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界天王-第6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本来脸上还有点笑容的孟衍,瞬间翻脸,怒道:“这什么狗屁顺手之劳?圣像是我得自千雪峰古库的,入了我手,就是我的东西,谁也拿不走,你想要,大家真刀真枪来干一架,你要是能赢,东西拿走我可商量,否则……这件事你想也不要想!”


第九零三章 愿力功德 有求必应
  烛华没有开口说话,却伸手一挥,在内世界中,直接投射出一幕影像来。
  一座金碧辉煌的大寺院,气派恢弘,浮屠、宝塔无数,里七层、外七层,如同群峰参天,中央有大钟,一敲一鸣,钟声如雷,化为音浪,扫过整片寺院范围,涤净俗念,正意诚心,就连只是观看投影的孟衍,都感受到那波雷音的厉害。
  大寺院整体的造形,依稀有些眼熟,孟衍换了个角度,发现那是仿造须弥神山的设计,与烛华化出的山形很接近,问题是,烛华是化形,想要在现实世界盖出这种东西,所耗用的人力、物力,是无可想像的天文数字。
  宝寺内的每一根梁柱,都是雕刻蟠龙与经文,每一片琉璃瓦,在钟声回荡下,都有射出梵字真言,如同经海翻涌,万佛护持,无数尊者、菩萨形象,在雷音经海中明灭不定,浩瀚气象,镇地撑天,丝毫不逊于叶家神山的全盛时。
  构成这座宝寺的两个中心点,一个是正中央的大钟,一个却在寺门正前方的广场,一尊千手观音像,立在广场之上。
  圣像以奇金所铸,法相庄严,虽然没有浮空,但高达千丈,如同高峰插天,一眼望去,圣像背顶苍穹天宇,星月轮转,比在内世界中的模样,还要神圣崇高,不可亵渎。
  在圣像之前,是一大片黑压压的人群,无数信徒跪磕于圣像之前,起码过百万,一眼看去,四方看不到边,都是膜拜顶礼的信众,口中念念有词,匍匐跪拜,念诵经文,诚心敬佛。
  单从影像上看,只会为这画面的壮观所震惊,但孟衍却看出别的东西,这里的百万信众,诚心诵经拜佛,这份聚精会神所发的精神力,透过祈愿,化为愿力,非常微小,可百万之数累积在一起,那就相当惊人。
  而且,四面八方还不断有其他愿力涌入,为数更是惊人,稍加计算,正在祈愿的信众,数以十亿计,如此澎湃磅礴的意念,组成一片愿力海,滔滔不断地涌向观音圣像。
  圣像千手结印,一印一法则,三千大道生灭演化,无穷妙谛,自指印中绽放佛光,一丝一缕,撒在底下礼佛的信众身上,众生如沐春风,欢喜赞叹,敬佛的心意更为虔诚。
  不过,当信众露出喜悦幸福的笑容时,圣像的胸口,绽出三层法轮光印,各朝不同方向转动,随着法轮旋动,愿力海中的一部分,被抽取出来,源源不断地涌入圣像体内。
  “这是……功德?”
  孟衍有些难以置信,自己也获得过功德,但数目却与这不能相比,而且这边所产生的功德,似乎比自己所得到的更为纯净一些,无论质与量,两边的效率都不成正比。
  最重要的是,自己所获得的功德,都是冒着生命危险去打生打死,这边……就是一堆人磕头念经,似乎也没干什么别的事,两边的难易度天壤之别,更实际一点的比喻,自己所获的功德,像在路上捡到钱,或是坐在路边乞讨所得,而眼前这景象……根本是一间生产线齐备,日夜不停运转的功德工厂。
  只是,与澎湃无边的愿力海相比,转化出来的功德虽然大量,却仅是不足百分之一的量,犹如沧海中取一瓢,这让孟衍觉得无比可惜,那么庞大的能量,居然九成九都散失浪费,如果能妥善运用,效果何止惊天?
  “这是距今万年前,西域大雷音寺的情形,当时,圣像就屹立于斯,内中存有诸佛所传的心法……”
  烛华道:“这套法诀,是上古诸佛遗留,能够化纳人心能量,将愿力转化,透过一定机制,化为功德……”
  “是吗?你们该不会是两套标准吧?”孟衍道:“我也从圣像这边得过功德,效果和你演示的,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啊。”
  “那是因为你不了解愿力转化的机制……愿力不会平白转化成功德,信众诚心祈愿,有求要有所回应,才算功德圆满,愿力才会化成功德。”
  烛华向孟衍解释了心法的运作原则,基本上,佛门与其他试图借引天地之力宗派不同,不是一路,诸佛有感天地灵气渐渐稀薄,就从人心入手,搜集精神力为用,其中由信仰力化成的愿力,最为佛门所重视。
  不管是什么能量,基本都遵循守恒定理运作,等量交换,有往有来,要取愿力为用,就必须替人实现心愿,化为功德,如若不然,愿力必然反噬,造成恶果。
  万年前便存在的机制,百万信众对着圣像祈愿,圣像展现神通,佛光普惠众生,在慈和净光的洗涤下,烦恶心情一扫而空,祈求健康长命的,身体状况有了好转;祈求升官发财、夫妻和睦的,也因为获得了祝福,充满自信,易于成事……
  这些人的心愿获得了实现,虔诚祈愿的愿力,便在心法运作下,化为功德,可由佛门取用,堪称是最安全的能量,稳定平和,绝无反噬之虞。
  祈愿不是真正获得实现,所能取用的愿力也不是全部,但反正人多力量大,当西域信众数以十亿计,光是跪在圣像前的就有百万,积少成多,又日夜不断,那个量就非常可观,足够造就佛门万年辉煌。
  烛华手再一挥,影像变动,海量功德化作点点金光,自圣像牵手上如雪飘降,落在雷音寺内外的土地上,归还于天地,为花草、树木、土石所吸收,蕴养出一方灵地,众僧在灵地上潜心修行,一派和谐景象。
  孟衍用万花奇棱分析换算,雷音寺的灵气源源不竭,简直就比得上有一棵郁荼神木擎天盖顶,蕴养底下的众生,在这庇护下修练,提升速度何止突飞猛进,是普通修行的多倍,而且,使用这种绝对安全的能量,还没什么修练风险,甚至比在叶家神山上修练还要好得多。
  “这套体系,运转了很多年,曾经被认为是最好的修行体系,可惜……最后还是出了问题。”


第九零四章 人心不足 化愿为业
  乍听见烛华的话,孟衍微觉诧异,因为从自己的角度来看,当初开发出这套系统的诸佛,是一群了不起的智者,其目标也不在什么强与霸,而是想创出一个安全、干净,哪怕效率差一点,却能够永续经营的能量。
  功德之为物,入手不易,又很难实用,虽然是唯一可以抵消业力的东西,但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用途,诸佛将之还诸天地,造就一方灵土,灵土上的众生共荣,灵气也令僧人修行速度飞增,这方法其实挺笨拙,可功德无法直接作用于生命体,至少……不可能某人因为吸纳大量功德,瞬间修为暴增。
  这套修行系统,运转正常,没有任何破绽,孟衍最初想不通,为什么会生出问题来?但稍微一想,就晓得问题何在了。
  “……这是诸佛的修练系统,不是人类的,系统本身没问题……”孟衍冷笑道:“不管什么事,只要碰着了人,就会生出问题来……这道理还真是万古不变啊。”
  烛华点头道:“是的,诸佛因为感于天地灵气稀薄,所以取道于人心,更将循环后的能量还诸天地,渡人也渡天地,丰富已淡薄的天地灵气,但……诸佛忽视了人心本身的风险。”
  “……人心不足,蛇吞象啊……是吧?”
  孟衍脸色不好看,因为自己已知问题何在,这同样等于狠狠打了自己一巴掌,非常尴尬。
  “是的,人心永远不满足,有了就还会想要更多,即使手里有的已经很好了,还是想要更多更好……”烛华道:“这诚然为人类带来了进步,却也造成了祸端。”
  “……有人,觉得这种修行太慢,想要自以为是的改良?”孟衍哂道:“他们跳过后一步,直接对愿力下手,用愿力来修行?还真是一群聪明人啊!”
  刚才观看影像时,孟衍也曾对这套系统的低效感到不耐,如此浩瀚的愿力海内,只有百分之一能被转化取用,其余的都白白散失,这样的挥霍浪费,简直他妈的天理不容,开发这系统的一定是个白痴,换了是自己,别说比这高效,甚至可能设计出一个利用率到达九十九点九九九的系统来……
  不过,这个念头一闪即逝,当冷静下来,自己很快就发现这想法的误谬处,当初诸佛开发的这套体系,本就不是奔着最快、最好去的,这个系统的目标始终就是安全与永续,嫌这系统没效率的人,完全是搞不清楚状况。
  事实上,功德这东西虽然安全,但这套系统的本身,却蕴藏着很大风险,或者说,这世上再没有比人心更危险的东西了……
  “随着时间演进,佛门的智者不满于修行速度,决定更有效地使用愿力,他们舍弃了周折迂回的转换方式,直接以愿力加身,辅助修行……效果相当明显,如果说之前是突飞猛进,后来就是一步千里……”
  烛华说得夸张,孟衍却不怀疑,因为也唯有这样的效果,才能让佛门完全无需天洗,在东土、南疆仍修行困难的时候,就帝皇、武神辈出,什么天地灵气稀薄、感应沟通困难,对他们毫无意义。
  只要稍加计算,就知道愿力加身的效果,那根本是吃了春药去跑步,效果不快不猛才有鬼!
  问题是……愿力不是那么好用的,功德虽然纯净,人心却从不是干净安稳的能量源,除了光明,同样也包含黑暗污浊的一面,取愿力为用,如果不满足祈愿者的恳求,等若借债欠息,后头迟早要还。
  佛门最初的做法,其实是银货两讫,而且还先交货,再收钱,收完钱后还迂回绕上一大圈来用,就怕这钱会咬人,可后头那些“聪明人”的变更,把这绝对安全的作法,真正变成了借钱做生意。
  “……只要那些大和尚出来作秀,展现神通,让信众把祈愿的对象,改成……不,加上他们,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