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念娘归录-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都送了礼,全是一些(日rì)常用的,要不就是自己府上或者庄子上的,东西都不贵,不过,看着都是用了心的。
  比如说段府,段府的厨子是段太太刚从江南请回来的,听说做糕点很有一手,在京城小有名气。大理寺卿夫人送的水果也是时令新鲜水果,还有一些是京城还没有的
  上从候爷府上,下到六七品小官。送的礼放在桌上堆成了小山。
  玲珑一脸自豪的道:“咱们家姑娘就是厉害!”
  孙妈妈也是一脸高兴:“那是当然,朝中许多大人家里都派人送礼过来了,可见咱们姑娘多得皇上看重。想必恐怕连大天师那儿也没有这么多人吧?”
  “对呀”玲珑连忙附合。
  不过,孙妈妈的话让余念娘一下想起昨天夜里,王国安对她说的话,睡了一觉,脑子似乎也开了窍,她凝了凝眉,将王国安昨天夜里的话回想了一遍,猛然一下就明白王国安的意思了。
  “原来是这样”余念娘凝神喃喃。
  “姑娘,您说什么?”听到余念娘嘀咕,孙妈妈笑着问道。
  “没说什么。”余念娘道:“我只是突然明白户部尚书是什么意思了”


第386章 邀请
  ,念娘归录最新章节!
  王国安特意与余念娘闲话,然后扯到余道生,又说什么人要知足。意思就是要委婉的警告她,做人要知道分寸,懂得进退,要知足。
  想来她进京也没做过什么,之前做的那些事都是帮着皇后和大皇子,与她个人自己是没有多大利益的。王国安的话就只能是针对一件事,那便是余道生的事。
  难道是王国安知道她一直在调查余道生的死?
  余念娘面露疑虑。
  她与王国安无私交,所以,王国安也不会是因为什么关心她的前途来跟她说这些。但是她查不查这些和王国安又没有关系。难不成余道生的死和王国安有关系?
  马上,余念娘又否定这个想法。王国安明明就说余道生已经追封为天演大师,有名声了,也算是告尉,让她就不要再惹事端。
  这个意思如果不是王国安在帮着谁,那就是听了谁的意思特意来告诉她?
  可是一个户部尚书会听谁的?
  余念娘心中一惊,难不成是皇帝?
  思来想去余念娘也没得到确切答案。她躺在榻上没一会儿就有种昏昏(欲欲)睡的感觉。没过一会儿,杨凯就过来了,还带了一小篓的蟹。
  “这个时节你从哪里买到的?”余念娘双眼放光的看着蒌里的蟹。
  自从来到这个地方后她再也没有吃过那种美味的蟹,那熟悉的味道就像老朋友一般。
  余念娘立刻对孙妈妈道:“快拿到厨房去让厨房今儿响午做来吃,记得,要辣些,咱们不是有好些佐料吗?现在都可以派上用场了!”
  “师妹会做?”杨凯笑呵呵看着余念娘。
  “一点点。”余念娘抿嘴笑着道:“自己没做过,但见别人做过。”
  “我娘倒是(挺挺)会做蟹,蒸吧,味道又鲜又美味!”杨凯建议道。
  余念娘更喜欢吃辣的,她担心厨娘不会,于是又将法子写下交给孙妈妈,让孙妈妈到时候盯着厨娘做。孙妈妈心中虽然奇怪余念娘什么时候会做蟹,只当她是在哪本杂记上看到过,也没怀疑什么。
  然后余念娘留了杨凯一起用午膳。响午的麻辣蟹当然做得很好吃了,又香又辣又麻,味道十足。
  杨凯也吃过这种炒蟹,可是却和余念娘的这个味道差太多,。
  等到用过午膳,杨凯便离开了余府。余念娘这会儿才想起自己原本是打算正月初一的响午吃汤圆的,自己和面,做汤圆更有意思。
  孙妈妈三人觉得这主意(挺挺)不错,还能消磨时间,纷纷赞成。
  于是,到了差不多申时中的时候,孙妈妈亲自和了面,又做了各种馅料,有花生芝麻的,有甜的,有(肉肉)的。
  花生芝麻馅和甜的还好,看到(肉肉)馅,玲珑和五彩脸上都闪过怀疑的表(情qíng)。
  “汤圆也能有(肉肉)馅?这能吃吗?”
  “怎么不能吃,我的家乡就有(肉肉)馅的汤圆。”孙妈妈解释道:“一般的汤圆都是甜的,这(肉肉)馅咸汤圆可是另一种特别的口味,保你们喜欢吃。”
  余念娘不喜欢吃(肉肉)馅的,这种汤圆馅料很少见,不过,她曾经有幸在一个小地方见过。
  然后主仆几人便坐在厨房里开始自己包汤圆,厨娘站在旁边打下手。晚上,余念娘吃了十个汤圆,(肉肉)馅的汤圆她尝了尝,油腻腻的,果然不太喜欢。
  大年初二,对于已经出嫁的姑娘来说,便可以回娘家了。
  余念娘没有地方可去,依然待在府里。
  直到大年十五,上元节到了。
  余念娘收到池朗宜的请贴,请她去看花灯。
  余念娘拿着信左看右看许久,还拿帕子在上面擦了擦,检查自己是不是幻觉。然后又问送信的十一:“这真是你们世子爷写的?约我去看花灯?”
  十一心里正替自家公子悲哀呢,两人相处这么长时间,余姑娘竟然一点儿没看出公子爷的心思,反倒是接到请贴是这么个反应。这原因总究还是自家公子的问题,话太少,不会表达。倒是天道院的杨天师听说和余姑娘走得(挺挺)近,三天两头不是去卦相馆,就是到余府,两人的关系似乎还很好。
  他笑呵呵的道:“姑娘没看错,的确是我家公子爷给姑娘的,请姑娘明晚去看花灯。”
  “这大过年的,你们家公子又遇到什么麻烦了?”余念娘疑着眉头。
  十一笑呵呵的脸顿时变成苦瓜:“姑娘,你看我们家公子对你……不薄,你怎么能这么咒他呢?”
  “我哪有咒他,我不过是实事求事问问。”余念娘一脸认真。
  十一苦笑,好吧。
  “我们家公子的确是想请姑娘去看花灯,也没遇到什么麻烦。姑娘你只(身呻)一人在京城,上元节很(热rè)闹的,姑娘可以去逛逛,人多龙蛇混杂,多个人陪着也要安全些。”
  余念娘看他一眼,觉得他说得没错,这才点头:“好吧。”
  十一脸上立刻溢满笑容,拱手告辞。
  等十一一走,余念娘便从柜子里拿出一只匣子,里面装着一把精巧的匕首。匕首做工很好,小巧,刀刃锋利,在木头上轻轻一削,就削掉一大块。她把匕首插进刀鞘里。然后在自己腰间和袖笼里比划。
  孙妈妈三人看着奇怪,便问:“姑娘您这是干嘛呢?”
  余念娘头也没抬:“没瞧见我这是在藏东西呢!”
  五彩讶然:“姑娘干嘛要藏把匕首在(身呻)上?”
  余念娘白她一眼,那意思就是说,亏你还是个练武的,带个匕首当然是防(身呻)。
  “姑娘是想上元节晚上用?以防万一?”还是孙妈妈最懂余念娘:“可是,有宁安候世了保护姑娘这东西应该用不着吧!”
  余念娘一脸不以为然:“谁说用不着?我可没忘记咱们是怎么来京城的。”
  不过是随口一句话,没想五彩三人纷纷变色,你一句,我一句,脑子比余念娘转得还快,几句话就重新做了决定。
  一脸严肃的五彩:“姑娘的意思是说上元节会有人刺杀宁安候世子?如此的话,奴婢觉得还是应该通知宁安候世子一声,以做准备。”
  孙妈妈表(情qíng)凝重:“这样还做什么准备?奴婢觉得姑娘还是不要出去,就待在府里好了。虽然有宁安候世子,可是咱们自己却没有侍卫,万一混乱起来,宁安候府的侍卫恐怕只顾着保护宁安候世子,哪里还顾得到姑娘。”
  玲珑:“怎么这么倒霉,还有刺杀?有完没完啊!姑娘,奴婢也觉得您还是不要跟宁安候世子一道好了,宁安候世子仇人太多,咱们跟着只有遭秧。”
  五彩:“奴婢也赞同姑娘不要去。”
  余念娘:“我其实……”
  “为了姑娘的安全,只能这么决定了。既然不去上元节,那也就不用准备了。”
  孙妈妈将刚刚替余念娘选好的衣服全部放回衣柜。
  “不过,我们可以在府里自己做几个灯笼,就像做汤圆一样,自己动作……”
  “哎呀,我还从来没做过这个,这个有意思……”
  “先从最简单的开始好了……”
  “我要做个篮瓜灯笼送给姑娘……”
  “蓝瓜灯笼太丑,我做五彩灯笼送给姑娘……”
  “五彩就是很多种颜色,你要怎么弄……”
  ……
  余念娘靠在榻上,手掌撑着下巴,吧唧着嘴看着几人……


第387章 元宵
  不管孙妈妈几人如何猜测安排,最后还是得听余念娘的。结果自然就是去了上元节。
  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从很早的时候开始,人们就在元宵节的时候点上各种灯笼以供观赏,后来渐渐发展成为灯会,元宵节赏灯不仅在京城,全国各地都是十分兴盛。
  在街道边处处张挂着彩灯,除了各种形状的灯笼,人们还制作出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人山人海,十分繁华(热rè)闹。
  到现在,灯会上的灯样式也越来越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qíng)。
  除了可以欣赏沿途每色漂亮的灯笼外,还可以猜字迹,若是猜中了的,可以有个小小的奖励,例如赢得灯笼。
  除了猜字迹,灯会上还有各种游行活动,如高跷,旱船,舞狮,舞龙,秧歌,抬阁等各种表演。
  而放烟花则是元宵节的**。
  京中的灯会在离护城河不远的地方,这样即可以在灯会现场游玩,还能去河边放花灯。
  而放烟火则在护城河外,烟花(射射)向高空时,不仅城外,城内的百姓都可以清晰的看到,乃是最精彩的部分。
  余念娘坐着马车在灯会场外停了下来,将马车停在固定的地方,一行人便入了灯会。
  早等着的十一一眼就看见了余念娘几人。然后迎着余念娘朝不远处的一家茶楼上去。
  池朗宜正在雅间等着。
  他今天穿了一件白色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