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志远-第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石说:“志远这么说会让我倍感惭愧,我四十岁就被大伙选为族长,可这几十年里,大伙的生活一直疾苦,说实话,我的心里是一直是饱受煎熬。好在志远你心有乡亲,甘愿回到杨家坳来受苦受累,带领杨家人致富奔小康,让杨家人看到了希望和好的前景,要不然我真不知自己百年以后,有何脸面去面对杨家的列祖列宗。”
  杨志远说:“杨石叔,杨家人以前生活过得紧巴,不富裕,这是事实。可这是大环境所致,怨不得您。”
  杨石摇摇头说:“志远啊,你这是在宽你叔的心啊。”
  杨志远说:“您老想没想过,为什么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杨家人尽管生活贫苦,却从来就没有放弃过对国家忠诚、为民族尽义的原则,一代又一代杨家人为了民族大义舍身忘我,舍生取义,成就满门忠烈的真正原因吗?”
  杨石摇摇头,说:“这是祖宗遗训就是:忠、义、勇,我们作为后人的岂敢不从。”
  杨志远说:“您老这话错了,祖宗遗训是不假,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杨家人世代的族长,坚持祖训,严以厉己、宽以待人,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得以影响一代又一代杨家人,杨家人才会团结一致、英勇顽强、不屈外强,是您们这些族中长辈让大家坚信自己的付出是值得的,自己一时的付出肯定会给杨家后人一个光明的未来,自是一个个奋勇向前,不知后退。”
  杨石说:“志远,你这话说得太大了,你杨石叔也就是一个农民,可受不起。”
  杨志远说:“那就说点小的。我在县一中读高二那年,家父病逝,我准备休学外出打工,帮母度日,就在临行前,您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不停蹄地赶到县一中找到我。我记得那年新营下了好大一场雪,所有通往山里的班车都停开了,您为了急着见我,愣是带着广唯他爹走了近百里的山路找到学校,那天的您是个什么样子您可能没在意,可我一直记得清清楚楚,您头发凌乱,发梢都结了细小的冰凌,浑身上下都是泥巴雪水,因为冷,您一直搓着手、呵着气、缩着背,不停地走动。其实您到学校就为了告诉我一句话:娃儿,你放心读书,家里的事情用不着你操心,只要我们杨家坳的杨家人还有一个喘气的,就决不会让你娃儿休学。您把家里带来的熏鸡、腊鱼、腊野猪肉留给我,为了节省十块钱的住宿费,您愣是不愿在县城休息一晚,当天就和广唯他爹带着几个烤红薯就回去了。那天的雪虽然小了些,没前几天那么大,可你走出去没一会,头发还是飘上了雪花。那天我站在学校的走廊上,看着您离开,您不会知道那刻我的心里的感觉,那刻我为自己是一个杨家人倍感自豪,我知道自己不是一个人在面对苦和难,我的身后是一个群体,有着杨家坳几千号人,我在那一刻下定决心,再苦再难我都不会休学,我要读书,为自己也为我们杨家坳的乡亲。在好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脑海里都是您佝偻着身子,顶着寒风在风雪中行走的背影。我又岂敢不努力不发奋不图强,我能考个全省第一,应该也与此有着莫大的关系。您说,这是不是您们这些族中长辈给了我们后辈以前进的力量?”
  杨石说:“志远,这都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你怎么还记得那么清楚?”
  杨志远的眼睛有些湿润,说:“对于您来说,这是小事,可对于我来说却是一辈子的记忆。天那么冷,雪那么大,上百里的山路,您来回得走多少天啊,我后来才知道,那四天三夜您是怎么走过来的,冷了就喝辣椒和酒,渴了就喝路边的雪水,饿了就吃挎包里的红薯,累了就在路人家的屋檐下借宿。要知道您那时就已是一个七十来岁的老人了,可为了杨家后辈,您全然不管不顾,严寒疲倦对于您来说,根本就算不了什么。”
  杨石说:“志远,跟祖先们血战沙场,生死相托的情谊比起来,我这些小事又算得了什么。”
  杨志远说:“我知道对于你来说,不知道什么是信念,其实祖宗遗训的‘忠义勇’三个字,就是您的信念,就是它支撑着您这么不顾一切地去做自己认为必须要去做的事情。其实就是这些您看似微不足道的事情,在影响着我们这些后辈们,一个家族的精髓才得以传承。”
  杨石说:“志远,说一千道一万,这还是得怨我,让我这族长当的不称职,让杨家人受苦了。”
  杨志远说:“这怎么能怪您,您要知道,有些东西是根本用金钱来买不来的,金钱可以买来许多物质上的东西,但是它永远买不了正直和勇敢、真挚和善良,更买不来风雪中那份赴汤蹈火义不容辞的情谊。”
  白欣旺说:“杨石,志远这话说的对,我们杨家坳人以前虽然穷苦,可我们杨家人一直团结一致,从来就不曾抱怨过,就是因为我们这些人从你的身上看到了一个人做人在基本的品质,忠诚、平实、善良,我们当年选你当族长也是基于此。不说别的,就说三年自然灾害,来我们杨家坳避难的人那么多,可我们杨家坳有自己一口喝的,就不少外人一口吃的,我们没有让一个外乡人饿死在我们杨家坳,这是什么,这就是道义。你顶风冒雪去学校找志远,也是如此,当然对志远你不仅仅是道义所在,还有情谊所然。”
  杨志远说:“其实正是从这些小事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品质,而一个家族的品质和良莠,从一个家族的族中长辈身上得以体现,一窥究竟。这正是您杨石叔所言的小处,而往大处说,一个家族,由一个个家族成员组成,一个民族是由一个个家族组成,一个国家又是由一个个民族组成,家族就是一个国家的基石,如果一个个家族都坚持做人的基本准则,都像杨石叔您这样的做人,那我们的国家肯定可以繁荣昌盛,稳定富强。”
  杨石说:“志远,不管怎么样,你杨石叔的能力还是有限。志远,你这人为人诚实重情重义,头脑灵活,做事有章法讲道义,具备许多做人的优秀品质。我知道对于你来说,杨家坳的这片土地必定太小,你迟早还是会走出去,不管你今后做的事业有多大,也不管你今后的官当的有多大,我都希望你牢记一点,做任何事情只要问心无愧,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杨家的列祖列宗,那就成了。”
  杨志远严肃地点了点头,说:“杨石叔,我记住了。”


第28章 福星高照(2)
  白欣旺说:“杨石,既然小辈们一番心意,我看你也别推辞了,生日这事就由志远他们去操办,我们不操那份闲心了。”
  杨石说:“我觉得这事情由我起头总是不好,老白,你比我小十一岁,要不明年从你七十大寿开始。”
  白欣旺笑,说:“七十和八十能是一码子事吗。志远,我看这事也不必跟杨石商量了,你们该怎么办就怎么办,反正这是全族人的意思,他同意不同意都是一回事,甭管他。”
  杨志远说:“杨石叔,您就按大家的意思办吧,要知道您总是只知给予,不求回报,对于杨家坳的乡亲们都是也是一种心理负担,让大家都觉得亏欠了您。”
  杨石笑,说:“志远,你这是哪门子歪理。”
  杨志远摇摇头,说:“这可不是什么歪理,它属于心理学,有一定的道理。”
  白欣旺说:“我可不管什么心理学不心理学的,我就觉得你杨石再推三推四的,会让大家心里憋屈的慌。”
  杨石一笑,说:“怎么我不按你们的意思做还不对了,你说这算个什么事。”
  杨呼庆说:“杨石爷爷,你就答应了吧,你看我们现在都等着喝完你的寿酒再出去,你要不答应,大家都耗在杨家坳不走了,那多耽误事情啊。”
  杨石一摆手,笑,说:“行了,我看你们这个阵势就是不达目的不罢休,算了,就按你们说的办,现在你们该干嘛去干嘛去,别耽误我晒太阳。”
  杨志远一笑,觉得杨石这话有些哲理,世事再纷杂烦扰,可太阳每天还是会升起,该享受阳光的时候就得享受阳光,这何尝不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杨石寿宴的一切事宜,杨志远都交由白宏伟去负责安排处理,用不着他去操心。但有件事非得杨志远自己出面才行,其他人自是无法办到,那就是请向晚成来参加杨石的寿宴。这件事杨志远没有和任何人商量,请向晚成参加杨石的寿宴还只是他的一个想法,这一年里向晚成到杨家坳不下十余次,但都是因公,很多的时候都是陪相邻各县的领导来杨家坳视察工作,尽管杨志远极力撇清自己和马少强之间的联系,但是上次市长胡捷和姜慧到杨家坳那么走了一趟,官场之人还是不免把杨家坳和马少强、胡捷联系在一起,官场之人不仅需要谋事还要谋人,能走到一定位置的,无一不是人精,对领导的一举一动都会仔细揣摩,加以分析。胡捷上任伊始,什么地方都还没去,他下县视察的第一站就是杨家坳,官场中人虽然不知其中奥妙,但都会很自然地把杨家坳与胡捷联系到了一起。本市是辖县市,下辖区、县若干。一天,某县委书记突然心血来潮,想到杨家坳来参观学习,官场讲究对等,兄弟县的书记来临,向晚成自然得亲自相陪,以示重视。官场是有蝴蝶效应的,一人先动,众人跟风,于是一段时间里光临杨家坳的县级领导络绎不绝,且不说杨志远深感其烦,连向晚成也是苦不堪言,私底下,向晚成没少向杨志远抱怨。杨志远明白向晚成的苦衷,向晚成现在手头上的事很多,他正在不声不响地按照当初和杨志远的商议的事项,在新营进行农村金融改革试点,这来新营的领导一多,不免要影响他的工作。可人家要来,他向晚成又不能拒绝,除非他不在本市,但向晚成外出学习,人家不可能不清楚,人家要来肯定要趁向晚成在家的时候。同处一市之官场,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官场的礼数向晚成不能不遵守,人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