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自有找杨志远商量的就是‘杨家湖山泉’的运输问题,‘杨家湖山泉’不像‘杨家毛尖’,毛尖体积小价值高,客户需要毛尖,杨自有可以开着‘五十铃’上市里省里上邮局,上百万的毛尖,杨自有只需跑一趟就可以搞定。山泉水就不成,五万元的山泉水就得装上满满的一卡车。随着气温一天天的升高,山泉水的销量也一天天加大,运输就成了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杨自有说:“志远,你得赶快想一个办法才行,现在要货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可我们的产品积压在库房里就是发不出去,都快把人急死。我刚才还接到了杨呼庆的电话让我赶快发一火车皮的山泉水到贵州去,可现在火车皮如此紧张,我上哪找火车皮去。”
杨呼庆被杨志远派到西南一带跑市场有一个多月了,杨志远用人很准,杨呼庆能吃会道,这小子开展业务的能力还真是让人没什么话说,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杨呼庆硬是把西南各省跑了个遍,签了好几个大的订单。这次他让杨自有发一火车皮‘杨家湖山泉’到贵州的事情,杨呼庆早就跟杨志远做了汇报,杨呼庆光是为了见这家食品公司的经理,就愣是在人家的楼下足足守了三天三夜,并最终和这家贵州最大的食品公司签订了代理合同,十五万的货款昨天就已经打到公司的账上了。
钱是到账了,可运输还真就成了一个大问题,西南各省山路崎岖,本省到贵州用汽车运山泉既不安全又不合算,唯一安全省心的方式就是用火车运。杨志远其实对此早有考虑,知道这‘杨家湖山泉’一旦打开市场,少不得要和铁路部门打交道,一直想着法子想和市里铁路货运站的站长取得联系。可现在的铁路部门牛气哄哄,是有名的‘铁老大’,一般人根本就没放在眼里,别说是站长,就是下面的运输处长、调度室主任,杨志远至今连面都没见上。
杨自有着急,杨志远心里其实比他更急,杨家湖山泉水公司自四月以来每天加班加点的生产,把库房里堆得满满的,就是为接下来这几个月水质类产品销售旺季的到来作出的前期准备。现在眼看旺季即将到来,可运输却成了制约公司发展的瓶颈,杨志远心里的焦虑也就可想而知。可作为主帅,杨志远知道不能把自己的焦虑表露出来,不然自己一乱,下面更会不知所措,自乱阵脚。
杨志远镇定自若,说:“自有,你现在就和杨广唯到市里、省里的货物集散市场去,看能不能和那些适合运送山泉水的个体车辆签订一个季度运输承包合同,在这个夏季里,我们杨家坳负责货源并且按市场价结算运费,如果轮空,我们照样支付费用,但前提是,所有的车辆每天都得在杨家坳待命,由杨家坳统一调度。”
杨自有喜形于色,连连道:“这个法子好,操作起来简单方便。个体司机谁不愿意找个稳定的活,我看这事情好办。这样一来省内的运输问题就好解决了,只是杨呼庆那边的事情该咋办?”
杨志远说:“我再想想办法,如果实在不行,就用汽车运,成本高点就高点,务必保证货物在十五天内准时到达贵阳。”
杨自有点头,说:“走一步算一步,我看也只能先这么着了。”
二人正说着,姜慧就走了进来,杨自有没见过姜慧,自然不知他是马副省长的夫人,他还以为是哪里来的茶商,他很是热情地问:“您找谁?”
姜慧咯咯一笑,一指杨志远,说:“我就找他。”
杨志远心里想着事情,没怎么留意门口的动静,此时一听竟然是姜慧的声音,他赶忙站起身来,说:“姜姐,你怎么来了?”
姜慧笑意盈盈地说:“今天到新营来办点事,知道你在杨家坳,顺便来看看你。”
杨自有一看姜慧和杨志远彼此熟路,就笑,说:“志远,你们慢慢聊。我这就和广唯到市里跑一趟,先把运输车辆的事情拿下来,至于发往外省的火车皮,你还得想想办法,毕竟用汽车运,不是长久之计。”
姜慧很热情,等杨自有一离开,姜慧就笑着说:“志远兄弟是不是遇上什么为难的事情,你说说看,也许你姜姐可以帮上一些忙。”
杨志远知道自己这事情,姜慧还真可以帮得上忙。马少强是本省主管交通的副省长,尽管铁路部门人事任命权和财务管理权都不归地方政府管辖,但在业务上和本省肯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站长可以不在意他杨志远,也可以不在意向晚成,但他不可能不在意马少强,作为主管交通的副省长,马少强尽管不能在铁路方面人事任命上横加干涉,但建议权他还是有的,真要讨马少强不高兴,他如果执意孤行,向上面建议撤换个把地方车站的站长,那还是有这个能力的。可杨志远到现在都没弄清楚姜慧想在自己身上谋求什么,他对姜慧也就心存戒心,铁路运输方面的事情,他可以无所顾忌地找向晚成帮忙,但他却不想麻烦姜慧,他笑,说:“姜姐,没事,这等小事还用不着你出面。”
姜慧是何等聪明之人,她一进来,就知道杨志远他们在商量何事。既然杨志远不愿意说,姜慧也就不问,但她心里知道该怎么去做。姜慧转过话题,说:“志远兄弟,你真是不够意思,你在杨家坳闹出了这么大个动静,我竟然是看了报纸才知道。你我上次在省城相遇,你竟然只字未提回杨家坳经办公司一事,我还一直以为你在北京的部委工作呢。”
杨志远玩笑,说:“难得姜姐如此挂念,我回杨家坳也就是为了混口饭吃而已,那好意思跟你说起。”
姜慧知道杨志远说的是玩笑话,堂堂名牌大学的高材生,即便是没有陈明达这层关系,要想混口饭吃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杨志远到哪不成,根本用不着回到杨家坳这么一个山村角落。姜慧和杨志远交往不多,但她长年在场面上走,善于察言观色,她知道杨志远是个有能力和抱负的人,办事牢靠有章法,口风又紧,这样的年轻人,加上有陈明达这样深厚的背景,稍加历练,他日之成就肯定不可小视。
姜慧这次是特意到杨家坳来的,各类媒体对杨志远详尽的报道,早就引起了姜慧注意,姜慧一直以为杨志远在北京,没想到杨志远会回到杨家坳折腾了个什么农业发展公司,看报道,杨志远经营的还很是不错,这让姜慧对杨志远这人更加产生了兴趣。这次马少强到市里检查工作,姜慧就找借口,随马少强一同到了市里,然后抽空让人带着跑到了杨家坳。姜慧一进村,看到杨家坳这个昔日的穷山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更让姜慧坚定了自己的看法,杨志远这个人不简单,他日必有成就,值得自己投入。姜慧苦心积虑地想要和杨志远走近,除了陈明达这方面的原因,她还有另外的考虑,她知道马少强这人强势,尽管她没少在马少强耳边吹枕边风,但个性使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更改的,马少强现在虽然有所收敛,但依然强势不改。强势之人,树敌自然就多,姜慧是明白人,马少强这人即便不会阴沟里翻船,也会有到点靠边站的时候。此时自己和杨志远这样的人走得近一些,也是为自己的今后积累必要的人脉关系。
姜慧笑,把手里提着的礼品递了过来,说:“这次到杨家坳,一来是见见你,拜会一下伯母;二是在电视里看到杨家坳的景致不错,顺便来赏赏景。”
张青在村小给孩子们上课,没在家。杨志远看了那堆礼品一眼,都是些老年人滋补的礼品,价值说得过去,倒是可以接受,这次杨志远没有拒绝,他笑着接过,说:“那我就替我母亲谢谢姜姐了。”
杨志远坦然受之,姜慧很是高兴。杨志远说:“要不,我陪你到处转转?”
姜慧点头,说:“好啊,走,看看去。这人啊,在城市里呆久了,就想着要改变一下心境。”
杨志远说:“要是姜姐觉得杨家坳的景致真的不错,姜姐有空就来杨家坳走走,换换心情。”
姜慧笑,话中有话,说:“我要是老到杨家坳来打扰你志远兄弟,你不会觉得烦啊。”
杨志远也笑,一语双关,说:“岂敢,我们杨家坳人自古好客,到我们杨家坳来的可都是客。”
第19章 运输问题(2)
杨志远和姜慧现在姐弟相称,在外人看来,两人的关系肯定不同寻常,其实只有他们自己清楚,他们的关系也就是点到为止而已。真正的情谊,是在彼此欣赏彼此交心的过程中产生的。
外面有一种说法,说有三种关系是最铁的:一起嫖过娼一起扛过枪一起同过窗。杨志远对此并不认同,一起嫖过娼又能怎么样,这样的关系只不过是一种互相利用的酒肉关系而已,而且也是最不牢靠最不靠谱的,利用完了就拉倒,一出事就一起完蛋。真正的情谊应该是后面两种,扛过枪的那是生死情谊,战友情份,在战争年代那是以命相托的。杨志远没有当过兵,他理解这种情谊,但他没有亲身的体会,但对于同学情谊他是深有体会,苏锋、李长江、张悯、沈协、包括张霞、安茗、许晓萌,尽管他们的家世各不相同,但他们同窗多年,了解彼此的性情,互为欣赏,彼此间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必加以任何的掩饰。这样的感情,不是一朝一夕间就可以形成的,它需要时间的慢慢沉淀。
杨志远现在对姜慧的态度可以用敬而远之来形容,他对姜慧心存芥蒂,自然也就不想过于贴近。他也明白,就目前而言,他和姜慧不在一个级别上,姜慧的身后毕竟站着本省的一个权势人物,本省不知道有多少人在想着法子想和姜慧套近乎,在外人看来姜慧肯和他姐弟相称,是对他杨志远的抬举。他现在既然回到了杨家坳,那他就有必要和姜慧这样的人处理好关系,至少要让姜慧在情面上感觉过得去,收姜慧带来的礼品是如此,让姜慧有空到杨家坳来走走也是如此。尽管他不想与姜慧走得太近,但也不能太远,他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