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督师-第3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是谁的家书,虽然没有一点大事,但每每读起来总是让人眼圈热,让人心醉神迷,就比如放在吕汉强手边的小丫的书信,厚厚的竟然有五页纸,上面的内容是什么?是介绍叫做苍蝇的小狗跑出了双堡,结果一群叔叔大爷们满世界找了一天,最终看到它正和一个同样的小狗在野地里玩耍,后来小丫将这个小狗卖了回来,给起了个名字叫蝴蝶。

  妹妹给小狗起名字的脑洞实在是开的太大了,但每次看到这个的时候,吕汉强都会欣慰的笑着,因为这说明,自己的双堡没有给小丫的心灵带来什么不好的影响,她依旧生活在充满童真的童话世界里,这很好,吕汉强很欣慰。

  但吕汉强还是立刻写信给双堡的守卫,严肃的斥责了他们——双堡的防卫有漏洞啊,怎么能让苍蝇就那么在眼皮子底下跑了出去了呢?怎么能让不知道根底的蝴蝶进来了呢?这还了得?双堡的防护必须加强。必须要让苍蝇和蝴蝶这样严重的问题不能再出现。

  子涵的信和如雨的是分开的,子涵的信中说双堡的财政与防卫程度,同时也说了点感情上的事情。

  如雨说的却是吕汉强最想得到的,那就是小雅轩已经开始会走路了,会说话了,而且一开口就是两个字两个字的往外蹦,简直哄的老太太整天笑的合不上嘴,而老太太最着紧的却是,每日眼珠不离的看着小雅轩,要不然一个不留神,就会被那五百草原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给偷走,带出双堡满世界疯跑,现在那帮粗汉已经在和老太太斗智斗勇里变得聪明无比了。

  自己和子涵的孩子也都会爬了,也开始牙牙学语了,老太太现在整天被这三个小家伙弄得精疲力尽的幸福的忙碌着,似乎比原先更硬朗更年轻了。

  每每看到这里的时候,吕汉强都会悄悄的掉点眼泪。

  小雅轩长大了,也不知道是不是越来越漂亮了,自己在梦里的时候总是能浮现她的小脸,而最让吕汉强痛心的却是自己的两个亲身儿女,再梦里却怎么也看不清是什么样子。

  也难怪自己看不清,因为自己离家进京的时候,子涵和如雨还都挺着大肚子呢,孩子降生到现在,自己还没有看见过一眼呢。

  自从自己不情不愿的当了官之后,与家人竟然是聚少离多,到现在更是经年不能团聚,家国家国,怎么就不能兼顾呢?

  其实吕汉强也不是没想过将一家干脆接到自己身边来,那样大家在一起风也好,雨也好,互相厮守着,。

  但从山西到辽西,这一路上本来就是一个危险的事情,这种危险总是让吕汉强一想就头皮麻,而来辽西之后呢?这是前线,自己不是战神,万一有个三长两短,那可就更让自己百死莫赎了。

  好吧,忍忍吧,祖大寿的事情还是抓点紧,必须削弱他与自己叫板的实力底气,然后腾出手来抓紧准备对建奴皇太极的进攻,早日结束辽东战事,然后好好的鼓捣一下朝堂,改造一下大明,施行自己自保的大计,然后回家好好的享受一下家的温暖。

  野心谁都有,尤其是这种穿越人士,虽然当初自己想着只是运用一下自己的金手指,点小财,然后做个冷眼旁观者,看这世界风云变幻,结果命运弄人,自己就莫名其妙的一步步被逼上了官场,从而走向了战场。最终不得不为这汉家天下奔忙,不得不为这几千年的血脉厮杀,最终还是走向了穿越者们的宿命——改变历史,改造世界。

  好吧,既然宿命里已经注定,那自己也就没必要再存着躲避的心思,就好好的干上一番,和天斗其乐无穷,和人斗其乐无穷,和命运斗更是其乐无穷,那我们就好好的斗一斗吧,无论是崇祯,东林,流寇还是野猪皮,我的命运不能掌握在你们的手里,我的命运必须我自己说了算。

  

第659章 情况变了

 祖大寿气急败坏的追着窝都没动的吕汉强跑了半个月,在辽西地区整整转了一个大圈子,最后垂头丧气的回到锦州的时候,他却接到了一个让他简直大惊失色失魂落魄的圣旨,崇祯皇上下了一道由兵部署理的圣旨,调关宁军五万,开赴京畿镇压流寇。网 

  当祖大寿接到这个圣旨之后,冷汗就汩汩而下了,因为他感觉到,皇上这是在拆分自己的关宁军了,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然后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这是吕汉强和老孙头给自己使绊子啊。

  现在祖大寿已经开始后悔自己当初得罪了吕汉强,这时候他才相信朝堂上传说——吕汉强的屁股摸不得啊。

  但这次祖大寿的确冤枉了吕汉强,虽然吕汉强和孙承宗都想趁机将关宁调到山西去剿匪,结果孙承宗的折子还没上去呢,崇祯的圣旨先下来了。

  究其原因,还是那个被洪承畴追的高迎祥大军跑的太快了,崇祯的免税政策太过有效力了。

  崇祯四年六月,义军领王嘉胤被洪承畴手下悍将南山总兵曹文诏部下击杀,但还是按照历史上的展,陕晋各路农民军结成三十六营,高迎祥为领袖之一,推称“闯王“。是时,李自成及侄李过、张献忠等部亦东渡与会,义军2o万。分道四处出击,相继攻克了宁乡、石楼、稷山、闻喜、河涧诸州县。不过不同的是,新上任的山西巡抚老王头带着一帮孤臣党爪牙拼死抵抗,又得宣大总督张宗衡督张应昌、颇希牧、艾万年兵7ooo人堵汾州,洪承畴又挥军从屁股后面追来,形成了前后夹击的态势。

  而更让高迎祥等感觉绝望与沮丧的是,大明朝廷出了新的政策,而这个政策在别的省份贯彻的如何不知道,但在山西却成效显著,这个政策就是崇祯下旨布告天下,免去北方五省三年赋税钱粮,并且随后又下了恩旨,免去原先的百姓积欠,旧账一笔勾销,与民休养生息。

  这个圣旨一到山西,姚同新和吕焕之在高呼万岁圣明之后,立刻不走样的全部下各地,这一下,算是彻底的震动了山西百姓,各地一片欢呼,一片哭嚎。

  由于地球进入了小冰河期,让大明朝的北方连年大旱,刚开始的时候,是在天启的末年崇祯的元年,比如陕西的榆林等地竟然三年滴雨未下,虽然后来有所缓解,但粮食歉收已经成了常态,而当时崇祯为了对付越来越强大的后金建奴,不但没有减免西北地区的钱粮赋税,反倒增加辽饷。

  因为大内的收入也捉襟见肘,因此上不但没有进行赈济,而且还对原先百姓积欠下来的赋税钱粮进行催逼,天灾**之下,这才造成了西北地区流民遍地,杆子四起,各地豪杰纷纷聚拢求活,因此各地烽火越烧越烈。而这时各地方官员为了政绩考评,为了头上的乌纱,为了家致富,更将那些流民丢弃的赋税,加征在那些老实人的头上,于是恶性循环就这样出现了,官逼民反,流寇裹挟,于是赤地千里,烽火连天。

  但现在的状况却出现了巨大的改变,由于吕汉强鼓捣出了银行,用各种抵押,向大明王朝输送了一千三百万两白银,这已经是当时大明国朝国库收入的三倍,而且还是地地道道的真金白银,几乎瞬间就解决了大明王朝财政崩溃的危机,于是在吕汉强强烈的有限条件下,崇祯这个一直心怀百姓的皇帝,终于做了他当皇帝以来,最想做而一直不能做的事情,那就是减免北方五省的赋税钱粮,让老百姓彻底的缓了一口气。

  不要看这减免三年赋税钱粮是一件小事情,它却起到了绝对巨大的作用,第一,让那些朴实的百姓看到了活下去的希望,感受到了皇恩浩荡,大明朝的信誉再次被树立起来。第二,这次崇祯皇帝竟然破天荒的拿出钱来,开始用以工代赈的办法,整修失修的水利工程,这绝对是一个绝佳的办法,不但让做工的百姓得到了钱粮糊口,让那些青壮有了工作,从而给了他们生活下去的机会,而不是铤而走险。更因为随着水利工程的修理,让大家看到了明年收获的希望。

  而老天爷也转变了脸色,小冰河期最严酷的三年已经过去,虽然影响依旧存在,但那一年年无雨的大旱,却已经开始缓解,北方五省山陕之地,时不时的已经有雨水降落,山间河流又有涓涓细流流淌,一片荒芜的梁峁山地,在初春的时候,也开始点缀起来点点绿色,尤其更加喜人的是,一场春雨下来,遍地的野菜像疯了一样生长,这让那些饥寒交迫的百姓有了一口吃食,虽然小麦等喜欢水的东西不能耕作,但诸如谷子和荞麦等等耐旱的作物,却可以播种下去,并且有了或多或少的收成。

  中国的老百姓是勤劳朴实的,是最有忍耐力的,是知道感恩的,只要能活下去,他们最想的就是安定的活下去,而不是去造反。而在几千年的教化里,皇帝的威仪还在,只要皇帝哪怕给一个空喊的口号,都会让百姓们感恩戴德,更何况山西的官员,将皇帝的圣旨切切实实地贯彻下去。无数的衙门胥吏们将这些浩荡的天恩,就在大庭广众之下向他们宣读解释,让他们安心的回家生产,展开生产自救,而一旦有胥吏贪官继续盘剥百姓,没有贯彻皇上的圣旨,山西的左右布政使,还有山西的巡抚,立刻就会派出虎狼之师拿人法办。

  现在山西巡抚正在享受成就感的时候,准备在自己老而致仕前,做出一番名垂千古的成绩,因此在他的管辖内,他将乱世用重典运用的炉火纯青,这重典不但用在那些想要造反的流民身上,同时也用在那些酷吏贪官身上。

  还是那句话,百姓是最知道感恩的,当看到官府将那些欺压自己的酷吏贪官,直接正法的时候,他们就将所有对朝廷的不满转化为对贪官酷吏的愤怒,在他们朴实得不能再朴实的思想里,自己之所以走到今天这种流离失所的地步,不是皇上的错误,不是上级官员的错误,而全是这些贪官酷吏的错误,既然皇上已经知道了大家的苦难,施行了仁政,将这些欺压自己的贪官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