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2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木讲师群,一众讲师与教授都在观注水木BBS的挑战比赛。
  这时,刘彦教授却是在群里说了一句。
  “李含还算聪明?”
  “这怎么说?”
  “黄一凡本是写网络小说出身,虽然看起来网络小说没有太大的文学性,但这只是一般人认为。哪怕就是没有太多的文学性,但这一些网络小说作者自身的笔力也不是盖的。很多的一些网络流行词汇,亦都是这一些网络小说作者创造,并且流传。拿现代诗挑战黄一凡,恐怕,黄一凡随便一句话,就可以让一众学子认输。”
  孔书俊分析道。
  “有道理。”
  刘彦点点头,“难怪此前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直接就将刘勇给秒杀。对于黄一凡来说,恐怕,他不知道写了多少像这样的很有意思的现代诗。”
  “是的。而李含选择乐府诗,那就与现代诗不是一个难度了。乐府诗虽然与现代诗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不押韵,也可以没有格式,就像写文章一样。但是,乐府诗之所以称之诗,那就得有意境,而且还得体现出叙事的风格。”
  “是呀,乐府诗就是叙事诗,即要交待一个完整的故事,又要将诗写得有意境,如果在作诗的时候,能够达到物境,情境,意境,那就最好了。”
  “物境,情境,意境,咦,刘兄,这三个境界是怎么回事?”
  孔书俊一愣,问道。
  “这是诗有三境。”
  “诗有三境,物境,情境,意境,妙哉,妙哉,老刘,你总结得太好了。你得赶紧写一篇学术论文,将你的诗有三境好好宣传一下,我觉得,你这三境一出,恐怕要让同业人士叹为观止呀。”
  “可惜,这三境不是我说的。”
  “呃……那是谁总结的,院长?”
  “不是。”
  “那是谁?”
  “秋水先生。”
  “好吧,我无话可说了。”
  一听是秋水先生,孔书俊瞬间没有了话说。
  不是真的没话说,而是孔书俊已经认为,像秋水先生这样的大家,能总结出诗有三境这样的诗歌评论体系,实在太正常不过的了。
  “不过,刘兄,你认识秋水先生,我靠,介绍我认识呀。”
  “呃,不认识。”
  “那你怎么得来的诗有三境理论。”
  “青年杂志主编计子平跟我说的,秋水先生偶尔会到他们那里写文章,与计子平交流比较多。我又与计子平认识,所以就有听到他提及秋水先生提出来的诗有三境。不说你想与秋水先生认识,我也想呀。只可惜我叫计子平介绍一下,计子平却说秋水先生不太喜欢会客,拒绝了。”
  “唉,真是遗憾。”
  “这个,话好像扯远了,说到哪了?”
  “说到李含出乐府诗为题。”
  “对,李含这小子本身上是有些才学的,高考的时候,直接就写了一篇文言文作文,还得了满分。当然,他也是我们燕京考区的文科状元。这一次拿出乐府诗作为挑战题,想必对于他来说,没有太大的难度。所以,我才说李含这小子还算聪明。”
  孔书俊一边说,一边分析说道。
  “那这么说,你觉得李含能赢了?”
  刘彦问道。
  “怎么可能。”
  孔书俊直接摇头,“我只是随口分析一下,也不看看黄一凡是谁的学生,不对,其实黄一凡不算我的学生,上他的课,我压力很大。”
  “越说越神秘了,孔兄,这个黄一凡到底是谁,很厉害吗?”
  “以后再说了。总之,你只要知道,不是李含这样的学生可以挑战得了的就是。”
  “好吧,下个学期我也去教大一的课,我倒很想了解了解这位黄一凡的真正实力。”
  “好说,好说。”
  “嗯,别扯这个了,看看他们有没有发出作品,我倒是很想看一看,我们这一些当代人写乐府诗,会是什么样的感觉,能写出秋水先生写唐诗的那种意境来吗?”
  说着,刘彦刷新了一下论坛贴子。
  此时,挑战者李含已经将自己的乐府诗给发了上来。
  虞姬怨。
  李含的乐府诗名字叫做《虞姬怨》。
  “虞姬”是楚汉之争时“项羽”的美人,也是古代非常有名的美女。
  “乐府”又称之为“汉乐府”,是汉朝宫庭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于是“乐府诗”又称作“歌诗”。通俗的讲,那就是我们唱歌唱出来的歌词。不过,显然“乐府诗”比之现当代的歌词逼格更高。因为他就是诗,歌词写得再好,也只是歌词。
  这一首“乐府诗”的名字叫做《虞姬怨》,一看题目,身为水木教授的刘彦就知道,这应该写的是有关于“虞姬”的爱情故事。
  以现代人写乐府,本来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因为汉乐府是汉朝时期的文学作品,现代人写汉朝的乐府,本身上就有些格格不入。不过,李含却是很聪明的将时代背景放在了楚汉相争时期,这个时期也是最符合汉乐府所生的年代。加之“虞姬”本身上就是一个很具有爱情故事的人物,特别是喜欢他的楚霸王项羽,更是鼎鼎有名。历史当中著名的典故“霸王别姬”,这里的姬,也是虞姬。
  这是一个很讨巧的写诗技巧,他不需要再看其他,光光是名字所带来的时代背景,就能为作品增色不少。哪怕这一首乐府诗写的不怎么样,但只要不是太差,也勉强合格。但如果真写出了一两句不错的句子,说不得也要成为一篇经典之作。
  刘彦心下分析,对于李含却是稍稍看重了几分。
  继续看下去。
  “妾本江南采莲女,君是江东学剑人。逢君游侠英雄日,值妾年华桃李春。”
  “乐府诗”与现代诗一样,可以没有格式,也可以没有押韵。不过,这并不代表“乐府诗”不可以有格式,不可以有押韵。相反,如果有格式,或者有押韵,并且又叙事完整。那么,这将比之没有押韵,没有格式的乐府诗更上一筹。
  乐府经典《相逢行》就是一首五言绝句,该五言对后世唐诗的启蒙与发展影响很大,甚至,唐诗就是从乐府诗里发展而来的。
  身为水木文学院的教授,对于乐府理论那可是信手拈来。
  仅仅只是一看李含写的这一首乐府诗,李彦便从题目到全诗,一起分析了个遍。
  “孔兄,恐怕你要失望了。”
  细细品读了李含这一首《虞姬怨》,刘彦很是满意,心里对于李含却是暗中注意,接着再说道,“不说别的,妾本江南采莲女,君是江东学剑人,光是这一句,不仅交待了虞姬与项羽的身份,更为难得的是,这两句诗还引用了‘对比’的方式,读来很有韵味,也朗朗顺口。不得不说,李含能成为文科状元,绝非偶然。你那位黄一凡,我可是很担心呢。”


第二百八十二章 香江大学交换生
  文人骚客群。
  “岁岁年年事征战,侍君帷幕损红颜。不惜罗衣沾马汗,不辞红粉著刀环……李含,牛叉,你才大一呀,竟然研究起了乐府诗。”
  乐府诗不比唐诗宋词,唐诗宋词只讲究一定的格式,有一定的意境就可以。他可以是小句子,或者是自己感情的感叹,就比如很多诗人写愁,他其实没有别的,就是愁,但为什么愁,不知道。但哪怕如此,如果你能将愁写得很有意境,也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诗句。
  但乐府诗却不一样,乐府诗可以不讲究押韵格式,但乐府诗不只要讲究意境,还要讲究整首诗的故事性。也就是说,整首诗必需要完整的交待一个故事,这就比之单纯的唐诗宋词更有意思一些,也比单独的为作新词困难了许多。
  李含这一首《虞姬怨》一出,群内众人纷纷喝彩。
  这一首《虞姬怨》不但词好,句好,意境也不差。更为难得的是,这一首乐府诗还以虞姬的角度还原了霸王别姬的典故。其中一句“拔山意气都已无,渡江面目今何在”就写得很传神。
  群内都是一些自认为是水木中文系的精英,每每以骚客自称,哪怕不是个个都是天才,但对于这一些诗歌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一时之间,群内好不热闹。
  “果然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李含,牛叉。”
  “文科状元不是浪得虚名,我就看那个黄一凡怎么破。”
  “恐怕,没得破了吧。”
  “碰到李含这样的天才,估计只能投降。”
  “那是。”
  “不过,那小子现在投降,看起来也不算太难堪。反倒是以后说起来,他还能小小自得一些。毕竟之前他写的那一首现代诗,可是为难了我们水木一天。如果不是李含出场,他还真个将自己当成是水木学子第一人了。”
  “说到这事我就草了,那些坑货,不但没将黄一凡给坑到,反倒是将我们给拉下了水。这下好了,李含写的诗这么牛,他完全可以直接投降。而且,现在他投降别人也不会看轻他。反正他是一人,而我们是整个水木,哪怕就是不敌又怎么样。反倒是,以后这家伙还有得吹,说自己当年挑战水木所有学子,大战了一天一夜,这才不敌。”
  “算了,其实那黄一凡也是有点墨水的,要不然,也不可能成为网络小说第一人。此前也是一些水木学子包容心不够,没事在那里骂他。现在有李含出马,也算是为我们水木争了口气。”
  “这也是,若是没有李含出马,我们水木的脸面都丢光了。”
  “对了,李含这一首乐府诗出来,不知道黄一凡会写什么诗。据说,这家伙也吟得一首好诗。龙空江湖还盛传,大白有三宝,吟诗灌水和求票。我也看了黄一凡用笔名天下第一白写的几首诗,虽然从格局来看倒不是很高,但气势却很大,也算是写诗好手。”
  “算了吧,网络小说作者能写出什么好诗,别说什么有气势了,要我看,就是一些打油诗。当然,有一些打油诗也写得有气势。明朝的朱元章,就写了很多很有气势的打油诗。但是,你能说朱元章写的诗很好吗?要说诗的格局,得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