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1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猜得不错,这是参罗利那留下的痕迹。
  循这个断续留痕,或许可以直抵渊虚天君的自辟天地,也就包括太霄神庭。
  极祖却不急着过去,相反,他留在这儿,通过勘探虚空裂痕撕裂、弥合的变化过程,继续体会上清体系的变化。
  也在琢磨本体到来后,怎么才能花费最小的代价,获得最理想的结果。
  谢康令已经没了,渊虚天君又先一步占据了中枢,仅凭他一方之力,或可败之、毁之,可想要占据,万不可能。
  他之前是想借罗刹鬼王的力量,事实证明,不过是与虎谋皮。
  那么,参罗利那?
  那位声誉倒还不错,确实有一代霸主之气量……可这些又是远远不够的。
  在虚空裂痕之下转了几圈,极祖忽生感应,停下身形,眯眼细看裂隙所在,静静等着,直至某个古怪的声音响起。
  此音如蚕噬桑叶,细碎低弱,若断若续,若不是特意关注,必将隐没在周边水流动荡的背景音下。
  极祖眼睛眯得更细,很快他就看到,有一群细微几近无形之异虫,快要弥合的循着裂痕渗透进来。其中靠前的部分甚至是承受不住这边的水压,过来就给碾碎。
  但后面的异虫无穷无尽,就近吞噬同伴的“尸骸”,获得更强的抵抗力,一波波挤过来,终于有那么几个,适应了深水强压,没入水流,一晃就不见了踪迹。
  至此,扑入湖底的“异虫”就源源不断了。
  裂痕持续缩小,可对于这些微之又微的“异虫”而言,已经是通天大路。
  参罗利那……还真出手了啊!
  作为击坠大日的“罪魁祸首”,参罗利那的一举一动,都是各方大能关注的对象。其在天裂谷的表态,说是要“亲自招待”破关渡劫的余慈,自然也是让很多人都深切关注的。
  它亲口所说的消息,可以有两方面的理解:
  一来是字面上的意思:参罗利那这位真界外域星空当之无愧的霸主,要亲自做渊虚天君的魔劫;二来就是渊虚天君确实是在关键时候临阵突破,修为境界正在提升。
  而从其中又可以衍生出别的一些信息:两人一定有前仇旧怨,同时,渊虚天君的份量已经足够参罗利那正眼相看了……
  极祖不关心幕后的故事,更在意实际的东西。
  比如,现在天裂谷那边,大日坠落,参罗利那正在风口浪尖上,还有没有那个机会,践行自己的承诺呢?
  还有,参罗利那其实是隔空发力,对渊虚天君出过手的,只是貌似无功而返。
  现在它又会怎么调整?用什么手段?
  事实证明,参罗利那真的出手了,也确实换了手段。
  这种沿着虚空裂隙渗透进来的小东西,就是噬原虫。
  这种十三外道中最弱小的存在,竟然是“破神蛊”的前身,已是一奇;而在破神蛊成就之后,反过被被统驭的噬原虫所发挥的力量,又是另一个让人惊惧的因素。
  如此微小之物,对于同样精通虚空神通的破神蛊而言,传送到神意覆盖范围内的任何一个位置都毫不费力,又因为是同源而出,每一个成活的噬原虫都相当于一具分身。
  也许不具备破神蛊的威能,可它们却可以作为承载心念之物。
  谁敢说与破神蛊交战之时,一点伤也不受?
  只要受伤,噬原虫就能循气机潜入,也就等于是将破神蛊的心念打入对方体内。
  通过极其玄妙的转换,噬原虫将溶解为人身结构的一部分,刺激形神交界之地,“外魔”就这样成了“心魔”……
  如此手段,可谓粗暴,或许不比天魔染化那么诡异莫测,效果却是极佳。
  一个弄不好,就是内外魔劫并举,身心俱遭煎熬。
  破关渡劫之时,遭遇这种情况,和死了大半,也没什么区别。
  看到噬原虫过来,就可以证明,参罗利那的攻击即将到来。
  来则如狂风暴雨,根本不会给人以喘息的机会。
  但要说还和之前一样,隔着亿万里发动,可能性也不大,毕竟太浪费精力,效果是有限。
  如果极祖是参罗利那,就会打“远压近透”的手段,在天裂谷那边、压迫摧折余慈延伸过去的上清体系,动摇其心神,洗玉湖这边,趁机将噬原虫的功效发挥到最大,最后找准机会,行雷霆一击。
  如今渊虚天君为了占据太霄神庭,将自辟天地的虚实边界打开,无疑是给了噬原虫最好的机会,染化可期……
  唔,险些让它给骗了!
  极祖盯着那些源源不断渗过来的小东西,突然明悟:参罗利那这是瞒天过海啊,巧立个名目,看似和余慈不共戴天,实是将其圈占为猎物,回头魔染成功,太霄神庭岂不就成了它的私产?
  虽然极祖不太清楚参罗利那的盘算,可他相信,在他们这个层次,某些思路一定是共通的……
  那么极有可能,参罗利的根本目的,还是奔着上清体系来的。
  好么……越是这样,极祖越不能急着过去了,把握时机将非常重要,否则很有可能是给参罗利那开路。
  正想着,极祖眉头又是皱起,好像又有变化。
  只不过,不是在四方八天、太霄神庭,而是在外间,在刚刚羽清玄飞遁的方向。
  打起来了?
  茫茫夜空之中,罗刹鬼王虚影静默而立,看天穹周覆,星辰列布。
  天地虽大,此时已经没有她真正意义上的立身之地了。
  为了斩去因果牵系,天妄城她给了碧潮,也已经将离幻天府作为七祭五柱的根基之一,断去了所有联系。
  当然,她这儿一日,离幻天也好,天妄城也好,都要凛然听命。
  可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习惯了前呼后拥,一呼百应,如今突然独立虚空、孤寒冷寂、茫然无从,这份差别,就像……
  就是一份冰镇的葡萄美酒,观之血色凄厉,饮之冰爽宜人!
  非此中人,焉解其味。
  只可惜,现在她未能尽享其妙,终究还有牵累。
  罗刹鬼王举起右手,两指拈着一物,啧啧两声。
  这是一颗明珠似的物件,径不过半分,然而圆润光泽,几无瑕疵,正是余慈那小子的本源之力。
  其实这等根本之物,并不是真像明珠一般,而是以某种难以言述的奇妙状态,寄存于精血元气之中。
  罗刹鬼王手中这颗,是以秘法显形后的结果,能够这般光润无瑕,证明渊虚天君的根基打得极其扎实。
  细看去,其中却有无数奇景流变,道境仙宫,血池地狱,交错出现,还有许多似是而非的影子,有的还极其熟悉。
  罗刹鬼王不免有些疑惑,随即展颜一笑:
  要么说是个杂货铺子呢!
  本源之力中许多元素都非常隐晦,渊虚天君的道基似乎又别有一番奇处,解析起来并不容易,不过她自有办法。
  袍袖一拂,曾经给白莲展示过的真界模具,便又呈现出来。
  原本无色透明、包裹在真界之外的“外域气泡”,还有色如墨汁的“血狱鬼府”,和玉白色的真界原型,此时都不复从前,而像是将所有的色彩都混在一起,形成了某种灰蒙蒙的色调。
  不过此时,“七祭五柱”的根基已经夯下,便有显得特别鲜艳的七色线条,纵横交错。
  最鲜亮处,仍拘于一域,不过罗刹鬼王并不在意,她就将余慈的本源之力,随意放置在模具上的一处。
  刹那间,七色线条颤鸣,仿佛有磁力牵引,各自分离出一股,探向本源之力所在。
  七色线条竟是一根未落,只是粗细不同罢了。
  这些线条代表了除太虚、道德以外的所有根本法则,而余慈又是以“虚空神通”起家的……
  这么说来,他走的也是陆沉的路子吗?
  那位可不像是特别追求完美的偏执性子……
  心念再转,罗刹鬼王看“线条”与“明珠”接触后,衍化出的具体形象。
  最初七线不动,明珠之外,自有虚空涨落衍化,波及整个模具,是太虚之法,蕴而不显,只在此时才有表现。
  也证明了,余慈现在的虚空神通,已经可以影响到此界的每个角落。
  这又不只是“虚空神通”上的造诣,还包括真实之域层面的认知境界。
  随后,有一根线条亮起,本源之力的明珠上,有龟蛇法相呈现,吞吐变化。
  这应该是动静之法,确实合于玄门法度,而且内蕴寒意,或许是受太玄法门的影响。
  此后,又一根线条微亮,相比之前,差得太远,这是造化法则,不过尔尔,显然是没精修过,却因其他法门附带而成。
  之后显化的,是一颗活泼圆明的丹丸。
  “丹丸”光华内敛,有返璞归真之相,就嵌在本源之力中央,虽是极小,感受起来却极有“份量”,一应气机,都受其约束,自然成为中心之核,生发湮灭,无有始终。
  显然这就是余慈的根本道基所在,生死依托之本。
  而换个角度看,此亦是灵昧所据,因为基础打得牢固,异相反而不显,也轻易观之不透,和前面的造化法则不是一码事。
  道德之法于“七祭五柱”架构中不显,本源之力顺势就转到阴阳之法上,明确天人之辨。
  此时造化剑仙已经强行扭转了“烛龙王”的本质,改易“阴阳”为“灵变”之法,但范围仍然控制在一个较狭小的区域内,目前在体系结构中的,依旧是“阴阳之法”。
  从分析的结果看,余慈这一条,算是颇有根基,但并不具备特别鲜明的气象,应该是颇有涉猎,却没有视为根本,倒是里面见出薛平治的一些痕迹,罗刹鬼王还是比较熟悉的。
  啧啧两声,评价了一句“奸夫淫妇”。
  接着再看超拔……毫无疑问,对这一条,罗刹鬼王特别关注。
  在分析之前,她已经感觉到了与玄门迥异的法度。
  尤其那上至道境仙宫,下抵血池地狱的气象,在本源之力中,不可能是随意描画,而应是真真切切有所依据才对。
  “七祭五柱”体系中,与之牵系的“线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