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它也是《盗梦空间》第一个病毒网站。
很多人拿到的那个锡盒也不仅仅是电影纪念品,U盘里预存了影片的预告片,盒子上的QR二维码把人们带到该片另一个病毒网站“Mind。Crime”——意识犯罪——至于那个陀螺,则是片中另一个至关重要的道具……
《盗梦空间》还有一个病毒网站,其地址是藏在一些街头海报里面的,这个网站叫作“What。Is。Dream。Share?”——即什么是梦境分享。该网站以匿名博客的形式,介绍了梦境机的源头和理论基础,似乎要为人揭开所谓“盗梦”的阴谋。
不过这些网站中,“Mind。Crime”才是影片病毒营销的主力网站。
该网站分四个宣传阶段,每一个阶段都会有新内容释出,如海报、预告片等,要想率先看到这些内容,就要完成诸如迷宫游戏之类的小任务,此过程也是网友发挥他们聪明才智的时候,经常会有这样的局面出现,某条线索刚刚发布,就已经有人破解了。
当然,这种情况也是有病毒营销人员在幕后帮忙,因为病毒营销目的是引起大家的兴趣,如果把大家都难住了,失去了解谜的兴趣,营销的目的也就无法实现了。
第二个阶段是找好角度,重点发力。
《盗梦空间》的营销团队早在最初就和杜克达成了一个共识,影片的病毒宣传要掌握好平衡,既不能捂着也不能毫无保留,也就是既要观众提前熟悉影片,也要让他们在观看影片的时候仍然有新鲜感。
此话说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影片宣传的时候都没有把握好这个度,结果导致观众还没看就已经对影片了如指掌,失去了观影的兴奋劲。
因此,华纳兄弟的营销团队没有从剧情入手,而是从片中的核心创意“梦境机技术”、“意识犯罪”等几个点来展开,强调了“你的大脑就是犯罪现场”、“梦境也是真实的”等宣传口号。
这样,观众在观影之前就对影片的关键设定有了初步了解,观影时会轻松不少。
无法被观众理解的电影必然不能大卖,这是电影市场最基础的规律之一,华纳兄弟和杜克都很清楚这一点。
除了相当于使用说明书的病毒网站,宣传人员还专门拍摄了一段杜克采访梦境科学家,探讨梦境科学、意识犯罪原理的视频,杜克更是亲自上阵,以增强视频的真实感。
这段短片达到了良好效果,很对网友真的开始对片中描绘的梦境科学前景产生了兴趣,他们开始思考这种技术在不远的未来是否会实现,华纳的媒体也借机做了一些科普,把这个话题连同影片一起炒热。
第三个阶段则是不拘一格,出奇制胜。
也许是受到了前期宣传成果的鼓舞,《盗梦空间》营销团队接下来加大了对梦境机技术相关的病毒营销投放,然而事与愿违,之后病毒宣传的效果就没那么好了,网友们似乎一夜之间就失去了兴趣。
这又是为什么呢?经过专业的分析,华纳兄弟的团队很快得到了结果。
由于技术上的问题太过专业和晦涩,再加上《盗梦空间》后期的病毒式营销太过频繁,已经让很多网友有点消化不了,继而导致他们产生疲倦和厌烦感。
而病毒营销很重要的一点是要引起别人的兴趣,没有兴趣再多的手段也是浪费。
意识到这一点后,《盗梦空间》营销团队及时调整方向,换了一个角度来做影片的病毒营销。
他们把营销活动从线上搬到了线下,在纽约、洛杉矶、芝加哥等全美的大城市街头的地标建筑物上分别悬挂了巨型海报,这些海报咋一看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电影中的场景活生生的发生在了现实之中。
这些海报主要是由两种内容构成,一张海报是建筑外立面发生卷曲,露出了里面的楼层;另一张是从大楼顶层窗户里倾斜下滚滚洪水……
两张海报极具震撼力,也非常符合影片后期阶段的宣传语“The。Dream。is。Real”——梦是真的,一经网络公布,迅速被大小网站转载,成功吸引了人们的眼球,为影片造势再立一功。
另一方面,杜克的个人网站也在做宣传,从影片进入拍摄阶段开始,网站首页上就出现了一个旋转的陀螺,让影迷知道这是杜克的新片,然后一层一层往里面加东西,最后一天的时候,陀螺就倒下了。
病毒营销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弄得好它往往能起到一两拨千斤的作用,但一部影片的商业成败,倒并不完全取决于病毒营销的成败。
就像杜克说的那样,病毒营销是有意思的东西,但是影片本身不行的话,谁会在乎你网上搞什么鬼。
如果影片质量不过硬,无法得到大多数观众的认同,在影片上映后,病毒营销带来的将是反面的效果,负面口碑会以闪电般的速度在网络上流传。
影片的质量是大卖的基础,营销则是实现的关键手段,在大多数时候,两者都是相辅相成的。
第七百五十章 接近于完美
像《盗梦空间》这样相对复杂的电影,想要如同《变形金刚》般大卖,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必须要在宣传方面多下功夫,在杜克完成所有的后期制作时,北美主要的娱乐媒体都接到了一本特殊的手册。
这是一本名为《梦境分享:战术雇佣程序手册》的“绝密”文档,来自杜克的剧组。
如果是普通的电影剧组,媒体只会把手册当成垃圾处理掉,但杜克如今在全美乃至全世界电影市场的地位和号召力,再加上华纳兄弟适当的公关,就决定了媒体会以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这本手册。
类似《帝国》杂志、《好莱坞报道者》、《娱乐周刊》之类的媒体,纷纷将手册的扫描件和内容放在了官网的首页上。
手册主要由七部分内容构成,分别是专家和操作师、环境构造、“梦境”与“醒着世界”的关联、敌对潜意识、梦境中的战争、审讯手段和“盗梦机”设备说明。
而在最后一个章节中列出的网址——:///,正是很早便已公开的《盗梦空间》的一个病毒式营销网站,该网站其实就是一本“盗梦机”的使用说明书。
显然,这本《梦境分享》手册是《盗梦空间》又一轮宣传营销的开端。
然而这本破旧的手册中,文字已被大量涂抹,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信息,需要观众自己去发掘,这正是杜克激发影迷好奇走进影院的一种手段。
四月中旬,《盗梦空间》上映前两周,各方面的宣传活动密集展开,杜克率领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查理兹·塞隆、斯嘉丽·约翰逊、詹姆斯·弗兰科和约瑟夫·高登·莱维特在洛杉矶召开媒体发布会。
众人在镜头前表现出自信满满的心态,令影迷对这部谜样新作更加期待。
随着暑期档的上映日期的临近,杜克的新片不断在媒体上掀起新一轮的视频轰炸,华纳兄弟接连发布《盗梦空间》的四支最新电视宣传片的高清版、一支全新的拍摄直击特辑以及包括导演杜克、两位制片人蒂娜·菲和查尔斯·罗文以及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等8位主演的访谈视频。
除了宣传营销,杜克和华纳兄弟也在发行方面做足了工作,洛杉矶、纽约、旧金山和波士顿分别举行了两场影迷与媒体试映会,他们对影片本身有足够的信心,明显是想要以先期口碑拉动正式上映后的票房。
甚至,影片一度还打出了“只有聪明人才能看懂的电影”的口号。
这个世界,没几个人会承认自己是笨蛋。
“试映观众评分总体评价A+,媒体记者平均打分9。5分……”
华纳兄弟的办公室里,杰米·约翰逊对杜克说着试映的总体统计,“其中更是有高达百分之八十一点八的人给出了满分的评价!”
杜克轻轻点着头,“要把影片形成的高口碑尽快扩散出去。”
这些评分如果不经过媒体的宣传炒作,传递到数以亿计的观众面前,其实没有任何用处。
“放心好了。”杰米·约翰逊笑得很灿烂,心情明显非常好,“我们一直没有放松过这方面的宣传。”
目前,《盗梦空间》已经在小范围进行了试映,不论是专业媒体还是普通观众都毫不吝惜其赞美之词,给出一致好评,杰米·约翰逊认为《盗梦空间》极有可能复制当年《黑暗骑士》强势冲顶的劲头,创造非简单爆米花影片再次大卖的奇迹。
坐在对面的导演,就是这一切最有力的保障,杰米·约翰逊非常确信这一点。
不仅仅是华纳兄弟对试映的统计,在八轮试映过后,IMDB网站上共有1794名网友参与了《盗梦空间》的评分,平均分数高达9。8分。
距离影片上映还有一周的时间,在至关重要的媒体宣传方面,媒体几乎给予了《盗梦空间》一边倒的巨大称赞,他们毫不吝啬赞誉之词——不可思议、杰作、完美、奇迹、潜意识、弗洛伊德、荣格学说、动作精彩、情感冲击等等。
来自AICN的评论说,“《盗梦空间》的细节很复杂,但影片同时有一个推动剧情的感情逻辑线,而且还有很多激动人心的动作戏。《盗梦空间》几乎是一个奇迹:它进行了一次关于潜意识的多层探讨,成为一部从未有过的新式动作经典。在每个可想到的范围内它都做得很出色。杜克·罗森伯格是一个视觉大师,他运用很多电影比喻,对观看者进行知性引导。”
《好莱坞报道者》认为,《盗梦空间》已经让杜克成为科幻电影导演的领军者,“一部结构极其复杂,但却非常引人入胜的科幻梦境之旅。《盗梦空间》绝对是今年夏天最重磅的电影,它让杜克·罗森伯格成为了科幻电影界的翘楚。看完影片后,你会觉得自己已经精疲力尽了。”
《综艺》的评论,“如果电影的作用是为了与人分享梦想,那杜克肯定是好莱坞最出色和最具创造性的梦想大师之一。《盗梦空间》是一部很聪明的电影,丰富的细节、错综复杂的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