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代巨子-第35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联通的年营收为1539亿人民币,利润为95。6亿人民币……
  而世界500强的最后一名商船三井的应收规模为185亿美元。
  也就是说,创立仅仅三年时间的酷风科技,在业绩指标上已经与谷歌、联通相当,利润更是接近微软和中移动!
  按照这一营收规模,酷风已经可以排到世界五百强的415位!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当然,林风一直以来都善于创造奇迹……
  22岁创业,24岁就带着第一家公司梦龙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身家超过十亿美元,成为最年轻的亿万富豪。26岁登顶中国首富。
  28岁,再次带领另一个公司风行集团在纽交所上市,创造“史上最大规模互联网IPO”,缔造了市值近千亿美元的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个人身家超过200亿美元,进入全球前十大富豪行列。
  林风已经比所有的同龄人都更优秀了。
  但谁能想到,他会一次又一次的打破所有人的想象……
  他创立的第三家公司,手机制造公司酷风科技,创立三年时间,再次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
  要知道,从全世界范围,还没有一个企业家像林风一样,多次创业,均大获成功的。
  这已经不是“天才”可以来形容的了……
  “近乎于妖”。
  当然,也有一些理智的分析人士,开始盘点林风的发家历史,指出林风独到的优势在于大势、战略和眼光。
  但若不是有王浩、安迪鲁宾、李一男、张小龙等众多技术天才;有李东、张志帧、张勇、刘胜义、雷军等管理高手;并且通过收购和投资等方式,获得了马化腾、刘炽平、俞永福、张志东……等无数的行业精英人才,林风也很难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无论如何,林风作为大老板,他在战略布局、资本运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出色,依然是不容忽视的。
  …………
  林风当然很高兴,酷风的成绩也表明,他邀请雷军的加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当然,有了这样的成绩,一向大方的林风作为老板,也要有所表示。
  2010年2月,春节前夕。
  林风飞抵深圳,准备出席酷风公司年会。
  因为现在旗下公司规模太大了,风行集团、酷风科技、腾讯、风行音乐集团、风行影视集团、风行文学集团、支付宝、风行移动公司……,集团各事业部和下面的控股公司,子公司的年会,都开始分开举行了。
  大部分年会林风已经不会亲自出席了,除了集团总部年会,也就是挑一些当年有突出成绩的部门年会参加。
  而今年,因为酷风的业绩最为出色,林风就选择了出席酷风科技的年会。
  林风一向以“壕”著称,下车伊始,他就向酷风董事会提报了一项员工期权激励计划!
  按照林风提出的建议,包括雷军在内的酷风管理团队,都将获得本年度公司的高额股权期权激励,从500万股到100万股不等,而包括全球各分公司(北美、欧洲、大中华区)在内的近万名酷风员工,都将获得不同额度的股权期权激励。
  要知道,虽然酷风还没有上市,但是这些股权期权也是非常值钱的!
  虽然这些股权期权暂时不能通过二级市场来交易,但可以享受相应的分红。
  而酷风如果上市,市值绝对不会比风行低,也是千亿美元级别的公司。
  酷风的总股本并不多,目前仅仅不过5亿股,按照酷风如今的营收和利润数据,每股的价值超过200美元!
  毕竟酷风团队的业绩非常好,林风作为大股东,拿出几千万股来激励团队,也是应该的。
  包括谷歌和高通在内的董事们也一致通过了这一提案。
  林风这次来,除了给团队进行奖励之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对酷风的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酷风科技与之前的风行集团不同,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家国内公司结构,起步于北美,业务范围也遍及全球市场。
  所以一直以来,酷风内部都分为大中华区和欧美区两个架构。
  而随着在全球市场和传统手机厂商开始进行贴身竞争,更需要在当地有机构,能够更快的反应和决策。
  同时,酷风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内部业务也比较复杂。
  有软件部门:Android部门。
  有硬件部门:Xphone的设计研发。
  还有分处于硅谷、深圳等地的研究院。
  还有市场营销部门、运营商部门、运营部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
  而且林风接下来还要推出Xpad,以及更多的智能电子产品,还需要增加新的部门。
  以前层峦叠加的组织架构就需要重新调整了。
  另外,还有一个让他有点头疼的问题需要解决。
  王浩,这个从一开始创业,就陪伴在他身边的,坚定的合伙人,似乎有了退意……


第三百八十章 王浩退休
  在国内互联网行业中,风行系的“铁三角”是众所周知的。
  不同于百度的“七剑客”、腾讯的“五虎将”、阿里的“十八罗汉”,在多年的公司发展中,总有人退出或者被“清洗”。
  风行的铁三角一直极其稳定,这么多年来,从未出现过变故。
  从梦龙到风行,再到酷风……,每一个新的公司创立,甚至林风投资的其他项目,比如私募基金枫叶投资、第三方支付产品支付宝等业务,他也都不忘带着铁三角的另外两人,李东和王浩。
  相比李东从高盛董事总经理的外资高管职位,选择加盟梦龙和风行来创业,王浩则资历更深。
  王浩是林风的第一个合伙人,两人真的是白手起家,共同创业。
  甚至可以说,在林风这一世的创业过程中,王浩是最重要的合伙人!
  9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林风,来到北邮,忽悠到即将研究生毕业的王浩一起创业。
  那时的两人都一文不名。
  林风21岁,王浩24岁。
  王浩带着费扬等三个学弟,从无到有的设计开发了梦龙最初的SMS短信平台、CRBT彩铃系统等业务后台系统,帮助梦龙成功接入移动梦网业务,在SP领域掘得了第一桶金。
  他一手创建了梦龙乃至后来风行公司的技术团队。
  正是在王浩的成功事迹的鼓舞下,一批批的北邮毕业生,在毕业时选择了加入梦龙或风行,“北邮系”成为了风行集团技术团队的核心骨干。
  在梦龙上市后,王浩也获得几亿美元的身家,按说也算功成名就了。
  可他始终安静的站在林风身后,心甘情愿的跟随着林风的战略转移,渐渐脱离SP业务,转向互联网。
  在风行,虽然对游戏业务不熟悉,王浩作为技术的主负责人,并没有过多的干涉游戏研发团队,而是着力于公司基础网络技术平台的建设,同时,他亲自带队,领导秘密研发了FF语音平台,奠定了风行在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领域的基础;研发了支付宝(原快付通)产品,解决了风行核心的收入业务网游的网络支付问题。
  随后,在林风下决心做手机业务之后,他又再次临危受命,重新从互联网行业回到通信领域,亲自飞赴硅谷,出任硅谷研究院的院长,与安迪鲁宾一起进行Xphone的研发……
  可以说,林风每一步的成功背后,都离不开王浩的努力和支持!
  当然,林风也从来没有亏待过这位合伙人。
  王浩是梦龙科技的第二大股东,梦龙上市后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在风行集团,王浩也拥有超过10%的股份,是林风之外的第二大个人股东,这些股份目前的市值已超过100亿美元!
  能够以公司联合创始人的身份,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前三名,王浩也算是国内互联网CTO这个领域的旗帜人物了。
  林风、王浩、李东,三人在战略、技术、管理方面珠联璧合的“梦幻组合”,时人都极为赞誉。
  王浩最大的优点是,他非常低调,很少在媒体上曝光,而是潜心于技术研发,而且为人和善,也愿意提拔技术出色的年轻人才,在风行集团的技术团队中,威望极高。
  同时,他自始至终都非常尊重,甚至有点崇拜林风,虽然林风比他还小三岁,但他是一路看着林风不断创造奇迹走到今天的。
  可以说,在公司每次大的战略转型时,他都是林风坚定的支持者,与李东相对张扬的个性相比,王浩很多时候充当着“铁三角”中润滑剂的角色。
  王浩是风行集团的董事会副主席、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酷风科技董事会副主席、执行董事、硅谷研究院院长;同时,他还在风行旗下控股和投资的十多家公司的董事会中,担任董事职务。
  可以说,在整个“风行系”,王浩都是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
  不过,随着近年来集团新的人才不断涌现,在风行,张小龙、吴瀚青、韩晓、李俊、费扬等人已经在各自的团队中承担主要责任,在酷风,李一男、安迪鲁宾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水平更是顶尖水准……
  王浩开始感觉到,可以放手了。
  王浩其实并不是一个有着强烈成功欲望的人,否则在前世他也不会在华为多年,低调研发技术,始终不为人知。
  林风重生后邀请他一起创业,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些年来,一直在创业的路上,披荆斩麻,林风的每一个想法,王浩都是去落实和技术实现的那个人。
  虽然仅仅9年的时间,但说实话,王浩的确是挺累的。
  而且,随着风行和酷风的发展,成为全球瞩目的巨型企业时,王浩也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在移动通信领域,他没有李一男多年的技术积累,没有安迪鲁宾无穷的想象力和极客(Geek)基因。
  在互联网领域,林风下一步准备主要攻关的技术要点是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这方面王浩在硅谷的时候,接触到了很多全球顶级的大牛,他认为相比自己而言,这些人水平更高,更适合领导硅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