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仙宝-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东汉开始,再到现在,至少有两千年的历史。在这两千年之间,安葬然邙山上的坟茔,恐怕和天上的繁星差不多,不计其数,根本梳理不清。
  到了唐代,邙山的坟陵之多,也成为了诗人反复歌咏的题材。通篇全唐诗,关于邙山的诗词可谓是比比皆是。
  古人说一个人穷,习惯用无立锥之地来形容。然而在比喻邙山坟墓多的时候,使用的词语为几无卧牛之地,这在某种程度来说,也是一个事实。
  不要说卧牛了,只要在邙山走一圈,谁也不敢保证,自己脚下踩着的土地底下,到底有没有前朝的古墓。坟墓多了,称为阴地,也毫不稀奇。
  “大师,一定要在邙山炼丹么?”
  就是清楚邙山的情况,所以君不负又是惊疑,又是不解,忍不住探问:“为什么?”
  “因为这丹诡异。”
  祁象直言不讳道:“尽管我不知道这是什么丹,但是从丹方的属性来看,应该是与阴神有关,好像具有养魂、滋阴、补神的效果,估计是给玄修炼制的吧。”
  “咳!”
  君不负讷声,忽然沉默了下来。
  祁象也没有探究的意思,自顾说道:“但凡炼制这样的丹药,对于环境的选择,也十分的重要。要是环境与丹药属性相近,成功率肯定增加。”
  “哎,说到底,我们还是不专业的丹师。”
  祁象忽然摇头叹道:“想想还是古代好,古代的丹师,特别是供职皇宫大内的炼丹师,一旦决定开炉炼丹,自然有人打着天子旆旌,访遍全国名山大川,找到最合适的位置,立刻有人修建丹宫阁楼,囤积药材,供他挥霍……”
  祁象表示羡慕,然后说出了一些秘闻:“你知道为什么全面各地的名山大川,总有太上老君、葛仙翁、药王之类的炼丹遗迹么?”
  祁象嘿嘿笑道:“其实那些遗迹,多半是历朝历代的炼丹师干的,他们炼了丹之后,为了彻底掩盖其中的痕迹,干脆装神弄鬼……”
  “不对,应该叫装神弄仙,假托天尊道祖之类的仙人下凡,然后在民间宣扬,引来了诸多虔诚信徒顶礼膜拜,可谓是一举两得。”
  祁象可不是在信口开河,这些个秘闻,那可是水月散人的亲身经历。当年水月散人可是亲自参与了这样的造神行动,肯定了解颇深。
  聊了几句题外话,祁象又重新切入正题:“总而言之,邙山不仅是阴地,更是洛阳风水气运的汇聚之地,在那个地方炼丹,多少也有一些好处。”
  “可是……”
  君不负恍然大悟之余,也有几分迟疑道:“每天去邙山参观游玩的人很多,山上又有许多管理机构,我们在山上炼丹怕是隐瞒不住。”
  “没事,我查了资料,发现邙山其实很大的。”
  祁象笑道:“真正意义上的邙山,应该是起自洛阳城北,沿黄河南岸绵延至郑州,长度起码有一百多公里,但是仅洛阳以北的黄河支流与洛河分水岭一带,才密布了大量的坟墓。”
  “你说的管理机构,还有游客之类,多数是在这一带参观。”
  祁象胸有成竹道:“至于我们,只要沿着山脉,寻找一处比较偏僻的山谷,在山谷里头隐秘待上十天半个月,静静的炼丹,只要不搞出大动静来,应该没有人能够察觉。”
  “好……”
  君不负立即点头:“我这就叫人去勘探地形。”
  “不用叫人,我们自己去。”
  祁象伸手阻拦,尽职道:“别人找的地方,可能不合心意,不如我们自己来。”
  君不负更加没意见,在协助祁象整理了药材之后,就离开了密室。
  第二天一早,君不负挥退一帮大汉的跟随,亲自开车离开了城市,再从偏僻的郊外下山,从另外的方向进入邙山。
  邙山属崤山余脉,祁象从一个小山坡慢慢走上去,只见附近的山有点儿荒凉,没有多少植被覆盖,显得有些萧条。
  似乎在古代的时候,邙山的草木很茂盛的,树木森列,苍翠如云。居住在洛阳城的权贵官员,还有平民百姓,有事没事,都喜欢上邙山游玩。
  可是到了现在,草木稀少了很多,随处可见裸露出来的泥土。
  祁象顺势在土坡上踩了一踩,发现地表下的泥土,黏结性好,土壤紧硬密实,的确很适宜安葬结坟。
  环视荒凉的山坡,祁象恶意的猜想,是不是千百年来,山中的大树都被砍伐干净,拿去制作棺椁了,所以才会这样萧瑟。
  君不负似乎对这里也不陌生,随手指点道:“大师,那里就是受到保护的古墓群了。”
  祁象看了一眼,轻轻的点头。
  他曾经作为古玩界的从业人员,自然明白但凡大墓云集之地,盗墓的风气肯定十分猖獗。特别是长安、洛阳之类的千古名都,历朝历代都有大量的达官贵人安葬其中。
  这也意味着不可估量的陪葬品,就掩埋在各个古坟大墓里头。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是千古不破之理。千年以降,洛阳古墓不知道被盗了多少回,以至于十室九空,山体之内充塞了许多盗洞。
  这也是为什么,在邙山上总是时不时传出,哪个地方突然地陷塌方之类的消息。
  为了考古研究需要,或者安全着想,肯定要设立专门的机构,把这些有价值的古墓保护起来,免得又遭受更严重的破坏。
  当然,相对邙山上的数十万座古墓而言,受到保护的只不过是极少的部分,相当于杯水车薪,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
  不管管理多严格,又怎么严厉打击,只要有利可图,盗墓之风肯定屡禁不止……


第178章 诅咒你,缺德事!
  除非邙山上的坟墓,都全部被盗空了,估计那些人才会消停下来。
  可惜的是,这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邙山之中,到底掩埋了多少坟墓,就算是研究了一辈子的专家,也得不出一个准确的数据。
  反正经过严密的计算,也只是得到了一个很含糊的数字,就是几十万座。
  几十万,三以上的数字,称之为几。三十万,那是几十万,九十万,也是几十万。这其中的弹性,非常的大,很难让人信服。
  再说了,专家的话,也只能信一半。谁知道,那是几十万,还是几百万座啊。
  何况,洛阳那可是十三朝古都啊,一些有名有姓的帝王权贵,安葬在邙山就不必多说了,肯定是管理机构重点监控的对象。
  但是没在历史上留名的达官贵人、豪绅大贾,也肯定多如牛毛,他们可没受保护,那可是下手的好目标。
  每一个盗墓贼,心里都有一个愿望,那就是挖到一座大墓,足够一辈子吃喝玩乐,然后立马洗手不干……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他们不畏惧任何风险,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比如说现在,祁象和君不负在山上走了片刻,他忽然发现远处有几个人行迹可疑,鬼鬼祟祟的在山中探头探脑,好像是在搜寻什么。
  刹时,祁象心中一动。脚步一停:“盗墓的?”
  “大师,怎么了?”君不负有些迷惑不解。
  “没事。”祁象示意道:“前面有人……”
  “看到了。”君不负随意道:“可能是考古队的,他们经常在这边活动。”
  “哦?”祁象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笑道:“也对,我还以为是盗墓的呢。不过想来,这大白天的,他们肯定不敢这样明目张胆……”
  “是啊。”君不负赞同道:“白天他们不敢出没。只敢在晚上悄悄地转悠,打探杆。不过也有些聪明人。伪装成为驴客、游客什么的,在山上转来转去,掩人耳目。”
  祁象一听,表情就变得有些古怪:“我们现在好像就是这样……你说,会不会有人也把我们当成盗墓贼呀?”
  “呃?”君不负一呆。然后强笑道:“应该不会吧。”
  “这个难说……”祁象苦笑了下,低声道:“你发现了没有,我们好像被人监控了。”
  “嗯?”
  君不负脸色微变,稍微凝神感应,表情顿时一沉,目光冷厉。
  他发现祁象说得很对,在远处隐秘的地方,的确有人在拿望远镜窥探他们。从方向和距离来看。窥视他们的,好像就是他们刚才认为鬼鬼祟祟,不安好心的几个人。
  得,形势扭转,一下子反过来了。
  祁象啼笑皆非。偏头道:“你说,怎么办?要先回去。改天再来。还是开车绕行,干脆去到郑州。从郑州那边探索过来?”
  君不负一听,感觉第二个方案不错,能避免许多麻烦。他正想开口。就在这时,一阵清脆的铃声,就在山坡下传了上来。
  “叮铃当,叮铃当!”
  铃声很有规律,仿佛在演奏一曲音乐。祁象听到动静,自然回头一看,然后就愣住了,有些惊异:“居然是他……”
  “大师,你认识那个人?”君不负回看,也些意外。
  山坡底下,一个人慢慢走来,他手上摇着一个三清帝铃,走一步就晃一晃。手脚之间,仿佛有一股说不出来的韵味,配合非常默契。
  这人很年轻,大概二十多岁的样子,特别是头上的银发,格外的醒目,让人忽视不了。不必多说,这人自然就是自称巫士的御龙氏后人,御宅。
  “曾有过一面之缘。”
  祁象解释一句,心念一转,就开口叫唤道:“御师傅,别来无恙?”
  “咣!”
  铃声又是一响,随即寂静无声。御宅抬头,冷漠的看了祁象一眼,随即哼声道:“怎么,意识到自己大祸临头,所以求我来了?”
  “这倒是没有。”
  祁象笑容依旧:“我这两天,一切顺利,平安无事,没遇到什么险况。这不,感觉今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就陪朋友来邙山走走看看。”
  “你没事?”御宅愣了一愣:“不可能啊,你明明……”
  御宅忽然机警止声,一个箭步冲上了山,气势汹汹的模样,不过却被君不负挡了下来。
  “你想干嘛?”君不负手一挡,幸好知道祁象认识这人,没怎么用力。不然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