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之所以在满语中被称为“重兵“也正是由于归降汉人铸造、掌管火炮而得名,因此可知汉军创制之初扮演着八旗军队中“重炮兵部队“的角色,火炮对于后金军队的重要性也使得汉军地位获得了提高。
崇德二年七月,汉军扩建为二旗,旗纛仍为青色。两年后再增至四旗,旗纛为纯青镶黄、纯青镶白、纯青镶红和纯青色。最后就在不久前才正式组建八旗,称呼也变成汉八旗,不过,无论是汉军一旗、二旗还是四旗时期,还是现在的八旗,旗下人丁的本籍均属满洲旗分之下,当时汉军的旗色只是为了对兵种加以区分。所以该是谁的奴才依旧是谁的奴才,包衣依旧是包衣,依旧处在整个社会阶层的最底部。
而这次范文程提议,紧急聚合所有的汉人八旗,对付即将杀过来的吕汉强,包括范文程都知道,这等于是变相的让这些汉人去送死,不过就是本着蚂蚁多了咬死象的出点,用数量来换吕汉强的质量,用人海战术来淹没吕汉强。
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所有的人都看到了,这些女真文武们立刻就炸了锅,因为送死的人,都是他们各家的奴才,也就是各家的财产,你拿我的财产去送死,这怎么不让所有人暴怒心疼?因此整个朝堂就拿错了剧本般的开始对范文程怒骂,有那暴脾气的都开始撸胳膊挽袖子的要揍他。
女真出身荒蛮,在努尔哈赤的时候就不讲究什么上下规矩,大家在一起的时候都是以名字相称,只是一心汉化的皇太极登基之后,重用汉臣,才开始照搬了汉家王朝的规矩制度,但时间尚短,也没真正贯彻起来,再说了,现在大明朝廷的朝堂不也是每日里掐来掐去吗?不过女真大金讲究的拳脚,大明讲究的是骂人不带脏话,也就这点区别。
皇太极看到越来越混乱的朝堂,不由得大怒,猛然站住,将拳头狠狠的锤在桌案之上,大吼一声:“够了,全给朕闭嘴。”
皇太极的一声怒吼起到了作用,但所有人不过都是暂时闭上了嘴巴,一个个对范文程等怒目而视。
皇太极气呼呼的对重臣道:“现在我大金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面对吕汉强的辽西防线,我们已经束手无策,如果让吕汉强一直这样压着我们打,我们的大金早晚就要亡国,到时候诸位一个个都会身异处,到那时候你留着那些奴才有什么用?现在我们必须趁着将吕汉强诱出他老窝,进入我们大金国土的千载难逢的机会,彻底解决吕汉强的有生力量,扭转当前对我们不利的形势,让我们获得喘息机会,而如果大家都这样只顾着眼前的利益,我们怎么能重振大金威风?”
一番入情入理的慷慨激昂,说的下面臣子们哑口无言,实际所有人的心里都明白,面对吕汉强,大金已经没有还手之力,不过大家的心事就是死道友不死贫道,能苟活一天算一天,能够享乐一时算一时,看着底下群臣的表情,皇太极心中不由哀叹,原先一个蒸蒸日上的大金,就在这短短的几年时间,便走入了穷途末路,如果再不奋争,大家就真的退进白山黑水,再去做那个渔翁猎手,与外面花花世界永远绝缘。
“朕现在下旨,命令,与战场相邻的所有地区汉人八旗,立刻整顿队伍,赶奔战场,命令所有汉人八旗的牛录,这一战至关生死,凡有汉人敢后退一步,抄家灭门,凡有汉人能斩获一个复辽军的人头,一家老小全部抬旗,赏赐田地百亩,加官一级。”
皇太极的旨意一出,满大堂文武立刻肃然,奖励不可不丰厚,但处罚不可不残酷,想来这一战下来,被自己屠家灭门的汉人,绝对会比吕汉强杀死的汉人要多得多,从这一点看来,这次皇太极是真的急了。
既然皇上已经急眼了,大家也就不敢再推脱搪塞,那些离战场近的主子们,就无比心疼地报出了自己能出的数字,而那些远离战场的,更是纷纷豪迈地报出自己能出的包衣兵马。之所以如此豪迈,是因为在他们看来,等自己的人马组织完毕开向战场,这场大战早已经结束了,不过就是送皇太极一个顺水人情罢了。
于是大家就好像凑份子一般,你一千,我五百,最后一计算,能第一时间赶到战场的汉人八旗,竟然也达到了2万。如果再加上正黄和镶黄两旗,五万人马已经不少了。
正在大家东拼西凑,为即将到来的战争做着准备的时候,一个太监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跪倒在朝堂之上,双手高高的举起了一封紧急书信,对着皇太极启奏道:“启禀万岁,前线传来紧急军报。”
对于坐镇后方的皇太极来说,前线所有紧急呈报,无论黑天白夜,都可以直接送到他的手中,以便随时掌握前线的动态,调整自己的部署。
沉着脸接过太监毕恭毕敬送上来的军报,看看那上面的火漆没有破损,然后才拆开仔细观看,结果,当他看这份呈报的时候,面色由沉静转而惨白,原本稳定的手,也开始轻轻颤抖。
所有大臣都现了皇太极的变化,一个个立刻伸长了脖子,等着皇太极公布消息。
很久很久,皇太极才放下手中的军报,一向沉稳如山的皇太极声音暗哑,轻轻颤抖的向所有大臣通报了这份军报上的内容:“就在今天的早晨,遏必隆分兵一万出击吕汉强军队的赫哲,被吕汉强在大营前彻底击溃,逃回不足两千,赫哲战死,尸骨无存。”然后皇太极又虚弱的追了一句:“对方战死不过两千。”
这消息就如同一个巨大的炸药包,在大成殿里轰然炸响,彻底的炸蒙了所有的文武。这是什么状况?只是一个早晨自己这里就丢掉了八千勇士?
这可是真正的精锐啊,这可是最强悍的八旗子弟啊,就这么轻轻松松的丢掉啦?连个响都没有啦?这也太让人不可思议了吧。要是照着这个度,那吕汉强两万大军出击,还不得几万八旗子弟被屠杀在战场?那这大金还有希望吗?
于是满大殿的文武再次陷入混乱争吵,这次他们争吵的是——这一仗还要不要打。
:。:
第700章 破釜沉舟
只是一个早上,大金就损失了八千真正的八旗子弟的军报,彻底的让大成殿的大金文武炸锅了,这让他们再次领略了吕汉强复辽军的强悍,也让他们真正的胆寒。
从吕汉强横空出世到现在,死在他手中的八旗子弟已经数不胜数,同时还因为他而死了三个贝勒,两个巴图鲁,这是怎么样一个妖孽啊。
于是,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朝堂上立刻分成了两派,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一派是继续战斗,为所有八旗子弟报仇,这是一些血性方刚的武将。
还有一派他们已经被吕汉强吓破了胆,极力主张放弃这次与吕汉强的正面决战,不惜一切代价将吕汉强挡在国门之外,大家缩起脖子,躲在国内休养生息,等养足了精神再和吕汉强决一雌雄,这一派是以文臣为首,尤其是汉人文臣为首。
论血性,汉人已经被几千年的那位圣人给驯化成了猫,面对内斗,他们在行的很,面对外斗,也不是不行,就是没胆,他们习惯性走入两个极端,一个是在战争连续胜利之后,就不顾实际情况,逼迫武将取得再一次的战争胜利,或者是另一个极端,那就是战争一旦失利,立刻就会变得沮丧与怯懦。这样的性格也完全可以归咎于欺软怕硬。
在大金蒸蒸日上随时都可以碾压大明的时候,这帮文臣比武将还勇猛,整日叫嚣对大明用兵,抢夺大明的花花江山,然后完成自己从龙的伟业,用自己母族的鲜血铺就自己富贵的道路。而一旦战争受挫,那他们立刻就变得胆战心惊,希望能缩起脖子捂上大被,苟延残喘。当然,这时候这些汉臣里也不是没有开始活动心眼,要跑到大明去来个弃暗投明的,按照吕汉强的说法是,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个赵启明榜样在那,说不定自己过去也能弄个守牧一方的大员干干。
面对争吵不休的两派文武,皇太极的太阳穴突突的乱跳,汉人文臣善于管理,但却也把汉人内斗,为反对而反对的习性带进了杀伐果断的大金朝堂,现在这种状况已经开始演变的越来越厉害。
“不行,绝对不行,我必须乾纲独断,在这紧要的时候,必须结束一切分歧一致对外。”皇太极想到这里的时候再次站起大声吼道:“全都给朕闭嘴。”
随着这一声暴怒的怒吼,所有的文武再次乖乖的闭上了嘴。
皇太极威严的扫视了一遍文武大臣,威严的道:“面对吕汉强,我们没有能力进攻,只能被动防守,被动防守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更大,原先我们战争是用战争来养活战争,用战争来发家致富,而我们现在的战争却走入了大明一般的内耗,每将战争拖一日,我们的国库就艰难一分,没有收入只有支出,我们大金的财政早晚走入当年大明的后尘,财政崩溃无钱粮支撑。而要想打破这个僵局,我们必须改变现在的状况,那就是趁着这次难得的将吕汉强的军队调动出来,随着我们的步调打一场决战,彻底的改变我们的局面。只要打破吕汉强的压迫,我们就可以腾出手来,对蒙古林丹汗进行战争,以获得我们所需要的物资,就可以再次兵出大明,获得我们所需要的钱粮,就可以通过一场再一场的胜利,重新振作我们的士气民心,恢复我大金天下无敌的辉煌,因此,朕决定,这一仗,我们打,一定要打,而且必须胜利。”
皇太极说的对,现在的战争和原先的已经不同了,原先的战争可以让大金越打越富裕,越打越强壮,而现在却是越打越虚弱,越打越窘迫,一旦战争就这么僵持下去,前线上的五个八旗战兵,不能进行生产,不能进行抢掠,只能空耗本来就虚弱的国库,坐吃山空,大金耗不起。
“打,必须打。”所有的文臣闭嘴,所有的武将热血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