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候,杨嗣昌也站出来道:“发放刀枪归工部管,现在上到工部尚书,下到左右侍郎也都辞官了,也就是说,原则上,大明已经没有工部了。”
“调集丁壮需要钱粮,正所谓皇上不差饿兵,可是——”内阁次辅看看一地的官帽:“户部全体辞官,这账目钱粮实在是不知道该管谁要,也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使唤运作。”
崇祯立刻看向了吏部尚书,吏部尚书立刻退后一步:“钱粮一事,微臣的确不懂。”
看向礼部尚书,礼部尚书立刻说明自己的职责范围:“臣只管教化规矩,也就是说,耍嘴皮子我行,其他,不行。”
放眼大殿里剩下的那些官员,一个个都成里鹌鹑,缩起来了。
崇祯木呆呆的看了半天,最终长出一口气:“感情没有张屠户,还真就得吃带毛的猪啊,这辞官潮看来必须得解决啊。”
第974章
不用发飞鸽传书给日本,辽中史可法战败的第二天,吕汉强就活蹦乱跳的出现在了北镇,他压根也没去日本,也根本没心思去找什么***谈心,而就一直坐在自己刚刚修建完成的北镇双堡里,看着日出日落,看着一群人上蹿下跳,等待自己的强力复出。
当听到史可法战败失踪的消息的时候,不用崇祯下旨,吕汉强第一个跳出来上蹿下跳的比谁都欢实。,
这到不是吕汉强幸灾乐祸,心理阴暗,而是情况非常严峻,必须要他出来解决问题。
这次战争被皇太极派人偷袭了辛辛苦苦得来的台安,就等于将整个刚刚到手的盘锦平原,暴露在满清八旗的铁蹄之下,那十万百姓辛辛苦苦开垦出来的稻田,就要被战争所践踏,自己将盘锦建设成北方粮仓的计划就要泡汤,而最有可能的是,最终成了皇太极的囊中之物,这是吕汉强绝对不能允许的。
吕汉强的哲学就是,我可以抢你的,但你绝对不可以抢我的,有实力就这么任性。
于是他在双堡里跳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立刻命令被史可法丢弃在后方的王大壮第一纵队,立刻前出,不惜一切代价再次夺回台安,扎紧盘锦平原前面的篱笆。把已经落在自己口袋里的东西坚决地保护住。
王大壮接到命令之后,养精蓄锐以久的复辽军,第一时间整顿队伍,杀气腾腾地扑向了台安,这时候,全军上下斗志昂扬,一个个都将嘴撇到了脑后,在他们骄傲的想法是,看看,什么好事交到你们这些烂货手里,都会办得一塌糊涂,而所有的事情还要依靠我复辽军,我们才是这大明第一强军。
士气,这个东西的确是说不准摸不着的,但它又的的确确存在着的,有时候,最破烂的刀枪武器,只要有了坚定的信念和高昂的士气,就可以行走天下,二万五算什么?再来个两万五千里也不在话下,而没有士气的军队,你便去将世界上最好的装备给他,也不过就是一触即溃,给人家当运输队。
这时候,当皇太极发现吕汉强的复辽军,气势汹汹的杀奔刚刚到手的台安时候,也做出了最英明的选择,立刻命令汉八旗的正白旗石廷柱,全军撤过辽河,以辽河天堑做依托,守住辽中平原,为整个满清帝国的喘息争取时间,将一座搬空的空城丢给吕汉强,于是王大壮的复辽军就兵不血刃的占领了台安,但这时候的台安已经被洗劫的水洗过一样,就连木头上的一根钉子都被小心的拔走了,一个八十的老人都被裹挟走了。
至于城墙,更是被扒的东倒西歪,已经没有任何防护的作用,没办法,王大壮只能请求吕汉强,要求紧急调来打残的五千工程兵,日夜修复坍塌的城墙。
吕汉强接到这个报告之后,干脆命令王大壮直接放弃台安,将新的台安直接突进到辽河边上。
这次的台安,按照吕汉强的思想,直接建成一个巨大的双堡军营,这样,不但省工省力还省时间,不但随时能凭借双堡和辽河抵御满清的西犯,更能随时跨过辽河出击辽阳。
既然满清通过这次战役,弥补破解了自己******的计划,那战争在自己没恢复元气之前就不能再打了,现在的目的,就是全面抓紧经济壮大自己的实力,现在就是比谁更能最快壮大起来,然后就是在明年开春咱们再打过。
第二件当务之急就是补充金恒光被彻底打残的第二纵队,这些士兵还需要从北方诸省招募,尽量不动用辽西的丁壮。现在吕汉强吸引来辽西的每一个人,都必须运用到建设里去,就这样还远远不够呢,哪能在抽丁当兵?而每在西北抽调一个轻壮,随军而来的还有他的一家子,抽调两万,那就是接近十万的人口道来,虽然还要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安置费用,但也拉动了辽西的经济,所得大于所失,这所一个很划算的买卖。
第三件,兵部按照实际情况,同意了给吕汉强增兵,不过这次不需要吕汉强亲自招募,而是直接从洪承畴的十万大军里调,因为现在山陕战事已经接近尾声,几个流寇头目虽然没有到案落网,但他们不过剩下区区或三五百,或几十人,再也难以翻身,也没有了他们翻身的民意基础和社会环境了,再用十万大军对付他们,简直就是一种无用功。
对于大哥调二哥手中的兵给三弟,当二哥的就只能忍着,不但忍着,还要做好,同时通过上次倒吕风潮,崇祯突然不再要山西给自己供应转而由内帑拨付,洪承畴当时就明白一个事情,那就是兵权过大遭忌讳,现在山陕河南战事其实已经结束了,自己若是再捏着这些兵马不放,到时候就是一个祸事了,自己可没有三弟吕汉强的那两下子,真要突然来个倒洪风潮,那自己绝对就会陷入万劫不复的地步,撇清事实,表明心迹才是根本,于是,洪承畴大度的留下所有骑兵,整顿成足额两万之后,将多余的八万步兵淘汰老弱放回家乡,精练五万足额将士直接开赴辽西,加入复辽军序列。
得到这五万老兵,吕汉强立刻对他们进行整编,从原先的部队里抽调杰出的有战功的士兵和副队长们,充任新军的各级队头,原先队伍里的将官重新到华树亮的教导队去回炉,然后作为副手留用,整编之后立刻给他们换装,成立全火器的火枪兵,进行严格训练,准备在明年春天的时候,对满清皇太极发动决死一战。
吕汉强准备将这支强悍的军队摆在新民,然后攻破新民直捣黄龙,结束这该死的战争。
再一个就是开始缩减对林丹汗的贸易,现在皇太极没了朝鲜,地域又被自己挤压,虽然得到了这次战役巨大的缴获,让他得到大大的喘息,但其实这不过是回光返照,这样下来,林丹汗的作用也就不大了,等彻底解决了皇太极之后,就要解决林丹汗的问题,因此就不能再给他输血,那就是养虎为患了,什么事情都要未雨绸缪,把事情想在前面。
第975章 最后收场
在跪倒一片的屁股中,鹤立鸡群站着的吕汉强就显得非常突兀了,现在的他张着大嘴巴实在的脑袋不够用了,这如同梦呓一般的五年复辽的大话,竟然就出在这个在辽东戎马生涯多年,对敌我双方战斗力清晰无比的袁崇焕口中,如果他不是在大言不惭就是在向新皇邀宠,希望用这样的行动来洗清自己为魏忠贤建造生词的事情,要不就是天生大嘴巴,戏弄皇上玩呢。
而无论是什么年代,军前无戏言,圣上面前更不能有戏言,逗皇上玩,你这根本就是找死。这下自己是知道袁崇焕将来是怎么死的了。其实就凭借这个,不用人家皇太极玩什么离间之计,今年当皇太极兵临北京城下的时候,袁崇焕不死也得死啦,袁崇焕,感情是吹牛吹死的。
可能是皇上尿急,但更可能是想回到后面仔细看看袁崇焕五年复辽策的详情,崇祯拍拍袁崇焕的肩膀:“朕略微疲乏,先去后面看看你的奏折,爱卿这时候当与诸位爱卿详谈一番,然后我们君臣再详细恳谈。”
一群大臣立刻爬起来,一起恭送万岁回转。
这时候,等崇祯走的没影,袁崇焕突然丢下刚要上来再赞颂一番的同僚大佬,背着手直接走到吕汉强的面前,仰起脸盯着吕汉强,非常不满的问道:“吕汉强是吧。”
这样的问话很不妥,不要是士子之间这样就着人恨,更不要说在官场上了。这样的问话之后,吕汉强就给袁崇焕一个肯定的定义,这是一个自大而且自负的人,在他的眼里,永远是往上看的,虽然现在他也往上看着自己,但这只与自己和他的身高有关。
吕汉强就很迷茫的望望左右,自己不过是前来看新鲜的,怎么你就找上我啦?
不过现在这位在皇上面前炙手可热,位极人臣的能臣找上了自己,出于礼数,忙低下头笑着回答:“是。”和一个即将成为烈士的人叫什么真啊,这种大度,吕汉强自认还是有的。摸了摸鼻子,很幼稚很天真的再追加一句:“正是下官。”然后按照朝堂的规矩,吕汉强也规规矩矩的施礼如仪。
袁崇焕就背着手,围着吕汉强转了一圈,黑着脸也吧还礼,在吕汉强头晕之后突然问道:“刚刚诸位臣僚一起为本官的五年复辽欢呼,唯独吕大人在这里一言不发,难道你对我的复辽大业有什么疑问吗?”这话问的绝对一种挑衅的意味,但作为一个一品大员质询五品小官,也不是不可能。
吕汉强歪着脑袋看了再看袁崇焕,突然底下脑袋,贴着他的耳朵小声的问道:“下官学浅,不通军略,请教督师五年复辽方略。”
袁崇焕往厌恶的躲了下,希望离吕汉强的臭嘴远点,但还是矜持的皱皱眉继续紧盯着上面的疑问,“有什么不妥吗?”
“请问大人,您说的五年复辽,是不是将弓弦拉的太满?”既然这位大嘴巴问道自己,不说为他不被当成羊肉片,也要为自己的同学的江山考虑,因为就在后金第一次围困京畿之后,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