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学霸终结者-第5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觉得咱要是能引诱对方非和我们合作不可的话,40亿欧元就足够拿回。”
  为了绝对控股权收购时,买方往往是愿意给出一定的溢价的。而只是持股没法控股,单价就要打点折扣了,这是资本市场的人之常情。所以初音智能如果出40亿欧买保时捷49%股份,绝对也算良心价了。
  或许有人觉得:欧债危机爆发之前,都才45亿的股权,发了危机也只降到40,这叫抄底吗?没便宜多少嘛!
  这么问的人,其实忽略了一个事实:如果没有欧债危机爆发,初音根本连进场的机会都没有,人家根本不会考虑卖给外国人。
  所以,这已经算是“抄底成功”了。
  同理,一个多月前,临海的李叔福抄沃尔沃,看上去也没比欧债危机前便宜多少。但实际上,他也是非常感谢欧债危机的——没有危机,端着架子的欧洲大牌车企,是不愿意把公司卖给中国来的农民企业家的。
  顾莫杰算了算,最后还是稳重地决定:“40亿欧元……看来得找银行贷点款,这么大一笔钱,不能全靠自有资金。”
  费莉萝和陆文君今年再各自抛掉5%初音娱乐股权,就算算上这一年的溢价增值,应该不会比去年的15%换640人民币更高。
  毕竟,去年那一次,有高盛犯傻跟着姜公子瞎撞、最后撞上杰克逊猝死等等机缘巧合,那种哄抬股价的成功,是不可复制事件。
  今年的10%,能卖出500多亿人民币,顾莫杰就满足了。按照2010年7。6…7。8之间波动的欧元汇率,也就70亿欧元出头。
  顾莫杰不可能直接从那70亿里抽40亿砸到保时捷上面来,那样占款太多了。
  他想了想,没想到什么好办法,还是只能求着问费莉萝:“费姐,你有什么筹钱的想法么?保时捷这边40亿,费列罗巧克力工厂又占掉8亿,我们的大非股解禁出来的钱,都不剩多少了。”
  费莉萝劝道:“费列罗那边的8亿,你倒是不用担心,工厂起码要造2年呢,2013年年初能投入生产就不错了。那个8亿,不用我们一次性投入,两年里分批投入就行了,今年最多也就占用我们2亿欧元现金流。保时捷这边40亿,看上去是太多了,不如我们考虑银行贷款吧。从国内银行贷款200来亿人民币,也能顶30亿欧元了,这样我们只要动用10亿欧元自有资金,就能完成合作入股了。”
  费莉萝说得轻描淡写,顾莫杰却是彻底震惊了。
  “啥?直接贷款200多亿人民币?能够贷到这么多么?这些年我们一直都是靠股权融资之类的手段撑过来的……印象里银行都不怎么肯大额贷给我们的吧,去年好像才几十亿额度。”
  截止到2009年为止,初音集团的全部产业,绝对都是优质资产。属于那种“肯让对方入股投资的话、每年动辄20%~30%的成长回报率”的金蛋。
  为了发展,顾莫杰也不得不经常释出股权,换取快速并购崛起所需的资金。
  不光顾莫杰这么做,其他互联网巨头无一例外都是这么做的。
  要是这时候告诉那些互联网巨头:来,去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问题吧,一年才8%的利息。那互联网大佬们肯定会疯了一样去借钱。
  问题是银行根本不借。
  顾莫杰创业7年,早被这种思维惯性锁死了。在他印象里,只有小钱可以靠找银行借解决,大钱还是得靠股权融资。
  所以,费莉萝今天突然告诉他:可以从银行借到30亿欧元,他不能不震惊。
  “我们的信用额度,什么时候这么高了?”
  费莉萝轻蔑而又戏谑地笑了:“笨!不是信用高了,是我们的可抵押财产多了——你也不想想,去年‘初心’手机卖了几千万,我们如今也算是有数的‘实业型企业’了。李书福买沃尔沃能借60亿人民币,夏为任总可以借几百亿人民币,咱初音集团如今旗下有了初音智能,凭啥不能借200亿?”
  顾莫杰回了下味儿,不由得自嘲:自个还真是灯下黑了。
  互联网公司,从银行借不到大钱,本质原因是什么?
  是因为互联网公司的资产,大多是无形资产、没法抵押,没法执行。
  比如要是马化腾要用QQ去抵押给银行贷款,银行敢收么?
  QQ这个软件本身,才值多少钱?
  要是银行把QQ估值10亿,马化腾肯定不肯。要是估值1000亿人民币,银行又不肯了。
  因为谁都可以想象,如果银行敢评估QQ值1000亿、然后以QQ的软件著作权为抵押、放款1000亿给腾讯。那么明天马化腾就敢把QQ的用户全部导流到微信上,然后把QQ的用户群吃干抹净当抹布一样扔掉。
  再然后,马化腾就能债务违约,请银行把QQ的“软件著作权”和所有权收走,然后那1000亿就拍拍干净揣口袋里了。
  QQ值钱的原因,不是那个可抵押的软件本身,而是其背后的4亿用户量。
  而“用户量”这种东西,是没法抵押给银行的。
  初音集团旗下的生意,一直到2009年,大多数都是以“不可抵押的无形资产”著称,所以初音在银行系统的贷款额度,始终只有几十亿人民币,还大多靠园区、办公楼、数据中心这些可执行的有形资产提供。
  但是,到了2010年,情况不一样了。
  09年的“初心”手机,卖了近3000万台。初音智能,俨然是国内前列的智能硬件研发、生产巨头了。
  初音智能手上的技术,都是实打实可以高价抵押的专利;初音智能的产品,都是不易贬值的有形资产。
  所以,至少在初音智能这个子公司的层面上,初音系已经华丽转身,可以和一个搞实业的巨头那样,靠银行贷款筹钱了。尽管还没有夏为任总那么大额度,好歹已经超过了本省的李叔福。
  ……
  既然知道德国人有资金问题,而初音智能恰好又有钱、又有智能技术基础,后面的谈判就好说了。
  4月16这天,初音智能方面正式向保时捷提出了介入股权认沽交易、深度合作智能车的合作模式。
  一开始,德国人是非常震惊的。保时捷控股董事会里,幕后大老板沃尔夫冈·保时捷(也就是当年创始人费迪南保时捷的孙子)最初非常傲慢,几乎被中国人的“羞辱”激怒了。
  这可是保时捷!
  中国人把它当成沃尔沃了不成!
  保时捷这种品牌,也是能卖给外国人的?要知道,至今为止保时捷连海外工厂都没有,连生产都不放心交给外国人,只在德国本土有一个厂子、雇佣德国本土工人制造。然后每年也不图销量,就这么精益求精地卖十几万辆高端车,就心满意足了。
  人家求的,是贵精不贵多;求“多”的生意,交给大众就行了。
  这样的公司,是最难缠的。
  如果对年销量十几万没什么概念,可以对比一下其他巨头:
  2010年,地球上头号车企巨头丰田,年销量是1000多万。紧随其后的大众有900万。第三到五名的日本日产、韩国起亚、意大利菲亚特,分别在六七百万辆。
  (美系三大厂商当时正处在“底特律鬼城”前夕,几乎破产边缘,所以跌出了榜单。2014年重整后,才恢复起来。)
  保时捷的10几万,在那些巨头面前只有几十分之一。(保时捷的市值也只有丰田的30分之一。)
  沃尔夫冈咬着牙死挺了好几天,一开始装模作样死撑着不谈股权合作。
  最后还是初音用了不少手段、一方面保证入股后不图谋保时捷汽车的经营决策权。另一方面保证不图谋使用德国工人以外的工人制造保时捷汽车、防止降低保时捷的逼格。最后还少不了拿出宝马和奔驰家的合作意向稍稍威胁一下。
  沃尔夫冈这才稍微软化了一些,看在钱的份上愿意基于这个框架往下谈。
  事情到了这一步,光靠费莉萝已经搞不定了。初音集团从国内同时招来了雷俊和古勇将两员大佬,加入到谈判工作中去。
  雷俊历史上能够把小米智能发展得如此风生水起,在“由软入硬、以软投硬”的合作策略上,也算是后世中国第一人了。初音智能在汽车领域毫无基础,正需要雷俊这样的大牛帮忙扯旗斡旋。
  而古勇将则是资本圈子里的大鳄出身,对创投和股权合作非常精深。历史上能够把优酷土豆弄得这么大,绝对不是易于之辈。
  另外,初音在国内的人力资源团队,还紧急高价从李叔福那边挖了几个谈判和评估骨干——都是几个月前帮李叔福拿下沃尔沃收购战的功臣。
  他们有收购欧洲高端车企的实战经验,虽然沃尔沃的逼格比保时捷差了很多,但此番顾莫杰要达成的目标也小得多——他只要入股40%,没要彻底控制保时捷。
  而沃尔沃可是被吉利100%彻底干走的。
  所以这么一比,此次保时捷入股战的难度,也就没比沃尔沃全资收购战难多少了。
  一番激烈的搏杀,德国人渐渐认清了现实。欧债危机的融资困难、德系豪车在南欧市场近两年内可以预期的市场销量重挫,都促成了沃尔夫冈最终屈服。
  经济危机的时候,对于以车代步的欧洲人来说,不买车是不可能的。但不买豪车,是绝对可能做到的。
  保时捷,本来就是欧债受灾的重灾区。
  一个星期后,费莉萝把辛苦拿来的框架协议,丢给了顾莫杰:
  “阿杰,沃尔夫冈那边开出最后价码了,目前的框架,是保时捷汽车让出45%股权,由我们注资35亿欧元完成并购,并且我们承诺对公司的后续经营、扩张注入5亿欧元借贷性融资。初音智能不谋求对保时捷汽车的控制权。但保时捷汽车会在目前的架构上,分出一家新的子公司,名叫‘保时捷智能’,专做未来的电动车、无人驾驶车、智能车等产品线。这家新的子公司,允许由初音智能来主导公司的技术路线。”


第十二章 全球独家
  数日之后,斯图加特,保时捷汽车总部。无数财经板块的记者被喊来,镁光灯闪成一片。
  初音智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