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往东府里听戏去了,今儿个是珍大爷的生日。”贾环这才恍然,又笑道:“倒是我错过了。”蕊书又道:“想来姑娘们也该回来了,你若是想见,吃了饭只管过去就是了。”贾环答应了。
正吃着茶,霁月回来了,手里拿着个熟宣制的本子,扫了蕊书一眼。贾环会意,两句话把蕊书支了出去。蕊书道:“瞧你们鬼鬼祟祟的,还瞒着我,打量我看不出来呢!我稀罕和你们鬼鬼祟祟的!”说完撂帘子出去了。贾环和霁月对视一眼,都不禁笑了。霁月摇头道:“要死!这个丫头,真是个……”后面却又不说了。
“什么事?”贾环问她。霁月回道:“是外头赵家送进来的账目,说是一定要爷过目的。我便作主收了。”贾环没说什么,只是接过那本子来,低下头慢慢儿的翻看。
这是赵国基私下记账的本子,前头各项收支只记了个大略数字,倒有一多半记得是他写的那本“畅销小说”的收益。赵国基拢共没念过几天学,字自然说不上有什么风骨筋络,只是记得极工整,字也大些,看着不累。贾环翻看到最后,看到这一年来的总体收益,尽管早有心理准备,还是被那个数字惊得呼吸都急促了起来。
霁月看着他的脸色,小心地道:“赵家大哥还让带话儿,说请爷千万再写一作,财源就能滚滚的来。”她的脸上微露疑惑,显然是并不知道写什么东西能“滚滚”的来钱。
贾环却只“唔”了一声儿,转头看到书案上摆了个从来没见过的精致笔筒,竹制的,还绘了图画,依稀是东坡赤壁的图景,想也不想地就问道:“那笔筒是哪里来的?以前似乎没见过。”
霁月顺着他的眼神一看,笑道:“是林姑娘给的。各位姑娘们都有了,宝玉也有,都是些南边儿的土产。这一个是林姑娘特意吩咐了摆出来的,说是你必爱的。我也不懂。”
贾环猛的抬头,愕然问道:“林姐姐回来了?”他不自觉的用了“回”这个字。霁月没觉出什么不对,点头笑道:“可不是,早就回来了。咱们家大小姐封了妃,琏二爷知道了这个喜信儿后,日夜兼程赶回来的。”
她的后半句话贾环完全没有听,他匆匆的穿了衣裳就要出去。霁月忙在后面问道:“这么晚了,你上哪里去?”贾环早跑远了,遥遥的传来一句:“我看林姐姐去。”
一口气跑到了黛玉的房前,贾环全然没有注意到路上遇到的人投过来的惊诧目光,心里只有念头,他要见见黛玉。可现在跑过来了,他又生出近乡情怯之感,脚步怎么也迈不动了。
深吸了一口气,他上前敲门道:“林姐姐在家吗?”门里有人答应了一声“来了”,脚步声渐渐清晰,门后露出紫鹃清秀的脸庞。见是贾环,她先是惊讶,后又笑道:“想你也该来了,快进来罢,姑娘还没歇呢。”
贾环随着她进去,只觉心跳如擂鼓。黛玉果然还没睡,正坐在灯下读书呢,身形纤弱,一身素白的中衣,罩着件月白的袍子,乌油油的头发挽着,只插着一枚小银簪。
她长高了许多。贾环打量着她,直觉她的病又重了些,眉目间的哀戚之意也是凝而不散,面庞雪白,唇色浅淡,不由心中大恸。
那边黛玉听见紫鹃一声儿“姑娘,三爷来了”,霍然抬头,猝不及防的对上贾环的脸。
经年不见,彼此的面貌都有了些自己所并不了解的变化。这样四目相对,两人心中都涌起一阵恍惚陌生之感。然后,就是相对流泪。
贾环看到黛玉先是一怔,继而两行清泪缓缓而下,浸湿了清丽的脸庞,心中更是痛极,上去抱了她,大哭道:“姐姐!姐姐!”
第47章 。47
黛玉听了,亦是默默流泪,直哭得声噎气堵,不能自已。
情绪稍稍平复,贾环放开了她,见她乌黑纤长的睫毛被泪水濡湿,越发显出一张白海棠般的脸儿,忙叫紫鹃打水来。
紫鹃移步走入,欲劝无言,道:“姑娘,洗把脸罢。”黛玉听说,急忙去向那盆内捧水洗脸。贾环看着她的侧脸出神儿,心里焦虑且发愁:才这么大年纪,爹也没了,娘也没了,家里更没个兄弟姊妹依靠,将来可怎么过哟!
不过在黛玉转过脸来,他还是没让复杂的心绪流露出一丝儿来,端正了脸色。
黛玉对他轻轻的笑了一笑,笑容中的悲戚意味仍在,却淡了些,叹气道:“瞧我,伤心起来倒顾不上你了。草木有枯荣,人事有兴衰。你也不必太担心我了,我想得开。”
贾环只觉得喉头似被哽住,应了一声。黛玉便携了他手共坐,与他说话。贾环与她长久未见,也与许多话要和她说。姐弟两个喁喁私语良久,直到霁月提着灯亲自寻过来,方不舍地分别了。黛玉还说:“闲了再来与我说说话儿。”贾环应着,回身道:“姐姐不必送了,夜间风大,当心着凉。我从金陵带回来些小玩意儿,回头叫她们给你送过来。”说着去了。
不几日,贾政亲身带着他去见了国子监祭酒李守中。李家以清正持家,门庭整肃,奴仆虽不多,行动却与贾家是另一样规矩。贾环规规矩矩的跟在贾政身后,一路过去,就见正厅的台阶下站了个气度俨然的中年人,望之沉静可亲,便知是寡嫂李纨之父了。
那李守中迎上来,与贾政互相见礼,贾环忙躬身退让一旁。贾政瞥他一眼,笑道:“这便是我那不争气的小儿了,”喝着贾环道,“还不来行礼!”贾环闻言忙上前拜见,口称“伯父”。李守中笑着扶起他来,见他口齿清楚,举动合宜,心里先存了三分的喜欢,便笑道:“存周兄,有子如此,可谓得矣。”贾政摇头笑道:“不过有几分伶俐,当不得什么。”于是入厅中献茶。
贾环坐在那里,看似安静,实则早已用余光四下扫了一圈。这间厅堂颇宽敞,一式酸枝木的家具,墙上挂的是名家字画,博古架上摆的是金石古物,不愧是文士之家。
上头贾政已与李守中计议妥当,又命贾环上前拜见。如果说方才的礼是亲家晚辈拜见亲家老爷,这一回却是学生拜见祭酒了。贾环恭敬行礼毕,奉上备好的礼物。这礼物自然也只是做个样子,贾家父子带来的礼物早已交给李府的管家等着收验入库了。
李守中捻须笑道:“你的文章不必再呈,往日里我是批注过的,你的学问扎实,思路不拘一格,这都很好,只是注意不要太剑走偏锋了些就好。日后入了学中,只管勤心向学,别跟着那一票不长进的东西混,如此才不枉了你父亲一片慈心。”贾环忙道:“学生谨记先生的教诲。”又把脚尖转过小半个圆,转向他父亲躬身道:“老爷费心,儿子感激不尽,惟有努力向学,以报亲长之情。”贾政笑道:“此子虽驽,只有这一件我是不忧心的。”又闲话几句,贾政便起身告辞。李守中留他吃饭,也以家中有事为由推拒了。
贾家最近倒是真忙的。元春封妃不久,内廷里传出话来,允准妃嫔回家省亲,有财力置办省亲别院的人家,便可具折上表,请接女儿回家一叙天伦。底下说起来自然是一片称颂之声,大唱赞歌之处,古今皆同。贾家是大族,自来四王八公,声名赫赫,岂肯堕了这个面子的?再则,贾家近年日趋没落,有这一场盛事撑撑面子也是好的。因此听说妃贵人娘娘里已有几家破土动工了,也忙忙的张罗起来。
营造省亲别院,这是件大工程,也不知多少银子才打得住。贾环亦曾听得家里老人说古,言道二三十年前,太祖皇帝仿舜巡游天下,时值贾府正在姑苏扬州一带监造海舫,修理海塘,也曾预备接驾一次。金山银山的花出去,银子一似淌水儿似的,打造的好排场,好盛景。如今预备接元春回来,更是大使钱的去处。只是这个钱又不能不花。于经济意义上,花出一座山似的银子不过请元春回家几个时辰,已不是豪奢二字可能形容,但于政治意义上,却无法用钱来衡量了。这件事,贾家从贾赦贾政兄弟到贾母王熙凤,俱无异议,最近就商量着办起来。
因事关重大,贾赦兄弟并贾珍商议了好些日子终于议定,就从东边一带那东府里花园起转至北边丈量定是三里半大的地方,用来盖造省亲别院,又叫人下姑苏去采买女孩子来学戏。凡此种种,让贾环看得咋舌不已,却只是各家都会做的寻常事罢了。
黛玉笑道:“你们家的事儿这样多,这样芜杂,难得凤姐姐竟能调度得开。”她说这话时正歪在炕上,两指尖尖,扯开素绫帕子遮住半张脸笑,一双乌黑的眼睛里笑意秾丽。贾环翘着二郎腿坐在炕下的椅子上,意态闲适,连日连轴转也把他累坏了,这会儿好容易喘一口气,闻言点头道:“可不是,我们老爷不大经世务,大老爷又有了春秋,这家里里里外外的,哪一样不是琏二哥两口子张罗。可谓威重权行了。”
他这话说到最后,未免带了几分讥讽。贾琏与他名为堂兄弟,实无交情,熙凤往日行事,却未免带出一星半点的倾向来。她是宝玉嫡亲的表姐,不必谁说,天然就看贾环不顺眼。她初初嫁过来时贾环还小,一个是新媳妇,一个是蹒跚学步的小孩子,彼此交集不多,待过了几年,贾环大了,贾政对他多有看重,自然招了人的眼。熙凤每每见了他,总要寻事排揎两句。贾环俱都忍了,只是天长日久的,不免对她恶感大生。
黛玉自小和他一块儿长大,先时还不怎么能看出来,日子长了,也品出几分滋味儿来。她亦不是那无知之辈,心里只想着,嫡庶之争搁在谁家都是大事,少有说破的,自己说到底只是个外人,不便多言什么,因此便把贾环的话不理。
这厢贾环自己说完,也觉得没意思,转而笑道:“不过也亏得那一家子夫妇能干,要是叫我管,好管个倒三不着两呢。”
看着黛玉抿嘴笑了,忽又想起一事:“我恍惚听得人说,秦钟死了?好好的人,怎么就死了呢?”黛玉问道:“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