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林牧细细吟着眼前巨大石壁上的文字,咀嚼着字里行间透出的精神力量。
有的字,他不知道意思;有的诗句,林牧一时也理解不了。
但他就是被这首诗、被眼前这个人,震撼到了!
《正气歌》!
文天祥!
第1348章 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林牧上学时,自然是看过这首诗的。
当时的他,对《过零丁洋》毫无感觉,好在“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两句名言好背,考试时比较容易过关,这就是他当时唯一的感觉了。
犹还记得,当时的课上,在讲到《过零丁洋》这首诗时,已经50余岁的语文老师如同发了臆怔一般,读着这首诗,也不讲什么“虚指”之类的字句分析,与平时上课的样子很不一样。
在那节课上,老师只是把《正气歌》写了出来,大致给众人讲了一遍这两首诗的意思。
当时的林牧,丝毫不懂这诗词背后的情感,只是庆幸不用去背这么长的《正气歌》,顽皮胡闹,浑不在意。
谁曾想,再听到这首《正气歌》时,竟会是此情此景?!
生平第一次,林牧感受到那种超越时空的“文人风骨”,看着眼前文天祥的背影,更是仿佛见到了圣人一般震撼。
确实是圣人,文天祥的行为,让他彻底见到一个宋朝文人,对国家民族有多忠贞、对家庭亲人有多决绝,对蒙元敌国有多仇恨!
在被关进囚室,以“正气”御“七气”时,文天祥的长女却是在皇帝为奴婢,忽必烈命其写信劝降文天祥。
算着先前的“囚室”逼降,如今却是以亲情相诱了。
信中,看着妻女受尽了凌辱与折磨,只要自己点点头、那妻女就能摆脱这种绝境,自己也高官得坐。
皇帝都降了,自己降元,又有什么?
可是……
“谁人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至此,于义当死!”
林牧很难想象,究竟是怎样的意志,让眼前之人坚持着那虚无飘渺的风骨,如果那样的境遇,放到了自己身上,自己会怎么做?
当其时刻,皇帝、百官俱都降元,以往的大好河山,更是数不清的奸臣逍遥世间、百姓黎难、简直就是一片毫无希望的王朝乱世!
只说皇帝先是重用贾似道,后来为了中央统治,又枉顾民族大义,拒不听从文天祥直谏放权地方,丝毫不在意地方力量的衰弱,哪怕是蒙元侵略如火,依旧如此!
可以说,那时的宋朝,真的算是气数已尽!
换成现在的一些公知,早就“我爱国家,可国家爱我吗”,心安理得地当了降臣了。
文天祥不知道“我爱国家,可国家爱我吗”这句话。
观他一生,似乎在知道自己“爱国家”后,就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民族,丝毫没有一丝讨价还价的样子。
宋朝朝庭不爱他,可宋朝朝庭,能代表这个国家吗?
那千里如画江山、那亿万无辜百姓,那礼仪道德的太平盛世,或许才是文天祥心中的“国家”,为了这个“国家”拼尽一切,哪还需要什么理由?
至于皇帝、群臣势力?
因为这些人没了骨气、当了降臣,自己就也可以跟着心安理得地投降么?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
一个囚徒的力量,能有多大?
文天祥每活一天,他的风骨就刺痛着无数的宋人,激励着无数的反抗者!
在当时各地的反元势力中,几乎每个人,都在高举“文丞相”的大旗,以此获得大义名分。
在起事时喊出的各路口号中,有扬言“救出文丞相”的;也有匿名书信中,言“某日率兵马为乱,可保丞相无忧”的,那个囚室中的不屈文士,以实际行动,让这个世界知道什么叫“文人风骨”!
这样的文天祥,支援了天下的反元势力,身处囚室,影响却是时刻都在威胁着元朝朝庭。
这样的文天祥,刺痛了朝庭上每一个人的神经,文天祥活一天,他们的灵魂就要遭受一天的拷打!
满朝大臣,纷纷建言忽必烈,请杀文天祥!
一个人活着,让整个朝庭都想杀他,在林牧看来,此时的文天祥,已经超越了孔孟,堪称是史上最有人格魅力的精神力量了!
“精神力量”后面,或许后面需要加个“之一”,但林牧想了几次,也不知道谁的精神魅力,能超过文天祥……
……
劝降多少次了?
在历史上,劝降的记载数不胜数。
有作秀一般解个捆绳,就感动得跪地愿降的;有给其披上件披风,就纳头便拜的。
也有硬骨头,怎么都不愿降,招降人也懒得再招降,直接杀了了事。
但对于文天祥这样的“第三圣人”,忽必烈几乎是宁愿承担各种后果,也不想杀这样的“圣人”,哪怕是到了现在,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天祥,已经成为蒙元最大的祸患时,他依旧不想杀!
“你以对待宋朝的忠心对待我,我让你做宰相!”
这是忽必烈的承诺,可以想象的到,这个“宰相”,与先前那些降臣的宰相,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
面对劝降,文天祥曾经冷言讽刺,曾经痛苦悲伤、曾经绝望欲死,但在这最后忽必烈的招降下,他的情绪,似乎出人意料地平静:“文天祥既受宋恩,忝为宰相,如何能再事新主,唯愿一死!”
忠贞之士,莫过于此!
即使是灭国无数,自视极高的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在这样的文天祥面前,依旧是平待相待:“好男子,惜不为我用!”
公元1283年,一月九日,文天祥在刑场上,向百姓问明了方向,面南而拜。
随即,他索取纸笔,写下诗歌:
“昔年单舸走淮扬,万里逃生辅宋皇。
天地不容兴社稷,邦家无主失忠良。
神归嵩岳风云变,气入烟岚草木荒。
南望九原何处是,关河暗淡路茫茫。”
随后,从容就义,死亡在他的眼里,仿佛回到家乡一样的喜悦、轻松。
……
林牧一直不明白,为什么那些刑场之上的犯人,会被允许其写诗,并且留传下来。
这样的疑惑,在文天祥写在自己衣带上的遗诗面前,获得了答案。
在其夫人欧阳氏为其收尸时,在文天祥的衣带上,发现了一首诗句。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唯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而今而后,
庶几无愧!
第1349章 日本重臣,南美百姓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这句话是文天祥说的?
林牧听过无数次这话,但没在意过其出处,以为只是其他儒生讲的假大空话,浑没想到这竟然是文天祥的遗诗,尤其是最后一句“而今而后,庶几无悔”这句,从那字里行间,仿佛就能看到他临刑前的淡然、平静心情。
时穷节乃现,一一垂丹青。
一个人,用一生去写一首《正气歌》!
越是了解,林牧甚至都越是开始震撼,甚至是无法置信地怀疑:天下,竟真有这样的圣贤?!
孔孟庄老、范仲淹王阳明,这些先贤同样让人神往,或是文著显世,或是一心为民,但这些功绩发生在比较长的时间尺度上,文天祥却是在这种种艰难考验下,愈显浩然风骨,给人的印象,也就分外深些。
越是这样,林牧就越是沉浸在这样的心灵洗礼之下,静静看着相关的背景资料一一显现。
……
“虚拟教育”的首次直播,自然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
富到北美的贵族学校,穷到里约贫民窟里的赤脚贫民,近到日本倾慕中华文化的学者,远到盲目自大,自诩绅士的欧洲贵族,此时此刻,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汇集在“一页书‘虚拟教育’采访直播”上。
日本。
千叶一真握着桌子上的茶杯,茶水溅了一地都没有察觉,只是眼中被那个不屈风骨吸引了全部心神,内心深处涌现的那股向往、崇拜之情,简直让身边的户出英树感觉到情绪的实质!
“这就是文天祥啊!这就是那个民族啊!”
千叶一真的慨然长叹,让一旁的户出英树生出一股失落,他从未在千叶一真口中,见到他如此崇拜自国的历史人物。
那些日本历史上知名的英雄人物,似乎还没一个帮助百姓驱赶盗匪的武士,更让千叶一真尊重。
瞧了对方一眼,千叶一真道:“英树,你父亲现在为你保驾护航,你在政界做事阻力很少,为人心性也没太大改变。我只希望,未来你手掌大权,看到这些‘拥有可贵品质的百姓’时,能稍稍放下自己的面子,不要因为那无谓的虚假形象,肆意地摧毁那些百姓的一生,若能做到这一点,咱们的师生情谊,也算是不枉一场了。”
户出英树挑眉问道:“就像是一页书?”
“一页书?”
千叶一真笑了:“莫说让你效仿一页书了,就算是让一页书生活在日本,哪怕他能为国为民做出再大功绩,那些只知道自己利益的鼠辈,又怎么会让他存活?
一页书为普及百姓,连《天地》这样的镇国神器,都敢对上面玩小心思,不直接交给军部,这样‘大逆不道’的事情,你觉得在日本那些资本巨头的环伺下,能够出现?
一页书‘医药国产化’现在正在如火如荼,伤害的首先就是国内的医药利益圈,换是在日本,早就死得骨头都不剩,可是在中国,却总有些他从未见过的人,暗中为他保驾护航……
你知道吗?
文天祥在我们看来,是堪称民族之魂,是一个民族最值得夸耀的精神烙印,但在那个国家,许多人甚至都没兴趣了解他的生平与事迹。
为什么?
像文天祥这样的人太多了!”
文天祥?太多了?
在这一瞬间,原本虚无飘渺的历史文化,一下子显出其厚重来,让户出英树呼吸都有些急促,良久才看着电视道:“上天太垂青那个民族了!”
“垂青?”千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