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同时,当你体会到这一层意思的时候,你会发现,这一首诗比之原来有意思多了。
至于第三层意思。
这个说来就相对复杂一些。
当初黄一凡也是想了许久,参考了许多的资料,这才体会出来。
要理解第三层意思,必需联系第一首与第二首诗。
第一首诗说的是诗人在早晨的时候迎客,但因为下了雨,于是大家都没有出去,只是陪着客人喝酒。只是可惜客人不胜酒力,竟然醉了。这让诗人倍觉可惜,感叹一句,其实西湖晴天与雨天都有不同的魅力,不同的看点,但自己的朋友却无福欣赏。
随后是第二首。
第二首其实是对第一首的补充。
他告诉我们为什么说西湖晴天与雨天都好看。
不过,第二首诗最为重要的并不是晴天与雨天,而是西湖与西子的对比。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一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拿西湖与西子相比,不管是晴天,还是雨天,不管是淡妆还是浓妆都是很美丽的。
这里有一个问题。
其实诗人在第一首诗的时候,他就已经说了西湖的晴天和雨天都很好看,并为,正因为他知道,所以他才感叹朋友没有欣赏到有些可惜。那么,按理来说第一首已经解释了,那么第二首就不需要再解释了,可诗人仍然解释。
那么,如此强加解释除了诗人有一个更为好的比喻解释之外,他还想对大家说,我已经跟大家说了西湖的美丽,那么,拿西湖与西子相比,你们认为谁最美丽?
当然,第三重意思黄一凡不可能告诉他人。
他人能明白的就明白,不明白的黄一凡也不会说。
且让这一首诗当作是考验大家诗歌欣赏水平的诗句,不是很好吗?
心里微微笑着,黄一凡感觉这一趟旅游爽得不行。
不仅赚了100万,而且因为自己写的这一首诗,西湖竟然开辟了一个人工景点。
这可是一大装逼神器呀,以后逢年过节还可以吹上几个小时。
这简直如古代名人一般的待遇嘛。
不过,黄一凡不知道是,相比之100万以及西湖的人工景点。一个更为让黄一凡感觉到爽快的事儿,却是又跟着来到。
天下第一白以及黄一凡本尊笔名竟然从6星一跃之间成为了7星作家。
第五百二十五章 泰山风景区也要黄一凡写诗
7星。我靠,竟然这么快就达到7星了。
看着黄一凡笔名升到7星,黄一凡简直有一些不敢相信。
因为,前一段时间他还看了黄一凡的作家等级,也才6星。
这个6星纯粹是此前写的射雕与纯爱小说积累下来的经验升上去的。
可是,最近自己又没有做什么,怎么一下子就6星了?
难道是楚辞学的原因?
黄一凡有些奇怪。
如果要说做了的话,那么,应该就是楚辞学了。
毕竟是关系到学术,只要学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样能升星。就像秋水这个笔名一样,几年时间都不冒泡,但是,一篇大学之道就够他不断升级的。可是,黄一凡却知道,虽然自己最近搞出来一个新的楚辞学,但目前这种学术并没有得到全国所有人的承认。
最大的阻力是燕大,哪怕黄一凡三堂讲座讲的他们哑口无言,但要让他们承认自己的地位,最近一段时间基本不可能。
随即,黄一凡便查看了一下具体升级的解释。
果然,不是因为楚辞。
虽然上面也有解释黄一凡的楚辞学的确很出色,也的确加了不少积分,但因为黄一凡新楚辞学刚刚出现,暂时无法定义,所以加的积分也有限。
那么,不是新楚辞学是什么?
黄一凡继续查看解释。
最终,从经验值解释上面,黄一凡查看到了真相。
“欲把西湖比西子。”
这一首诗,竟然给黄一凡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
一首诗增加500万经验值。
这个结果将黄一凡给吓到了。
我草,这不是直接等于写一首诗立即就成为了5星作家?
看到这个答案,黄一凡简直傻了眼。
有没有搞错?
黄一凡太奇怪了,要知道,他可是知道诗歌这种东西虽然经典,但诗歌再经典也架不住创作起来容易呀。要是随便写一首诗就给你几百万的经验值,那岂不是分分钟直接升到10星,成为挑战上帝的人物。
而且,一般来说,作家在创作诗歌之时,第一首比较有份量的诗可能会加比较多经验。但是,如果下一首诗与之前所作诗差不多,哪怕虽然也很经典,但所加的积分也不会多。此外,哪怕就算是创作了更为经典的诗,也不会加太多的积分。
这也是为什么此前黄一凡写了很多不少经典的诗,但却并没有加多少积分的原因。
可是,这也是黄一凡同样感到奇怪的。
按理说,之前自己写了这么多首诗,为什么只加了一点点积分。
反而,最近只写了一首广告诗,虽然这一首诗也很经典。但却比之此前自己所写的诗来说,这一首诗或许还排不上号。可是,为什么这一首诗却给自己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而此前所写的更为经典的诗,却一点反响也没有?
黄一凡脑海里不断细想。
他倒是知道,华国作家协会里面除了有硬性按销售册数为指标之外,还有一个按影响力评价星级的影响因子体系。影响因子体系不会考虑作品写得怎么样,也不会考虑作品销售多少,但是,他所抽查的却是作品对于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值。
一般来说,影响因子分数越高,所额外给的隐藏分也越多。
大学之道一路帮秋水升级,就是因为大学之道这一篇作品的影响因子指数非常强大。
但这仍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看上去很普通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这一首诗,影响因子竟然如此之大?
难道是因为这是广告诗?
这当然是笑话。
难道是因为自己弄出来的这首诗的三重意境?
应该不是。
黄一凡摇了摇头,这首诗的三重意境虽然很吸引人,但他的影响并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大。
只有一些文艺青年会去纠结里面的三重意境指的是什么,但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只是会认为这首诗写得不错,很生动形象的写出了西湖的特色。
咦……
想到这里,黄一凡灵光一闪,他现在有些明白了。
为什么普通人会认为这首诗写的不错?
答案是这首诗写得很好吗?
不不不,不是这样的话。
相比于写得好,黄一凡写的任何一首楚辞都要秒掉这一首。
可是,为什么他们还给这一首诗增加了500万的经验值?
答案只有一个,西湖景区砸了1亿多人民币在央视等各个地方做广告。
西湖做广告虽然为的是给他们西湖风景区拉人,但是,西湖做广告最为重点的一句话,便是黄一凡写的这一首“欲把西湖比西子”,铺天盖地的广告,最终造成了这一首诗瞬间在短短时间之内,成为了人人都知晓的一首经典诗句。
哪怕是一些没会文化的人,在这么多广告轰炸之下,也知道了这一首诗。
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欲把西湖比西子”的“影响因子”指数会这么高的原因。
也如此,这也是为什么“欲把西湖比西子”会比黄一凡此前写的任何一首诗都更具有传唱度的原因。
黄一凡眼睛不时乱转。
这个时候,他突然想到了一个快速升星的办法。
如果按刚才自己所想的是正确的,那么,自己便可以靠这种方式再来刷一些积分。
脑子转的飞快,黄一凡立即将目光打到了全国各地的五星级名胜古地之上。
当然,之所以选择五星级风景名胜是有原因的。
黄一凡认为。
这些五星级名胜古地前世就有一大堆的诗可供自己选择,比较好运作。
二来,这一些5星级名胜古地名气大,有比较多的人观注。
三来,也是为重要的原因,这一些5星级名胜古地有钱,并且也舍得花资本做广告。就像西湖,光是在暑假的广告费就投入了1亿多。这要是选择一些4星的或者不入星的风景区,哪怕你的诗写出堪比诗经圣诗一样的句子,一时半会也同样不能引起太多人的注意。
你要问为什么?
废话,这些风景区没钱呀。
一切考虑好,黄一凡便准备拿一个五星级风景区试试手。
拿哪家呢?
泰山还是黄山,亦或是庐山?
这一些名山大川的名气,可不比西湖低,而且,也同样有钱的狠。
正在黄一凡准备随便挑一个的时候,让黄一凡意想不到的是,一个自称是泰山旅游风景区CEO的家伙,却是主动找到了黄一凡。
第五百二十六章 泰山PK西湖
刘风华是泰山旅游风景区有限公司CEO。
时值暑假,正是各大旅游风景区的旺季。
只是,前些天刘风华却是统计了一下最近一段时间泰山旅游的人数。却是发现,今年时期来泰山旅游的竟然只比往年增长了1%。这样的一个增长幅度,对于国内日益需求的旅游市场来说,几乎相当于没有增长。
当然,刘风华其实也知道,泰山是全国知名的五星级旅游胜地,本身规模已经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哪怕再增长,可能也有限。可是,当刘风华知道西湖风景区最近人数一下子大涨200%之后,瞬间心情就有一些不淡定了。
同样是五星级的旅游胜地。
但一个是1%,一个却是200%。
是泰山比西湖名气小吗?
不,泰山怎么可能比西湖名气小。
是西湖最近一段时间广告打得凶吗?
虽然这的确存在一定的影响,但刘风华自问泰山最近打广告的力度也不小。哪怕比不上西湖,但也不可能一下子游客的增长人数就完完全全的碾压他们泰山。
直到,当刘风华研究了一下西湖的广告之后,他终于明白了原因。
“欲把西湖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