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想要权威部门来查?”刘建业明白了。
“是的。”
刘建业说清楚:“官方态度的效果会更强,但反过来,如果真的存在缺陷,面临的危机也会更大。”
孟谦果断拿队友开刀:“先检查华威的手机,我不怕得罪它们。我这边的电池检测完毕后,再送上。”
“我帮你去联络。”刘建业说。
挂了电话,孟谦也松了口气,还好有人脉、背景广阔的朋友帮忙,就这次事件来说,华威起到的作用很小,它们甚至还在可能是手机引发的问题上遮遮掩掩,态度并不足够配合。
搞定眼前的事,孟谦思索着对策。
事业果然不会一帆风顺,特别是砸人饭碗,要搞垄断的行业。在富国集团没有成为真正的巨头前,任何一丝质疑和事故,都需要它们很谨慎的对待。但这不会让他害怕,只会让他更坚定。
王曼文的声音传来:“宗总带来最新消息。”
宗岩面带喜色,把手里的文件交给他:“电池检查结果出来了。第一起事故的手机,原因是当地电网的问题,据该区域居民反映,当时存在断电和突然来电的现象,事后充电器也被烧毁。”
“第二起是乌龙,用户的电池不是我们生产的,他替换过,在不清楚的情况下,用我们的专用快充去充电。事故的原因与我们的电池完全无关,只因为他擅自用快充去充普通的电池,责任在他。”
孟谦扫了几眼,针对第一起事故:“这么说的话,这起事故也是非常意外和巧合才能发生的?”
“是的。”宗岩点头,“技术部跟我说过,这种情况极少会发生,我们只能提醒用户打雷停电时,尽量不充电,不打电话。”
“总算解决了。”孟谦是放心下来,主要问题都不在产品身上,顶多是日后对充电器和保护板加强防护。
宗岩说:“接下来可以送给政府机构检测,拿到证据后再进行澄清。”
“你负责处理。”孟谦说,他考虑下一件事:“我在想,丰田与我们无冤无仇,这么针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这也是公司很多人的疑问。
丰田的态度实在耐人寻味,富国集团与它们并没有结仇,顶多是在动力电池方面可能会交锋——丰田研发的是氢燃料电池,并且已经在日本和美国加州推广,严格算起来,它们是竞争对手。
竞争对手?
要这么说,日本和韩国都可以恨死富国集团!它们是锂电池制造大国,尤其日本,松下、索尼等企业都有锂电业务,富国推出新技术后,将严重损害它们的利益,双方杠上也是迟早的。
但并不足以让丰田站到富国集团的对立面上,丰田的首要目的是推动电动汽车领域的发展,有了市场才能谈竞争。更重要的一点是,丰田是特斯拉的第十大股东,特斯拉掌管着电池工厂的运营。
富国集团和特斯拉都没有意向搞动力电池垄断,面向的是所有群体——丰田作为大股东,同样能使用新电池。
除非丰田是跟特斯拉的合作不愉快……先前埃隆·马斯克曾评价丰田的燃料电池为“垃圾”。
宗岩听了分析,并不肯定:“没达到给我们落井下石的地步吧?”
“好像也是。”孟谦琢磨着,“丰田就是要撕X,也该是跟特斯拉……”
“或许它们有了更稳妥的新技术呢?”
孟谦和宗岩同时转头,被他们眼睛盯着的王曼文,大胆表达:“我的意思是,燃料电池的新突破。”
“燃料电池?丰田的技术不行。”孟谦站在马斯克这一边。
“没用的。”宗岩和他一个调调。
“那你们?”王曼文弄不懂了。
“新技术!”孟谦提醒她,“你是想到了,但还不够大胆,丰田可能有新的,更成熟的技术。”
“没错。”宗岩点头。
王曼文也瞬间明白,只有找到一项稳妥的技术,身为汽车巨头,家大业大的丰田才会决定走自己的路,不惜站到富国集团的对立面,先客观贬低一下对手,拖住其壮大速度,再发展自身。
这个理由,就很充足了。
王曼文想明白的同时,宗岩已经坐到电脑前。
“有没有新技术的消息?”孟谦问,对手出招绝对不是一两下,接下来会不断的产生新的招数。
宗岩看着屏幕:“丰田这家子公司,是专门研究动力电池的,因为财团的关系,它和日本的锂电企业联系密切。”
“然后?”
“最近它们有公布新型电池技术的计划,获得数亿投资,并与日本多家锂电企业合作,项目进展神速。”
“有计划就会有专利。”孟谦翻出手机,找号码。
电话通了后,孟谦说:“有个忙,你有没有办法去查专利局审核中的申请?如丰田最近一年内递交的?”
刘建业爽快答应:“能查,但你们注意保密。”
“质量麻烦已经能解决,目前我们在分析对手的阴谋阳谋。”孟谦再对刘建业说了几句,也给他自信。
刘建业满意:“很好。”
两天后,内部的文件送来。
那家所属丰田的电池研究公司,三个月前通过PCT途径,向中国知识产权局递交多项关于新型电池技术的专利!重点不是这里,而是其中某些技术,它们与富国集团前段时间申请的相似。
王曼文看不懂专利内容:“有什么发现?”
孟谦放下东西琢磨着,然后抬头:“前阵子我大力投资技术研发,公司有人还觉得我小题大做。”
宗岩则若有所思。
孟谦曾想过,自己“借鉴”的未来技术,到底属于谁呢?
但在这个时空,技术是属于自己的!所以他说:“现在证明我是对的,公司准备好和丰田打专利官司吧!”
王曼文明白了:“全球范围内的?”
“全球。”孟谦点头。
第100章 反击策略
相比容易用金钱、人脉手段去解决的质量问题,横在富国集团扩张道路上,更严峻的难关出现了——同行竞争。从内部获得的资料显示,丰田申请的这一大堆有关新电池的技术里,有几项是相似的。
它们相当一部分技术的申请时间,甚至比集团的还要早。按照PCT的规定,它们在专利上有优先权!即在日本走PCT途径后,全世界缔约国内,都要按照它在日的申请时间,作为基准。
孟谦连忙召集技术人员,把到手的资料认真分析,逆推丰田到底掌握哪些技术,是否会对富国集团的产业产生影响。
他本人也在搜索脑海里的未来信息,以现有结果去推断,看它们走的是哪一种模式,发展到了哪一步。
不乐观的是,可以确定丰田掌握了改良技术,但比不上孟谦个人去年申请的第一批,理论能够提高两倍左右的容量,材料特性能支持更快的充电速度,若加大研究,还将会继续提高。
孟谦梳理着线索,丰田掌握的技术,不是新体系,也不能够比拟公司的尖端技术——那是他在锂电体系下找到的最佳方案。但两倍容量,电芯更强,极有可能会对公司的中低端市场产生威胁。
熟悉这方面的胡跃分析:“专利授权是先申请者先得,对手已经走PCT途径,全世界它们都有优先权。”
“我们抢不过了?”孟谦问。
“毕竟迟了一步。”胡跃承认这一点,“但在后续改进,乃至于它们这个改良体系的升级上,我们还掌握先机。”
这好比对手抢了开头,但中途乃至后面,输赢尚未定论。
如果公司能够抢先把后面的改进、升级技术夺走,丰田就注定止步于当前——这正好是孟谦的天生优势!
他根据对手的技术顺藤摸瓜,掌握了对手的未来趋势,并吸收掉。
“起步我们还是疏忽了,但将来是我们的!”孟谦抓住了关键,他甚至产生了终于遇到对手的期待。
他和所有人都清楚,集团发展绝不会一帆风顺。
前面业界的一片风平浪静,反倒更令人疑神疑鬼,如今对手跳了出来,公司才能够针对对手去制定策略。
无形的对手最可怕。
当它们显露獠牙后,孟谦便能够对症下药。
一直独孤求败的富国集团,终于可以挥舞巨头大棒:我技术比你强、质量比你好,未来更是掌握手中。
孟谦思索着:“有竞争不是坏事。目前我们最迫切的任务是,抢先获得后续几项技术的专利,堵住它们的路。”
“是的。”胡跃很赞同,“再考虑到地域因素,日本的专利在中国境内的授权,速度应该快不起来。”
孟谦微笑:“政府肯定会帮自家企业的。”
“美国方面,特斯拉还有当地财阀可能会帮我们。”宗岩出声,他清楚富国动力与特斯拉、加利福尼亚财团的合作。
“这也是优势。”孟谦考虑得向那边的大佬求助了。
……
由质量危机引发了诸多问题。
富国集团安逸搞垄断的日子是不可能了,但有竞争才有进步。
事情得一样样解决,先是质量问题。经过华威、富国集团以及有关部门的权威检测,其结果已经公布在网络上,同时新闻、电视都进行了事实的还原——这里就考验到幕后关系的强弱上。
搞阴谋的一方,利用了网络舆论、巨头态度了引导风向。富国集团在筹备好后,直接动用官方力量去反击,能力的强弱一目了然。雷厉风行的影响面也更广阔,甚至还打响了名声。
不明真相的群众,在有更权威声音的领导下,很容易站到正确的方向上。而对于某些人——比如这次最早站出来嚷嚷,口口声声从“技术角度”分析新型锂电问题的某大V,预料之中的沉默。
但这并不表示它会被放过,对付什么人用什么招式。很快就有人在网络上爆料,该大V曾经做过收钱搞虚假营销的黑历史,卖假药都有,就是依靠在网上有上千万的粉丝,大赚一笔。
酷爱热闹的网民们,在公关团队的故意推波助澜下,立即对该大V开启了群嘲模式,各种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