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近唱京剧的欧阳予倩改编了《武松与潘金莲》,洪深写了评剧《阎婆惜》、连着唱了一辈子评剧、跟一页书交情很好的赵丽容都跟着他学唱,其他魏明伦也出了一出荒诞川剧、更有《逼上梁山》、《三打祝家庄》相关的戏曲,很是惹眼,梨园里这下子,可是扬眉吐气了!”旁边的儿子向他介绍道,对老爷子充满了敬意。
他被奎松斋影响得厉害,当着老师清贫了一辈子,原想着这样平静闲适的生活,儿子应该也能喜欢,哪曾想到时代变了,现在自己要是没法帮儿子买套房子,连着娶儿媳妇都成了难事。
这个时候,自己平日里多是自娱自乐的老爷子竟然突然火了起来,几场商演就帮孙子凑足了首付钱,这样的稀罕事,周围几家邻居都不敢相信。
把碗里的最后一粒饭粒扒到嘴里,奎松斋笑了:“这是好事啊,不过现在我们这些唱戏的,还有那30、40岁的老戏迷捧着,等到新一代长成之后,没几个听戏人的时候,那时候唱戏就恓惶了,不过说不定曲种变幻,还能走出另一条活路,谁知道呢……”
这个小戏园,是奎松斋当初一辈子积蓄攒下来的,他没钱盖好台子,就只能买些木板,跟那些乡下四处跑动唱大戏的戏班一样,搭了个木架子撑着的戏台,和《梅兰芳》这部电影里,梅兰芳少时表演的戏台一样,下面可以跑人,只要不是像《梅兰芳》里那样,暗中倒钉着铁钉扎唱戏人的脚,那就不会有唱戏的说什么,他们也喜欢这种热闹。
……
这时候奎松斋父子在上面聊天,许多小孩就嘻嘻哈哈地在下边四处跑,拿着树枝去顶台上表演者的鞋底,连着正吃饭的奎松斋,都笑着不时挪动自己的双脚,引得下面的小孩阵阵笑声。
而在这戏台之下,连夜坐飞机赶过来的林牧,正一边听着奎松斋的话,一边饶有兴致地摇着骰(tou二音)子,那是附近一些贫困老头,开的小赌摊,一个碗,三个骰子,摇大小,骗骗小孩身上的毛票作生活费。
再一次把所有的硬币押了大,瓷碗里的骰子却是1 3 4小,林牧笑道:“果然久赌必输,走了走了,不和你赌了!”
摆摊的老头给林牧递回来五个一块的硬币:“后生人心疼我生活不易,但哪有这样送钱的道理?这是你的钱,拿回去吧!”
拿着五块钱,连即使连赢了三把,变成了40块,老头也没担心过,因为林牧每次都把所有钱都押上,明显是不想挣自己的钱。
林牧也没拒绝,拿着自己本钱出了棚底,没一会就端了两碗油泼面过来,递了一碗给对方,又随手扯过老头旁边的一个马扎坐下,加了鲜亮红辣椒油的油泼面,不只面片筋道,连着面汤都辣香合口,吃起来痛快无比。
老头这可就不推辞了,笑着接了面,眼前林牧处境自安的气质,他还是生平仅见,也乐得跟林牧聊天。
“这奎松奎奎老板可不敢小瞧他!当初那也是曲艺界的名角!那时候没电视,这戏园可是比现在热闹得多了,来听书的都是行家,能听出来奎老板唱功处的妙处,我当初也是跑江湖的,没少跟着奎老板吃饭,他在台上,我在台下,这也算是一辈子的交情了……”老头边喝着面汤边说道,想想自己这一辈子,也算是靠着梨园吃饭了。
林牧静静听着,时不时地插上句话,眼前追忆往昔的赌摊老头,旁边戏园里哄然叫好的声浪,偶尔夹杂着几声叫卖食物茶水的声音,似乎混淆了时空,让他怀疑自己是在二百前的时代。
二百年前,正是清朝的道光、咸丰年间!
……
李开先写《宝剑记》的时候,林牧还没有什么感觉,以为只是一个普通曲艺人的二次创作。
但在电视上看到奎松斋写《蜈蚣岭》的时候,他就有些吃惊了,因为前世的他,一次意外里,了解过这个人的名字与事迹!
前世的奎松斋,是二百年前古人,他在子弟书名家“高显臣”所演唱的“流水板”快书的基础上,借鉴了当时流行的杂牌子曲、评书和戏曲说唱表演形式,使快书发展成为一个独立曲种,因为最后一个曲牌叫“联珠调”,因此也唤作“联珠快书”,说他是“联珠快书”的祖师爷,也能称得!
《蜈蚣岭》,正是他的一部作品!
这样一位本该是200年前的老前辈,眼下就正正出现在自己眼前的电视里,林牧哪里还能不胡思乱想?!
第974章 水浒唯一露点镜头
“历史人物”与前世不同,这是林牧早就知道的事情,像程龙与周小马、英叔、达叔,比之前世就晚出生许多,不过这些终究只是同一时代的人物。
而这位奎松斋奎先生,前世一代联珠快书的创始人,现在就这样出现在自己眼前,怎么都让林牧感到意外。
一碗筋道香辣的油泼面吃下去,借着赌摊老头之口,林牧就已经确定了这位奎松斋老先生的身份,也知道了他这一生的经历,没有多说,甚至没有惊动奎松斋,林牧静悄悄地离开。
或许文学的连贯性真的存在,秦汉隋唐、一代代的文化传承下来,才出现宋时的文风鼎盛,一部《水浒传》的存在与否,无形中已经影响到了许多人的生活。
松了松指骨,停下核心黑箱程序的编辑,林牧打开央视曲艺频道,看着那些前世听过的、没听过的水浒戏剧大师,心里感慨万分,这些人物,一直就生活在某个角落,得了《水浒传》电视剧一提点,就像“天命所归”一般地创作出那一个个“周边作品”,重现了前世的锋芒。
如果《水浒传》一直不出,这些曲艺名家,是一辈子都不出现在自己视线中?
还是在未来某个时间点,依旧创作出相关作品?
林牧不知道,也无意去想这个类似哲学的问题,他更在意的,是现在自己全息网游的核心程序进度。
手里的核心程序,卡死了所有的同步工作,想凭自己擦边球的指点,在现实科技树的基础上发展出“全息网游”相关的科技,实在太过困难,按目前的进度来看,即使有自己的暗中帮助,在五年内能搞定的话,都算祖坟冒烟。
但如果自己的核心黑箱程序做好,全息网游核心程序的“混沌计算”模式,虽然不是专业的科研工具,但那种超越现实科技的计算模式,依旧能数十倍地增加科研进度,国家大力发展超级计算机的初衷,也就在于其强大的辅助科研功能。
毕竟,一项工作最费时间的,还是中间那繁复的工作,各种关卡的费时,更多的是体验在思维盲区与灵感之上,而这些,在林牧面前完全不是问题。
……
超算机房里,沈腾看了看墙上的闹钟,尴尬道:“书大,那什么,一起去吃午饭吧……”
下班时间到了,老板却还在那十指如飞地工作,这让其他程序员都不是很自在,平日里自诩敬业的几个人,看到林牧编程的状态,实在是提不起竞争的念头来。
林牧头也不抬,手上不停:“不用管我,你们吃你们的,我也就十几分钟了……”
一页网络的园区,已经建筑得五脏俱全,宿舍、食堂、活动室,一应俱全,公司的员工对不摆架子的林牧也很是喜欢,唯一对林牧有意见的,就是食堂里的师傅了,每次从玻璃门里,看到林牧往公司门口的小吃饭帐篷下钻,就忍不住暗中鄙视一下林牧贪图口腹之欲,在吃饭这方面不跟大部分员工站一队。
林牧才懒得理会他们的想法,嘴上说着十分钟,一口气码顺手了就搞了两三个小时,明明肚子饿得要死,就是跟拤管子一样敲程序敲得顺手,懒得去干别的事情。
趴在自己身边的胖狗已经“呜呜”嗷了几嗓子了,一只胖大的狗头趴到林牧腿上,不住地咬着林牧衣角。
“行了行了,别咬了,走带你吃饭去!”
小萝莉跟爸妈去了外公家农忙闲住,剩下林牧、胖狗哥俩相依为命,如饿虎下山一般,快步往着大门口赶去,气得不远处食堂大厨菜刀剁得“咣咣”直响。
到了“饭铺一条街”,林牧也不喊叫什么饭,走到一家面摊上,老板娘就已经笑着端上来的大碗的面片汤,旁边胖狗的饭盆里,也倒了两碗晾温的面片。
不过跟着林牧久了,胖狗看也不看面片,只是盯着旁边玻璃柜里的酱牛肉,伸着舌头往玻璃柜前凑,时不时地还拿眼看林牧,引得旁边小孩嘻嘻直笑,老板娘切两大盘牛肉片,一盘送到林牧跟前,另一盘就倒进了饭盆里,胖狗这才满意地舔了舔鼻子,把头凑进饭盆里抬都不抬地大吃特吃。
“咣咣咣”三大碗面片吃下肚,林牧心里这才安定下来,左手抓着眼前的五香酱牛肉,右手端着老板娘酿的米酒,一口酒一口肉地吃得痛快今天肚子饿得厉害,一盘牛肉根本不够吃的。
“咱们这边牛肉算是贵起来了,看个《水浒传》,弄得现在饭铺不供应牛肉就少了点什么似的,小林,你说你《水浒传》什么时候出小说?我公公特别喜欢这个《水浒传》,说到时候买一本看……”老板娘见林牧解了饥,就笑着问道。
林牧一愣,这几天只顾着编程序,却是忘记了这茬:“稿子我给《传奇》发过去了,应该就这几天吧,怎么老爷子没说我教坏小孩?”
这就是个笑话了。
随着《水浒传》电视剧的热播,各种各样的风言风语也多了起来。
百家讲坛上的一个专家,把林冲批了个一文不值。
数个大学文学系的教授,批判梁山上善少恶多,除了个林冲是被逼上梁山,其他滥赌的、吃人肉的、做人肉包子的、滥杀无辜的,统统都成了“替天行道”的英雄好汉,说这样的价值观,实在是在误导人!
更有一些孩子动不动就被教坏的“父母家长”,说不该在电视上,展现潘金、莲那样的剧情,自家孩子年纪还小,看了会被教坏!
只是这样的舆论,并没有给林牧带来什么困扰,前世从小看《水浒传》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