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助理点头。
实际上,助理所说的,还是偏向于保守,影片正式上映后的热度,远远不止如此。
石景山万达位于京城西城,是亚洲第一家拥有数字IMAX的影院,所以是影迷观看《变形金刚》的首选影院之一,在昨天下午四点左右,所有版本的《变形金刚》的票就已经售罄。
到了今天早晨七点半,影城尚未开门营业,就有观众敲门要求提前购票,石景山万达影城为IMAX厅每天安排六场《变形金刚》,IMAX电影票依然一票难求。
在某个热门电影论坛上,有人加价200元求购当晚IMAX3D版《变形金刚》的票,却无人响应,有人加价20元出售当晚3D版《变形金刚》,五分钟内就可以出手。
有些影迷还抱怨,现在买《变形金刚》的票已经和春运买火车票差不多了。
此外,京城所有影院取消了3D版的《变形金刚》周二优惠政策。
六月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天气已经很炎热了,但观众观看的热情完全超过了空气的热度。
华纳和中影合资的中影院线京城中心店零点首映场上座率达百分之百,凌晨三点的场次上座率也有百分之六十五。
在西单新首都影院,零点场只有个位数预订票观众选择放弃观看,到了今天的上午场,上座率达到百分之八十,从下午场开始有满场现象,而晚场的票早在三天前就已卖光。
百老汇院线方面,零点场旗下几家影院上座率只有百分之六十,但从今天下午开始,上座率开始接近满场。
《变形金刚》在号称亚洲面积最大的东莞IMAX影院预售更是达到320万RMB。
“有了从赛博坦星球来的《变形金刚》,地球上的片子根本不用看了。”有这边的业内人士如此打趣。
在影院的排片上,《变形金刚》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尚海地区共有66家电影院、3244场次放映《变形金刚》,超过其余所有影片场次总和,排名第二的影片不到300场,连《变形金刚》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疯狂的观众,超高的排片率,以及足够的银幕数,这些都保证了《变形金刚》在中国的首日票房。
由于时差的关系,《变形金刚》实际上比北美的上映时间更早,中国观众也成为了全球最早目睹这部影片的人之一。
到了周二,所有影院的3D和IMAX3D版的《变形金刚》都取消了例行的周二折扣,影片昨日的票房和蜂拥而至的观众,都给了影院方面足够的信心。
经过初步的估算,《变形金刚》零点首映加上周一全天票房已超过3500万RMB,在《变形金刚》的带动下,星期一国内电影总票房也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峰3700多万元。
同时,由于各种宣传的推动作用以及人的从众效应,观众们对3D版《变形金刚》的“渴求”格外强烈,不少影迷一大清早就出门排队购票。
在这个炎热的季节,甚至出现了春运般的拥挤人潮,只是从各个车站、机场和火车站换到了电影院。
为了迎接《变形金刚》的到来,使国内更多观众能享受到3D所带来的视觉盛宴,很多影院最近几个月来都在积极筹备增加数字3D设备,截至影片上映前夕,全国3D银幕已增至700块左右,IMAX影院也接近了20家。
但这些在汹涌的观众热潮面前,根本供不应求。
第六百八十章 钢丝们
“《变形金刚》就像一辆高速行驶的列车,所有人都参与到它的运转中去,每个观众都必须去看一次《变形金刚》,即便那些平常不去电影院的人,他们也会听说这部电影,并走进电影院去看,还有很多人会去看很多次。”
中影集团的新闻发言人第二天对记者说的话,无疑是这部影片在中国市场最好的写照。
真正的变形金刚粉丝毕竟是少数,八零后一代也只能保证影片最基本的观影数,但听说过变形金刚名字的人肯定不少,再加上杜克用十多部影片在这片土地上积累下的号召力,以及影片出色的特效效果,必然能吸引相当多观众进入影院。
影片的内容足够简单明了,情节紧迫刺激,具备超强的娱乐性,尤其是逼真的3D效果,是过往的3D影片根本无法达到的。
从众效应永远都是宣传中不能忽视的重要一方面,口口相传的好口碑比任何打分都能拉动影片的票房。
此外,《变形金刚》由于使用3D技术制作,在票房上也有优势,3D电影的票价一般会比普通电影高出一倍。
虽然影片首日就拿到了破中国票房纪录的数字,但宣传没有丝毫的放松。
随着《变形金刚》首日就创造纪录,中影集团除了紧增100张3D银幕外,还打出了“一部电影能看四遍”的口号——《变形金刚》是中国第一部同时用普通35毫米胶片、数字2D、3D和IMAX巨幕四个版本上映的影片。
很多看过胶片的观众,会想要再看数字的2D、3D,甚至是IMAX,由此产生的重合观影群,对票房是不小的推进。
IMAX影厅目前在中国只有十几家,主要分布在几个大型城市,大部分观众也注定无法观看IMAX版本,但没有IMAX银幕的影院,也趁此热潮打出各种旗号,以吸引《变形金刚》的观众。
比如金陵影城引进了《变形金刚》3D和2D两个版本,特意将原有的4号电影厅改造成专业的3D数字电影厅,还打出了宣传旗号吸引观众——该厅采用目前世界最新的杜比3D系统、NEC放映机、杜比实验室功放系统,NEC放映机氙灯功率达到4000W,采用高增益银幕,观影效果逼真,画面鲜艳、清晰,再戴上杜比3D系统的眼镜,效果更佳。
为了能看到效果更好的版本,相当多观众也不在意多出来的那点钱。
口碑发酵以及口口相传的带动下,《变形金刚》周二的票房不降反升,又一次创造了中国市场的单日最高票房,数额达到了3700多万RMB。
票房的火爆带来的是强大的信心,华纳大中华区和中影集团在《变形金刚》的宣传推广上可谓不遗余力,这边最有影响力的一些媒体上,都可以看到影片的新闻以及各种评论。
“《变形金刚》是杜克·罗森伯格耗费无数心血精心打造的超级巨作……这是我们第一次与一个神奇、拥有变形金刚的崭新世界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也是一次超凡的、绝对五星级的观影体验。”
“最后的决战长达30多分钟,震撼无比……势不可挡,你完全被带进片子里和那些变形金刚、故事融为一体了。”
“之前有好多谣传……有说这部3D立体影片会令人作呕,还说这110多分钟犹如一场灾难,现在我们可以坚定的就这两点为《变形金刚》辟谣了。”
“杜克·罗森伯格的确是个天才!我不能说太多,哇,但我太爱这片子了!《变形金刚》太惊人了,彻底把我震撼到了!”
时光飞逝,昔年的孩童早已长大成人,甚至成家立业,但是在很多人心目中,仍然为童年好友“变形金刚”们留有一席之地。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爱好者人群的成熟化和新玩具系列的接连推出,全中国范围内变形金刚迷友的活动日渐升温,早在2001年的时候,第一届变形金刚年会就在尚海召开,随后演变成了一年一度的活动。
这个活动也是全中国变形金刚铁杆粉丝最为集中的盛会。
他们对于变形金刚系列的热爱可想而知,所以真人电影上映后,这些人既成了影片最为狂热的影迷,也是在网络上最为活跃的群体。
在百度贴吧、新浪论坛等各大网站,都活跃着这些人的身影,他们纷纷用“难以想象”、“太震撼了”、“沉浸在变形金刚的世界不想醒来”、“在影院,影片播完后引起尖叫与如雷般的掌声的”……来形容观影后的心情。
许多已经看了2次、3次的人更不计其数,有人写道“……我这个看电影爱睡觉的人是认认真真看完的,影片让我震撼,让我感动,让我久久难忘,这样的画面不算精巧绝伦吗?”
某个电影公社的社员在看完一个零点场后,还情不自禁的大呼——“太牛了!”“真好看!这大半夜的,值了!”
不过,热点从来都伴随着争议,《变形金刚》也不例外。
这部影片的争议主要来自两方面,最为主要的一方面,是来自变形金刚粉丝之间的争议。
杜克以近乎真实的设计和拍摄,将这些人心目中最爱的玩具和形象,搬上了大银幕,影片中两派机器人的表现,几乎做到了现有电影技术的极限,毫不夸张的说,《变形金刚》体现了如今好莱坞乃至全世界最为先进的电影特效技术。
但这种技术带来的是与动画片截然不同的形象和画面效果,不可避免的毁掉了一部分人美好的童年记忆。
于是,“你做得很烂,但我们还是爱你”的话就成为了这部分人对杜克用的最多的评论。
究竟是爱多一些,还是恨多一些,恐怕大多数铁杆粉丝自己都说不清楚,他们所做的只有一件事,购票进入影院,看着儿时的伙伴在眼前以最为真实的方式变形……
然后,再购票,再进入影院,钢丝们一遍遍看着电影,研究其中每一个慢动作,以弄清楚变形过程、打斗细节等等,然后乐在其中,乐此不彼,津津乐道,并且不停讲给周围的人听,拉着自己的朋友家人一起进影院……
这也是《变形金刚》上映后,票房直线上涨的最大原因之一。
另一个争论声音相对小的多,因为争论方只是小众。
《变形金刚》自上映之日起,口碑便存在争议,喜欢文艺向影片的人批评影片“没有一句印象深刻的对白,人物形象苍白无力,没有灵魂”。
但是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观众,都认为影片的动作效果和3D技术带来的是超棒的视觉享受,并且高呼“影院不是课堂,谁在乎内涵和哲理”;盛赞此片为“天才之作,杜克用科技为影迷创造了一个崭新的科幻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