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处理那么多人,事情肯定不止这么简单,韩大处长问:“市局是怎么现这个情况的?”
卢继东从武东升手上接过一叠照片,忧心忡忡地:“一个半月前,张河分局11o指挥中心接到群众报案称,张河三中西北角一条河边有人晕倒,看上去像死了。接报后,张河分局南丰派出所民警和12o迅赶到现场,现倒在河边的是一个4o多岁男子,头部有钝器伤,尚有呼吸,立即将其送往市二院抢救。
后续赶到的分局刑警四中队立即展开调查走访和现场勘察,并派干警去医院了解抢救进展,希望伤者醒后能够提供更多情况。遗憾的是,伤者大脑皮层功能严重损害,处于不可逆的深昏迷状态,丧失意识活动,只有皮质下中枢可维持自主呼吸运动和心跳,到现在都没能醒来。”
“植物人?”
“是的,不会用嘴吃饭,四肢不能动,眼睛会动但没意识,吃饭是用针管往胃管里打。医生醒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奇迹。”
“伤者身份查明了吗?”
“查明了,姓甘,叫甘龙,今年42岁,是我市长江电器成套有些公司总经理。平时爱好钓鱼,感觉在养殖塘里钓没意思,专门去找那些没人放养的河。案当,他是去钓鱼的,现场有渔具,车就停在张河第三中学门口,身上的钱包和手机全不见了。”
卢继东接过沙志会递上的水,喝了一口继续介绍道:“典型的图财害命,确认受害人身份之后,张河区立即从刑警大队抽调精干警力,刑侦副局长钱瑞亲临现场指挥,制定了详细的侦破方案,将刑警、情报、技侦、派出所等6o余名警力,分成现场勘察组、调查访问组、社会关系调查组、情报研判组、卡点排查组对案件展开全面侦查。
对案现场展开深入勘察,进一步搜集、提取现场痕物证;调取现场周围视频监控;展开调查走访,对现场周边住户、商业点及来往出租车辆展开调查;继续派人在市二院盯着,在外围秘密布置警力,以防犯罪嫌疑人去医院打探伤者情况,同时围绕受害人社会关系展开调查。
尽管作了这样或那样的努力,侦查工作迟迟没有进展,就在分局束手无策之时,一个刚从靖东分局调到张河分局的技术民警现,现场采集的脚印与靖东分局没上报的那个案子现场不远处采集到的一个脚印很相似。
靖东分局去年无法确认死者身份,连死者尸体都没找到,更无法确认那个脚印是什么人的,当时没重视。两者联系到一起之后,市局刑侦支队立即展开串并,竟现这个脚印在去年上半年的一起命案中同时出现过!”
韩均心中一凛,禁不住问:“这可能是第三起,并且很可能会生第四起、第五起?”
“怕的就是这个,一接到刑侦支队汇报,市局当即成立专案组,由我们局党委成员、刑侦副局长龚海涛同志亲自担任组长,从刑侦支队抽调精兵强将,并从三个案子所在辖区分局抽调人员展开侦查。
然而嫌犯非常狡猾,有一定反侦查经验,除了脚印之外什么都没留下,现在只知道是单人作案,是一个成年男子,体重大约64公斤,身高大约在一米七五左右,心黑手辣,要么不再作案,一作案就不会留下活口。”
连环杀人案,回国之后遇到的第一起。
韩均深吸了一口气,侧身问:“王科长,去年上半年那起二科研究过没有?”
东靖三年内积案就那几起,生在市区的更少,王思强不假思索地回道:“研究过,被害人是一个企业的会计,案当去农商行取钱,回去的路上被劫杀。去年好像锁定了几个嫌疑人,但嫌疑人在逃,没抓捕归案。
卢局介绍得很清楚,这两起案子作案手法差不多,脑部钝器伤,如果脚印能对上,应该是同一人所为。看来当时是误判了,那几个有前科的嫌犯不是凶手。”
杀第一个人会很害怕,杀第二个人有点怕,杀多了就不知道怕了!
现在几乎可以确定,一个已杀过两个半人以上的凶手在外面晃荡,难怪东靖市局这么紧张。
这种杀人狂必须尽快抓到,不然会有第四个、第五个甚至第六个,如果逃窜到外地,不准已经有了第四个受害者。
一个被害人尸体火化了,一个被害人尸体被一群野狗吃了,最近的一个受害者成了植物人。那个诡异能力对死人有效,不知道对“活死人”有没有效。
韩均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但这个案子如此恶劣,凶手如此危险,作为分管“8o1”的副组长他必须去看看,就算帮不上忙、破不了案也要去看看。未完待续……
第二百三十二章可怕的杀人狂!
杀人狂逍遥法外,这个案子不能拖。%し
听完大概案情,韩均蓦地起身道:“江主任,不要等到周末了,通知老聂去厅里开警务指挥车,另外安排个人下午开我车去科大接张琳;王科长,二科要研究第二轮清查的案卷,你就不用跟我们一起去了,把来自东靖市局的几个干警抽调出来就行。
夏主任,齐科长,你们去做准备,我们半时后出,先从第一起案现场看起,争取今晚1o点前看完三个现场,看完东靖市局提供的所有案卷材料。”
“是!”
老婆不在家,生姜又不在,出门真不方便。
韩均抬头看了一眼对面律所,命令道:“沙,给施律师打个电话,请她去帮我收拾下行李,另外再准备点吃的。”
“明白。”
行动就行动,把卢继东搞得很不好意思,正准备感谢一下,韩均又道:“卢局,您先回去,武支队跟着我们,有什么需要会跟他提。另外东靖离江城很近,我们看完三个现场和伤者之后就回来,不要设立第二个指挥部,市局那边也不要做什么准备。”
“这怎么行,韩处长,你们是帮我们办案,怎么着也要让我们尽下地主之谊。”
“破案要紧,现在不是尽地主之谊的时候。再您看到了,我们这儿办案条件很好,没必要搞那么麻烦。您放心。我们这边一有消息或设想,会及时跟市局专案组通报,专案组那边有什么消息最好也跟我们一声。”
现在的“8o1”不是去年的“8o1”。已经闯出名堂,无需跟市局争功,要争也是跟兄弟省市同行争。
江城市局正是看到这一点,一遇到疑难命案就向他们求助。
东靖市局离江城这么近,又有干警在这儿工作和培训,同样可以,不存在丢不丢人的问题。大不了等案子破了。挤出点经费,表示下感谢。
卢继东也不矫情。跟他和两位主任握了下手,匆匆先走了。
回老家办案,李思进、秦龙等四个来自东靖的干警激动不已,把武支队刚搬上楼的案卷又搬下楼。然后上楼回宿舍收拾行李,随时准备出。
有没有办借调手续是有差别的。
胡政才虽然是行动科副科长,事实上并非“8o1”的人。
方黎明早上走了,另外几个科室的人走了十几个,就他和另外五个特巡警四大队干警在家,并且不在交流名单之内,没有第二批或第三批赴美的可能性,心中多多少少有些失落。
见韩均和夏莫青一起走下楼,忍不住上前问:“处长。夏主任,行动科有没有任务?”
“协助东靖市局办案,没你们任务。”
没任务要么训练要么巡逻。早拉练晚点名,搞得像现役部队,胡政才怎么也干过几年刑警大队副大队长,对破案兴趣远大于抓捕,欲言又止地:“处长,我听单位剩两个借调名额。您能不能帮帮忙,帮我办个借调手续。让我去二科或四科当普通干警。”
韩均岂能不知道他在“8o1”的处境很尴尬,但他是市局塞过来的,是江城市局的人,只能一脸歉意地解释道:“胡科长,我很想帮这个忙,可惜真帮不上。因为那两个名额已经不存在了,厅里不会再增加借调人员,以后也不会像去年一样大范围选拔。”
“我晚了?”
夏莫青微微点了下头,一脸认真地确认道:“胡科长,处长真没骗你,厅里这么决定是出于经费方面的考虑,常乐坤是最后一个,下一批要等一年半之后,并且不会过十个人。”
机会是靠人把握的,在“8o1”呆这么长时间居然没把握住。
别看他现在是行动科副科长,常乐坤等人只是几个科室的普通干警,但他们全是省厅重点培养对象。结束培训之后,要么留在省厅,要么回原单位重用,前途不可限量。
一想到全因为舍不得这个副科长,胡政才就懊悔不已,暗想如果早几下这个决心,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在侦破孙有碧被杀案时合作过,被市局塞到“8o1”之后合作得又很愉快,几次抓捕任务执行得很漂亮,某种意义上而言,他是方黎明的半个老师。
同在一个单位上班,待遇却有壤之别,韩大处长很同情他的遭遇,拍了拍他胳膊:“老胡,别丧气,部里组织的观摩组过几就来,到时候你参与接待,同时参与清查,东边不亮西边亮,只要人在‘8o1’,你有的是机会。”
人比人气死人。
比起办理借调手续的正事干警,他确实不如;但比起市局那些老战友老同事,不知道要好多少倍。短短几个月,就获立一次三等功,获得三次嘉奖,不干这个副科长回市局绝不会甘于人后。
胡政才反应过来,一脸感激地:“谢谢处长对我的关心,我不应该有想法,更不应该麻烦您,回头我跟江主任去检讨。”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理想有追求是好事,检讨什么?就这样,继续去操练你那帮部下,年轻人,别让他们闲着。”
“是!”
卢局坐车走了,武东升显得有些拘束不安,跟一个认识的老部下了几句话,连忙跟了出来,看着他欲言又止的样子,夏莫青笑道:“武支队,委屈你等会坐副驾驶,给我们指路。知道大概案情,具体情况我们自己看材料,有什么不明白的再问你。”
“8o1”不听详细汇报。怕被误导。
去年积案初查科去市局清查时就见识了,武东升没感觉特别意外,不无自嘲地:“夏主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