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警监-第3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值得一提的,该团伙相当于一个股份制公司,三个主犯在向亲戚们筹集资金时有章程,会按照投资多少分红。对三个主犯家进行查时,到几本没来得及销毁的账册,上面记录了2012年3月到现在的所有走私明细,时间、数量等信息全有,相当于给我们留了一个齐全的走私记录。”

涉案人员全被押走了,只有十几名干警在继续查。

体验时看到过凶杀现场画面,韩均走进楼房,一间一间寻找第一现场现场。陆占臣不知道他在找什么,以为只是随便看看,等看完所有房间,才把他带到楼梯间后面的地下艇库。

不错,就是这儿!

韩均探头往下面看了一眼,又转身观察了一下专门用于上货的这个平台,走到两个被害人曾被殴打的位置,轻描淡写地“陆局,通知技术人员过来勘察一下现场,多带点鲁米诺试剂,看有没有血迹。”

陆占臣愣了愣,一脸惊诧地问“韩教授,您认为这里是命案现场?”

“有这个可能。”

韩均走到水泥平台边,饶有兴趣地看着五艘即将被拖走的快艇,若无其事地道“考虑到你昨天比较忙,有一个情况没跟你通报,被害人身份查实了。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都是军事发烧友,在上认识的,来栈江是想偷拍停泊在海警支队码头的万吨海警船。”

“怎么查到的?”

见韩大教授不愿意多,肖晨雨连忙把来龙去脉简单介绍了一下,陆占臣这才意识到刚见面那天夜里,他为什么问附近有没有军事基地。

一个极其大胆的推测,居然就这么被验证了,不禁叹道“韩教授,要不是亲眼所见,我真不相信案子能这么查。想专案组没想到的,做专案组没做过的,佩服!”

“只是怀疑,是不是还两呢。”

韩均笑了笑,指着快艇好奇地问“这家伙能跑多快,缉私艇能不能追上?”

这里是不是案发现场,命案是不是跟刚破获的走私团伙有关,勘察一下,分开来审问一下就知道。

已经破获一起大案,陆占臣一点不急,掏出手机给刑侦支队下个命令,掏出香烟介绍道“500匹马力,航速最高4节以上,玻璃钢艇壳,通过地下船厂非法改装的,艇上配有高性能通讯工具,他们严格按照设计航时和航程报废、更换配件,10天换火嘴,使用进口机油,每次出海后都要进行机器保养,确保走私时能保持良好性能。

蓝色这艘刚换过艇壳,还配有先进的海图机和gp导航仪。在海上机动灵活、速快,操作人员少,目标,雷难捕捉,而且吃水浅,容易隐蔽,适应性极强。可以在任何海区、岸边、岛边、浅滩、河口航行,想在海上抓他们很难。”

“自以为是的一帮家伙,搞得挺专业。”

陆占臣轻叹了一口气,不无尴尬地苦笑道“这样的走私方式并不少见,z那边不仅有‘中飞’,而且有超过500匹马力的‘大飞’进行蚂蚁搬家式走私,每年都能查获几十起。

刘副关长那边参与走私的超马力快艇大部分属香港,一般停靠在香港境内,不在内地逗留,内地船艇管理部门无法对其进行管理。内地超马力快艇停放时,又艇机分离,尾机存放在家里,缉私部门不能擅自入内收缴。

据不完全统计,参与走私活动的起码有四艘。他们那边离香港近,最短距离只有5分钟航行时间。较远的会东一带海域,离香港海上线距离也只40多海里,大飞从香港起货到靠岸卸货,一个时就可以完成。

我们这边离香港远,这样的走私方式不多。就这么忽略了,让他们钻了个大空子。要不是您确定侦查方向,真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才能发现。”

等了大约30多分钟,市局刑侦支队技术民警赶到现场。

只要是化学试剂,都会影响身体健康,紫外线灯也不能多看,更何况里面空间不大,站不下太多人。韩大教授走出艇库,见一个女人在哭哭啼啼,干脆走出院子,坐在车上等消息。

技术民警动作很快,十分钟不到,一个一级警司就跑出来汇报道“陆局,果然有血迹,在墙根处,我们正在提取样本。”

陆占臣欣喜若狂,正准备开口点什么,韩均冷不丁地来了句“几艘快艇也勘察一下。”

“是!”

陆占臣反应过来,立马掏出手机给正在审讯的民警打电话,让他们问所有涉案人员,五条“中飞”几条换过艇壳,什么时候换的,在什么地方换的。

台风越刮越烈,天气预报要到明天这时候才会结束,但不管风多大也不会影响到办案效率。

几条“中飞”上虽然没发现血迹,审讯和取证却获得一些进展,当韩均等人赶到看守所时,市局刑警已顺藤摸瓜找到改装“中飞”的地下船厂,找到几个被当成废品仍在一边的艇壳。

没绝对把握韩均不会审,到下午三点,技术人员在一条旧艇壳上发现血迹,连同在地下艇库提取到的血迹dna检材,与两名被害人的dna全比对上,才让预审专家旁敲侧击询问去年4月23日走私时哪些人参与过,由哪几个人驾驶哪一条“中飞”。(。)

第三百一十三章一举拿下

下午4点26分,韩均换上警服,同肖晨雨一起走进讯问室。↑,

方书明五十多岁,是一个不怎么打渔的渔民,由于常年生活在海边的缘故,皮肤很黑,又瘦又黑,头发微秃,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很多。

从凌晨3点多被抓捕到现在,一在接受办案人员讯问。

那么多人是在他家抓到的,价值四千多万的货是在他家查扣的。被抓的人全亲戚,甚至包括他二儿子。

被查扣的货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货款中有十几家人的全部积蓄,有管亲戚朋友借的,有在外销售和开店等亲戚们预付的定金,现在全成了警察的“战利品”,不仅不会归还,而且会罚款,真正的倾家荡产。

他不怕坐牢,怕得是外面那些人今后日子怎么过。压力很大,显得很憔悴,从早上到现在一口都没吃。

事实上为扩大战果,办案人员一忙着盘问,连自己都顾不上吃,更想不到给他准备食物,只在讯问过程中让他喝了几次水。

韩教授非常人性化,一进门就递上一袋从看守所超市买的面包,然后打开一瓶矿泉水,放在他手刚好够着的地方,微笑着“肚子肯定饿了,先垫一下,我刚才问过,晚上有你们饭。”

普通话的警察,难道公安审完海关缉私局接着审。

全栈江就海关缉私局、海警支队和边防有外地警察和武警,方书明愣了愣,下意识朝他的胸徽看去。

不看没关系。一看吓一跳,既不是本地警察。也不是海关缉私局警察,而是从公安部来的!难怪年纪轻轻就能穿白衬衫。难怪做法跟刚才那些警察不一样。

韩均不管他在想什么,从肖晨雨手里接过一张图板之类的东西,用塑料尺子量了量,拿起水笔,顺着尺子在上面画个不停,像工程师制图。

紧接着,从包里取出几个印有干部培训中心联系方式的空火柴盒,翻出一卷双面胶,在肖晨雨协助下专心致志的贴了起来。在每个火柴盒上贴上一张照片,全部贴完之后又意犹未尽的拿起笔,在每张照片下注上名字。

离两米远,画完贴完之后又把图板和火柴盒反扣着,方书明不知道他葫芦里到底卖什么药,只能坐在对面一声不吭的吃面包。

没什么食欲,吃得很慢,一个面包十几分钟才吃完。

风那么大,下午又下起暴雨。飞机不能起降,最快要到明天下午才能回江城,韩大教授有的是时间,一点都不急。到他吃完喝足才拉家常般地“方书明,你是渔民,我时候是农民。我们村有个老师。特别会教育孩子,不管他家孩子惹什么祸。都表现得若无其事。什么不,先吃饭。等孩子吃完饭再教育。不像我爸,一点沉不住气,揪我就打,所以我很羡慕。

你五十多岁,这个比方用我们之间不是很恰当,但意思差不多。因为接下来要问、要核实的一些事,不仅会让你吃不下饭,而且会睡不着觉。可人命关天,不问不行啊。我知道你会普通话,别跟我装不会,更不要装糊涂,没意思,真的。”

轻描淡写一番话,犹如晴天霹雳,把方书明吓出一身冷汗。

就在他忐忑不安,不知道接下来何去何从之时,韩均指了指卡住他身体的椅子,看守所干警立即挪了挪,把他挪到审问桌前。

韩均翻开图板,上面赫然画着一幅地下艇库的平面图。

“方书明,这两个人你应该不陌生,他们当时应该在这儿,我要核实的是你们当时的位置。别浪费时间,自己动手,对号入座。”

东窗事发,谁交代的,难道不知道这是死罪?

看着火柴盒上方锐、方海澜,方锐大儿子方斌、方海澜舅子李成富以及他的照片,方书明吓得六神无主,如丧考妣的坐在椅子上瑟瑟发抖,脸色一下子变得更难看了。

案子查到这个份上,让预审专家软磨硬泡同样能查清真相,同样能够搞清谁是主谋,谁是从犯。

韩均有一天时间,不等于可以在他们身上浪费一天时间,所以才想出这个办法,一举击溃他们心里防线。

监控室里,市局蒋局长、陆占臣副局长,海关刘副关长,海关缉私局顾副局长等公安和海关领导,正通过监控器关注着里面的一举一动。

三天时间查清两个被害人身份,找到第一现场,甚至搂草打兔子,帮公安和海关破获一起涉案金额上亿的走私大案,刘海健副关长佩服得五体投地。

听完蒋局有关于“01”的介绍,才知道公安部派他们来是有原因的,才知道三天破案对他们而言堪称“家常便饭”,根本算不上什么事。

不是什么人都有机会观摩韩教授审讯的,他点上根香烟,不无好奇地问“张处长,韩教授手里有6个火柴盒,他怎么知道就这6个嫌犯在现场的?”

破案不仅靠证据,有时候同样需要唬。

张祥正准备帮着解释一下,扬声器里就传来韩大教授的声音“手里就6个空盒子,随便贴了一下,如果不对可以重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