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帝听到贾家斥巨资造省亲别墅的时候脸色不大好看。
不过他毕竟是喜怒不形于色的皇帝,闻言只是笑道:“怕不是胡说的罢,她一个女孩儿怎么打人?要说是身边侍卫打的还差不多。只是如海为人谨慎,他家的侍卫如何敢打那么个贵公子?”
穆贵妃见他不信,只是似笑非笑地瞥了他一眼,道:“阿颀和那女孩子待过许久的。”
皇帝果然问王颀:“哦?如海那样斯文的人,果真有个这样爽朗的闺女么?”
王颀欠了欠身,平静地道:“林姑娘不像林大人和林夫人,她年幼些,所以莽撞。”
皇帝心道:能让你们姐弟俩都给她说话,这个小姑娘很微妙呀~唉呀,可惜年纪不对,不然太子妃那么不可靠,还要一个可靠的侧妃才行啊。
王颀看到身边的小厮在外头探头探脑的,便走出去,拒尘将林琯玉的信给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王颀三两下拆了信看了几遍,隔着薄薄的纸张,仿佛也能感受到几分小姑娘的茫然。她难得会想这么多事情,心思重得不像是她了。
他又想到那和她起了冲突的贾蔷就住在林府上,手指微微往回缩了缩,揉皱了那一张信纸,随后又皱着眉用手指捋平了,叠好了放进袖子里。
……
林琯玉先前身边乃是两个大丫鬟,两个乳母,另有四个教引嬷嬷,同五六个个洒扫房屋来往使役的小丫鬟。只是随着她年龄大了,开始淘气了一些,贾敏又给她多加了两个大丫鬟,地位在先头的闻琴解佩之后,再多出四个教引嬷嬷,四个小丫鬟。黛玉也是和她一般的配置的。往常出去,除非刻意交代,不然哪一回不是前呼后拥浩浩荡荡的。
不过这回去京中,就不能这样了。这人数极有讲究,多了显得仗势欺人,少了又显得寒酸。
贾敏皱眉道:“小丫鬟们且别带了,教养嬷嬷八个也多了些,且定下四个,大丫鬟你们瞧着好些的,再带个两个去,或者都带了也是。她们毕竟不同于寻常的下人的。”
林琯玉点点房里的人,抽了抽嘴角。好嘛,她房里的除了闻琴解佩外,还有前不久刚添的红笺绿苔,这要是都带去,丫鬟们的东西还要再装几船呢。
贾敏又指点道:“嚼舌根的,乱替主子拿主意的,一概不许要。你们本身也不是多么强硬的性子,丫鬟们强些,愈发要主次不分了。”
黛玉瞧着林琯玉笑。她们哪敢啊。前两天死命劝着林琯玉不要倦怠了老爷的课业,结果到底还是误了时间,主子和丫鬟们一起垂头丧气地罚站,看得黛玉都笑了好久。
不过胡乱不给姐姐面子必然要被她抓住揉脸,黛玉很是乖觉地什么也没有说,林琯玉一出门就开始同她说不愿意去京中,那国公府不知道还要有多么大的规矩。
黛玉却“噗哧”一声笑出来,道:“这有什么不想的?进京去了,就能瞧见你的阿颀哥哥了。”
“……”林琯玉道,“别乱说,那王八蛋什么时候成我的了?”说罢很觉得不自在,赶走眼睛亮亮的妹妹,自己叫了四个大丫鬟一块儿过来考校了。
后头贾敏没这两个这样没良心,她心都快要操碎了,同林如海道:“唉,我真不想送她们去。我那二嫂子菩萨面罗刹心,我还在娘家的时候就很不喜欢她,琯琯这样不肯吃亏的性子,遇上她也不知道会怎么样。”
林如海也正忧心于此,听她道出来,又念她近来消瘦憔悴,便安慰她道:“我已修书一封,送往王兄之处,请他夫人多多照拂。她要是真的过分了,还有岳母在呢。且琯琯同玉儿不过去数月,待江南官场平静些,我必要叫人接回来的,你也不必忧心太过。”
贾敏道:“说到王家,我这边有件事要同你说。钱家姐姐当日还在扬州,便同我透过口风,只是我瞧阿颀那孩子身子不好,不敢应下来……”
林如海笑道:“为夫正也有此意。不过当初分别时,我看那孩子除却瘦削些,倒是极好的。”
这边夫妻二人说着私房话到了半宿,林琯玉那边是半分不知晓的。她好生地敲打了一番屋子里的丫鬟们,最后敲定了人选,再过两天,便同黛玉一起踏上了京城贾府派过来的船。贾蔷自然同她们一起,随行的还有一大船的女孩子和从江南采购的各色食物。
黛玉先头还高兴着,等到船渐渐的离了岸,忽然觉得不舍起来。她站在船头瞧了瞧岸边,只是此刻风急,她也看不清林如海和贾敏到底是否还在岸边站着。
许是这风太萧瑟了些,她居然觉得眼睛酸涩起来。
林黛玉揉了揉眼睛。
虽说这会儿不过去京中一趟,仅仅是几个月的时间,她却莫名地觉得不舍。好像生怕这一去,就回不来了似得。林琯玉见她怔怔地站在那儿吹风,给她拿了披风过去,笑着道:“水没什么好看的,还要看一路呢,且歇歇吧。”
黛玉勉强笑了笑,道:“我只是……想再瞧瞧父母亲。昭玉也没来,回来都不知道还认不认我这个姐姐。”
林琯玉笑道:“那会儿要是不认,就该打了。”
说罢哄着她进到里头去了,兴致勃勃地给她看上船前新买的一摞话本子。黛玉虽心中有些不舍,但是得了长姊几句慰藉,竟然真的放下心来。
可见这世上大多的烦恼,都是自己没事找事惹出来的,旁人倘或能多知冷知热一些,不知能免了多少脂粉泪。
作者有话要说: 哇,记得看红楼梦第一集的时候,黛玉哭得真的叫人心疼嘤嘤嘤嘤。
接下来短暂地进入京城贾府剧情。
(我慢热,写到这里才是贾府,我有错)
林琯玉:我爹娘背着我定了什么?
王颀:把你卖了。
林琯玉:!!!
王颀:我娘买了。
林琯玉:真不是你买的?
王颀:说实话,我娘买了你的时候,你还天天给我找麻烦呢……我又不是有毛病。
林琯玉:……
水溶:你现在有毛病了?
王颀:对。相思病。
林琯玉:……
☆、第四十章 钟鸣鼎食
黛玉这天闷闷的; 突然听身边雪雁提到当初何赤暇给自己送的一大匣子东西; 忙叫人给自己翻出来。林琯玉好奇地道:“他当初说叫你要去京中再开出来看; 里头到底是什么东西呢?”
黛玉贴身挂着一把极精致的小钥匙; 从脖子上取下来了,打开了那匣子。两人一起眼巴巴地盯着里头看; 只见到一堆瓶瓶罐罐。
林琯玉道:“当初问他有没有吃了能涨内力的东西,被他打出来了。那这些是什么?仙丹么?”
何赤暇主职是炼丹; 副业才是治病——这是林琯玉知道他练的丹药在京中已经卖到了几千两一炉的时候的想法。这丫进京说是给水澜治腿; 结果误打误撞,一年的时间,满京城都喊他小神仙了。
黛玉道:“小何先生说仙丹都是骗人的。这些是诡丹。”
说罢拿起一个装着淡黄色液体的罐子摇了摇,这液体有点粘稠,像油。里头盛着很大的一块银白色的东西; 黛玉随手用筷子夹了一块碎的出来; 对着光看了看。
林琯玉道:“有点像银子。”就是有点灰扑扑的。
黛玉瞧了瞧罐子上贴着的字条; 问雪雁要了一杯水,随手把筷子上的“碎银子”丢到水里。
结果“银子”甫一入水; 立刻就发出了嗞嗞声; 随后飞快地在水面游动起来。
林家姐妹:“哇!”这还没有一颗米那么大呢,居然这么利害!水变烫了!里头那些大块的拿来炸个水井够不够?反正拿来捉弄人是够了哈哈哈哈哈哈哈!
匣子里头还有一小罐白色的东西; 瞧着像盐,但是比盐细腻很多。何赤暇写的条子上头说是拿来提神用的,一点点下去就可以保证你一天睡不着觉,比浓茶还管用些; 专门拿来治那些不想让你睡好觉的人。
此外,还有很多形形色色的丹药,各有各的功效,反正都不是拿来治病的。
林琯玉翻了一遍,终于忍不住了。
她说:“……我们到底是去外祖母家还是去闯贼窝?我怎么感觉他就差弄蒙汗药来了?”
……
在水路上走了一个多月,林琯玉无聊到差点拿这些东西去捉弄贾蔷,船终于姗姗到了京城。
两人才弃舟登岸,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几个三等仆妇奉命在此候着两位小姐,她们既然是公侯府邸中的人物,形容打扮比林家的下人要华丽得多。只是林黛玉当日见过京中贾家来的人的嘴脸,所以也不以为意。
两人先后上了轿。后头的贾蔷自然也有人接应,还有那些唱戏的女孩子们,却没有林家姐妹这样好的黛玉,几个人挤了一辆马车也就是了。黛玉好奇地掀开帘子往外看,之间车水马龙,同富庶的扬州大不相同。江南水乡的人做事总是慢慢悠悠的,且林家姐妹两个人都是说软绵绵的姑苏话,这边的人说话做事却都极爽利。
黛玉小声道:“我来之前,才问了母亲,母亲说府中当家的是二太太。”便是那个不怀好意给林如海送女人的二太太。
林琯玉“唔”了一声,漫不经心地道:“我们吃住的银子父亲早备下了,不吃不用他们的,你怕什么?”顿了顿又冷笑道:“你怕是还忘了她伸手同母亲要银子的事情了。咱们过来,可不像是白花花的银子送上门么?哪怕是你,糖葫芦送上门来,你客不客气?哪里会为难呢、”
这话虽然铜臭十足,却很有道理,因而黛玉也就放下了心了。她含笑道:“若是王颀送的,我还是不客气。”
林琯玉好笑道:“他必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那么惹你厌烦。”其实她也不知道。不过小四是大才女,听说王颀是个大才子,难道是文人相轻?
这个看法来自于林如海整天对他的同僚们的文章水平的吐槽。黛玉也会吐槽,听她讲唐诗宋词的时候,里面除了她最喜欢的李太白,剩下的三天两头被她拎出来□□o(∩_∩)o
林黛玉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她一番,笑道:“他知晓,只你不知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