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遣妓沟腎PHONG才卖199美元,按照现在汇率折过来才1400人民币。刚出两个月的IPHONE…3G要299美元,也才2100。我们定1880…2180,完全是以和IPHONE同档次自居了,前期销量肯定会受阻的。你要知道,这不仅仅是一款手机,更是世界上第一款安卓手机。如果我们没法快速铺开,世界范围内愿意给我们做安卓软件开发的合作商会少掉多少?安卓系统的生态形成又会拖慢多久?我们还怎么打赢IOS?我这里有一组数据:去年的开学季,苹果的APP…STORE里面只有500款基本软件应用,全部都是靠苹果公司自己的软件团队开发的,是IPHONE最初的种子应用。现在苹果的APP…STORE里面已经有17万款应用了,到寒假有可能到30万款!如果按照你这个出货量,加上安卓手机没有一个软件统一付费渠道,你觉得后面4个月有多少软件商会为你开发APP?我们的生态圈子怎么办?”
其实,顾莫杰和陆文君都不知道,“APP…STORE有30万款应用”这个数据,其实并不可怕。因为原本的历史上,这个数据在09年寒假的时候是100万款。因为顾莫杰的阻击,让IOS的APP生态圈几何级数发展周期起码拖慢了两个环节,与历史同期有3…4倍的缩水。
如果连一个有30万款APP的生态圈都不敢挑战,还谈什么争天下?
顾莫杰不知道具体数据,但是他知道大势,更知道安卓的黏性优势,更知道应用软件移植的成本远低于研发成本。
安卓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不是靠一家大厂在撑市场容量。除了初音,还有HTC和源源不断的新厂进场。
“君君,我觉得你偏执了,也许是被我们去年狙击苹果的策略误导太深了。苹果在这个问题上只能单打独斗,那是因为苹果的IOS只有它自己一家用。它出货不够多,就没有软件商愿意为IOS开发APP了。安卓是开源的,年底的时候,雪姨的HTC…G1就会上市了,而且还是选择美国市场,运营商捆绑模式。明年跟进的厂商就会更多,只要他们铺货够多,安卓的APP肯定有人开发——既然如此,我们坚持‘安卓中的高端机’的逼格有什么不可以?苹果没朋友,我们有。我们抢占了‘安卓领军者’、‘安卓高端品牌’的至高点,就够了。在市场占有量上,一时半刻略输于其他做了多年的低价手机厂商,也没什么丢人的。”
话说开到了这一步,连叶维伦都加入了顾莫杰的阵营,开始帮着劝说陆文君:“小陆,我觉得这事儿阿杰说得有道理,集团在软件业层面树立的敌人太多了,如果手机行业再这么咄咄逼人,很容易造成其他手机硬件商抱团抵制我们的软件。倒不如……诶!”
叶维伦开导别人的同时,自己也灵光一闪,被头脑风暴给启发了。
“顾总,我觉得这事儿还有得搞——鉴于我们目前在安卓手机市场上抢了先机这个大义名分,我们完全可以拿出‘我们有降价意向,但是至今尚未决定’这个噱头,来号召其他即将进场的安卓手机硬件商谈判。”
顾莫杰被叶维伦这个天马行空的思路给吊起了胃口。
“说具体点儿。”
“当初苹果不就是刚上市的时候定价定高了、然后观望者太多、APP增量跑不起来,乔布斯很快后悔了么。我们也可以假装和当初的乔布斯一样,摆出一副后悔的趋势——但是不要真后悔,只是放出风声去。”
“然后呢?”
“然后那些跑量低价机的安卓厂商肯定会来找我们谈判、陈述‘哪怕我们不降价,有他们在,安卓系统的总出货量肯定不会少、不用担心没人给我们做APP生态’之类的意见。这时候,我们就能拿捏对方了——要我们初音不降价跑量,可以,但是你们的安卓手机出厂都必须预装‘初见’APP和其他初音的手机软件APP。相信他们都会接受的。”
顾莫杰和陆文君都是智商150+的人物,叶维伦说到这份上,要是再听不懂就不正常了。
叶维伦的观点精髓就是一句话:有些事情,我们明明不会去做;但是我们可以摆出一副企图去做的架势,以此威胁同行,勒逼榨出一点好处来。
具体到初音头上,这种好处当然是:你们乖乖预装我家的软件,我就不用降价这种手段抢你们的硬件市场份额。
“相当于我们是用硬件市场的时间差,换取了软件市场的时间差?”
“是的,但是软件是有黏性的,尤其是社交软件。个人用上了QQ聊天,就一辈子用QQ聊天了。哪怕换了电脑换了手机,还是要用这个QQ。硬件是没有黏性的,第一台手机买的是三星,第二台随时可以换诺基亚,第三台还可以换摩托。只要一款硬件性价比不如同行,马上会被消费者抛弃。既然如此,先拼硬件还是先拼软件,优先级不是很明显了么?”
“这话没错——我原则上同意你的看法。关于‘初心’的定价策略,这事儿暂时就这样吧。坚持我们的逼格,一定要让中国人知道,我们做的不是‘厂妹自拍机’,而是‘综合体验最优越’的轻奢品。至于线下实体店的铺货渠道,暂时也没必要着急找人开条件,眼下先专注运营商合约机和网购吧。”
对于顾莫杰最后这个要求,所有人都没有分歧,算是今天意见最一致的一个问题了。
叶维伦代表国内的团队表示了赞同:“确实,连支持中移动网段的TD…SCDMA手机都没出来,现在就和实体连锁店们谈渠道太亏了,根本没多少销量。同样的钱还不如拿来做电视和网络广告。不过,一点线下内容都没有,会不会影响用户体验的铺开?”
顾莫杰拍板:“这样吧,把你们上次规划的精品体验店计划稍微扩大一点,确保全国范围内铺100家旗舰体验店,走直销。每家店算上铺货成本,按1000万预算,总渠道资金控制在10亿。四大一线城市每个铺5家,其他二线城市与省会城市确保1…3家店,优质三线城市铺1家。这事儿争取从十一开张,到年底陆续铺完。店要开就快一点弄起来,装修和地段没必要太讲究。我始终觉得手机的线下销售渠道没几年好活了。不出三五年,在线下买手机的客户,就得到农村才能找得到人了。我们有限地搞一搞旗舰体验店,也就是个三五年的权宜之计,没必要扩大化。”
第七十九章 线下体验
在经常上网的人眼里,后世国内最火的国产手机品牌中,最强的当然是夏为的荣耀;其次则是诸如小米、联想、酷派、魅族之类。
至于OPPO和VIVO手机,在手机发烧友和大部分资深网民眼里,早就被打上了“厂妹自拍机”的烙印,觉得没什么前途。
殊不知,正是被“主流社会”忽视的OPPO和VIVO,在2014…2015年的时候,也能各自有每年三四千万台的出货量,最高峰时甚至逼近过五千万。在一众国产品牌中仅次于夏为和小米,与联想互有胜负,徘徊在3…5名的位置。
而且,如果进一步深挖,不看销量,单论纯利润,OPPO和VIVO明显超过小米和联想,仅仅排在夏为之后,占据国内品牌2…3名。
小米拼死拼活靠打“高性价比组装机”的牌子,吸引了人数稀少的懂行懂配置的客户,把硬件成本1000块的手机勉强卖到1200就算逆天了。
而VIVO等牌则靠忽悠广大不懂配置、只看手机颜值、只看手机代言明星洗剪吹的用户。轻轻松松把硬件成本1000块的机器卖到2500,都有人肯当这个接盘侠。
历史上OPPO和VIVO的成功,告诉了后世IT人一个教训:做硬件和做软件,永远隔重山。以软入硬的行家,哪怕强如小米的雷俊,也往往会忽视线下消费的力量,不屑于去铺门店,不屑于实体店营销,以为互联网网购已经占领了全世界。
殊不知,在中国,在广大的农村和其他小城镇,每年就是有那么一亿多台的手机市场,是靠实体店店员面对面推销卖出去的。是靠专门对付信息不对称的乡村客户、以便把产品卖出一个豪爽的价格来赚钱的。
OPPO和VIVO沉下心来,花了五年,十年,在其他同行纷纷觉得“线下实体店肯定要完蛋了”的大形势下,坚持做线下,坚持布局,最终杀到了国内前五的销量。
(2015年下半年,阿里的马云开始布局“农村淘宝”,当年“双十一”淘宝成交额912亿,OPPO和VIVO的线下实体店营销体系也遭到了重创。估计现实世界中,未来2…3年中国农村的电子产品线下实体店市场会首先被淘宝冲垮。到时候OPPO和VIVO这两个品牌的受损是最严重的,因为它们依靠的营销手段主要就是铺了十几年的线下门店渠道网络。估计2018之后会OPPO会跌出国产手机品牌前10。)
扯了这么多,无非是说明一个道理:哪怕到了2016年,中国依然有20%的手机市场,是由那些不网购、甚至平时不开流量不上网的人撑起来的。
何况2008年,中国的网民人数规模只有8年后的40%。这个国家还有11亿人不上网,有13亿人不网购。
顾莫杰的“初心”手机,要走出由软到硬这一步,营销布局何其艰难。
其中辛酸,绝对不是公司产品生态中各种软件之间相互互推捆绑所能比拟的。
顾莫杰是从2012年重生的,哪怕不被洗脑,也不知道2016年的事情。但是他知道这种艰难的程度,也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
兵来将挡,慢慢一步一个脚印爬就是了。至于实体店的渠道,他是真没时间去铺,大不了就学后世的苹果,只弄一堆旗舰体验店,抓住高端实体市场,放弃低端市场。
……
2008年9月5号,新学年开学后的第一个周末。
初音智能的“100家体验店”计划中的第一批10家店,火线开张了。剩下的90家里面,估计十一国庆之前可以开出来30家,其余则要赶年底之前。
旗舰体验店的计划,原本就有做,并不是那天陆文君、叶维伦和顾莫杰视频会议之后才临时拍脑袋决定的。毕竟一个新的手机品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