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问镜-第9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究其原因,实是本源之力在东华虚空法则体系最高层,割据一方,由此搅乱了既有秩序之故。
  如果纯以天地法则体系的理论来讲,越往“上”,越“简单”,同时,也越发地“不可或缺”。
  最高层的寥寥几道根本法则,逐级而下,就像由主干发散的根系,彼此交织,扩展成为复杂繁密的多层大网。
  网络中或三五个,或数十个、几百个、成千上万个法则“缠”在一起,其内蕴的天地元气交互作用,彼此反应,就形成了具体的事物。
  从无生命的光、水、风、土石之类,到天地间花树鱼虫、飞禽走兽,再到生民万众,都是由此而来。
  这种“纯法则论”当然是有些偏颇的,至少就无法将“精神层面”彻底纳入。
  可当某个存在,真真切切登上最高层级,持法则之“一端”,彰显其力量的时候,整个网络体系所涉及的万事万物,一应生灵,必将直接、间接地受其影响。而这份影响的强度,也必是远远超过困缠在网络中央,举手投足都要受法则限制之辈。
  这一份源自于元始魔主的本源之力,此刻的影响,毫无疑问就是最高级别。
  所谓“无远弗届”之类的言语,简直就是为形容此情此景而创出的……
  当然,事情反过来说,也可以。
  正是由于这份本源之力的层次太过高端,所以低层的法则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为它“服务”。
  就好比黄泉夫人整合起来的东华虚空,虽说是与模具、宝镜、九真仙宫浑然一体,可谓“铁打的江山”,但本源之力一出,整个体系都不自觉地向它倾斜,包括两个极关键的“节点”,亦即妙夫人、狄郎君这两个“仙真”,只能是作为它临时的承载物和燃料——尤其是后者。
  那一直燃烧的幽暗焰光,正是二者作用的外化模式。
  最要命的是,这种“倾斜”没有止境,时间延续上是如此,涉及范围上也是如此。
  在东华虚空中的所有生灵,上到末法主级别的太阿魔含,下到仅有步虚修为的翟雀儿,都在自觉不自觉地为其所用。他们催动、摄取的天地元气;情绪翻涌驱动的力量;包括走火入魔带起来的负面冲击,到最后,都通过完整的东华虚空法则体系,百川归流,成为本源之力的“燃料”。
  到这儿为止,余慈还能看懂。
  毕竟嘛,区区一滴“本源之力”,层次再高,力量再强,总还有限,其“登顶”的源动力,其实是源于自身的“燃烧”,那仅有的一滴,能烧上多长时间?
  借力助燃,正是王道。
  其余人等都还罢了,力量还压不住秤砣,真正的“燃烧”,还是狄郎君,乃至于太阿魔含这样与之同源,力量强大,偏偏还受到境界压制的对象。
  这样,也就大大延长了它的“寿命”。
  然后……呢?
  余慈不知道这份“本源之力”来自何方,是怎么埋在这里,又是如何发动的——这是黄泉夫人的本事,且已是既成事实,不用费他这脑子。只是,目前这个情形出现,并一直这么持续下去,还有没有个头了?
  当“本源之力”一路推至天地法则体系的最高层,凌压万方,某种意义上,已经统驭了整个东华虚空,为什么还是一门心思地抽取力量?抽取了又有什么用……
  念头刚转到这里,余慈心头“咚”地一声,仿佛被重锤轰击。
  目前的余慈,其眼光虽然已经到了天地法则体系的最顶层,但出于本身修为境界的限制,大多数时候,他只是“看”,而非是“做”,在利用法则这一项上,还算不上及格,更不要说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衍化、修行。
  站在天地法则体系最顶端的那一批大能,究竟在“干什么”,他不得而知。
  在那一批大能中,应该也分了档次。
  具体如何,他没资格置喙,但有一点,作为仅在佛祖、道尊之后,世间真正意义上的“第一神主”,魔门信众口中的“高妙无上统天大化元始天魔王”,真真切切、实实在在地位于所有大神通之士的最上层。
  同样的,在此类修行中,也是不容置疑的权威。
  虽然较之佛祖、道尊,这一位总还是差了一线,可在人们能够理解的范围内,还有谁能比他的修为境界更高深呢?
  而这样一位大能身上剥离出来的“本源之力”,循着那不可磨灭的境界印记,在天地法则体系中,从低到高,一路演化,逐步攀升,直至升到顶点,升到人们认知的极限……
  再往后呢?
  余慈彻底忘却了其他的一切,呆呆地“盯”着那边,一动不动。
  在他可以媲美地仙、神主大能的“视野”中,源于元始魔主的“本源之力”,在天地法则体系造成的影响,生成的动荡,慢慢地,同样也是坚定地超越了他之前的理解的范围,跨越了樊篱,突破了界限,接触到了一个暂时无法确定的层面。
  就像是鸟儿即将跃离枝头,脚爪与细嫩的树枝相互作用,似点非点、似沾非沾、若即若离的那一刹那。
  毫无疑问,这是修行路上最深层的奥妙,是所有顶层大能一生之追求,也是天地万物之终极所在。
  坦白讲,余慈真的理解不了。
  可他却能将其烙在脑海里,烙在神魂中,烙在心底最深处,作为一个参照、一个刻印、一个道标,以待来日。
  此时此刻,东华虚空中,所有具备“资格”的人物,都是一般无二,沉醉其间,便是天崩地裂,也休想让他们移去心神。
  要飞起来了!
  在正常的感知里,大殿之中,悬浮的半块照神铜鉴上,幽暗焰光在镜盘碧痕间燃烧,黑珍珠似的本源之力,就实实在在摆在眼前,似乎触手可及。
  可在天地法则体系中,其存在的层次,已经达到了在场的、包括东华虚空所有幸存的生灵所必须仰望的地步,余慈、太阿魔含、柳观这个层次的,本来还勉强可以触及一些,但随着其在天地法则体系最高层,那一场玄奥深妙,又精彩绝伦的衍化,最终只能望而兴叹,又沉醉沉迷,不可自拔。
  而在此同时,一场前所未有的风暴正在东华虚空中扫荡。
  风暴的源头,却是太阿魔含。
  念头的生发,情绪的起落,总是不由自己,但凡高等生灵,莫不如是。
  面对本源之力的衍化,情绪激动很正常,余慈是如此,柳观是如此,太阿魔含也一样,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人,这一位的情绪,通过他天魔神通的转化,不免就形成了可怕的冲击。
  这次不是针对其他什么人,冲击的正锋,直接就碾过了虚空中几乎所有的天魔、眷属、外道。
  成百上千、上万、亿万……
  数目在此时毫无意义,因为只要在东华虚空中,只要是天魔一族,就没有任何一个,能够逃脱这一冲击。
  刹那间,东华虚空燃起了燎天大火,幽暗的火焰,就像是本源之力所燃烧的那样,也许没有那么纯粹,却是充斥了几乎每一个角落。
  烈焰中,东华虚空反而是暗淡下去,在虚空中往来奔涌的魔意大潮,化为了肆意泼洒的火油,引燃了天魔大军,这一刻,不管是寻常的念魔、煞魔,还是有长生境界的天外劫魔,包括那些遭到魔染的眷属,那些纯为毁灭而生的天魔外道,都在这当之无愧的“魔焰”中挣扎,嚎叫。
  就像是之前大殿中,走火入魔然后化为飞灰的那个倒霉蛋,每一个燃烧的魔头,都是用这种方式,将其内蕴的力量彻底挥发,然后,通过太阿魔含,通过狄郎君,事实上,也就是通过东华虚空严密的体系,源源不断地输送到那正处在最顶层、作最不可思议变化的本源之力那里。
  太阿魔含可以说是大出血了,但这绝不是强迫,反倒是“义无反顾”——对他来说,此番展示之奥妙,简直就是直接将终极之堂奥掰开了给他看,若能借此机会,一睹那终极之变,哪怕只是一鳞半爪,也是赚到。
  太阿魔含和他那些死得糊涂的手下,只是一个缩影,一个典型。
  这时候的东华虚空,正举天地之力,以奉本源之力衍化所需。
  余慈是看不明白,但眼前的事实告诉他,这越来越“轻盈”,似乎随时都要“离枝飞去”的变化,也是无时无刻不在抽取着天地之间的力量,任何一个变化的细节,都是不可计数的消耗硬撑起来的。
  此时东华虚空的元气浓度,应是超出世间最顶级的洞天福地,浓到只要敢修炼吸收,立刻就爆体而亡的程度。
  身处其间,余慈觉得,如果不是三方元气的护持,他恐怕已经要融化在汹涌澎湃的魔力潮汐之中。
  同样的,整个东华虚空的法则体系,也是向它倾斜,如若不然,巨量的元气、魔焰,又怎么可以在如此的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折损,输送到位?
  可话又说回来,种种的一切,虽然是让人敬仰的大手笔,但在本源之力衍化的玄奥之前,又都不算什么了。
  以余慈目前的境界,还触不着“门道”,只是在“看热闹”的阶段。感悟较少,杂念更多。他不可避免地在想:他真的能够看到,那终极超脱的妙境吗?
  会发生什么?会变成怎样?当变化跨过某个界限,是雏鹰振翅?还是破茧成蝶?
  即将呈现的答案,便如同触手可及的成就,只是想一想,就让人全身发麻。
  就在这翻涌的情绪中,某个细节上的极微变化,让他突地一激。
  他不知道变化的理由和脉络,可由此生发出的独特感应,却是实实在在地打在心口上,让他明白,本源之力的衍化,终于是跨过了某个界限!
  飞啊!
  这一刻的余慈心中,没有利益冲突,没有敌我立场,有的仅仅是对所谓“终极”的好奇和向往。
  他似乎看到了,活泼的鸟儿轻踩细枝,要借着那一点儿反弹的力量,扇动翅膀,向着无边无垠的天空飞去!
  细枝下弯,下弯、下弯,然后弹……
  断了!
  有那么一瞬间,余慈脑子里一片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