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刘队!”陆思齐应道。
晚上,公安局的小会议室,陆思齐正在认真地听刘东队长介绍情况:
“根据对青花的审讯,结合我们新近掌握的的情报,国宝帮在国内的组织分为陶瓷组、玉件组、字画组、铜器组及杂器组。每一组的组员都与组长单线联系,只有尽快抓到组长才能将他们一网打尽。”
“杂器组是贩卖什么的?”大熊不解地问道。
“应该是前四种以外的木器、漆器、石器等文物。”陆思齐推测道。
“没错。”刘东队长点了点头接着道,“根据青花的交待,每次有货,都是组长通知她去指定地点收货,并指示她如何送货出境。
“还有一点,这是一个训练极为有素的组织。他们都接受过古董知识的专业训练,据说教他们的老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极为精湛。”
大熊忍不住又插话道:“那可以从教他们的专业老师入手,毕竟文物专家的数量不多,可以一一排查。”
“没办法。”刘东皱了皱眉道,“据青花交待,那个老师每次出现都是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而且授课时声音也经过了特殊处理。无从判断!”
“那还有什么对我们有利的线索?”陆思齐道。
“这正是我要说的。”刘东目光犀利地盯着大家道,“他们结业时每个人都要根据自己的喜好给自己取个名字,也就是代号。并且在身上佩戴相关标志。比如,青花就因为喜欢青花瓷而得名,她爱穿青花服饰,背包也有青花图案。不过据她交代,其他同门师兄弟可没她那么张扬,他们的徽记不是那么容易看出来的。
明目张胆地佩戴徽记,不知是过于自信呢,还是不把他们放在眼里?无论如何,这都是赤裸裸地挑衅!实在是太嚣张了!大家都有些气恼,但一时又想不出好的办法,会议室里气氛变得有些压抑。
陆思齐沉思了一会儿道:“我看可以审讯一下黄强,看看他记不记得那个让他到北京来的外乡人有没有什么特征。”
刘东哈哈一笑道:“老弟,我们不谋而合!不瞒你说,我已经提审了他。这外乡人还真有问题,很有可能跟青花是一伙的。你猜他佩戴了什么?”刘东嘴角一翘看着陆思齐道。
“哎呀,队长,您就别卖关子了!”大熊急了起来叫道。
杂物组的物件很多,要说喜爱嘛还真难判断。可毕竟铜器漆器之类的许多都是大件,要按照它们的样子做成项坠、配饰什么的,既不好看也不值钱。
陆思齐思忖着,应该是一个小而又常见的东西,这才不容易被人发觉。最近古董市场上,小叶紫檀卖得特别火,价格是一天一个样。会不会是一串小叶紫檀的手串呢?
想到这里,陆思齐抬起头,狡黠地回以一笑道:“难道在他手腕上戴着一串小叶紫檀的手串?”
“哈哈,老弟,真有你的!”刘东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怎么?老大说对了?”大熊惊讶地看看刘东,又看看陆思齐。
“基本对了。”刘东赞道,“不过,不是小叶紫檀手串,而是沉香手串。”
“沉香?”这下轮到陆思齐惊讶了,“黄强还能分辨出小叶紫檀和沉香的不同?”
“嗯,这小子说他曾经买过一段时间的小叶紫檀手串,对这一行略有了解。”刘东道。
“什么了解,我看就是了解了怎么骗人吧!”大熊撇撇嘴道。
确实,因为小叶紫檀市场的火爆,趋之如鹜的人很多,但毕竟正真懂行的人少,这就造成了市场上小叶紫檀成品的良莠不齐,骗子泛滥。
“哈哈,”刘东拍了拍大熊厚实的肩膀道,“黄强说,因为沉香很值钱,他就跟别人学着鉴别过,所以他对那人手腕上的沉香手串印象很深。也正是因为这串难得的沉香手串,让他坚信这个外乡人是个行家,不会骗他。所以他就到北京来了。”
刘东说着打开了多媒体屏幕设备,屏幕上出现了一个颧骨高突、身材约一米七的男子。刘东指着屏幕道:“这是根据黄强的描述,用电脑绘制的嫌犯相片。”
陆思齐盯着屏幕,手指拖着下巴道:“这个人会不会就是杂器组的组长呢?”
刘东点点头:“我们也这么想过。”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得先找到这个人。”陆思齐回头看着刘东道,“刘队长,你们是怎么打算的?”
“我们发现国宝帮行动的特点:他们喜欢在新发现的大型古墓周边寻找百姓或盗墓者,从其手中获得文物。所以我们准备从这里入手,我们已经派人赶往辽宁建昌东大杖子村,那里新发现了春秋战国古墓,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刘东道。
杂物组一定对这些青铜器感兴趣,希望这一次能有收获。大熊仿佛闻到猎物出洞的鹰隼,眼里露出兴奋的神情。他急切地道:“队长,这次就让我和陆思齐一起去吧!”
“行!”刘东看着大熊思考了一下道:“不过你要机警一点。”
“是,请队长放心,我保证完成任务!”大熊双脚一靠行了个军礼,大声应道。
大杖子村,连着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雪,这里已经是一片银白的世界。屋顶厚厚的积雪似乎要把房子压垮,路上几乎看不到行人。陆思齐一行人踩着一尺来深的雪,在当地民警地陪同下走进了村支书孙大爷的家。
“孙大爷,这是北京来的陆同志,想跟您打听一些事儿。”陪同的民警小钱大声说道。
正文 第一百零一章 短剑
孙大爷连忙下了炕,拉着陆思齐的手热情地说:“小陆同志,上炕上来坐,地上冷。来来,大家伙儿都坐上来。”说着又大声地吩咐媳妇端茶送水。
几番客气,陆思齐问道:“大爷,自从咱们这地方发现了大墓,是不是有很多外地人来咱们村?”
“那是!”孙大爷颇为得意地说,“好多外地人都慕名而来想要看看,但是那边都围起来了,进不去。”孙大爷摆摆手一下打开了话匣子:“说是这墓有两千多年了。咱这疙瘩战国时就是属于燕国的领地,出土的那些个文物啊,都跟中原的一样,不过也有一些当时东北土族人使用的器物。”
“那有没有来买古董的外地人?”大熊有些急切地插话道。
“有,怎么没有!”孙大爷把烟斗在鞋底敲了敲,睁大眼翘着胡子道,“不过政府说了这些个古董那可都是文物,不能卖!就是家里有先前挖到的,那也得交给国家!”
“那就没人悄悄藏着掖着,没拿出来的?”大熊又追问一句。
孙大爷有些不高兴了:“咱们村的人那可都是有觉悟地,不兴做那对不起国家的事!”
陆思齐瞪了大熊一眼,连忙跟孙大爷赔不是,大熊也挠挠后脑勺有些不好意思。
这时,在一旁添水倒茶的孙大娘忽然道:“老头子啊,你还记得么?去年的时候,村里人都在传,说是村东头的二柱子家挖到了一把剑,后来也没看他上交。”
大熊一下来了精神:“大爷,这是真的吗?”
孙大爷抽了口烟,眯着眼想了想道:“有倒是有这么回事,不过这都是村里那些个老娘们传的,谁也没见过那把剑,也不知能不能当个真。”
“走,我带你们去二柱子家问问。”孙大爷说着已经下了炕换上了出门穿的毛靴子。
大家跟着老书记来到了村东头。“二柱子,二柱子,二柱子在家吗?”随着孙大爷洪亮的声音,房门开了,一个三十来岁的庄稼人探出了头。他皮肤略黑、脸颊瘦削,眼角微微耷拉着,显得眼睛更小了。
“哟,孙大爷,您怎么有空到我这儿来呀?”二柱子笑着把大家让了进屋。
“二柱子,我问你,你先前是不是挖到了一把剑?”孙大爷开门见山地问道。
“这……哪,哪有。”二柱子说话有些磕巴,眼睛微微的闪烁着并不承认。
陆思齐进屋后就一直盯着二柱子,这一切自然逃不过他的眼睛。他温和地说道:“二柱子,你别慌,再好好想想。你也知道,我们没有证据是不会轻易来找你的。”
“没有,真的没有,那都是他们乱传的。”二柱子慌得直摆手。
“二柱子,你知道私拿国家的文物是犯法的。你们老支书应该跟你们说了,这墓里的东西都是国家的,谁也不能拿,拿了就是犯法,是要坐牢的。”陆思齐耐心地道,“你现在把它交出来还来得及。”
大熊见二柱子仍期期艾艾,一副不愿承认的样子,不耐烦地大声呵斥道:“别跟他废话,把他带回公安局去!”
二柱子一听吓得瘫在了地上,连连摆手道:“别,别,我说,我说……那东西已经不在我这儿了……我给卖了。”
“你这孩子,这是啥时候的事啊?卖给谁了?你赶紧的,把知道的都赶紧说出来。”老支书有些恨铁不成钢地数落着。
“就是村里通知各家把家里挖到的古董都上交的时候。”二柱子嗫嗫地说道,“那天,我本来准备好了要去上交的,谁知,家里门被敲响,来了一个客人。”
“是一个我不认识的外地人。”二柱子在大熊凶狠的目光中瑟缩着道,“也不知道他从哪儿听说的我有一把剑,就要我拿给他看。”
“哦?什么样的一把剑?”陆思齐语气尽量和气地问道。
“手柄是金的,那个人说是青铜短剑。”二柱子看了大熊一眼没敢隐瞒,他比划了一下道,“大约一尺长,我卖了两千块。”
“两千块你就把这么个无价之宝给卖了?”孙大爷用力地拍了一下二柱子的头顶,“你个瘪犊子!”
“那人长什么样,你还记得吗?”陆思齐边问边拿出了那张电脑绘制的相片,“你看看,和这个人长得像吗?”
二柱子接过相片看了好一会儿,才不太确定地道:“有点像,但我不能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