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能名帅-第7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了配合这个主题,所以纽约时报也精心挑选了两张非常有代表性的照片,高寒和弗格森相对而立,眼神都非常犀利地盯着对手,充满了杀气。
  这让图赫尔看得不由自主地失笑。
  他是为数不多亲眼见过高寒和弗格森私底下交情的人,他知道,这样的场面是绝对不可能会出现的,两人的交情比外面所有人想象的都还要深。
  五位媒体人也是非常有代表性,法国队报主编比尔德曼,德国踢球者杂志总编辑莱纳·霍尔茨舒,英国卫报金牌专栏作家格林·沃尔德,美国国际先驱导报的两名首席体育记者博林和克拉里。
  这五名媒体人都是非常资深的球迷,也都是相当出色的足球记者,他们非常深入地讨论起了进入欧冠决赛的两位主教练的一切,从他们的执教特点到他们的为人处世,通通都聊了个遍,而且几乎绝大多数都是真材实料。
  例如格林·沃尔德就说,他长期跟踪高寒,他认为高寒过去这些年来能够取得成功,足球哲学是一部分,但最重要的是他非常重视四个层面。
  “自信、纪律、训练和沟通,高寒的执教无时无刻不在贯彻这四大理念,而这让他很容易就取得球员的信任,将球队整合成一个整体。”
  但格林·沃尔德也说,要做到并做到这四个方面,并不容易。
  踢球者杂志的霍尔茨舒也非常认同格林·沃尔德的说法他认为高寒来到拜仁慕尼黑后,深刻地改变了德国足球的执教环境,也改变了很多主教练。
  “前不久,我受邀参加德国足协组织的一场主教练的聚会,因为当时拜仁慕尼黑带队去了中东,所以高寒缺席,但当时整个聚会从开始到结束,所有话题几乎都是围绕着高寒和他的拜仁慕尼黑,包括德国国家队的主教练勒夫。”
  “我至今都还记得,勒夫在发表演讲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他说,很多人指责拜仁慕尼黑没为德国足球做过贡献,但他觉得,聘请高寒来德国执教,就是拜仁慕尼黑为德国足球所做的最大的贡献。”
  “还有一次,我到德国科隆体育学院去采访,结果我发现,他们的课程里专门有一堂课是用来研究高寒的,而且据他们所说,这一堂课已经开了三年了,是他们学院里最受欢迎的一堂课,可有意思的是,这堂课没有教材,只有一些比赛录像和分析讨论。”
  “有的时候我觉得,勒夫说得很对,高寒正在,或者说已经改变了德国足球。”
  队报主编比尔德曼也认为,高寒的出现改变了传统对主教练的定位。
  “以前,我们提到职业足球,往往都只会对球星们如数家珍,仿佛那代表着职业足球的一切,可是现在,高寒的出现,打破了这种界限,他让我们重新认识了主教练,认识了职业足球。”
  “从五年前开始,我就一直在倡议要筹办一个欧洲最佳主教练奖,但很遗憾,一直都没能成功,但我认为,如果真有这么一座奖项的话,那其实也是很尴尬的,因为过去这几年,几乎每一年的最佳主教练都是高寒,根本不用选。”
  ……
  纽约时报的这一篇讨论很长,足足占据了两个版面,但内容却很丰富详实。
  到了最后,五位嘉宾都对即将到来的欧冠决赛充满了期待,认为这会是一场精彩绝伦的对抗,但到底谁能够胜出,他们都没有把握。
  高寒和弗格森都是第三次杀入欧冠决赛,而之前的两次,高寒是两战全胜,拿下了双冠,弗格森则是一胜一负,其中取胜的那一次就是九九年逆转了拜仁慕尼黑。
  “很多人都说,本赛季的曼联像极了九九年的那支红魔,但不知道高寒的拜仁慕尼黑,又是否会重蹈九九年的那一场覆辙呢?”
  纽约时报的结尾也是现在全世界球迷的关注,但只有到了欧冠决赛,谜团才能解开。
  图赫尔作为高寒的得力助手,他就很清楚,高寒也非常重视球员的心理,史蒂夫·皮特斯就一直在做这一方面的工作,甚至打完了德甲联赛后,他干脆给球队放了一天假,让所有人都休息。
  教练组也在这一方面做足了准备功夫,高寒更是反复研究曼联过去的比赛录像,重点就是欧冠淘汰赛以来的几场比赛,弗格森的一举一动,他和教练组都在研究,目的就是为了做好充足的准备,应付比赛中随时可能会出现的异常情况。
  可以说,在比赛准备方面,高寒和教练组都已经竭尽所能,做到了极致。
  但本赛季的曼联确实太过于彪悍,尤其是到了欧冠淘汰赛,一场好过一场,令人赞叹不已。
  在这种情况下,谁胜谁负,只有打过才知道。


第721章 最接近传奇的人
  纽约时报连续三天的头版报道,让欧冠决赛的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尤其是到了第三天,五位世界知名的媒体人都纷纷对即将到来的欧冠决赛进行预测,不仅仅只是两名主教练的排兵布阵,两支球队的技战术打法,还包括预测最后的冠军归属。
  结果,三比二,队报、踢球者和卫报的三名媒体人都投给了高寒,而来自美国国际先驱导报的两名记者则是将票投给了曼联的弗格森。
  很明显,他们认为弗格森的球队更加顽强,未必就输给拜仁慕尼黑。
  纽约时报的三份报纸,很快就在全世界引起了巨大的关注,被全世界各地的大小报纸纷纷转载,尤其是到了欧冠决赛的前一天,到底谁将取胜的讨论,已经成为了全世界球迷都翘首以盼的话题。
  但这个问题的答案只能到奥林匹克球场去找寻。
  除了纽约时报这三天的报道外,欧冠决赛之前,欧洲足坛再度爆出了劲爆新闻。
  高寒荣登时代周刊杂志的封面!
  这对于一名主教练来说,无疑算是一份莫大的殊荣。
  要知道,能够登上时代周刊杂志封面的,几乎全都是奥巴马、乔布斯和本拉登等享誉全球的人物,而在足球领域,至今为止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登上这本杂志的封面。
  可以说,高寒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位。
  时代周刊杂志给予高寒的称呼也相当贴切,最接近传奇的人。
  在杂志里面,时代周刊对高寒的评价极高,认为他出道至今九年,一场比赛都没输过,而且是草根出身,从业余联赛一路攀爬到了欧洲最顶端。
  “在足球的世界里,欧洲冠军联赛有着不输给世界杯的影响力,是无数球迷眼中的至高圣殿,而在欧冠联赛历史上,拿到冠军次数最多的主教练是前利物浦名帅佩斯利。”
  “这位传奇名帅曾经在一九七七年、一九七八年和一九八一年分别率领利物浦拿下了三座圣伯莱德杯,三夺欧冠也让他成为了欧冠历史第一人,近三十年来一直受到了欧洲所有名帅的仰视,却至今无人能够追上,更别说打破。”
  “在欧洲足坛现役的主教练中,两次拿到欧冠冠军的主教练并不多,只有三位,德国名帅希斯菲尔德,西班牙名帅博斯克,以及中国名帅高寒。”
  “三大名帅里面,希斯菲尔德年纪不小,已然退居二线,转而去执教瑞士国家队,而博斯克是现役西班牙国家队的主教练,也早已不在俱乐部执教。”
  “也就是说,拿到过两座欧冠,但依旧在职业联赛执教的主帅里面,只有高寒一个人。”
  “除了两座欧冠冠军外,高寒拿到了四座联盟杯冠军,也是历史第一人。”
  “短短九年时间,高寒从一位无名小卒摇身变成了世界上最顶尖的主教练,他向世人重新定义了主教练这个位置,也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主教练的重要性。”
  “现在,他率领着他的拜仁慕尼黑,将对执教生涯中的第三座欧冠冠军发起冲击,只要拿到这一座冠军,他将追平传奇般的佩斯利,并列为欧冠历史第一人,也是现役第一人。”
  时代周刊杂志可谓是当世影响力最大,覆盖面积最广的权威新闻杂志,而一直以来,足球界还没有哪一个人能够登上这一本杂志,高寒是足球历史上第一位。
  在欧冠决赛之前,得到了这样一份殊荣,让高寒成为了全世界所有球迷都热捧的焦点。
  尤其是德国媒体,更是为高寒大唱赞歌,纷纷报道这件事情,图片报甚至专门跟踪报道,高寒登上封面的这一期时代周刊杂志受到了全世界拥趸的热捧,上市之后很快就销售殆尽,一书难求。
  可消息传到了英国,英国大小媒体也都纷纷报道了高寒荣登时代周刊杂志封面的这一历史性事件,但大战在即,他们也不会助涨拜仁慕尼黑的气焰,灭曼联的威风,所以纷纷在这一股热潮上浇了一些冷水。
  原来,高寒登上的这一期封面是时代杂志欧洲版本,虽说依旧是历史第一人,影响力也确实很大,但上面还有一本影响力更大更广的美国本土版,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时代周刊杂志封面。
  对于英国媒体的这种酸葡萄心理,德国媒体立即给予还击,而且非常的言简意赅。
  “你们有吗?”
  但英国媒体也很绝,很快就给出了一篇还击,“我们很快就有了。”
  原来,他们将之前炒过一次的曼城邀请高寒执教的旧闻,再拿出来炒作了一遍,很是理直气壮地回复,我们现在还没有,但把高寒挖过来以后,我们就有了。
  结果,德国和英国的媒体又吵开了。
  德国和英格兰本来就是足球场上的冤家,媒体也是彼此看不顺眼,现在又借着高寒的由头,还不吵个天翻地覆?
  反倒是高寒和拜仁慕尼黑上下,都闭门谢客,一心备战。
  一直到前往罗马的飞机上,高寒闲来无事才看看报纸,这才知道这件事,但也只是一笑置之,因为他很清楚,如果输掉了决赛,那所有的赞赏和吹捧都会变成嘲笑和咒骂。
  ……
  ……
  “嘿,马库斯。”
  飞机在万米高空上飞行,托马斯·图赫尔从后排来到了最前排,主教练的位置前面,这时候高寒正好和俱乐部的媒体总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