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千万虽然在普通人眼里就是个天文数字,就算是放到曾经二十年后的悠然看来都绝对不是个小数目的数字来说,悠然可以毫不犹豫的去帮助那些她觉得需要帮助的人。
因为前世有了多活二十多年经验的悠然知道,华夏一向都是对外慷慨,而对自己人永远都是,宁可自己人受委屈也要去帮助外人。所以想要真正的帮助华夏内部那些真的需要的帮助的人,还是要靠自己啊。如今她有能力,有实力,是时候开始履行自己当初对爸爸妈妈说过的那些话了。
庆功宴上,不仅仅是罗家的全体,就连韩家来的几个人都一直在夸赞着悠然。两家因为悠然的关系,现在在很多方面都有合作,而且前一段时间,韩家内部清理的时候,罗家也是帮了不少忙的,虽然说两家不可能实现真正的合并,但是因为悠然,现在他们在意志上已经是高度的统一了。
除了罗韩两家,还有悠然和她带来的三个人之外,这次庆功宴还邀请了翡翠王师徒两人,沈家被排除在外了。虽然翡翠王和沈家的关系比较特殊,但是有些事情还是不能让沈家知道的太多,比如悠然和韩家的关系到底是怎么个情况,这些还不是时候对外公开,即便是关系好,也还是有个亲疏远近的区别的。
庆功宴之后第二天一大早,罗嘉铭的秘书就兴高采烈的去罗家报告,今天所有港产报纸的头版头条都是昨晚罗氏珠宝的那场拍卖会,而且就连国外的一些之民报纸也都对罗氏珠宝拍卖会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而且一边倒的在对这场奢华的拍卖会进行了描述之后,都对罗氏和韩氏宣布的启动的慈善工程提出了高度的评价。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一个反面的声音,这是前所未有的情况。
在商业竞争中,任何一个人,一个集团都不可能得到的声音都是好的,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了。可是如今罗氏居然没有听到一个反对声音,那就说明,昨晚的那场拍卖会成功了,而且是非常非常的成功。不仅仅是赢得了金钱,更多的是赢得了人心,看来悠然的这个慈善拍卖的想法确实是再好不过的了。
之后在一上午的时间里,罗氏接到了无数个电话,其中大多数是各企业希望能参与罗氏的这个希望工程建设当中,还有一些事昨晚中拍,今天上午即使将款项准备好了希望快速交接的电话,另外有一个让罗嘉铭最意外的电话,居然是华夏的外事办打来的。
因为此时的香港还没有回归,所以华夏内地和香港之间处理一些事务还需要有对外事务办出面处理的。外事办的工作人员也是今早收到消息听说了香港罗氏珠宝要对华夏大陆山区进行捐助,虽然还没有正式的接收到的关于罗氏方面过来的同传,但是这个消息已经进行过多方的证实它的可靠性了。
之前因为悠然居开业的事情,现在悠然和欧阳家的关系现在在帝都也算是人尽皆知,而悠然是罗嘉铭干女儿的事情这次在罗氏珠宝的拍卖会上也算是大张旗鼓的对外正式公开了,介于这两方面的关系,外事办的人大概也觉得罗氏对华夏的希望工程捐助也许和欧阳家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不管是为了讨好欧阳家,还是本身这件对华夏的意义来说,他们都有必要提前沟通好这件事情。(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五章 过年啦
罗嘉铭听秘书说接到华夏大陆外事办的电话,开始还有些茫然,自己什么时候和华夏政府扯上关系了,一旁的悠然一下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关系,只说个‘捐款’,罗嘉铭就知道她是什么意思。嗯想想也是,应该也是和这件事情有关系。
罗嘉铭虽说早年间和欧阳言的交情不错,后来两家也素有来往,不过并没有向外界如何高调的公开。而如今,自己能被华夏方面的政府如此关注,怕还是要托了悠然的福了,不知道算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于罗嘉铭本人来讲,自然不见得是什么好事情,他作为一个商人,和政府部门有所交道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也并不想有过多的来往。但是对于罗氏珠宝来说,之后和韩氏集团的共同目标就是进入华夏大陆市场,提前有所来往为之后的罗氏进军华夏还是有不少好处的,所以即便是于私心上有多么不想和那群人有牵扯,他也得客气的接了这电话,这就是官商自古以来的关系。别说他今日的成就,就是未来他成为世界首富,除非他可以像翡翠王那般自己占岛为王,独立了,否则他无论是在哪个国家的地盘上,都是要受人家的管束的,这就是自古以来民不与官斗的根本原因吧。
罗嘉铭亲自结果外事办的来电,进了一番客气的沟通,确认了捐款的真实性,最后达成此后罗氏集团的希望工程基金对华夏的所有援助拨款都由外事办亲自介入,一定保证转款专用的协议。同时为了将如此巨大金额的捐助资金能够真正用在专门项目上,罗氏可以派人驻华夏办公监督。
能够最终达成如此意向,让悠然还是比较满意的,而是年后的华夏,虽然也有不少人是在做慈善事业,但是被那些政府部门的蛀虫从中层层盘扣,最终用在慈善援助上的资金已经所剩无几,好在现在还只是九十年代初,很多方面相比起后世虽然落后了不少,但是人心还没有被贪念腐蚀,还是有不少真真正正为老百姓考虑的政府官员存在的。
有时候想想也真是觉得可悲,人穷的时候,人心是善良的淳朴的。等人有了钱,不能说是就不善良了吧,但是也是想法越来越多,欲望越来越多,最终本质也会变,虽然不能说所有人都是如此,可是这样的人比例也不是个小的比重的。虽然说人的本性占很大的决定因素,但是后天的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捐款这么轻松的就定下了执行方案,对罗嘉铭和悠然来说也是一件好事,毕竟也算是对公众有所交代了,剩下的就是每年一次的对公众透明的公开专项基金的使用情况,悠然希望这项希望工程是一项真正能够造福山区孩子的工程,而不是面子工程,以后等希望小学建好,她要一所一所的去看,她想亲自去监督,她知道对那些孩子们来说,知识才是他们未来真正的希望。
不管怎么说,罗氏这一次的拍卖会和慈善工程的建立在香港算的上是大获全胜,在三天后悠然离港之前,罗氏拍卖会提出的利润加上悠然和各方的捐助已经达到了八千万的资金,这笔数目让华夏人为之震惊。
在华夏人每月还在领着一百块不到的工资的时候,听过香港人给他们的贫困山区捐助了八千万港币,华夏币达到了一个亿还多的钱,为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盖学校,让那些上不起学的孩子,不仅有学上,还每人每月有三十块钱的生活补贴,即便是那些家里孩子多,负担重的孩子们也不必为了承担家里的生活而早早辍学的孩子也可以背上书包去上学了。这个消息在华夏一公开,就在人民中受到了高度广泛的赞扬和传播,仅仅不到一周的时间,就连偏远山区与外界联系甚少的那些孩子们都知道了。
他们没有电视,没有广播,全靠的是从外面回来的乡里乡亲口口相传的消息渠道,虽然没有得到证实,但是,他们希望这是真的。人有了希望好像就活得有意义了,他们可以上学了,他们只要学了知识,以后就可以走出大山,再也不用想祖辈们守在这贫困的大山里,一辈子过着永远担心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了。
悠然和罗嘉铭永远都想不到,他们的善意之举,改变了多少人的命运。不过这不重要,人们经常说,不以善小而不为。虽然他们的能力有限,但是只要他们努力了,能帮一个算一。在多年以后这个基金已经不仅仅是他们这些人在做的时候了,那个时候有更多的人加入到其中,而这些人里就有当年罗氏希望工程帮助过的孩子。
罗氏因为这一次拍卖会和慈善活动的成功知名度有了大大的提高,比起每年高昂的广告费用,好像这个效果要好的多,这是罗家人远远没有想到的。连带的因为和罗家全面合作的韩家,也是收益不少,这真是真正的双赢了,看来日后进军华夏市场的事情应该也可以提前提上日程了。
悠然就这样在上学,学才艺,练功,打理悠然居和翠玥轩的日子中忙碌而充实的成长着,日子虽然忙碌但是也很幸福,因为有爸爸妈妈在一起,再也不是前世看着妈妈为她们两人的生计奔波的日子了。
这一年的寒假里,悠然全家到天华岛过年,享受了一下难得的轻松假期。本来于建斌还想留在家里看店的,春节期间,生意应该要比平时还好。不过被悠然硬拉走了,她说钱是永远赚不完的,难得大家一起去度假,怎么能少了于建斌,大家都纷纷表示赞同,就连平时让他们多攒钱要节俭的沈兰,也同意外甥女的说法。
因为一家人都出不去度假了,食材和酒就没有人供应了,所以悠然居自然也是假期停业了。不过为了回馈老顾客这半年来的照顾,之前凡是在悠然居消费过的客人,都可以按照金额积分,兑换贵宾卡,和当初翠玥轩的会员制度差不多的意思。
在悠然居停业之前的三天,所有会员可以按照自己所持有的会员卡级别购买相对应的酒,并且还有一定的折扣,一年仅有一次的机会,平时每次消费,各种酒仅限买三坛,别说送人了,就连自己家喝都不够。这次悠然居的这个活动要比平时的政策放宽不少,所以三天内大家简直像是酒水不要钱似的拼命购买。仅仅三天,悠然居所有的酒品加起来总销量就有十万坛,这个数字让冯劭和于建斌吓了一跳,还好悠然准备的购充分,除了要送给帝都各家亲朋的分量,悠然居销售的这个数据还是顶的住的,不够最后也没剩下多少,也就不到一千坛了。
不过郑源倒是没有太过意外,这半年来在悠然居,他已经变得处变不惊了。这半年来他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