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大范围、大规模、大手笔查一下再,能破则破,破不了再移交到追查科慢慢想办法。
然而他想得太保守了,为确保万无一失,韩大处长轻描淡写地“光这些远远不太够,张主任,最好跟省厅和县局协调一下,搞个二代身份证指纹补录试点。从东湖镇开始。辐射全县,采集20岁至35岁之间成年男子的全手指纹,其他人摁一下采集器,随便补录一下。
工作一定要细,包括那些当兵、就学、买房把户籍迁走的,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不能漏掉。结合摸排,一点一点排除,一点一点缩包围圈。我就不信捞不着。”
根据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公民申请领取、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应当登记指纹信息。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的公民,在申领时要采集指纹信息;已经领取居民身份证的公民。将在换领、补领居民身份证时,采集指纹信息。
为了破案,搞个试点集中补录一下未尝不可。关键全县30多万人,成年男子没10万也有万。采集到的那么多指纹怎么比对?
人口管理服务总队指纹识别系统跟刑侦局所使用的不同,在居民身份证中加入指纹信息。是用来防范冒用居民身份证及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是为有利于国家机关以及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快速、准确地甄别持证人身份,输入进去之后是数字化的指纹特征点,无法被还原成指纹图像。
要采集的全是普通居民,不能把人家指纹上传到前科人员指纹库。而痕迹专家就那么多,一个县局最多两三个,一枚一枚慢慢比对要比对到什么时候。
张祥被难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韩大处长岂能不知道他担心什么,若无其事地“这个工作量是很大,不过我们现在有一些优势条件,可以用笨办法也可以用现代化手段。笨办法是请厅领导出面,由他们请包括赵厅长在内的观摩组领导帮忙。几万枚指纹,编成号分解一下,一个省多少枚,一个市局多少枚,最多两天就能比对完。
用现代化手段要简单很多,不过要花点钱,找给刑侦局做指纹比对系统的那家公司量身定做一个系统,把采集到的所有指纹输入进去,让邰超那子敲击几下键盘,最多半天时间就完事。公民个人信息我们要严格保密,完事之后立即删除。那套设备和系统留着,不准下次能派上用场。”
理论上只要嫌疑人是本地人,或者其中一个是本地,那这么干他肯定跑不掉。
问题这只是理论上,万一嫌犯只是在本地呆过,会几句本地话、带点本地口音怎么办?万一嫌犯是口音差不多的邻县人怎么办,难道要把补录范围由一个镇扩大到一个县,再由一个县扩大到一个市?
而且现在人员流动性这么大,很多人在外上学、当兵或务工,人家不可能为补录指纹回来。
令赵振兴倍感意外的是,彭向远半夜三更接到电话后,竟然毫不犹豫同意了。明天一早就安排厅装备计财处联系做指纹比对系统的高科技公司,这笔钱厅里出,算厅里给“01”配备的硬件设施。
回派出所的路上,赵振兴不无感慨地叹道“韩处长,彭厅长对你够信任的。”
“信任谈不上,应该是对我们‘01’比较有信心,并且这个系统确实有用。我们能用上,刑侦局同样能用上,不准比我们用得更多。”
见几个西装革履的人迎面而来,韩大处长又意味深长地补充道“另外,每次大范围摸排都能抓到几个倒霉蛋。如果县局够聪明,可以借这个机会来个搂草打兔子,把那些在案子现场采集到的指纹顺便拿来比对一下,肯定多多少少有点收获。”
指纹比对是公安部门破案的主要手段之一,世界各国司法部门均把指纹作为“物证之首”。
2009年,公安部下发了一批历年积案的重点指纹,在那次大规模比对行动中,曾出现一个痕迹鉴定专家在一个月内,通过指纹比对破获四起命案和两起重大抢劫案的战绩。
尤其一下案值不大的案子,没那么多经费去侦办。最后全是靠指纹比对出来的,要么不破,一破就能破一连串。
赵振兴对此深信不疑,不禁叹道“韩处长,跟你跑了一天,我发现曹处长的一句话很有道理。积案不是现发命案,想破积案就得采取点非常手段。”
韩大处长乐了,不无自嘲地笑道“白了就是无所不用其极。赵厅长,知道我们刚开始清查积案时基层刑警怎么的吗,他们总结了一下,之所以我们能破,他们破不了,完全在于我们一比他们有权,二比他们有钱。”
赵振兴哑然失笑道“他们显然只看到现象没看到本质,你们江省公安厅推行的是省市县责任一体,刑侦总队长或副总队长督导,市县公安局一把手必须亲自过问,难道刑侦总队和市县公安局长没权没钱?
别江省经济这么发,办案经费宽裕。就我们那西北落后省份,在命案侦破上同样舍得投入,耗资上万没破的去年就有两起,平均下来每起命案所需要的经费不低于40万,关键是敢想敢查,连姜同志都能想到去查案发前离家,可见我们刑侦总队跟你们‘01’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也不能这么,有句话叫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我们的办案思路跟专案组不一样,我们的所有设想和判断,全是基于专案组工作基础之前上的,可以他们之前做过的那些非常有意义。”
县委领导到了,滕耀州急忙上前介绍道“赵厅长、韩处长,这位是我们县委陆书记,这位是我们县政法委周书记。”
这是第二轮积案清查清单上的最后一起,并不是此行要指导清查的最后一起。
还有十二个地方没去,上车睡一觉,天亮正好到地方,正好开始工作,不然明天晚上点前回不来家。
“洋葱宝贝”在家等着呢,韩大处长可没时间跟他们客套,简单寒暄了一番,婉拒了他们的好意,就扔下张祥和生姜再次上路,连夜赶往下一站。(。)
第二百六十三章大手笔,大魄力
陈政勇像不愿意像昨一样在厅指挥中心听董副厅长显摆,一吃完早饭,就让负责接待的厅办公室人员送他来西郊植物园,来看看前段时间才认的“侄女”。
牛皮不是吹的,火车不是推的。
“801”确实有两下子,清查第一就干净利落拿下一起,嫌犯居然是被害女孩的父亲,居然丧心病狂地杀害老婆和两个孩子。不仅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外,专案组不敢往这方面想,群众又没提供有价值的线索,拖成积案情理可原。
现在剩下22起,22个探组40多个干警在22个县区公安局设立清查指挥部,本以为“801”指挥中心应该很忙,没想到不仅不忙而且很轻松。
作为积案清查领导办公室主任,江慧如像没事人一样当起服务生,给坐在指挥中心观摩的曹维清等人客人端茶倒水。刑侦局杨忠旺副局长则拿着激光笔,在昨夜刚完成清查任务归队的王涵配合下,给观摩组讲解他们感兴趣的一些案情。
“陈厅长,坐我这边,正好有个位置。”
“陈厅长,领导应该在省厅,您怎么跑这儿凑热闹?”
昨下午考试的事,晚上一起吃饭时不胫而走,在“801”指挥中心观摩的几位总队长和副总队长没上当,没丢人。虽然级别不同,但互不隶属,现在又全是观摩组成员,一见面就很随意地调侃起来。
陈政勇大大咧咧地坐到曹维清身边,煞有介事地道:“你们是观摩。我是来看我侄女。”
一位总队长将信将疑地问:“侄女?”
该给人家面子的时候必须给,江慧如把刚沏好的茶放到他面前。一脸歉意地:“陈叔叔,昨晚要值班。我实在抽不开身去宾馆看望您。没想到您亲自来,千万别生气啊。”
陈政勇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眉飞色舞地显摆道:“听见没有,如就是我侄女,江省公安厅积案清查领导组办公室主任,你们全坐在她地盘上,起来我也算半个主人。”
“有这关系?”
“才知道啊,哎呀,想想就痛心。你们江厅长才五十多岁,太可惜了。”
原来是这么个生拉硬扯的关系,不过涉及到前几个月才病逝的江子跃,死者为大,谁也不会拆穿,一位总队长感叹道:“女承父业,继续江厅长遗志,好样的。”
“是啊,而且干得很不错。”
陈政勇从曹维清手上接过香烟。指着液晶显示屏好奇地问:“杨局,怎么样,今有没有什么进展?”
杨忠旺一边示意王涵接入9号清查指挥部视频,一边微笑着介绍道:“东州市局刑侦支队经过13个时摸排。在按照9号清查指挥部圈定的范围,筛查出21个可疑人员,并连夜组织警力与监控视频交叉比对。终于在四时前锁定到一名嫌疑人。
为确保万无一失,负责该案的秦超龙和孙成伟同志没打草惊蛇。正组织干警侧面侦查,同时想方设法收集其dna检材。从初步侧面调查情况看。嫌疑人有作案动机,只是知道他与被害人有仇的人很少,并且案发时又不在东州,才没被纳入专案组调查范围。”
有作案时间,有作案动机,又出现在案发现场附近的监控视频里,底下没那么多巧合,应该**不离十。
看来今又能拿下一起,陈政勇下意识看了看江慧如,不动声色地问:“9号案韩处长有没有指导?清查方案有没有作过调整?”
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事实上这也是杨忠旺感觉很高兴的一件事,摇头笑道:“韩处长昨下午5点26分去看过案发现场,5点59分去看过被害人尸体,但没有下达任何指示,清查方案没作出任何调整。”
换言之,“801”已经形成一定战斗力,没传中的韩大神探在,一样能破积案。
一位副总队长鬼使神差地问:“在此之前呢?”
江慧如接口道:“冉总队,我们处长平时不过问案子,只有在清查时才听案情汇报。他身兼多职,很忙的。下午回来之后他同样不会过问,不管案子能不能破。”
“两个伙子挺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