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我为书狂-第3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干教授有些郁闷,不时说道。
  “坏了,楚大师在群里发了一条信息,寻问前几天弄的楚辞标准是怎么回事。然后,又问了今天的讲座。”
  几位教授即是燕大的教授,也是《楚辞学》协会的会员。
  楚辞学协会是一个研究“楚辞”的协会,与四大名著之首的《九云梦》协会属于华国两大协会之一。
  该协会网罗了国内最为著名的专家,学者教授。虽然对于普通人来说,楚辞学协会看起来没有什么用。但对于学术界来说,不知道有多少想进楚辞学协会而不可得。而往往你只要进入了楚辞学协会,这在学术界便是学术与身份的认可。
  而《楚辞学》协会的会长正是文坛泰斗楚隐玉。
  “程礼,标准是你弄出来的,当时我就说你这个标准太多漏洞,不能强行推出,你非要,现在看看吧,连楚大师都惊动了,你还是自己跟楚大师解释吧。”
  看到楚隐玉在群里出现,另一位参加讲座的教授“史进”却是将责任抛给程礼说道。
  “史进,你什么意思,当初你也是同意这个标准的。”
  “当时我是同意了,但标准是你设的,建议也是你最先提的,难道还想赖在我头上。”
  “呵呵,史进,我们认识这么多年,我算是看出了你的人品。”
  “程礼,就冲你为了打击黄一凡而强行推出所谓的学术标准,你的人品也不怎么样。”
  两人相互讥笑,寸步不让。
  “好了,两位,还是少争几句。”
  卢升平这时给两人解围。
  “是呀,两位,别我们没将那小子给搞下台去,我们内部反而出了麻烦。”
  罗庆同这时也劝解两人说道。
  “还怎么搞,我算是看出来了,那小子虽然年纪小,但分明却是个天才,不,简直是天才中的天才。之前还以为水木招收黄一凡担任讲师我还觉得搞笑呢,现在想来,水木真有眼光。以这小子的天才,而且他又找到了另一条非常有创新的研究楚辞的方向,现在想要拆他的台,难喽。”
  史进摇了摇头说道。
  “这可不一定。”
  程礼却是鄙视了史进一眼:“虽然那小子找到了一条新的研究楚辞的方向,但各位要知道,真正的楚辞是失传了,没有任何人知道楚辞写的是什么,更没有人知道楚辞具体的格式是怎样。那家媒体记者说的对,哪怕黄一凡的研究方向再有创新,再对,也只是他个人的推断。推断不是证据,除非,他能彻底还原楚辞。我们只要拒绝承认,也并非不能搬回一局。”
  “这是不是太无耻了。”
  史进摇摇头说道。
  “有什么无耻,如果推断也是证据,那个个写的诗都是楚辞了。”
  程礼这会儿已经丢开了此前身为教授的架子。
  此时关系到自己名气,哪怕就是无耻,他也会去做。
  ……
  “这小子,竟然成为了自己的学生。”
  看到樊大龙在报纸上说的话,黄一凡泪流满面。
  没想到,几年时间不见,这小家伙竟然也考上了大学,而且还来了水木。
  不对呀,大龙这家伙不是挺污的嘛,这么污的人,也能考上水木?
  还有,难道这家伙以前说的“考水木就是为了催我更新”说的是真的?
  内心突然有些恶趣味,随后,黄一凡摇了摇头,“不去纠结这事,以后,就是不知道这小家伙有没有搞学术的心思,若有,倒是可以好好培养培养。”


第五百零二章 和诗经一较高下
  “小黄,了不起,了不起。”
  第二天,水木讲师办公室内,之前没有出席的培进拿着报纸向黄一凡竖起了大拇指。
  “厉害,实在是厉害,楚辞竟然被你找到了一条新的研究方向。”
  培进也是中文系的讲师,自然知道在楚辞失传的年代里要去研究楚辞该当有多么的困难。因为,这每一次的研究你都需要查找无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资料文献。这不仅挑战的是个人对于这一些文献的理解能力,同时还挑战你花费的无数时间。而有的哪怕就是花10年时间去研究楚辞,也不见得能不能入门。这也是为什么楚辞学协会是华国文学最高的两大协会之一。
  “运气,运气而已。”
  黄一凡谦虚地说道。
  “哪里是什么运气,别太谦虚了,太谦虚就是骄傲,懂不。”
  “呵呵,老培,你越来越有趣了。”
  黄一凡打着哈哈:“改天再聊,我准备去讲课了。”
  黄一凡的讲座一共有三节,昨天第一节,今天便继续第二节。
  “我靠,怎么这么多人。”
  刚到大阶梯教室,黄一凡吓了一跳。
  只看见黑压压的,从里到外,无数人都将阶梯教室围住。
  不会吧,怎么会这么多人。
  这只是一个学术交流讲座而已,而且讲的又是比较小众的楚辞,哪有这么多人?
  虽然黄一凡也算是小有名气,但从第一天开讲座来看,来得人也并不多。
  可是,第二天却是不知道为什么,竟然直接暴走,整个教室一片爆满。
  “黄老师,你来了?”
  看到黄一凡来到,中文系的刑艺走了过来。
  “嗯,刑主任,怎么这么多人?”
  “我也很想知道,不过,估计昨天你的讲座太精彩了,所以才来了这么多人?”
  “那现在怎么办?”
  “能怎么办,人都来了,还能赶走他们呀,你先开始吧,我派人封住进口,不让人再来了。”
  “行。”
  黄一凡点点头,进走教室。
  此时,整个教室所有的位置都已经坐满。
  里面有一些学子黄一凡认识,但大都不认识。
  还好,燕大的几位教授仍不死心,仍然出现在现场。
  稍稍打量了一下来到教室的观众,黄一凡接过昨天的讲座,说道:“昨天讲到汉赋的发展离不开楚辞,要想寻找楚辞的格律,可以从汉赋当中寻找。”
  黄一凡稍微回顾了一下昨天的内容,便开始了正题。只是黄一凡刚讲几句,程礼却是站起来说道:“黄一凡老师,这些不重要的就不要讲了,我相信接下来你肯定会引出兮体诗了。是的,没错,汉赋里面的确有一些作品采用了兮体的格诗。但是,这种兮体的作品其实并不多。而且从汉赋来看,几乎没有一首采用过兮体格律的汉赋比较知名。”
  “没想到程礼教授对于汉赋这么了解,没错,汉赋虽然有一些作品采用过兮体的格律,但这一些作品并不出名。”
  “不但不出名。同时,这也并不能说明汉赋里面采用了兮体,楚辞就一定采用兮体。更不能说明黄一凡老师采用的兮体诗,他就可以称之为楚辞。”
  程礼继续补充,也略带提醒地说道。
  “当然,单从这一点来看也的确不能说明。”
  黄一凡不被程礼提醒吓道,而是顺着他的话点头:“不过,虽然这一些采用过兮体格式的汉赋并没有哪几部作品出名,但是,不知道程礼教授有没有注意到,几乎汉朝所有的汉赋大家都有写过兮体格式的作品。”
  “有吗?”
  程礼不太确定,他可没有往这方面去研究。
  “当然。”
  黄一凡打开PPT:“各位,请看大屏幕。汉朝有记载的汉赋一共有3000多首,其中采用过兮体格式的有100多首,而这100多首所对应的作者,都是知名的名家。这就有些奇怪了,虽然兮体格式的汉赋并没有什么知名的作品问世,可为什么这一些名家偏偏对兮体格式汉赋这么感兴趣呢?这里面难道没有别的原因,比如,是受到楚辞的影响。因为楚辞里面采用了兮体,所以,受此影响汉赋也采用兮体……”
  说到这里,黄一凡看到程礼似乎又要说话,黄一凡便又说道:“程礼教授,我知道,这是推断,这不是证据,这仍不能说明楚辞也采用了兮体的格式。至于为何我这么说,我只是想告诉大家,这里面比较奇怪罢了。既然奇怪,那么,我们肯定会问,为什么会这么奇怪?”
  经过第一堂的讲座,第二堂的讲座黄一凡已经完全的放松:“其实在以前,一般楚辞学专家研究到这里,估计已经没什么戏了。因为我们都知道楚辞失传,哪怕汉赋完全是照搬楚辞的格式,但因为没有实物论证,我们仍不能说楚辞就是一种采用了兮体的一种全新文体。不过,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此前我已经说过,虽然楚辞已然失传,但楚辞仍以某种表现形势传承了下来。这种传承体,便是楚国的山歌。我相信程礼教授一定对楚国的山歌有所了解。”
  黄一凡看着程礼教授,微笑的问道。
  “楚国的确有大量的山歌,而且很多经典的山歌就是楚辞。就像黄一凡老师你之前所说的徐人歌,他其实也算得上是一种楚辞。只是,因为年代已久,包括徐人歌在内的其他楚国山歌都已经没有文字留传下来,所以我们也不知道这一些山歌写的是什么。”
  程礼侃侃而谈,发表自己对于楚国山歌的见解。
  “那可不一定。”
  黄一凡摇了摇头:“程礼先生,没文字并不代表不知道这一些山歌写的内容,没有文字并不代表我们不能研究这一些山歌。其实这一些山歌,在楚国,也就是现在的北湖这一带,仍有很多人会唱,但他们唱的并不是普通话,而是楚国方言,他们用楚国方言传承了这一些山歌。”
  呛浪的水很清呀,他可以洗我的帽。
  呛浪的水很浊呀,他可以洗我的足。
  正在讲解之时,黄一凡突然唱起了一首歌曲。
  这首歌曲大多人听不懂,曲调与现在的流行乐完全不一样,而且,听起来还是用方言唱的。
  唱完之后,黄一凡看向了程礼:“程礼教授,据说您是北湖人,北湖也就是古代的楚国了,对于楚国方言想必你是知道的。这首山歌,想必程礼教授您也非常熟悉吧。”
  “当然熟悉,这首山歌叫做沧浪歌,我自小就会唱,怎么,这首山歌有什么问题吗?”
  “没问题,一点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