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复秦-第29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屠休说道:“我知道月氏国的一切情况,如今乌哈才刚刚当上月氏王,肯定还有不少的部族未必心服。我屠休虽然败在了他手下,但在月氏国还是有一些人脉的。”
  歇和沉思了一会说道:“我携带的粮草不多,如果没有机会,我会立即逃走!”
  屠休说道:“如果没有机会,我会跟着你一起逃走!”
  说罢,二人又是大笑。


第三百四十七章 国风
  “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水泉有美恶,草木有刚柔也。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故言语歌讴声,鼓舞动作殊形。如越人习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被发文身以象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又如匈奴: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驰弓,马不解勒,便之也!”
  秦宫大殿之上,儒生左丘武踱步高声,夸夸其谈。说完这一段,他见秦王并众人都听得非常的认真,又继续开口说道:“所以戎人生乎戎,长乎戎而戎言,不知其所受之;楚人生乎楚,长乎楚而楚言,不知其所受之。今使楚人长乎戎,戎人长乎楚,则楚人戎言,戎人楚言矣!如今的秦国,与秦庄襄王(赢异人)之前不同,与秦皇政之后不同。三王分秦,各国入秦,古秦之风已然不存!秦王若有大志,当正秦风,再正国风!若使得六合同风,九州共贯,此乃万世之基业,大王必然名垂千古也!”
  嬴子婴喜问道:“当如何正秦风?如何正国风?”
  左丘武傲然一笑,双手一拱承禀秦王:“朝廷者,天下之桢干(泛指支柱)也。公卿大夫相与循礼恭让,则名不争;好仁乐施,则下不暴;上义高节,则民兴行;宽柔和惠,则众相爱。四者,明王之所以不严而成化也。相反,如果朝有变色之言,则下有争斗之患;上有自专之士,则下有不让之人;上有克胜之佐,则下有伤害之心;上有好利之臣,则下有盗窃之民!所以审所上而己!圣王在上,统理人伦,必移其本,而易其末,此混同天下一之乎中和,然后王教成也。”
  嬴子婴沉思一会却道:“你言不无道理,然而当今天下乃纷乱之世,各国兴武成风。你的这些言论怕只能等天下一统之后才能行施!”
  左丘武正色道:“就是各国都好武成风!所以秦王更要正国风!军中好武,国之幸事;民间好武,必然生乱。所以秦王要让军中成好武之风,民间成仁义道德之风!这样大王的江山才会稳固,出征才不会有后顾之忧!”
  左丘武此言一出,大殿群臣皆点头附议,上大夫魏柯进言道:“左丘武此言适中,大王当纳之!”
  丞相公孙止亦道:“请大王纳之!”
  殿中群臣皆道:“请大王纳之!”
  群臣齐声,朝中罕见。左丘武傲立于朝中,负手而站神色安然。嬴子婴笑道:“既然大家都说左丘武此言可纳,孤岂能拂却众人之意?左丘武听喧!”
  左丘武肃穆跪地,嬴子婴起声说道:“孤封你为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另派各郡行走,职监国风!”
  左丘武双手按地,磕头拜道:“谢大王恩典!”
  嬴子婴微微一笑,却转头对侍立一旁的韩谈说道:“立即宣子车景进殿!”
  韩谈点头,招来一个小宦官,附耳几句,小宦官立即跑出了殿门。没等多久,甲胄齐身的子车景便进入殿中,向嬴子婴拱手拜道:“子车景见过大王!”
  嬴子婴对子车景说道:“从今日起,你执孤之王剑,陪伴左丘武左右。如果有谁敢阻拦左丘武肃正国风,你便用此剑斩之!”
  子车景大声应喏,嬴子婴又转视公孙止道:“朝会之后,老丞相可与左丘武商议如何让上卿大夫循礼施仁,以教百姓。并将刻之为书,让卿大夫学习!”
  公孙止持仗躬身:“老臣领命!”
  嬴子婴再转视上将军马逸,对他说道:“孤知道如今军中尚武,但孤依嫌不够!你传孤命令,从即日起,军中每隔一月便举行一次比武,可比骑马、射箭、相扑、武艺、沉水、操舟六艺!取胜者赏,夺冠者升爵!但军规不可违,谁敢仗武欺压百姓者,诛之!仗武沙场立功者,必须登记在册,当可破格升职!”
  马逸大声答道:“必将秦王之言传递三军!”
  众臣皆贺道:“大王贤明!”
  待朝会过后,嬴子婴回到后殿书房,观左丘武所写的《国风》(非诗经上那个)一书,因书简繁多,忍不住挑灯夜读。左丘武与寻常的儒生不同,他并非夸夸其谈之辈,书中更细举了一系列的如何整顿地理风俗的方法,在里面他竟然还谈到融化异族的方法,让嬴子婴读后忍不住拍案叫绝。书中说道:“异族之所以异者,主要也是风俗与中原诸国相差太大,着重的表现还是缺少交流,异族文化与中原文化没有交汇互融,如果能多展开贸易,边塞之民进行婚娶迎嫁,不久之后,边塞之民就会仰慕中原文化慢慢融和。到时候再教他们习字读书,常久之下,天下无异族矣!”
  嬴子婴读到这里忍不住就想笑,这左丘武胆子果然更大,他比那些想武力征服异族的君王心还要大,他的目标是让天下无异六合共同!果然是心有多大梦想就有多大。嬴子婴对这人很是青睐,在朝廷上也破格录用。说到此人,此人亦非秦人,乃巴郡江州之人,他觉得蜀王年老不能理事,怀揣着一颗霍乱天下之心(或者是寻求明主之心)就跑到了汉中投奔刘邦。刘邦手下有个大儒名为陆贾,他听说左丘武也是个儒生,就忍不住出口考教,陆贾之嘴何其犀利?往往左丘武话才说到一半就被陆贾抓住语病歪曲意思说得他哑口无言,一顿话下来,说得左丘武一脸羞惭,只得以袖捂面逃离汉国。
  刘邦不用他,左丘武就跑到秦国。因秦皇坑儒之后,所有的儒生都不敢来秦国。左丘武胆子颇大,一来秦国他就发现,凭借他这张被陆贾辩得哑口无言的嘴巴,竟然到了秦国就成言辞犀利之辈。咸阳城里有一间棋室,许多学者贵族都好下战国棋,左丘武混到了里面,下注吹牛无一不中,秦国的贵族们都把他当成摇钱树,只要他说投注哪方,哪方就必赢。过了几天之后,开棋室之人就起了好奇之心。棋室主人正是秦国上大夫魏柯之子魏旬,二人交谈不久,魏旬就被左丘武忽悠得找不到北了。他听说左丘武有立书之心,心中更是敬佩,他出资帮助左丘武写书,当书成之后,便用几十个木牌立在了咸阳城外,引来了众多士子观看。左丘武的名气一下子就传扬了出去,咸阳城无人不识此君。最后这事情传到了嬴子婴耳里,嬴子婴破格在朝会的时候召见了这一介白衣的蜀人!当嬴子婴在大殿之中重用左丘武的消息传出之后,左丘武不借权势(指不借魏柯举荐一事),自己立书扬名的事情也被传为了佳话。而帮助他的魏旬也因此水涨船高,成为了咸阳城里年轻人中的俊杰。


第三百四十八章 正礼
  左丘武看来,改变风俗主要就是赋予风俗高度的政治功能。他上任国风监、九卿奉常之后,立即开列了整合风俗的五种方式:“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与之争。”
  他主张用“导”治理风俗:“导民以德则民归厚,示民以利则民俗薄。俗薄则背义而趋利,趋利则百姓交于道而接于市。”
  嬴子婴复国之后,重商而寡农,他下令减免关税鼓励各国商人来秦。自从嬴子婴自渑池会盟之后就颁布了新商令,引来了众多的商人入秦。这一段时间,秦国表面上好像一下子就兴盛起来,来往的车队与人流也多了。但左丘武却看见其中的利害。他上书嬴子婴道:“国君用商这是好事,但不能重商,特别是这个时候重商。秦国的和平只是短暂的和平,放眼天下,各国林立,说不定哪天战事就会开启。到那时候,这些看到秦国有利的商人就会立即逃跑,这些表面上的繁花就会烟消云散!更何况如今进关中的商人,更多的是跑到陇西贩卖乌戎人,做奴隶生意。当乌戎人卖光之后,他们就会想尽办法去捉羌人、月氏人、乃至秦人!到时候这条商道就会成为一条血腥的商道,他只会给秦国带来祸事!所以我求情秦王立即禁止买卖奴隶!并在今年的冬天亲自冬耕,鼓励百姓从事农业,为来年的春耕做好准备。”
  嬴子婴得到左丘武上书之后也是吓了一大跳,他立即派人出去查探,果如左丘武所言,自从新商令颁布之后,很多秦国的百姓不事生产,想方设法的开始与各国的商人交易,好谋取利益。而陇西那边,奴隶行业的兴盛更让秦国回到了以前,许多百姓不养马,也不耕种,组成团伙跑到山里去抓戎人!嬴子婴看到这些消息后忍不住拍案大呼:“若无左丘武,几乎误国矣!”
  当即下令不准商人买卖奴隶,不准百姓放弃生产。老丞相公孙止也上书道:“吕氏春秋中也说过,民农非徒为地利也,贵其志也。民农则朴,朴则易用,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民农则重,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专一。民农则其产复,其产复则重徙,重徙则死处而无二虑。”
  嬴子婴得到教训,先到栎阳组织百姓冬耕,亲自耕种鼓励百姓生产,回咸阳后,又立即找来公孙止与魏柯、黎泽三人,君臣商议了很久,终于在新商令颁布两月之后,又颁布了限商令!限商令道:“秦国商人必须登记在册,必须具有一定的资金才能从商。若无资金人脉,不许百姓从商!”
  这一条限商令有效的制止了百姓趋利的情况,嬴子婴派人时刻的关注着左丘武的举动。左丘武自任职以来,很少在咸阳,而是在各地走动。有一天他走到了北地,听闻北地郡守何桑在职以宽和为政。立春日,常招督邮(书掾、曹掾等属吏)还府,分遣儒术大吏案行属县,显孝悌有行义者。是以郡中无怨声,百姓化其恩礼。其出居者,皆归养其父母,追行丧服,推财相让者二百许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