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卓志欣摆摆手免了他们的礼:“进来说吧,不要惊动外人。卢刚,你来外面守着,但有异动都来报我。”
说这后一句话语调冷硬,显是对卢刚方才贸然动手十分不满。
招呼了杨蓁等三人进了小屋,卓志欣也如那日徐显炀一样,用木板挡住窗户才点了蜡烛,
“自那日发现葛六死后,大人便命我们轮番守在这里。”卓志欣道,“这屋子那天我们便已细细查验过,后来五城兵马司的步快又来翻腾了一番,你们今日再来,怕是没什么可看的了。”
见杨蓁仍然惊魂未定,他笑着安慰道:“都是我那手下行事冒失,回去后我定会重重责罚,也怪我一直提醒他夜间凶嫌可能上门,令他过于紧张所致。我先代他向你赔礼了。”
“不敢不敢。”杨蓁慌忙还礼,见对方如此温文随和,她也心情宁定下来,一边观察周围一边问道:“大人守在这里,这两日可曾见到什么人来过?”
“没有,这里出了人命案,前两日常有五城兵马司的步快来巡查,纵是有人想要潜进来做什么,也要避避风头再说。”卓志欣不禁苦笑,“我们微服守了两日,等来的头一波人倒是你们。”
杨蓁道:“我今日方听说,葛六前几日曾发过一笔横财,还带去流芳苑里花销,想来那便是对方雇他杀人的佣金。大人当日在此搜索,可见到大笔银两?”
卓志欣有些吃惊:“有这等事?我们当日仔细翻查过了,只见到葛六身上放着二两多的碎银,难道说是他已然挥霍光了?”
“这……还不好说。”杨蓁也不与他客套,将蜡烛端在手里,于屋中四处查验。
赵段二人见状,也装模作样地左翻右找,卓志欣看出他们根本不得要领,反而添乱,就打了个手势示意他们停手。
屋子狭窄,陈设也简陋,看上去确实没什么可查,但只须臾过去,杨蓁便有了收获。
墙上有一处看似墙灰剥落的斑痕,杨蓁在其边缘抠摸几下,将墙面上一块灰泥整块取了下来,竟然露出一方墙洞,里面有东西亮闪闪地反着光亮。
卓志欣着实惊诧——以显炀的过人眼力都没有发现这处墙洞,这姑娘的眼力,竟是不在显炀之下。
杨蓁将墙洞里的物品一样样取出,由赵槐帮着放到板桌上,四个人都围拢上前观看,见其中有几大锭银子,外加一卷素色绸缎。
“这便是对方付给葛六的佣金?”卓志欣清点了一下银子,“银子约有百十两,这匹缎子……也是?”
以葛六这样的粗人,自己购买绸缎几乎没有可能,彼时以物抵钱乃是常事,若说对方拿绸缎当做佣金,也极有可能。
正这时,卢刚的声音自门外传来:“千户大人,有个人影过来了,鬼鬼祟祟的,看样是奔这里而来。”
杨蓁与赵段二人都吃了一惊,卓志欣道:“埋伏好了,不要提前惊动。”又朝屋内三人道,“不必惊惶,咱们且等他上门。不论是毛贼还是大盗,既然来的仅有一人,凭我们也对付得来。”
话毕先晃灭了蜡烛。
杨蓁与赵段二人都背抵墙壁,屏息静待。少顷过后,果然听见有极轻的脚步声来到门外,稍停了停,房门便被缓缓推开。
一个人影闪进门来,掩好房门,随即晃亮了火折子。微弱的光芒映出一个男子的身形。
不等他看出屋中有人,候在门边的卓志欣已然出手,自后面一把掐住那人脖颈,将其猛力按倒在了地上。
那人毫无防备便以头抢地,发出“啊呀呀”地一连串惨叫。
杨蓁等三人立时听出熟悉之感,段梁脱口道:“张大人?”
这时埋伏门外的卢刚疾步进门,拿早备好的绳索迅速将那人双手绑缚到了背后。
“点灯。”随着卓志欣一声吩咐,杨蓁捡起那人掉落的火折子,重新点亮蜡烛。
烛光之下他们看清,果然来人正是张克锦。
卓志欣叫卢刚继续守在外面,揪着张克锦衣领朝杨蓁他们问:“你们认得他?”
杨蓁点头道:“这便是教坊司的奉銮大人。”
张克锦沾着半脸的灰土,形容十分狼狈,看清面前是自己的三个手下,登时怒道:“你们在这里做什么?还敢对我如此不敬,快放了我,不然回去要你们的命!”
卓志欣怕声音惊动了外人,当即顶了他一膝盖,斥道:“闭嘴!”
段梁与赵槐慑于张克锦的积威,不敢轻易接话,杨蓁道:“张大人,这位是锦衣卫的千户大人,只因葛六死得蹊跷,他们正守在这里看有没有贼人上门,我们来此也是为了助他查案。你还是乖乖配合他们的好,不然恐会有苦头吃的。”
张克锦尚没机会看清卓志欣,一听这话立时软了。
他慌张道:“千户大人饶命,小人只是上门想取回葛六欠我的十两银子,绝没别的居心!”
卓志欣放开手,转到他前面问道:“你怎知道葛六有钱了的?”
“是听流芳苑那边的虔婆说的。”张克锦答完,又转向杨蓁恳求,“蓁蓁……耿大小姐,你看在我这些时日对你还算看顾,且为我说几句好话罢,葛六那厮如何死的,我可半点不知。”
“张大人,”杨蓁上前两步,“锦衣卫的大人们所求的只是查清案情,不会冤枉好人,你随他们回去,好好回答他们的问话,完事之后自会平安无事。”
说到最后她转过脸,朝卓志欣望了一眼。
卓志欣登时会意,徐显炀从前就有心审问张克锦,是顾虑张克锦有官职在身,怕办驾贴惊动太广才不便抓他回去问话。
这一次他自己闯来案发现场,有了涉案嫌疑,他们顺势抓人便是顺理成章,不用再通过刑部与兵科,正是送上门的好机会。
想罢卓志欣道:“正是如此,你随我们回去衙门好好答话,待澄清了你的嫌疑,自会放你回来。”
张克锦脸上变色,浑身发抖:“大人饶命,诏狱那地方进去了还如何出的来?”
“张大人别听外面那些谣传,”赵槐插口撺掇,“我与段梁两人就是进过诏狱的,如今还不是好好的?那里面的老爷们都和气得很,还请我坐了喝茶呢。”
里面的老爷们请他坐的明明是刑椅,卓志欣与杨蓁都听得险些失笑,忙自忍住。
张克锦听熟人如此说,倒信了几分,情绪平稳了下来。
卓志欣唤进卢刚来,叫他唤来街口另一处蹲点的一个锦衣卫手下,押送张克锦回北镇抚司待审。
可一见他乖乖伏法,杨蓁反而有所失望:这般看来,恐怕他确实与凶嫌并无瓜葛,才会轻易信了赵槐的说辞,老实听话。
如此一来,又该去哪里找线索呢?
杨蓁回首,望向了桌上那匹绸缎。
正文 21|并骑相送
卓志欣再回到屋内时,见到杨蓁正捧着那匹绸缎在烛灯下细细端详,他心感好笑:果然姑娘家就是对这些东西有兴味。
烛光照在胭脂色的绸缎上,在杨蓁的脸上映了一层淡淡的绯色暖光,衬得她一张眉目精致的小脸分外靓丽。
卓志欣静静望着,不觉想到:这样一个人儿落得那种地界,每日不知要受多少猫三狗四的骚扰,可惜显炀仍是一心查案,不愿救她出来……看她如此喜欢这缎子,改日我去买上几尺差不多的送她好了,也算替显炀补偿她几分。
转眼看见,赵槐与段梁显是也发觉杨蓁这模样好看,盯着她看的口水都快滴下来了,卓志欣心生嫌恶,轻咳了两声。赵段二人回过神,忙缩起脖子。
杨蓁放下绸缎道:“张大人一直以来的说辞都没有疑点,叫他回去问话,恐怕也难有什么收获。”
“或许如此,不过也要问过才可确定。若是他的嫌疑也被排除,眼下就又是线索尽断了。”卓志欣不由得叹了口气。
“那倒也未必。”杨蓁露出微笑,“大人可听说过‘嘉兴素绉缎’?”
“嘉兴……”卓志欣稍一琢磨,苦笑摇头,“我素来对这些东西一窍不通,可没听过。”
杨蓁抚着那匹绸缎解释道:“五六年之前,嘉兴素绉缎在京城还十分常见。只因至元三年时,山东境内黄河泛滥,导致运河淤堵,断了几个月的漕运,京城的几大家绸缎商没能按时拿到江南运来的货物,就在之后绸缎运到时,以延误到货为名,联起手来向江南供货商压价讨利。江南供货商与之理论,双方都据不让步,最终冲突起来,几个嘉兴供货商的手下不慎打出了人命……”
卓志欣猛地恍然:“你这一说我才想起来了,那在当年也是一桩大案,只是当时我们尚未在厂卫供职,不曾插手办案,是以记忆不深。你说这匹缎子就是那种?”
杨蓁点头道:“正是,因当年家母十分喜爱这种缎子,我才得以认得出。”
当时的内阁首辅汪慎是个北方人,早就因南北科举竞争以及官场以地域划分的党派争斗对江南人士大有恚怨,就趁机动用北方同僚一番运作,不但严惩了肇事者,还永远禁了嘉兴绉缎进京贩卖。
大约因为嘉兴绉缎的供货商在官场没有门路,后来汪慎被泾阳党斗倒走人,这条政令也一直没有被撤除。
结果五年下来,京师都再无这种绸缎上市,但也从而导致这种缎子成了价格高昂的稀缺货品,一些商贩便在私下里悄悄倒卖。
“这一匹嘉兴素绉缎拿去黑市,或可以换得百两银子。”杨蓁道,“正因这绸缎值钱,雇凶者才会以此抵作葛六的佣金。京城有门路倒卖这种绸缎的人想必不多,请大人转告徐大人,若是以此为线索摸查下去,或许会有所收获。”
原来她方才看了那半天绸缎是在想这些,卓志欣钦佩不已,笑道:“可惜了你是个女儿身,不然被显炀见到你这些本事,定会硬拉你到他手下做事,封你个指挥佥事当当。”
杨蓁听他如此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