因为加拿大人的坚持,正式会谈不能展开,两个人每天就非常悠闲的在马赛城里游山玩水,浑不将加拿大的威胁放在心上。
6月14日,没有得到回应的克里,当即率领加拿大代表团回国,连英国和美国都未能阻止成功,可见加拿大的愤怒了。
英国人本是作为加拿大的宗主国被牵扯进来的,要说他们与阿拉斯加最直接的冲突也不过就是个孤悬海外的夏洛特皇后群岛罢了,现在加拿大人走了,英国人却有点为难了,光是谈夏洛特的事情,不管成与不成,那之后英国也不好再掺合进来为加拿大人说话了,美国呢,罗斯福最希望的就是快速结束与阿拉斯加的战争,好将屯积在北边的十万大军解放出来,在南洋和加勒比就够他们焦头烂额了,而且这两个地方都有阿拉斯加参与其内、提供帮助的身影,借助谈判,还可以让他们中止对南洋和加勒比的资助,所以在加拿大退出,英国人犹豫不决之时,美国代表团却接到罗斯福密令,可与阿拉斯加方面先独自进行接触,摸清阿拉斯加人的底线。如果条件合适,不用管英国人、加拿大人了,美国可单独与阿拉斯加达成协议,看来加拿大人的做法也让罗斯福很恼火啊,本来三国首脑会谈时,就已经商量好了共同进退的,结果加拿大人不跟美国通气就先来了这么一出,让三国结盟,共同施压的既定决策付诸流水。
“呵呵,加拿大人被气走了,英国人是进退两难,美国人是迫不及待,这下好玩了,三国同盟被我们轻松斩断,如今我们正和美国佬单独接触,英国人还在犹豫,说起来德、法、俄、西四国和英美两国的关系都不怎么样,三国同盟关系一断,我们在谈判桌上要占很大的优势啊。”叶枫接到情报局传回来的消息后,满脸笑意。
图根也笑着点头:“加拿大那个外交部长也太那个了,谁说调整区划之后就不能归还了。关键是要谈啊,他谈都不谈,就想我们双手送回给他们吗,现在好了,三国同盟关系断了,三方各自为政,看他们怎么拿回这数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叶枫呵呵一笑道:“这个克里估计也是没办法,他们跟英、美两国都不同,毕竟六七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啊,就算他和博登明白只能进行谈判才可能拿回一些失地,但他们国内民众却不同意啊,为了参加这个谈判,博登和克里就已经承受很大的压力了,我们一调整区划,他们若是毫无表示,那他们的下场估计也将跟博登的前任劳雷尔一样了。”
宋智周也说话了:“克里这一回来,我们的机会就来了,不谈,那就只有打了,估计博登也不得不在战场上跟我们打上一仗,也好让他们的民众有个清醒的认识。”
叶枫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走到沙盘地图上看了一下道:“没有英国海军支持,他们自己的水面力量又太弱了,要打他们就只有一个选择,从纳尔逊河东岸发起强攻。这样好,我们很容易就能做出针对性布置。”
图根等人围了上来,看了半晌,宋智周却皱了皱眉道:“我们在西岸只有十万人,他们至少可以调集二十万人,压力很大啊,而且我们装甲师在这种水网纵横的地带很难自如的实施攻击。突击作用被弱化了不少。”
图根也点了点头,迟疑了一下道:“是否应该让第一、第二集团军一部南下,支援西岸。”
叶枫却摇了摇头:“我们的目的不是守住西岸,而是要找机会攻过去,再取得一部分领土,到时就算加拿大人回到谈判桌,我们也有足够多的筹码了,第一、第二集团军南下,那北面威慑力量就小了,加拿大人同样可以将他们在拉布拉多的兵力调集南下,最后,在纳尔逊河一线,我们的兵力对比还是没有变化,情况跟现在没有什么不同。”
霍夫曼叹了口气道:“这样子,想攻过去难啊,光是防守压力都会很大,我看还是要从北面找机会,打拉布拉多机会也许更大一些。”
叶枫却笑道:“不,北面横着一个哈德逊湾,光靠普通民用船只想要攻上重兵驻守的拉布拉多太困难了。我们的大西洋舰队和北洋舰队刚刚开始调动,等到北冰洋解冻到达哈德逊湾起码到要八九月份,来不及了,我们也没有别的选择,就在纳尔逊河和温尼伯湖上作文章。”
看到大家都望着自己,叶枫指了指一直一言不发的谢缵泰道:“别忘了我们的空军。这里水网纵横,装甲师施展不开,但空军可不一样,将西线所有飞艇、飞机全部调到这一线,配合炮兵师、坦克师、十万陆军,你们想一想那种威力吧。就算加拿大人有二十万人,但纳尔逊到美国边境,绵延这么长的战线,哪个地方我们不能突破。”
听到叶枫要将空军所有在西线的飞艇、飞调过来,大家都打起了精神,虽然先前的空军飞艇、飞机大队多半都已经调到了东线,但是国内飞艇、飞机的生产可没有停下来,空军的飞行员也培训了不少,加起来,西线上百艘飞艇,上百架蚊式飞机绝对是有的,加上早先布置在东线的飞艇飞机,这个数字将接近恐怖的二百六十艘飞艇,二百四十架蚊式飞机。想一想,五百多艘架飞艇飞机在加拿大人头顶肆虐,会形成什么样的局面,配合地面进攻的装甲师、重炮,够加拿大人喝一壶的了。
“配合地面进攻的步兵怎么办,实际上我们只有八万步兵,还要抵御加拿大的陆军,没有步兵跟随装甲师行动,那打开突破口都没有用啊。”
叶枫考虑了一下道:“看情况,美国人是肯定不愿意再次兴兵了,那样我们把第10、11师调回温尼伯,配合装甲师行动。边境防守暂时全部交给国民卫队,但10师和11师的行动要尽量隐蔽一点,动员西马尼托巴省的居民参与修建飞艇基地和简易机场,另外战争发起后,也可以组织一部分居民组成支前分队,地面部队每占领一个地方,便根据蚊式飞机的作战半径修建一个简易机场,这样一来,我们可以随时保证地空双重打击优势。”
相比后世那些功能先进,防护到位的全金属(铝合金)飞机,目前这种蚊式飞机虽然作战半径不大,但其对机场的要求非常低,这种主体机身尚是木制的蚊式飞机制造也相对简单,在目前,飞机这种武器还是阿拉斯加独此一家,别无分号,这种防护简单的飞机也足够逞雄天空了。
第165章 我也不怕再做一次屠夫
加拿大代表回国以后,在国内得到了热烈的欢迎,认为克里在马赛的强硬表现,彰显了加拿大人不屈的精神,而随着代表团回国,并将阿拉斯加方面对侵占加拿大领土的态度透露给加拿大普通民众知道后,加拿大国内群情激愤,纷纷叫嚣着消灭阿拉斯加黄皮猪,收回失地。国内主战情绪截然高涨。
1906年6月22日,加拿大在纳尔逊河东岸的二十万大军已经开始行动,从安大略省增援而来的炮兵部队布置东岸,开始对阿拉斯加西岸防线实施炮轰。
从这一天起,震天枪炮声重新在北美大陆上响起。这已经不是此前的小摩擦小冲突了,而是又一次大规模战役。世界目光又一次移到北美大陆,虽然没什么新鲜感了,但是二十万加拿大军队对十万阿拉斯加大军的进攻,也让世界上那些军事专家们眼睛一亮,他们想看一看这一次到底是加拿大军队突破防线,取得胜利呢,还是跟以前一样,阿拉斯加军队总能以少胜多,不过十万对二十万,就算以少胜多,阿拉斯加方面必然也要付出巨大代价,除非他们又有新的武器诞生,但是那有可能吗,还有什么武器能够帮助十万大军战胜二十万军队呢而不受太多的损失呢。
“这一次,我们没有新的武器,也不会再有援兵,我们所有的武器都已经亮出来了,我们所有的军队也都已经拉出来了,不管如何,这一仗我们都必须取得胜利,如果我们失败,那不用想,美国必将放弃谈判,边境十万大军会顺势越过边境线,我们此前的大好局势就将丧失殆尽。”温尼伯的指挥部里,叶枫斩钉截铁的说道。
图根等人都相继点头,如果失败,后果是显而易见的。不管付出多大的牺牲,都必然要取得这一仗的胜利,只有赢得此战的胜利,北美大陆才有可能真正的平静下来。
“加拿大军队的攻势主要集中在北面的纳尔逊河东岸,在中南部的温尼伯湖一带仍然保持以前的兵力配置,强攻纳尔逊河的态势非常明显。既然这样,我们就反过来,他们攻北部,我们攻南部,看看到底谁更快,谁更狠。”
因为温尼伯湖一带水域宽广,除了靠近美国边境线一带河道较窄,其他任何地方都没有比北面纳尔逊河更好的攻击点了。加拿大在纳尔逊河东岸集中了超过十五万大军,而阿拉斯加在西岸只有第三集团军五万人,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但是叶枫并不准备与加拿大军队在纳尔逊河纠缠。他转向图根问道:“第三集团军能不能坚持五天时间。”
图根考虑了一下,然后郑重的道:“最多五天,在五天内,哪怕把第三集团军打光,也会阻止加拿大军队突破我们的防线。”
叶枫点了点头,然后对霍夫曼道:“将所有重炮全部转移到纳尔逊河西岸,协助第三集团军守护西岸防线,必须确保西岸在五天内稳如泰山。”温尼伯湖一带河网纵横,炮兵部队如果用作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