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绝对权力-第1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洋哈哈一笑,说道:“我就说嘛,这事八成是鸿宇的主意。嘿嘿,卢卫东这个功一请下来,他在枫林镇就呆不住了。换我,也不好意思啊。”

说着,便朝范鸿宇挑起了大拇指。

范鸿宇苦笑道:“两位领导,拜托你们千万别把鄙人想得那么坏行不?当初我提议给卢书记请功,也只是考虑到今后的工作比较好开展,可没想要把他挤走啊……哎,眼睛别瞪那么大,我说真的。我又不是诸葛亮,哪里知道市里会对卢书记另有任用?”

蔡洋叫道:“你还不是诸葛亮,你比诸葛亮更神!实话跟你说,宋珉宋书记,很早就想要拉卢卫东一把了,不为别的,就为让他到市里退休养老。”

范鸿宇说道:“在枫林工作了一辈子,临到老来,在市里安家落户养老,完全应该。卢卫东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宋书记在这个方面,还是很为同志们着想的。”

这也是宋珉很会为人处事的一种表现。

每个上位者,都有自己笼络下属干部的手段。一般来说,宋珉都不会让那些跟随了自己很长时间的老干部一辈子呆在乡下,只要有机会,就将他们调到市里工作,然后在市里退休养老。不管怎么说,彦华市的生活条件,比乡下要强得多了。老同志退休,也有个消遣玩乐的去处。

冲着这一点,彦华的很多干部就对宋珉感恩戴德,尤其是老干部,个个对宋珉交口称赞,说他重情重义,是个好领导。

在我国,老干部这个群体,万万小看不得,他们工作了一辈子,同事晚辈朋友遍布各个单位,相当有号召力。若是联起手来跟市里的头头为难,市里头头确实很难搞。

获得了老干部的支持,至少后院就稳定了一大半。

只是卢卫东的级别不低,枫林镇党委书记乃是正科级里面含金量最高的职务之一,宋珉一时半会,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安置他。普通市属局委办正职,宋珉不打算交给快要退休的老同志,那样不利于培养后备干部,而且卢卫东还未必乐意。重要局委办副职,卢卫东就更加觉得委屈了。自来大镇党委书记和区委书记,就很少这样安排的。要调往市里,一般都会直接给安排重要局委办的正职,甚至还要官升一级,安排到市里的四套班子里头去,成为堂堂的市领导。

这就不是宋珉一个人能够说了算的,副处级干部的安排,得通过地委同意。

如今卢卫东抢险有功,宋珉就有了提拔他的理由。

“所以说,你那个建议,妙就妙在这里,给了宋书记一个理由,也给了卢卫东一个台阶。同时也为大家树立了一个榜样,当真是一石三鸟!你还在这里给我装糊涂,太不够意思了。”

蔡洋佯装不悦地说道。

也就范鸿宇这脑袋瓜子,能想出这样绝妙的点子来,蔡洋益发的佩服了。

范鸿宇嘿嘿一笑,问道:“蔡哥,那,市里打算怎么安排卢书记?”

“去人大吧。本来卢卫东自己在争取去政协,这一回机缘巧合,给他撞上了,捡个便宜。”

蔡洋略略感叹了一句。

市人大副主任和市政协副主席,级别相当,内里还是很不一样的。去了市政协,那就是扎扎实实的等着养老,基本没啥发言权了,相关的一些待遇,也不是能完全落实下去。市人大副主任,却还能说得上话,尤其是一些重要职务的异动,需要经过人大任免流程之时,能发出自己的声音,在市委书记和市长这些实权市委领导眼里,分量要重得多。

算是有头有脸的市领导。

高洁说道:“卢书记这个人,确实固执了点,但本质不错。”

范鸿宇问道:“那镇长怎么定?”

这才是关键点。

卢卫东一走,镇党委书记的位置,肯定是高洁接任。高洁这回,报的是一等功,估计能批下来。刚立了大功,却让别人来接任镇委书记,没那个道理。本来高洁也是地区和市里着重培养的后备干部。

根据小道消息,同样荣立个人一等功的范鸿宇,也会得到相应的提拔。

因为“一七大案”,范鸿宇多多少少在部分上级领导眼里留下了不好的印象,觉得此人过于“凶狠”,不是个好掌控的下属,而且“一七大案”刚过去不久,在全省都闹得沸沸扬扬的,作为案件的主要当事人之一,范鸿宇不但毫发无伤,转眼之间就给他官升一级,也于理不合。

加上范鸿宇实在太年轻了,警校毕业不到一年,提拔重用他,缺少过硬的理由,总不能说邱明山欣赏他,就要给他升官吧?

大王村抢险,范鸿宇居功第一,就成了最好的契机。

救了上百人的性命,就不该好好奖赏一下?

不过以范鸿宇的年龄和资历,直接上镇长不大可能。现在的消息是,范鸿宇将出任副镇长,进镇党委班子,也就是俗称的“常务副镇长”,镇政府班子里排名第二。

这样一来,镇长的位置就空缺出来了。

谁来出任镇长,直接关系到高洁和范鸿宇在枫林镇的“大踏步改革”能不能顺利实施,故此范鸿宇对这一点比较关注。

蔡洋瞥了高洁一眼,微笑说道:“高书记可能要辛苦一些了。”

范鸿宇的双眉悠忽扬了起来,问道:“一肩挑?”

“很有可能。现在国家计委和尤省长都对你们枫林镇大发展乡镇企业的思路给予了肯定,地区和市里也该有个相应的安排。这个思路是你们提出来的,就让你们负责实施,最合适。要是做出了成绩,地区和市里都有光彩嘛。”

蔡洋笑了笑,说道。

范鸿宇和高洁对视一眼,脸上都闪过一抹欣喜的神情。

“高洁,鸿宇,好好干吧,机会难得啊。”

稍顷,蔡洋感叹了一句。

眼见得高洁和范鸿宇都即将进步,身为好朋友,蔡洋也很为他们欢喜。

第169章隆重表彰

八七年六月某日,艳阳高照。

枫林镇镇政府大院,热闹非凡,院子里停放着好几台小车。

其中一台伏尔加小车和一台桑塔纳的车牌,很是扎眼。

伏尔加挂着3号牌照,机关干部一看就知道这是邱专员的座驾。邱明山以前做地委副书记的时候,就用这台车这个牌照,现在做了专员,也没有调换。桑塔纳是簇新的,挂着市里的一号牌照,乃是地委委员,彦华市委书记宋珉的配车。

这台新桑塔纳,可比邱明山的旧伏尔加阔气多了。

市委书记嘛,块块里的头头,总是比较牛气!

原本地委书记梁光华坐的是明珠牌小车,邱明山坐的是伏尔加牌小车,都是老式车,车况不见得很好,宋珉这个地委委员不应该如此僭越。但宋珉偏偏就坐上了二十几万的新桑塔纳。由此可见,宋珉也是个很强势的性格,并不太在意地委行署两位大班长对他有什么看法。

当然,这主要是因为他和梁光华的关系很好,梁光华对他十分器重的缘故。

身为地区首府市委书记,坐个好车也没啥。

除了市里的一号车,二号车也到了。

小小枫林镇,一家伙来了这么多地区和市里的大头头,到底发生了何种大事?

镇里大会议室的门楣上,拉了一条大横幅,上书“枫林镇大王村救灾抢险总结表彰大会”一排大字。

原来是这!

倒也能够理解。

镇里为大王村抢险英雄请功的事情,不是什么秘密,哪些人榜上有名,镇里的干部们早就一清二楚了。如今,这个报告已经得到了省政府的正式批复,自然要召开一个庆功大会来表彰一番了。

此番立功受奖的人员不少,邱专员降尊纡贵,亲自赶到枫林镇来,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对于英雄人物的表彰,我国一贯是十分重视的。

树立典型,确立榜样,历来是激励士气,凝结人心的重要手段。

多年之前,伟大领袖亲自发出了“向雷锋同志学习”的伟大号召,举国上下,立时掀起了“学雷锋做好事”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迄今未曾消褪。而雷锋同志和雷锋精神,也升华为整个民族的精神图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大会议室里,人头济济,全镇所有在职干部,职工以及各行政村的支书,基本都到齐了,黑压压一片。主席台上,则端坐着邱明山,宋珉等地市领导以及卢卫东,高洁,李国生,范鸿宇等镇里的负责干部。

卢卫东,高洁,范鸿宇,卢占军等人,都戴着大红花,喜气洋洋的。

大会议室里的所有吊扇,全部打开,呼呼地扇风。

天气已经较为炎热了。

比天气更炎热的,是与会同志的激情。

光荣啊!

枫林镇已经很久没有操办过这样的大喜事了,很久没有获得过这样崇高的荣誉了!

邱明山,宋珉等地市领导,俱皆面带微笑。

原本如此隆重的总结表彰大会,不应该放在枫林镇开,而应该放在地区开,让全地区的主要领导干部都来参加,更有教育和鼓励的意义。

地委书记梁光华应该亲自参加。

但最终还是决定在枫林镇就地召开表彰大会,梁光华也未曾亲自出席。

据说这是梁光华最后拍板决定的,梁书记说,大王村山体滑坡事故,还是死了两个村民,群众财产损失也比较严重,不宜搞得太隆重。

毕竟不是那么完美无缺嘛!

如果枫林镇的救援措施再得力一点,转移速度再快一点,那两位村民就不会丧生。

我们对工作,一定要高标准严要求,要精益求精。

地委一把说得这么冠冕堂皇,其他人也就不好说什么了。其实梁光华为什么这样干,内里的原因,大家都心里有数。

梁书记实在不待见范鸿宇!

这个家伙,将梁书记忤逆得太厉害了。如果不是他一刻不停地折腾,邱明山这会说不定早就被调离闲置了,梁光华看重的亲信赵学庆八成当上了行署专员。那样一来,梁光华对彦华地区的掌控,就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扎扎实实的彦华土皇帝!

而现在,邱明山已经表现得越来越强势,几乎快要威胁到梁光华地委书记的权位了。

梁书记焉能亲自来给范鸿宇授勋颁奖?

据说,若不是邱明山据理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