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自然会归还我。”吴三桂又问:“老太爷如何?”探子说:“老太爷被刘宗敏抓起来了!”吴三桂说:“这也不要紧,我回去后,他一定会放出来的。”接着他又追问了一句:“夫人陈圆圆怎么样?”密探哭丧着脸半天才说出:“大事不好,陈夫人被刘宗敏霸占了!”
吴三桂一听,二目圆睁,怒发冲冠,拔剑斩去案角,仰天大叫:“大丈夫不能保一女子,何面目见人耶!不灭李贼,不杀刘宗敏,我誓不为人!”吴三桂咬牙切齿,一不做二不休,立斩来使,投降清廷,引清兵入关,很快攻下北京,将李自成农民军赶出北京城。
吴三桂率兵追杀李自成至降州,忽听部将在北京找到陈圆圆,并护送她来降州。吴三桂派兵列队30里,自己骑着高头大马披红戴花,亲自前去迎接。降州大街上旌旗招展,锣鼓喧天,唢呐欢唱,鞭炮噼里啪啦地响,整个降州沉浸在欢乐之中。当吴三桂见到陈圆圆,只见她发鬓不整,面容憔悴,不觉潸然泪下。吴三桂拉着陈圆圆的手,泣不成声地说:“圆圆,不是做梦吧?想不到今生今世我还能见到你。”陈圆圆看见吴三桂已经削发,知他降清,已不是大明将军,心中百感交集,她说:“你现在已不是大明山海关总兵,而是满清的平西王了!”吴三桂一脸无奈,低声说:“我这也是没办法,为了你才出此下策呀!”随后,吴三桂将陈圆圆护送到吴府。
吴三桂把陈圆圆接到家,大摆宴席,为陈圆圆接风洗尘。他把陈圆圆安顿停当后对她说:“我军务在身,不能在家久留,我要继续追击李自成。”陈圆圆对吴三桂说:“李自成待我彬彬有礼,照顾周全,望将军手下留情。”于是,陈圆圆一五一十地道出李自成对她的礼遇。
李自成进京后,得知刘宗敏从吴府中抢走陈圆圆,心中非常愤怒,又感到不安。他怕此事惹恼了吴三桂,“招降”会毁于一旦。他立即派高夫人去见刘宗敏,望他不要胡来。高夫人见过刘宗敏,婉转地对他说:“自成听说陈圆圆声色艺冠绝天下,欲请她宫中表演歌舞,不知将军意下如何?”刘宗敏就是一百个不愿意,他也不敢得罪李自成,驳高夫人的面子,于是答应道:“请陈圆圆进宫。”就这样,陈圆圆来到李自成身边。
李自成见了陈圆圆非常惊愕,心想:“天下竟有这样的美人!”但他不敢有非分之想,先用好言好语安抚陈圆圆,并答应吴将军进京时定使他们团圆,然后挑选10名宫女照顾陈圆圆的起居饮食,从此把陈圆圆保护起来。
一日,李自成去后宫看望陈圆圆,见面后他对陈圆圆说:“听说你的歌声优美动听,能否为朕唱一曲?”
陈圆圆清了清嗓子,唱了一首昆曲。李自成听了,大呼“不好!”原来他是陕西米脂人,听不懂江南话,于是他让陈圆圆改唱秦腔。陈圆圆唱的秦腔,字正腔圆,声音嘹亮,李自成
听了眉开眼笑,拍案叫绝。李自成又叫宫中歌女改唱西调,自己也鼓掌随唱,陈圆圆闻声翩翩起舞。李自成陶醉在歌舞声色之中,面带微笑,亲切地问陈圆圆说:“这个曲调好不好听?”陈圆圆为讨李自成欢心,随口答道:“此曲只应天上有,非南鄙之人所能及。”李自成听了哈哈大笑,他拉着陈圆圆的手说:“你真会说话!”从此陈圆圆被奉为上宾。
不久,李自成得知吴三桂在山海关“杀来使,降清廷,引清兵入关”,顿时气愤填膺,怒不可遏,他欲杀陈圆圆,以解心头之恨。陈圆圆不动声色,大义凛然地说:“妾听说吴将军只所以拒降大王而归顺清廷,完全是因妾身被刘宗敏所辱,以致叛国投敌。大王杀我,我命不足惜,只怕吴将军誓与大王血战到底,对大王反而不利,还望大王三思而后行。”
李自成听了陈圆圆的话觉得有理,便将陈圆圆留在皇宫,派人保护,自己与刘宗敏率兵40余万攻打山海关。
李自成败退到北京后,欲带陈圆圆一同撤退。陈圆圆非常机敏,她对李自成说:“妾身既事大王,岂敢再有三心二意。妾若同大王一块西行,吴将军必然穷追不舍。大王若将妾留在京城,我将大王对我的知遇之恩告诉吴将军,劝他不要追赶,大王也可以安全西撤。大王对我的大恩大德,妾将永生不忘。 李自成听了陈圆圆的话,凝思良久,觉得她的话全是肺腑之言,于是将陈圆圆留在京城。
吴三桂听了陈圆圆的一番话,心有所动,不想再去追杀李自成,与陈圆圆一起共享荣华富贵。可是转念一想,觉得有所不妥。他对陈圆圆说:“我也想给李自成留一条生路,不过清廷圣旨难违,服从命令乃是军人的天职,望夫人谅解。”第二天,吴三桂率兵继续追杀李自成的农民军。
吴三桂击败李自成,有功于大清王朝,被顺治皇帝封为亲王。其妻张氏被封为福晋,令其子吴应熊赴京供职,还把清太宗(皇太极)的十四女和硕公主许配他为妻,命吴三桂镇守云南。此时吴三桂权倾朝野,富甲天下。
当了云南王的吴三桂非常宠爱陈圆圆,欲废掉张氏,立陈圆圆为“正妃”。陈圆圆深知自己由歌妓而贵为藩王姬非常满足,再也没有非分之想。她婉言谢绝吴三桂的美意,并语重心长地说:“妾以章台陋质,谬污琼寝。始于一顾之恩,继以千金之聘。流离契阔,幸得残驱。获与奉匜之役,珠服玉馔,依享殊荣,分已过矣。今我王析珪祚上,威镇南天,正宜续鸾戚里,谐凤侯门,上则立体朝廷,下则重型裨属,稽之大典,斯曰德齐。若欲蒂弱絮于绣。培轻尘于玉几,既蹈非耦之嫌,必贻无仪之刺,是重妾之罪也!其何敢承命。”
陈圆圆深谙贵极而险,盛极必衰的道理,不愿卷入是非之旋涡,力劝吴三桂晋封张氏为王妃,这使张氏对陈圆圆刮目相看,她虽霸道却不敢加害于陈圆圆。
吴三桂见陈圆圆不愿接受封号,便在昆明建金殿,他像吴王夫差对待美女西施那样,日夜与陈圆圆饮酒作乐,将陈圆圆奉为藩王府中的陈娘娘。吴三桂荒淫无耻,他不但宠爱陈圆圆,还宠爱“八面观音”和“四面观音”,将她们藏于丽宫,王府中美女不下千人,过着穷奢极欲皇帝般的生活。
陈圆圆不愿与吴三桂同流合污,便借口自己体弱年迈,到昆明三圣庵出家为尼,终日焚香诵经,颐养天年。
康熙十六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称帝,不久病逝。孙子吴世瑶继位,1681年9月,吴世瑶在昆明自杀,部下弃城投降,吴家男女老幼尽遭杀戮,唯陈圆圆下落不明。据说,3年后她在昆明三圣庵圆寂。
吴三桂简介_吴三桂 …与《圆圆曲》
吴三桂降清后,文人对之讽刺不绝,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吴伟业(号梅村)所写的《圆圆曲》。
由于世人将吴三桂变节归咎于其爱妾陈圆圆被掳,令吴三桂为夺回陈氏而出卖国家,吴梅村以西施讽今,谱下七言长诗《圆圆曲》,指出陈圆圆无一丝损害国家之举,责任应在吴三桂。
虽然晚清名家王国维比较《圆圆曲》与唐代诗人白居易之《长恨歌》时认为前者不若白氏之平白,境界逊后者一筹。然无可否认,吴伟业能将西施与陈圆圆之际遇融合得丝丝入扣。但最令吴三桂介怀的却是诗中中段几句与西施无关,矛头直指吴三桂的诗句:
尝闻倾国与倾城,翻使周郎受重名。
妻子岂应关大计?英雄无奈是多情。
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红妆照汗青!
此段不但为陈圆圆开脱,更露骨地讽刺吴三桂卖国外另一令人不耻的原因:其家人均因其投清而被李自成所杀。据说吴三桂曾出重金希望吴梅村删改上述几句,然为吴梅村所拒绝。
吴三桂简介_吴三桂 …性格特点
吴三桂孝勇善战,勇敢无畏,使其年纪轻轻,就拥有了“勇冠三军、孝闻九边”的美誉,上演了“少年救父”之举。然而他性格反复,暴躁圆滑,使其作出仕明叛明,联闯破闯,降清反清之事,并因此背上了“汉奸叛贼”的千古骂名。
吴三桂军事才能过人,一生战功不断,年过七旬仍可带兵上阵大败清军,但他却缺少作为一国之君的雄才和领导能力,无法形成自己独立的政治纲领和政治目标,无法长期团结一批有识之士,获得长久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其在揭竿反清时,虽能连连攻城拔寨,短期内夺下清王朝半壁江山,却无法让新生的吴周政权免于夭折。
吴三桂简介_吴三桂 …人物评价
汉奸说
一部分人认为,看人看本质,吴三桂是汉奸,这话没错。但关键在于这个“汉”不是“中国”的意思而是“汉族”的意思。由于他作为汉人,却与满清勾结,导致大顺政权及南明政权等汉人政权的覆亡,故他的行为应被视为“汉奸”。说他投降是为个女人,太戏剧化,他的本意是爱命惜身,荣华富贵,不是为了中国的命运。他后来背叛清朝,嘴上是说恢复大明恢复汉人河山,其实又是为一己私欲陷万民于水火。
反“汉奸”说
另一部分人则认为,吴三桂是一代枭雄,他明大义,识大体,弃暗投明。大明亡、大清盛乃是历史趋势。他顺应历史潮流,应天理、顺民心,五万关宁铁骑所向披靡,功勋赫赫名垂青史。清朝对中国目前的疆土定型,以及文化的传承等方面都有着突出的贡献。他引导清军的行为在客观上促进了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融合,具有正面意义。他疾恶如仇,替天行道剿闯贼;他雄才大略,镇守西南三十载;他有情有义,热血男儿,为陈圆圆冲冠一怒。
“逼反”说
也有人认为,吴三桂让清军入关时的初衷只是为了借清军而消灭李自成率领的农民军,或使二者两败俱伤,当时并没有投降之意,只是后来的局势发展导致身不由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