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怕是无力出兵了!”
范增道:“有这三地出兵已经足够了,毕竟秦国已经灭亡,他想轻易拿下关中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二人商议完毕,让魏使持项羽诏书回去。回去的那天,也正好是章业攻下奉城的那天。
魏使快马加鞭,用了四天时间回到了魏国,魏豹得项羽手书,当然是大喜,他立即让将军皇甫谨汇合韩信,起兵二万四千人通武关入关中。
司马欣碍于项羽之令,只好让韩信皇甫入关。至于韩信如何诱骗皇甫谨,如何擒拿司马欣,这又是一段故事了。
第二百二十三章 另一个故事
皇甫谨与韩信领兵过尧关,晚上宿营的时候,韩信偷偷派人截取了后面的军粮,然后向皇甫告道:“司马欣放我们入尧关,却不让粮草进来,分明是包藏祸心啊!”
皇甫谨将信将疑,派使者要到尧关问个明白。韩信半夜袭杀了使者,让人扮成司马欣的士卒将头颅送还。皇甫大惊,立即亲自领兵到尧关问个清楚,等皇甫兵到尧关之后,关上乱箭射下。原来韩信在此之前让人射箭入关,说明日魏军会来攻打关隘。看到魏军前来,守将果然中计,让人射箭逼退了魏军。
皇甫谨惊惶回营,回到营中,皇甫谨向韩信问道:“为何司马欣要致我们于死地?”
韩信叹气说道:“肯定是司马欣意欲降秦之故!”
皇甫谨不信,说道:“司马欣跟楚王关系匪浅,他怎么会投靠秦王呢?”
韩信道:“司马欣是章邯的部下,如果他不投降秦王,你认为凭他能守住内史吗?皇甫兄,你要明白,司马欣不再是区区长史,他已经是塞王了。”
皇甫问:“长史如何?塞王又如何?”
韩信答道:“心变了。”
皇甫犹疑不定,第二天,韩信持司马欣的密信来见他。皇甫一看,顿时勃然大怒,原来信中司马让韩信投奔秦王,许以大司马之职,让他暗中杀掉皇甫,好收二万魏兵。
韩信道:“司马欣见我兵少,误以为我不受西乡王重用,所以想来策反。他却不知道西乡王筑台拜将,对我恩同再造。”皇甫亦知道韩信的事迹,对他还颇为羡慕。此时听韩信这么一说,也认定了司马欣是铁了心将他们困死在内史。他向韩信问计,韩信答道:“如今我们被困死在内史,现在还没有军粮接济,如果不反抗就必死无疑。为今之计,只有做殊死一搏,偷袭咸阳,杀掉司马欣!”
皇甫大惊,问道:“我们攻打尧关回去不行吗?”
韩信道:“你知道汉中同关中接壤,两地都免不了派些奸细,我从奸细那里得知,尧关、武关之上聚集了重兵,看来司马欣早做了手段,如果现在在回头,那就必死无疑了啊!”
皇甫听了韩信之言,顿时绝了返还的念头,开始与韩信商议如何攻打咸阳。韩信假意说道:“如今魏军有两万,西乡军只有四千,这里你是主将,你说了算!”
皇甫听闻此言,对韩信再无疑惑。他立即找来地图,研究该如何偷袭咸阳。二人在帐中,说话的一直是皇甫谨,韩信只是在旁边应承,时不时点头答应。皇甫谨见韩信附和,心中非常高兴,有时候话说多了竟然开始手舞足蹈,韩信都是笑颜以对。二人商谈了半天,临走的时候,皇甫觉得韩信这人还不错,他说了很多东西,到最后都记不得了,不过脑海中还残留了一条信息,那就是取霸上之粮直上咸阳。
第二天,皇甫兴奋的找到韩信,对他说:“我们不打蓝田,直接渡灞水到霸上,取霸上之粮直袭咸阳!”
韩信听到后满口赞叹,吹得皇甫都飘飘然了。
行军的时候,韩信将西乡军携带的粮草分给了皇甫谨,更是让皇甫感动。二人领军取竹做筏,渡过了灞水,包围了霸上,霸上的塞军稀少,见来犯之敌甚多就投降了。大军取霸上之粮后,就立即出发。急行军三天,大军赶到了咸阳。等到大军攻城的时候,咸阳城中都没有反应。大军攻打了半天就拿下了咸阳城,司马欣出城逃跑,被皇甫谨一箭射死。
说到打咸阳,韩信还了一个主意。他在霸上让人赶制了秦国的黑旗,攻城的时候让士卒摇着黑旗呐喊:“秦军围城!杀死叛贼司马欣!”
声音震天,惊动了整个咸阳城,城里果然有很多人响应,打了没多久,咸阳的东城就自个打开了。皇甫见到夸赞韩信道:“韩将军真是会用计啊!”
韩信谦虚的说道:“我这哪算得上计策,只能称为小花招。”
皇甫谨对韩信就更满意,他完全没想到,打河南不成,反打下了内史,这是何等的本事?让皇甫谨颇有些得意。当开门迎接秦王大军的出城过后,才发现外面的根本不是秦军。皇甫派大军追杀,将这些献城的旧秦世家全部杀死。那一天,咸阳死了很多的人。
大军进了咸阳,韩信在当夜就害死了皇甫谨,然后谋夺魏军的军权。他以庆功之名设宴,邀请了魏军中的大将,等他们喝醉后就全部绑了。第二天这群将军醒后,韩信就提着皇甫的头颅去见他们,对他们说:“西乡王让我韩信攻打内史,我做到了。而你们不仅没去河南,反而杀了塞王司马欣,已经犯下了滔天的罪行!不仅魏王不会容纳你们,连楚王都痛恨你们!如果你们不投降,就只能像皇甫谨一样!”
韩信将皇甫谨的首级扔在了地上,魏国将军们才醒悟过来,这一切都不过是刘邦的诡计,他们都被骗了。除了几个顽固份子临死不降外,其余的将军都投降了。不投降的全部被砍了脑袋,韩信开始彻底的整编魏军。
在此期间,雍王章邯派大将雷祝向司马欣求援,韩信从雷祝那才得知章邯不仅没投降秦王,反而跟秦王打起来的消息。韩信得到了想要的消息后,就将雷祝给杀了。接下来他立即派灌婴攻下杜阳,因为司马欣为了方便给章邯送粮,将粮食囤积在了杜阳。灌婴领骑兵攻下了杜阳,打败了前来运粮的李必。
没过两天,关中就开始下起了大雪,大雪飘飘洒洒下了足足三日,让韩信接下来的计划完全泡汤了。如今咸阳虽破,内史各地却没有整合完毕,几处关隘也拿下。
韩信叹道:冬季,果真不是一个该出兵的季节啊!
而在北地的镇原。有人正在向秦王说些什么。
叔仁通换了一身绿袍,依旧带着一顶高冠。他这高冠不同于其他人戴的高山冠和法、武冠,比那些都高都长,冠顶也不是向后卷曲,而是一根直筒,活像一根棒槌。
在整个天下,戴冠如叔仁通者再也找不出第二人了。他对自己的高冠很满意,常常对镜自赏。本来叔仁通投奔了秦王,按理来说,他就不能乱戴冠了。不过嬴子婴看他舍不得,就免了这些俗套,不过严重警告过:“不许向旁人炫耀!”
此时帐内的这根棒槌又在晃动,叔仁通摇头晃脑的说道:“叔仁通既然归附了秦王,自然要为主分忧。如今秦国局势不太好,正是需要外援的时候。秦王既然同伯彦联了姻,就可以向伯彦求援。叔仁通愿意不吃劳苦,愿意去上郡借些兵来。”
嬴子婴问道:“可有把握!”
叔仁通大声说道:“十成把握!”
“真的?”嬴子婴又问。
叔仁通不敢胡言了,讪讪说道:“八成!八成把握!”
嬴子婴笑了笑,说道:“那就是十成吧!如果你带不来援军,就自谢天下吧!”
叔仁通张口结舌,愣了半天也没说出什么来。嬴子婴挥手道:“下去吧!我立刻安排人送你到上郡。”
叔仁通道:“我要坐车——”
嬴子婴双眼一眯,说道:“不是说不辞劳苦吗?”
叔仁通小声说道:“是不吃劳苦。”
嬴子婴像赶苍蝇一般将叔仁通赶了出去,说道:“好!就让你坐车!”
叔仁通高声谢了秦王,屁颠屁颠的走了。看他走后,嬴子婴才瘪嘴说道:“不就是雪地里坐车嘛!弄个雪橇不就得了,当真还难得住我似的。”
第二百二十四章 将陨
天空终于晴朗,乌云也全部散去,再也没有前些日子那种沉闷压抑之感了。关中成了雪国,地上厚厚的积雪也不是一时半会能消融的。
乌氏城中,屠城后的血污和尸体都被积雪掩盖了,空中的血腥气味也消散了。城里空荡荡的,少了点人烟味道。
乌氏城,已经成为了死城。
然而,这座死城里又迎来了新的客人。
雍王章邯终于从山里面挣脱了出来,当他的大军走到朝那才发现,军营里面什么都没有了。看了看那堵残破不堪的城墙,章邯毅然选择了退去。冯英目送了雍军远去,然后回到了窝棚里继续烤火。
这场大雪害了章邯,又救了章邯,至少朝那的守军没办法添乱。雍军在雪地里行走,艰难的回到了乌氏城。这一路走来,摔死冻死病死的雍军足有八百多人。这还是生活在陇西那种环境恶劣的精锐,他们也挡不住风雪和严寒,倒在了苦涩的归途中。要是换了南方的部队,或许死得更多。
章邯在几日之间就苍老了,背也驼了,头发也白了,人更是消瘦了一大圈。一到乌氏他就病倒了,躺在床上不停的咳嗽,至于怎么病的他都想不起来。
他老是做梦,梦见始皇帝,梦见二世和赵高,那些人凄凄惨惨戚戚,身边伴着黑云惨雾。他眼角流泪,梦呓道:“先帝前来莫非是耻笑臣的?”
二世皇帝一身血污的嚎哭,赵高摇着头不住的奸笑,始皇帝只是重复着一句话:“朕的万世江山!万世江山呐!”
章邯闻之大震,魂魄跪伏在始皇面前,不停的叩首。赵高奸笑着前来索命,章邯惶恐的求饶:“不要杀我!不要杀我!”
章邯叫着从梦中惊醒,守卫在帐外的章燕立马冲了进来,他看着章邯,惊喜的说道:“雍王,你终于醒了!”
章邯惊魂不定,过了好久才彻底清醒。他虚弱的问章燕:“孤记得晕过去了,晕了几天?”
章燕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