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从来都不是一个大度的烂好人。
娜塔莉转回头,再次看了杜克一眼,那张线条坚硬的面庞依然平静,似乎就算是头顶的天空崩塌,对方的神情也不会变化。
但她知道他们是同一类人,这件事恐怕不会到此结束。
娜塔莉·波特曼不再犹豫,大步离开这里,走进了影节宫,杜克·罗森伯格在好莱坞存在着华特迪士尼、大卫·埃里森以及艺术界管理公司这样强大的敌人,还有派拉蒙影业、环球影业、索尼哥伦比亚等他影响不到的公司,她未来有足够宽阔的路可走,她一定会成为好莱坞最具代表性的女明星。
而且她一直在为一部影片做准备,那可是一个精神分裂者的角色,是学院的大爱,就像母亲说的那样,只要时机合适,属于她的终归会落在她的头上。
否则,她为什么进哈佛,哈佛毕业后又暂时放弃演艺事业,专门去耶路撒冷进修,还不是为了赢得北美犹太圈子里那群老头子们的好感。
而她也拿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虽然目前事业不是太顺利,与一个异常出色的角色擦肩而过,让她非常后悔和嫉恨,但好莱坞出色的导演不止是杜克·罗森伯格一个!
不过,娜塔莉·波特曼随后就更加后悔了。
她参与了各个奖项的投票,却不知道最终的结果,所以当卢米埃尔大厅舞台上,响起查理兹·塞隆获得最佳女演员的声音时,脸上维持着灿烂的笑容,藏在下面的左手已经把裙角攥成了皱巴巴的一团。
那嫉恨的目光随着查理兹·塞隆高挑的背影转入后台收了回来,娜塔莉吐出了一口气,从业至今,她一向以演技著称,却没有获得过任何重量级的表演奖,而那个来自南非的花瓶,在拿到奥斯卡影后之后,竟然又拿到了戛纳影后。
这真是好大的讽刺……
但转念一想,娜塔莉·波特曼的嘴角又挂上了莫名的笑容。
欧洲三大电影节从来都是分蛋糕,既然《狂暴之路》已经分走了最佳女演员这一块,获得金棕榈的可能就变得更小了。
尽管从伊莎贝尔·于佩尔的态度上分析,《狂暴之路》获得金棕榈几率不大,不过投票结束后,她也不知道结果如何,最后是不是会从自己所愿。
“很抱歉……”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查理兹·塞隆故意对杜克露出了一个歉意的笑容,“让你拿到金棕榈的可能变小了。”
杜克耸了耸肩,“那可未必,别忘了,这是最难以捉摸的欧洲三大电影节!”
欧洲三大电影节不像奥斯卡,并没有太固定的评奖标准,受到评委团喜好的影响也非常明显。
比如这届评委会特别奖,就出人预料的诞生了双黄蛋,被英国与荷兰合拍的电影《鱼缸》,还有南韩导演朴赞旭的《蝙蝠》所分享。
其实这也不算奇怪和特别,戛纳电影节历史上不是没有产生过“双黄蛋”,特别是墨镜王担任评审团主席的那一届,甚至一口气产生了11名影帝与影后,从此成为电影界的千古笑柄。
双黄蛋不算太离奇的话,那菲律宾导演布里兰特·曼多萨意外地拿下最佳导演奖,就超出所有人的想象了。
布里兰特·曼多萨其实是戛纳电影节的常客,他去年就以一部《客服帅哥》入围了竞赛单元,今年他同样入围了竞赛单元,但是新片《基纳瑞》反响极差,是本届电影节竞赛单元公认的烂片。
这位菲律宾导演上台领奖的时候,媒体席那边发出了一阵起哄的嘘声,弄得布里兰特·曼多萨好不尴尬。
颁奖典礼不像奥斯卡那样繁琐和娱乐化,速度进行的比较快,很快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悬念——金棕榈的归属。
伊莎贝尔·于佩尔和法国导演吕克·贝松一起站到了舞台上。
娜塔莉·波特曼先看了看伊莎贝尔·于佩尔,又转头看了看杜克所在的位置,目光最终落在了《白丝带》的导演迈克尔·哈内克的身上,她有七成的把握,金棕榈会落在这个奥地利导演的头上。
金棕榈无疑是戛纳电影节份量最重的奖项。
舞台上面,伊莎贝尔·于佩尔没有任何废话,看着前方,直接宣布,“获得金棕榈的影片是……《狂暴之路》!”
掌声瞬间响起,在充满嘘声的颁奖典礼上,难得没有响起起哄的声音。
“恭喜你!”
查理兹·塞隆紧紧拥抱了杜克一下,杜克轻轻拍了下她的后背,转而与詹姆斯·弗兰科拥抱,剧组就剩下了他们三个,汤姆·克鲁斯在开幕之后就去了《碟中谍4》的剧组。
娜塔莉·波特曼看着大步走向舞台的杜克,眼睛中的失望怎么都掩饰不住,但她终归是个冷静的人,很快就强迫自己接受了这个现实。
杜克走上舞台,先与伊莎贝尔·于佩尔和吕克·贝松轻轻拥抱了一下,又从后者手中接过了金棕榈。
毫无疑问,获得两项大奖的《狂暴之路》成为了这届戛纳电影节的最大赢家。
第七百二十六章 值得刷三遍
不管怎么说,金棕榈总有其影响力,《狂暴之路》拿到戛纳金棕榈也让那些翘首以盼的影迷多了几分期待,尤其是对北美以外的影迷来说,金棕榈还是一道相当耀眼的光环。
戛纳电影节刚刚闭幕,杜克就赶回了北美,《狂暴之路》全球公映在即。
5月22日,好莱坞中国大剧院前人山人海,已经被媒体炒的火热的《狂暴之路》的北美首映式在此举行。
此前,北美媒体以及提前看到影片的影迷恨不得将各种赞誉之词用在这部影片上面,类似于“宇宙级口碑神片”的言论层出不穷。
站在好莱坞中国大剧院的红地毯外围,诺曼·希勒看到杜克快速通过红地毯之后,不打算再停留,准备进入影院观看电影,他为这部电影等了太久!
正前方,《狂暴之路》的宣传海报异常醒目。
电影海报上,大黄沙张狂的字体问着——你够疯狂吗?
“或许杜克自己这次就疯了。”看着海报,诺曼·希勒喃喃自语。
旁边一个人忽然说道:“我认为杜克不是疯了,而是有足够的激情和活力,才能制作一部如此酷的电影。”
站在这噪杂的首映式现场,那人主动向诺曼·希勒伸出了手,“你好,希勒,我认识你,你是洛杉矶杜克·罗森伯格影迷协会的负责人,对吧?”
诺曼·希勒点了点头,在他手上握了下,“你好,我也认识你,乔森,你是旧金山杜克·罗森伯格影迷协会的成员。”
两人相视一笑,绕过人山人海的正门,向着为影迷开放的侧门走去。
乔森边走边说道:“我去戛纳看过这部电影。”
“噢?”诺曼·希勒立即问道:“现在媒体上炒的这么火爆,又拿到了金棕榈,好像杜克过往的影片还没有这种待遇?”
“我认为给《狂暴之路》的待遇还不够。”
进入影院,两人找了合适的座位,坐下后,乔森又对诺曼·希勒说道:“这是一部绝不简单的商业片,在观众逐渐麻痹的时代,这部电影能激得人血脉贲张,如果你还没看……”
他指了指大银幕,“别犹豫了,快亲眼见证吧。”
“不过……”乔森最后又补充了一句,“我不能确定你会喜欢这部影片的风格,它有些特别,而且还是一部R级片,受众不会像杜克过往的影片那样多。”
诺曼·希勒看过预告片,大致清楚影片的风格,又跟乔森聊了几句,等大银幕亮起的时候,赶紧闭上嘴巴,精力全都转到了电影上面。
影片开篇满是惊奇、狂野和霸气,轻易就给了他种一飞冲天的感觉!
虽然之前已经被各种即时分享上的赞誉以及媒体的评论报道刺激的期待值极高,但看了不过二十分钟,诺曼·希勒就完全确认,影片远远超过了他已经被无限拔高的期待!
这完全就是一个疯子拍摄的一群疯子追另一群疯子的故事!
是的,剧情非常简单,他用一句话就能概括出来——一群疯子追另一群疯子!
影片背景是一望无垠的沙漠,漫天的黄沙随风飞舞,里面有留着胡渣戴着套套的汤姆·克鲁斯;有剃着短发断着胳膊的查理兹·塞隆,还被捅了两刀;有维密天使的大姐大亚历桑德拉·安布罗休,挺着个大肚子,最后被刨妇产了;还有小绿魔詹姆斯·弗兰科,疯疯癫癫的,一直嚷嚷着要为主献身,最后真的献身了;还有那个大反派不知是谁演的,演得真好,只可惜最后脸被撕得稀烂……
里面还有各种各样的怪胎……各种天马行空的动作场面……暴力!癫狂!
还有各种各样诺曼·希勒叫不出名字的改装车,它们一直在路上,它们咆哮着,喷出愤怒的红色的火焰!
就在同一时刻,洛杉矶还在举行另一场盛大的首映,在钱德勒大厅,《丁丁历险记》的放映已经接近了尾声。
格罗斯可以说是一个丁丁的漫画迷,他看着大银幕上放映的影片,心中有一个大大的困惑,这个电影没有明显的缺点,所有该做的都做到了,但就是让他觉得有点无趣。
他作为一个“丁丁迷”,之前对这部电影有着很高的期待,然而在看了电影之后,却觉得这个电影很无趣……
目光离开影片,格罗斯皱眉想了一会,大致看到了影片一些不足的地方。
斯皮尔伯格以往影片中人物带有明晰取向的递进式叙事在《丁丁历险记》中完全失去踪迹,取而代之的是人物目的的混乱,影片开始时的模型舰船还没有进一步渲染其神秘感,便失去了叙事效力,让位给“藏宝图”,而各人物在“藏宝图”上的目的性还没有表达清楚,一段家族仇恨接着仓促登场。
所以,推动人物动作行为进展的目的性始终显得模糊。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人物被割裂在块状的场景中,这种不连贯性使得影片对人物的展示不能借由叙事动作完成,他看到的是一块块割裂似的闹剧。在多场闹剧中,除了能够体现3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