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督师-第1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整整的延伸到这个军营,然后延伸过去,直达平陆县城。

  

    在这码头与军营之间,密密麻麻的的或者高,或者矮的窝棚草房,间或有几栋木头的房屋,横平竖直的街道将这些房舍隔离开,不但形成了商业网店,也形成了防火隔离带。

  

    这是三千多矿工,一千多窑工,以及几千筑路修建码头工人的家属,自发形成的新兴的村镇,而在新成型的街道两旁,是密密麻麻的从平陆搬迁过来,或者是分支的商铺,当然,最显眼的还是第一座由吕焕之师爷招商引资来的那座妓院,华丽的一塌糊涂,每日里莺莺燕燕的,简直就成了新镇的地标建筑,但这些商人,他们不但给这个吕汉强命名的新兴镇带来了商业的便利,更带来了巨大的繁荣。

第308章 粮船来啦

??

  

    推荐阅读:        粮船到来的消息立刻轰动了整个新区,无数的人争先恐后的向码头奔去,一时间万人空巷,将整个新建的码头塞的是满满当当。

  

    吕汉强激动的站在大厅的门口,眺望远处如带的黄河,那里正有一溜的大船正在缓慢的向码头驶来,粗略估计竟然有二百艘之多,帆樯林立,几乎将那段黄河彻底的覆盖,场面及其壮观。

  

    每艘船上都堆满了粮包,每个高高的粮包垛顶上都插着一面巨大的暗黄色的大旗,在强劲的南风里呼啦啦舒卷,这是皇家驿递商行特有的颜色,这是皇家驿递商行车马行特有的旗子。

  

    “是我们的商行,是我们的粮食。”吕汉强哆嗦着嘴唇,再也难以矜持自己的心情,眼眶不由湿润了。盼星星盼月亮的粮船,总算是来了。

  

    王公公看着那巨大的船队,不由得对着东方高高的拱手向天,声音颤抖的狂吼:“皇上啊,粮船来啦,粮船来啦。”

  

    应和着他激动的呐喊,是码头上无数百姓如醉如痴的呼喊:“粮船来啦,粮船来啦。”

  

    这就是希望,这就是活下去的希望。

  

    吕汉强提着袍角疾步向码头上走去,先是用走,后来是跑,再后来是狂奔,就连一项稳重的县令吕焕之都加入到了狂奔的行列,他们太需要这些粮食了,他们太需要这个希望啦。粮食到了,民心就稳了,粮荒就解决了,无数的人就可以活下去了。

  

    “大人来啦,大人来啦,快给大人让路。”不知道谁了下回头,看见满头大汗的吕汉强等正在拼命的往码头方向挤,于是就喊了一嗓子。

第309章 黑 真黑啊

??

  

    推荐阅读:        可惜,所谓的酒宴上来,却大家族出身,锦衣玉食惯了的李之秋不由皱眉,菜不过是一碗不知道是什么的野菜,还有一个炒鸡蛋,一个炒瓜片,却不见肉,唯一的一个肉菜便是那特意为自己赶来杀的一支公鸡,不过这个公鸡的做法也是特别,就一个泥炉,里面放着一块烧红的煤精,便将这炖鸡的泥盆放在上面,只是一会便咕嘟咕嘟的翻开,再在里面涮些蔬菜,大家就在这大热天里,吃的满头大汗。

  

    汗出来了,暑气也就消了,一路的劳累也就没有了,浑身上下竟然是无比舒坦,再有王建随时递上来的井水镇过的手巾,更是舒坦的让人都想哼哼。

  

    吕汉强再次给李之秋夹上一块鸡肉,歉意的笑着道:“山陕地方贫瘠,尤其我们这里什么都是刚刚建立,在生活上就差了点,等以后我们这里好了,再请先生吃顿好的。”

  

    李之秋欠身接了钦差夹给自己的鸡块,却不吃,只是拿眼睛死死的盯着那泥炉里的煤精看,这都顿饭时候,那块煤精依旧烧的红火,自己坐在这里都能感觉到它散发出来的热量。

  

    看着李之秋的眼神,吕汉强和吕焕之双眼一碰,不由会心的笑了,看来,这买卖算是成了。

  

    这时候李之秋收起目光,直言问道:“敢请大人,这泥炉里,便是您说的那什么煤精吗?”

  

    吕汉强放下筷子微微一笑:“这的确是我发明的煤精,顾名思义,这便是煤炭之精华,不但火力旺盛,更能持久,而且无烟,正适合南方烧菜做饭,冬天里取暖,最主要的是在冶铁和锻造上更比木炭要强上十倍百倍,李先生可是对这个东西的代理有兴趣?”

  

    李之秋坦然道:“这次来,早就看了贵报的介绍,说了这煤精的好处,当时我来的时候,家里族长对这个东西还有疑惑,认为不免夸大其词,这时候一见,报纸所说不过是优有点之一二,哪里有实物的神奇?。

第310章 大格局

??

  

    推荐阅读:        对于焦炭的高价格,吕汉强是有着自己长远的打算的。面对房间里的几个人,也不能隐瞒,于是他说出来自己的打算。

  

    “第一,还是我们缺钱,皇上给的银子有限,不能在赈灾里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将我们现在独有的东西价格抬高,就能给我们赚来更多的粮食。”

  

    这一点大家有目共睹,纷纷点头。

  

    “第二,江南富庶,江北凋敝,而江南人在心里上,是将江南与江北区分开来的,在大多数人的心里,江北即便是洪水滔天,也不干他们江南的事情,结果单单就银钱方面,江北的银子大量的流入江南,而江南几乎不向江北流动,结果造成江北银荒,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也抑制了朝廷的税收,才有了今天国库用度窘迫的状况,我这样也算是强迫江南的银子往江北流动,带动江北的经济活跃起来。”

  

    “是这个道理。”说这个,吕焕之不由有声长叹,作为官吏,他对南北百姓士绅的心态更加了解的透彻:“北方战乱,却远离了南方,南方二百多年的安逸,就养成了南方不知国朝艰难的性子,一旦北方向南方加征税赋,南方便群起抵制,认为是南方在向北方贴钱,更有南方文风鼎盛,每次大考都占据绝对的多数,即便当初洪武爷强硬的规定南北数额,为此不惜掀起一场惊天大案也无能为力,因此代表着江南世家大族的官吏几乎占据了朝堂,引出无论是出于私心还是其他,在政策上更是向着南方占据的大家族说话,比如当今圣上登基之后,那些出身江南的东林出台的一系列减免赋税的政策,受优惠的全是南方,因此,现在国朝与后金,与反叛的鞑子的战争花销,几乎都是北方百姓在抗,而南方一个小小的奢安土司之乱,就已经绵延了快十年,每年还要北方派兵派饷支撑,难道他们就不知道皮之不存毛之焉在的道理吗?”

  

    这个道理就连刚刚在南方巡视一圈的赵良也深深的感受到南北的隔阂。

第311章 未雨绸缪

??

  

    推荐阅读:        商行的运作是成功的,就连吕汉强都没想到这些商行的员工在改变身份,改变命运之后,爆发出如此大的潜力与热情,就在开始的短短一个季度,就为商行带来了如此巨大的收益,看来,不改革,不创新,永远没有出路。面对即将分红给王承恩的一百五十万银子,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金军入寇,为那些饥寒交迫的勤王之兵存下点钱粮,不至于让他们饿着肚子上阵,不至于让他们还在路上就被饿散了架子,这样的事情必须做。

  

    对于吕汉强要直接截留百万应该上缴王承恩的红利银子,赵良很为难。

  

    王承恩是有名的见钱眼开的主,他整天的工作就是四处为皇上收刮银子,可惜,他在划拉钱的智慧和权力的确让他与魏忠贤相形见绌,就连魏忠贤百分之一的能力都没有,要不是吕汉强在报纸上给他三成的股份,要不是吕汉强鼓捣出这皇家商行,王承恩早就穷困的當了裤子。而他名义上的铁公鸡,更是不能与魏忠贤望其项背,该花的地方,死扣,不该花的地方,却扛不住户部那帮家伙的死缠烂打,结果总是乖乖的往外掏,几乎都没了原则,要不是王侍郎在户部里通外国,那现在王承恩都的内帑早就连买米下锅的钱都没有了。

  

    就在这内外煎迫的情况下,当初在商行成立的股东大会上,看到股东入股的银子,当时都眼红的和个兔子一样,要不是吕汉强在前面挡着,说不定早就将股东们的银子搬进內帑,据为己有了,那现在眼前摆着一百五十万真正属于他自己的银子,那还不立刻和个乌眼鸡一样,死死的抱在手中?而自己不过是一个总管,怎么能和堂堂商行总办抗衡?而且人家还代表着皇上,被代表的永远会是自己。

  

    其实,这一段时间自己等在外巡视,还真难为了内务总办老方,也不知道王承恩怎么样煎迫他,他是怎么抗过来的,想想老方的惨状,赵良后脊梁都一阵阵发冷。

  

    “那我们的借口是什么呢?”赵良担心的问道,你吕汉强可以理直气壮的不给王承恩,但我们可不敢不给,这都是账目上的钱,只要王承恩一查就能查的出来。

第312章 毛文龙被杀的应对

??

  

    推荐阅读:        在情况一片大好的时候,赵良在汇报他江南一行之后,急匆匆赶回京城组织商行红利发放的事情去了,但他前脚刚走,吕汉强就接到了王方传来的情报——袁崇焕还是按照历史的时间表,杀了毛文龙。

  

    当确定了这个不幸的消息之后,吕汉强第一时间给崇祯写了一封奏折,诚恳的想要阻止这个先斩后奏,以低品级杀高品级的的恶劣事件,阻止崇祯如历史上一样为这个混账袁崇焕背书,在这份规规矩矩的奏折里,详细的分析了这次事件的恶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