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到斯嘉在那里无声的抽泣……”
站在杜克旁边,索菲亚·科波拉看着坐在休息椅上补妆的斯嘉丽,说道:“我以为这是我看过最好的悲剧戏,但想起你的剧本,这种感觉就全都消失了,如果最后斯嘉的角色死掉,我觉得更会有震撼力。”
听到这话,杜克不禁赏了索菲亚一对白眼球,“亲爱的,我想你忘记了,这是一部制作成本高达2亿美元的商业片!”
索菲亚·科波拉耸了耸肩,一脸不在乎的表情。
杜克又强调了一句,“观众喜欢看的是逆袭成功的喜悦,而非拼命垂死挣扎后的无用之功。”
“你有没有问过斯嘉对角色的意见?”索菲亚·科波拉突然问道。
“当然有。”杜克回到自己的座位前,准备开始忙碌,“她认为这样的结局非常好。”
如果真的按照索菲亚·科波拉所说,让女主角在无数挣扎之后死掉,这部影片一定会扑街扑到马里亚纳海沟,必然血本无归。
这两种结局无非就是文艺和商业的选择。
其实,斯嘉丽和他想法很类似,前几天接受《好莱坞报道者》专访时,对方也曾问过她,为什么离开文艺片改走商业路线。
斯嘉丽的回答很有意思——这是必然的,看电影是一种逃避主义,生活已经够苦了,观众进电影院不是来找苦吃的,既然我们是娱乐明星,他们就希望能被娱乐一下。但像杜克这样的导演是能把人类本质的悲剧性包装成一场迷人的生存大冒险,你在感官上完成了这次冒险,也会得到某种重生,当你走出电影院的时候说不定会马上想去做点什么来体会活着的美好,这也是电影传达出的一种希望,它把一个令人心碎的故事变成美丽的语言,让你想为活着而努力。
趁着杜克还没有开始工作,索菲亚·科波拉走过去,站在了导演椅的后面,问道:“这两年你制作的影片中的女性角色越来越突出,越来越坚韧和刚强,该不会你真的变成一个女权主义者了吧?”
杜克只是耸了耸肩,却没有给出明确的回答,“谁知道呢。”
他转过头,却发现索菲亚瞪大了眼睛,正用好奇的眼神看着自己,只好说道:“时代在变,电影也在变,我只是觉得这样的女性角色才是活生生的。”
索菲亚很了解杜克,知道他的话没有说完,做了个请继续的手势。
稍稍想了下,杜克又对她说道:“我们在这个圈子里待了这么久,见过太多人工制造的梦幻、一切以男权社会认可的方式井井有条发展的故事,但我们知道世界是多元化的,人生而不同,生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所以现在也有越来越多的电影展现不同的神话,那是我喜欢的电影,也是真正有趣的电影。”
“你不觉得类似迪士尼那样的梦幻电影很无趣吗?男孩遇到女孩、男孩和女孩分手、男孩不顾一切与女孩复合然后永远过着幸福的生活什么的,是挺甜蜜,但我不觉得有趣。”
听到杜克的话,索菲亚·科波拉认可的点了点头,“确实如此,我甚至觉得喜剧也没法拯救这些完美童话,生活出现异响、分支的时候才有意思,就像你的《地心引力》剧本中描绘的那样,如果这个主角有个美满的家庭,她的亲人在地球殷切的盼望着她回去,远不如她是一个失去至亲、生无可恋的人,什么能让她重新燃起活下去的欲望更吸引人。”
“所以说,”杜克转回头去,又说道:“这样的人物才有共鸣性,每个人都能在一个故事里找到自己,因为在世界每个角落都有不一样的生活,她们一样可以有趣、搞笑、有大团圆结局,只是这样的大团圆是靠生动的曲折实现的。”
在拍摄之余,杜克关注最多的一件事,就是他的团队与卢卡斯影业的接触。
从八月份开始,乔治·卢卡斯确认会很快退休的消息在整个圈内传的沸沸扬扬,卢卡斯影业未来何去何从,成为了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确实,卢卡斯影业比不上传统的六大公司,但他的盈利能力堪称恐怖,而且通过工业光魔,能影响整个好莱坞电影产业的未来发展,不去说那些没多少竞争力的大公司,好莱坞的传统六大公司都想要将卢卡斯影业收入囊中。
杜克当然也想,但他面临的竞争对手却极其强大。
六大公司中,华特迪士尼得到卢卡斯影业的愿望最为迫切,索尼哥伦比亚影业则受到总公司索尼集团的拖累,基本可以无视。
其他几个公司则在看开价和时机而行动。
想要打动卢卡斯影业的股东们,说到底还是要看报价,在这种涉及数十亿美元的交易中,没有比资金更为关键的要素了。
在资金方面,杜克具有优势,几个月下来,通过股票转让以及银行筹资,他手中握有了巨大的资金流,足以在价格方面与任何一家公司拼杀。
另一方面,卢卡斯影业的关键人物乔治·卢卡斯的态度也是杜克的优势所在,在出价相差不多的情况下,乔治·卢卡斯本人肯定倾向于将手中的股份转让给杜克,这会让他握有先手。
而且时代华纳也支持杜克,由于受到集团快速扩张引发的流动资金紧张的影响,时代华纳拿不出多少真金白金,还是象征性的加入到了杜克的这场收购案中,未来也会对卢卡斯影业持股。
这对收购是好事,卢卡斯影业的高管们肯定明白公司一定会被卖掉,但卖掉的话,他们必然会倾向于平台更为广泛的六大公司,而时代华纳就是杜克拉出来用以抵消华特迪士尼优势的最好工具。
正在进行的谈判中,杜克的团队将报价提高到了38亿美元,这已经是溢价了,不过有必要的话,他会将报价提高到40亿美元乃至更多。
而且杜克向卢卡斯影业的高管们承诺,只要收购完成,新的《星球大战》系列将会立即启动,这也就意味着卢卡斯影业未来几年的业绩可能会冲上一个高峰,而他们这些高管也能拿到数额不菲的奖励。
对于杜克来说,40多亿美元得到卢卡斯影业,简直就是白得一棵摇钱树。
卢卡斯影业的吸金能力,会在新的《星球大战》系列启动后达到疯狂的程度。
杜克记得很清楚,曾经新的星球大战还没有上映,其周边和周边授权就卖疯了,EA——拥有《星球大战》游戏的专营权;乐高——出品了畅销的玩具帝国歼星舰;索尼娱乐——旗下的PS4游戏机拥有相关戏和捆绑套装的专营权;孩之宝——购买制造《星球大战》相关模型的特许权……
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仅仅影片上映前的版权授予,卢卡斯影业就收入了十多亿美元!
其中还不包括DVD和流媒体方面的收入,当时迪士尼通过销售原版电影DVD和流媒体大赚得盆满钵满——前六部影片在新片宣传期间都十分畅销,对于迪士尼来说再发行的成本非常低,所以这些钱迪士尼赚得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当初收购卢卡斯影业真正的赢家就是华特迪士尼,曾经杜克经历过的另一个世界,在2012年的时候,华特迪士尼斥资40亿5000万美元从《星球大战》创造者乔治·卢卡斯手中收购了卢卡斯影业,这笔交易在后来被公认为是贱卖,华特迪士尼光是靠产品授权和周边产品就能收回这笔钱。
只是现在,面对杜克这样的竞争对手,华特迪士尼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第七百六十九章 拍摄完毕
像卢卡斯影业这种涉及数十亿美元的交易案,绝对不是短时间内就能谈妥的,杜克和时代华纳组成的团队很有耐性,也在伺机而动,而且卢卡斯影业方面也有一些声音传了过来,比如新的《星球大战》系列启动后的导演问题。
这些杜克都给出了一定的承诺,他这些年在科幻类型影片上取得商业成绩,也是这种承诺最好的保证。
比如在九月中旬,《盗梦空间》的全球票房就迈过了10亿美元大关,北美票房累积也达到了3亿4254万美元,是今年迄今为止北美仅次于《玩具总动员3》的卖座影片。
后者的北美票房已经超过了3亿5000万美元,这个系列用十五年积攒了巨大的观众基础和极好的口碑。
不过,在海外市场上,《玩具总动员3》的票房和反响都不如《盗梦空间》,甚至比不上年初的《爱丽丝梦游仙境》,皮克斯工作室出品的影片在海外相对北美来说有些疲软是不争的事实。
在例如中国等新兴的而且快速增长的市场上,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电影并不怎么受欢迎,新兴市场的动画市场基本是十岁以下年龄段的幼儿市场,而皮克斯的动画片从来都不是拍给这部分人看的,而且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根本不可能看懂。
皮克斯工作室的制片风格就决定了受众群体,也需要在新兴的市场慢慢培养自己的观众。
好在就算没有新兴市场的高票房,皮克斯工作室的影片带来的收入也足够高昂。
《盗梦空间》绝对是今年最成功的电影之一,而同样大投入大制作的《罗宾汉》,则成为了今年最失败的电影之一。
这部影片很早就被北美院线联盟强制相当,在北美仅仅拿到4000万美元出头的票房,到现在把所有的海外市场算上,从全球也只是获得了1亿美元多一点的票房数字。
《罗宾汉》的制作成本就高达两亿美元,再加上超过1亿美元的宣传营销费用,以及价格不菲的发行成本,影片的总投资绝对在3亿5000万美元以上,这样规模的投资,也意味着想要收回成本的话,需要极其漫长的时间。
“到我死的时候你也收不回这笔投资!”
旧金山的一栋豪宅里,一个大嗓门正像吹风机一般对着大卫·埃里森猛吹,往日桀骜不驯的大卫·埃里森此刻却微微低头,只能停着,“你已经搞砸过多少次了?”
听到父亲的话,大卫·埃里森抬起头,带着几分倔强说道:“我也成功过,也制作过像《我是传奇》这样大卖的影片!”
拉里·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