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念娘归录-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没想到余念娘真喜欢掏鼓草药,那些草药是她从未见过,不过,石夫人不懂药,也不知道余念娘说的是真是假。
  进了屋子,里面一股淡淡的草药味,一点儿不难闻,反而有点淡淡草药香,让人舒服极了。
  这下石夫人心里真有些信余念娘的话了。
  余念娘亲自服伺着石夫人躺在榻上,又替她盖了薄毯。
  腰打直,那股子酸软一下就得到了缓解,石夫人顿觉上舒服了许多,再加上屋子里一直烧着碳盆,暖哄哄的让她整个人都舒坦得不得了。
  “刚才听你说你是伊州人?”
  石夫人躺在榻上,看着余念娘垂眸坐在桌边开始沏茶,动作行云如流水。
  “是的。”
  “那你怎么到太原府的?”
  余念娘倒去头茶,重倒了一杯走到榻边端给石夫人:“带着两个下人,先是坐驴车,然后转坐马车,中途跟着于太夫人的车队,又转水陆,再转陆路。就到太原府了。”
  “你认识于太夫人?”石夫人惊讶的道。
  “算是。”余念娘道。
  说得简单轻松,三言两语,当时边境混乱,除了突厥攻城,还有土匪抢劫,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只带着一个丫头一个仆妇就敢千里迢迢去太原府。
  可见这份胆识!
  石夫人终于秉除心中的偏见,放下警惕和余念娘说起话。
  石夫人只在玉笙阁待了一刻钟,然后就带着丫环回到了大园子。
  余念娘将她送出院子,借口自己有些不舒服便没跟去。
  她沿着青石小路一直往前走。
  通过刚才和石夫人的接触,余念娘得到了一些关于大理寺卿的信息。
  大理寺卿石易明今年五十二岁,十年前就已经任职大理寺卿的位置。他忠于当朝皇帝,会审时度势,从不参与皇后和佟贵妃之间的竞争。
  对于年龄适宜,有望被封为太子的大皇子和二皇子之间的事也不参与。
  正因为他保持中立,从不偏颇与谁,从不站队,所以,才一直得到皇帝的重用与信任,十年来任大理寺卿的位置,无人悍摇!
  石易明除了石映亚这个大女儿,和石映雪这个小女儿,还有一个儿子,石映柳。
  除了还有一些零星关于朝堂上的信息,余念娘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
  毕竟十年前的事忘了也有可能。就算记得,就算曾经石易明接到过余道生的案子,告诉过石夫人,她现在也没有办法得知。
  因为这不是入侵电脑,用病毒木马就可以窃取里面所有自己想要的东西。
  她还没有那个本事,去探究石夫人脑子里,十年前的事。
  余念娘找了个地方坐下,揉了揉太阳。
  “姑娘不舒服?”孙妈妈一直小心观察着余念娘,见状忙道。
  余念娘摇头,这阵子子早已经养好,刚才只不过小小使用了一下异能,还影响不到什么。
  她只是对目前的毫无头绪有些愁眉不展。
  “姑娘,来方长,咱们才到京城,得慢慢来。”孙妈妈劝道。
  “是啊,姑娘,您瞧今来了好些夫人太太,这京城中的达官贵人真的是多如牛毛。”玲珑笑着道:“石夫人这等份的人对姑娘也能一见如故,可见姑娘的好人缘。”
  “那是,我们姑娘可不是普通人。”孙妈妈十分自豪的道。
  一旁的吉星愣愣的看着孙妈妈和玲珑,乡下来的人不仅见识少,脸皮也够厚。
  开始的时候石夫人明明很不待见余念娘,后来也不过是稍微和颜悦色了一些,哪里就谈得上一见如故。
  还什么多如牛毛,把京中的夫人太太们比作什么了啊!
  最让吉星无法理解的是,孙妈妈竟然说余姑娘不是普通人?
  不是普通人是什么人?
  是即将嫁给她们家二少爷的人?


第157章 拒绝
  寒冬的园子没什么可逛,冷风吹在脸上冰冰的。但满园子腊梅香气却吸引了余念娘。
  孙妈妈掰了两枝腊梅,有些已经艳怒放,有些却是含苞放。
  余念娘拿到鼻尖闻了闻,很香。
  几人沿着园子转了一圈,突然吉星将余念娘叫住:“姑娘,您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不如咱们去大园子瞧瞧。”
  余念娘看着她。
  吉星抿了抿嘴,低下头,只好道:“前面有男客。”
  余念娘诧异。
  回头望去,果然看见绿林小道之中有几个人。
  一个穿着灰色大氅的男子,旁边站着一个侍卫,对面站着一个穿白色斗篷的女子。
  余念娘定睛一看,那男子是池郎宜,女子竟然是卫其颜。
  余念娘觉得和池郎宜待了几个月时间,他面上的表永远都是一样,就算不同,也只是细微的变化,所以隔着这么远,根本看不清他脸上的神色,也猜不出他的意图。
  倒是卫其颜低着头,手拧着帕子,一看就知道脸上羞一片。
  就是不知道两人是私下约会,还是碰巧遇上。
  余念娘转,往回走。
  走出一段路后,她将手中的腊梅拿给孙妈妈,同时看了吉星一眼。
  孙妈妈将腊梅拿给吉星,吩咐她:“姑娘有些冷,你回去替姑娘拿斗篷过来,顺便把这两枝腊梅插在花瓶里。”
  “是。”吉星没有多想,立刻拿着腊梅匆匆朝玉笙阁方向去。
  等吉星一走,余念娘便拐了个弯,朝着另一个方向走去,同时问孙妈妈:“玉佩呢?”
  孙妈妈立刻将贴揣着的玉佩拿出来给余念娘。
  绿汪汪的玉佩晶莹剔透,无一丝杂质,她将玉佩拿起来,对着光,里面的那片小叶子清晰可见。
  这样的宝贝可不多见啊!
  不知道能不能卖一万两!
  孙妈妈看着余念娘,想了想道:“姑娘,奴婢刚才私下问过吉星,她说池公……宁安候世子是有武职在的。”
  余念娘点头,这个她一点儿也不怀疑,如果没有要职,他也不可能被派到边境去。
  “听说他不仅是正四品中尉卒金吾统领,同时兼任京师屯兵北军监军……”
  天朝的军队分两大类,一是京师兵,一是边防兵。
  京师兵则驻守在京城,负责京城内外,包括皇宫安全。
  而京师兵又分三类。
  一是省卫士,由光禄寺卿统领;一是宫城卫士,由卫尉统领;另一支便是京师屯兵。
  京师屯兵里面又有三支兵力。
  北军,中尉卒,城门屯兵。
  北军里有八大校尉(屯骑、越骑、步兵、长水、声),由一人监军,屯戍和出战任务。
  中尉卒则主要负责京师,维持治安;曳帝出巡时,则随行护驾,侍从左右。由金吾统领。
  所以,整个京师兵最精锐的兵力都在池郎宜手中。
  余念娘讶然!
  老子镇守西北,手握天朝一半的兵力,儿子守护京城,将京师最精锐的军抓在手里。
  这样强势的外戚哪个皇帝夜里睡得着?
  余念娘把手里的玉佩对着光晃了晃,晶莹的玉佩闪着光,像是镀着一层绿幽幽的光辉。
  她看着孙妈妈和玲珑,很认真的道:“我怎么突然觉得这块玉佩好值钱!”
  孙妈妈和玲珑抿嘴笑。
  将玉佩收起来,余念娘打消了脑子里想找池郎宜讨债的心思。
  这么好的东西不能这么浪费的用啊!
  她不想讨债,人家还债的却主动找上门来。
  余念娘转就看见走过来的人。
  她眯起眼睛看着走近的地煞。
  刚才站在池郎宜边的可是那叫什么小九的。
  那地煞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余念娘撇撇嘴,十分不满意的对一旁的孙妈妈两人道:“将军府的侍卫可真不怎么样。”
  她也不介意地煞听见,看着地煞,不等他开口她径直就笑盈盈的道:“怎么,你们家公子又被人追杀了?”
  地煞一噎,到嘴的话硬生生被噎了回去。
  他轻咳一下,皱起眉头严肃的道:“要是对方如此大胆不怕死,公子倒是希望他们来。”
  这么说就是还没找到人了?
  余念娘撇了撇嘴,转就走。
  地煞忙拦着她:“余姑娘请等一下。”然后摸出一个鼓囊囊的荷包。
  孙妈妈拿过荷包打开,里面捆得扎扎实实的一大摞银票,粗看了一下,少说也有一万两。
  余念娘看了眼手上的玉佩,露出一个很佩服自己的表,她就这么随口说说居然也能中。
  地煞也正看着她手中的玉佩。
  余念娘晃了晃手中的玉佩,问:“是想换这个?”
  地煞还没来得及回答,他就看见余念娘很自然的将玉佩放进自己的袖笼里,接着平静的对他说了一句:“你们公子想得可真美。”就走了。
  地煞站在原地蹙着眉头,直到看不到余念娘主仆的影了,这才回转过去找池郎宜。
  绿意树丛之间,池郎宜正坐在一个石凳上,不知道是不是吹了冷风的原因,他手握拳放在嘴边闷闷的咳嗽。
  十一有些为难又无奈又担心的站在一旁。
  地煞恭敬的将荷包递给池郎宜,道:“余姑娘不要?”
  池郎宜放下手,看着地煞,深幽的眸子如一潭水:“那要什么?”声音嘶哑厚重,已不如之前磨耳难听。
  地煞一脸严肃的站在池郎宜面前,他不想添油加醋的将余念娘的话说一遍,也不知道该怎么揣磨表达她的意思,只好一字不漏的复述余念娘的话。
  池郎宜蹙着眉头,黑漆漆的眸子看不清绪变化。
  而一旁的十一却很高兴的道:“我就说嘛,余姑娘怎么会要银子呢!虽然她做什么都不跟人商量,但心地还是非常好的,你们瞧她这一路护着公子回来就知道了。”
  地煞眼神复杂的看着十一,他真想拿剑把这小子的脑子劈开看看,事过去也没多久,他怎么只记得余念娘救公子的事,完全把公子被余姑娘给坑的事忘了。
  他永远记得在京兆府看见池郎宜时的震惊。
  邋邋遢遢,毫无形象,脸上涂满东西,篷头垢面,跟路边的乞丐似的。
  公子平可是很干净的!
  池郎宜没搭理十一,漆黑的眸子看着前面,忽然勾唇微微一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