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雄!”
“都要赏!有功之臣通通有赏,季延,宣旨吧!”圣上让季公公宣读,早就写好的恩旨。
季公公上前一步,大声念道:“奉天承运,圣上诏曰:兹平叛契丹蒙古之乱,乃盖世奇功!有功之臣众多,特封赏如下。杨昭武,文武双全,封为神武侯,赐侯府一座,赏黄金五千两!莫子岚,英武果敢,封为英武侯,赐侯府一座,赏黄金千两!曾浩英,骁勇善战,封为镇远将军,赏黄金千两……!”
等一长串的封赏念完,将领们个个喜出望外,磕头谢恩:“谢圣上隆恩!圣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众爱卿平身,今日朕在泰和殿,设下庆功宴,当与众爱卿,共庆大盛太平,国泰民安!”
其他的重臣和权贵,纷纷上前对杨昭武等人表示祝贺,杨尚书向来端肃的脸上,也带着笑容,拍拍杨昭武的肩膀,满是骄傲和自豪!
“昭武,今晚你母亲和你媳妇,都会亲自下厨,为你庆功,我也为你骄傲!”杨尚书看着器宇轩昂的儿子,笑得格外灿烂。
杨昭武心中一暖,点头道:“中午我会少喝点酒的,祖父一切都好,和几个老袍泽,成天追寻他们年轻时的足迹,不亦乐乎。”
“那就好,能看到你凭战功封侯,想必你祖父才是最高兴的人,好,好!今晚我们爷俩再畅饮三杯!”杨尚书喜气洋洋,有什么比看到儿子成材,封侯拜相,更高兴的呢!
杨昭武又和其他,来贺喜的众臣们,谦恭了几句,这才在季公公的招呼下,往御书房而去,有些事情还要单独向圣上禀报。
在季公公的指引下,杨昭武走进御书房,圣上并没有坐在龙椅上,而是负手站在大盛堪舆图前。对杨昭武招手道:“昭武,快过来看,我大盛现在风调雨顺,四海升平,算是太平盛世吗?”
“当然!圣上雄才大略,领导有方,才有现在的太平盛世!”
杨昭武对圣上也是真心佩服,圣上在位三十多年,大盛从满目疮痍,四处起义到现在四海升平,的确也算圣贤之君。
圣上笑着道:“可一个时代终要过去,大盛现在最主要的是后继之人,昭武,你能如现在一样效忠吗?”
“无论谁做圣上,微臣也当保家卫国,效忠君主!”杨昭武不敢迟疑,马上回答道。
圣上隐有深意的,看了杨昭武一眼,语有所指的说:“昔日战神曾经痛失所爱,还想过生死不离,他是为了大盛的黎民百姓,才等待至今。昭武你还年轻,任何时候都要以黎民为重,以大盛为重!”
杨昭武不明所以,但仍恭敬的说:“圣上,恕臣愚钝,不懂您的意思。”
“昭武,你是昔日战神,也就是朕的皇弟一字并肩和硕王,钦点的新一代战神。你将肩负起保护大盛河山,震慑外族的责任,你可要坚持下去。”
圣上殷殷期盼,他已经选好靖王做接班人,可靖王对谢怡心的执着,让圣上萌生了杀意,他一旦确立储君,谢怡心必死!
“微臣定当竭尽全力,效忠圣上,保卫大盛!微臣还有一事禀报。”杨昭武拱手行礼,看了随侍的内侍和宫女们一眼。
圣上略微沉吟,对季公公说:“你把他们带下去。”
“老奴遵旨!”季公公一挥拂尘,将宫女和内侍们鱼贯带下去。
杨昭武上前一步,半跪在地低声说:“微臣在和耶律隼对决后,耶律隼似有秘密要说,结果被原前锋营何参将用袖箭灭口。”
“哦?那耶律隼想说什么?”圣上也有所耳闻,但并不知道后面,清媛对杨昭武说的话。
杨昭武沉声道:“当年微臣忝为九门提督,已经安排了四路人马紧盯耶律隼,而且各城门也加强了防卫。可耶律隼依然,神不知鬼不觉的离开了京城,而且后来在南北车行,也没找出幕后主事之人。”
“你的意思是,耶律隼想说的是幕后之人?”圣上一下严肃起来,这几年那幕后之人,仿如蒸发,一点线索都没有,也一直是圣上的心头刺。
杨昭武点点头,继续低声说:“耶律隼死后,清媛求微臣,将她和耶律隼合葬,说了一个消息,以作交换。”
“清媛知道?”圣上有点意外。
杨昭武回答道:“当年清媛是与耶律隼,一起出的京城。以她的聪慧,对背后之人,已经隐有所得,后来耶律隼独宠于她,四位可敦只有她能怀过两个孩子,所以她也知道了不少秘密。”
☆、第四百七十一章自备菜式
“说,到底怎么回事?”圣上听杨昭武解释这么多,那幕后之人一定位高权重。
杨昭武低下头,轻声说:“清媛临终前说,当年帮助她们离开京城的,是一股神秘的势力。他们的领头人是方外之人,好像是一个庙宇的主持,他们支持的是靖王,幕后之人曾和耶律隼有过协议。”
圣上大吃一惊,支持的是靖王?那幕后之人和靖王有关?
杨昭武说完之后,就低头沉默不语,他只负责传达清媛的话,其他的不在他考虑之中。
“朕知道了,你不要再告诉任何人,去准备参加午宴吧。”圣上有些黯然,这消息出乎他的意料。
等杨昭武退下后,圣上一直在思索,清媛的话是真的吗?说幕后之人是方外人,是名寺古刹的主持,圣上相信,因为这么多年都没有把他们抓出来。可说他们是靖王的爪牙,为靖王办事,圣上半信半疑。
做为圣上,他要从全局考虑,冷静判断真假。因为难保清媛,不会因为耶律隼的惨死,从而挑拨离间天家父子感情,让最有前途和能力的皇子,被自己猜忌。
而且靖王喜欢谢怡心,那幕后之人,为什么要一直针对谢怡心?一思及此,圣上突然豁然贯通,清媛的话,他信了七成。
正因为靖王喜欢谢怡心,所以幕后之人,才会处处针对谢怡心,这与圣上想致谢怡心于死地,是一个道理。
所以谢怡心才会来了京城后,就有了隐秘的仇家。而她次次历险,又逢凶化吉,与杨昭武的保护,和皇弟收她为徒,还有靖王的保驾护航,是分不开的。
而方外之人?
圣上很快想到韩静如死的广化寺,而且,韦贵妃曾经带着九皇子,在广化寺祈福养病,与主持有过交集,这样看来,的确疑窦丛生。
“飞龙”。
圣上低声说道。
飞龙从柱子旁边,闪身出来,恭敬的说:“圣上有何吩咐?”
“去,以观察叶融融为由,秘密查探广化寺。查清楚那里的僧侣,到底和靖王有什么关系!”
飞龙弓身低头:“是,属下马上去办。”
等飞龙退下后,圣上又想了一阵,直到季公公提醒,午宴时间快到了,圣上这才起身,往泰和殿方向而去。
庆功的午宴,相当丰盛,天上飞得、地上跑的,水里游得,都是应有尽有。御膳房的御厨们,使尽了浑身解数,也想犒劳一下边关将士们。
圣上收敛了疑虑,还是一如先前的样子,与封赏的将领们,一起叩谢上天的保佑,缅怀战死的将士,然后开怀痛饮,不醉不归!
午宴散了后,将领们陆续出宫,回到自己的住处,微醺的杨昭武跟着杨尚书,坐上马车,往郡主府而回。
此时,明慧郡主和清儿,已经回到了郡主府,明慧郡主边喝着玫瑰蜜,边笑着问清儿:“中午那道是什么菜?味道真是特别,下次把那厨子找来,也让你姨父他们尝个鲜。”
清儿喜欢菊花蜜,正啜饮着,也笑着回答道:“慧姨,那是雪婴儿,具体用什么做的,天香楼秘而不宣。只知道很是难得,今儿清儿也是沾了慧姨的光,才尝得到这道菜。”
“不过那肉质,的确很是细腻,不像鱼肉又不像其他肉类,会是什么做的呢?”明慧郡主好奇的说。
清儿摇摇头,自是不会告诉明慧郡主,雪婴儿是用青蛙肉做成的,而且她今儿吃的雪婴儿,还是特殊材料做成的。
“今晚清儿要做什么菜式?听说谢怡心,午间就在大厨房里忙活了。”明慧郡主不怎么高兴,嘀咕着说。
清儿笑着说:“慧姨,今儿清儿准备的是清炖海参汤,我可是自早上就熬上,一直由欢霜守着,寸步不离的呢!慧姨,您做的是什么?”
明慧郡主用食指,点点清儿的额头:“慧姨我,可是多少年都没下过厨了,今儿让她们准备了条鲈鱼,一会就去码料装盘,清蒸鲈鱼。”
“那我们一起去吧,我也想看看,谢怡心究竟做的什么菜。”清儿略有点吃味的说,让明慧郡主又是一阵打趣。
翡翠匆匆走进来,行礼道:“回郡主,今日谢怡心,做的是梅菜扣肉。从选料到切菜、切肉,皆是她亲力亲为,直至上了屉笼,并没有假手于人。”
清儿吃惊道:“梅菜扣肉?那不是普通人家的菜式吗?猪肉怎么能给昭武表哥吃?”
明慧郡主倒是,对谢怡心亲力亲为表示赞赏:“以前昭武在金陵,自然不如在京城吃得精细,喜欢梅菜扣肉也不足为奇。她能自己亲手做,也算对昭武诚心了。”
清儿暗地里翻了个白眼,又说话哄着明慧郡主,来到大厨房。她们并没有理,守在屉笼旁的谢怡心,而是来到各自,由下人准备好的灶台边,开始忙碌起来。
杨昭武回到郡主府,迫不及待的回到凌霜院,可谢怡心并没有在院里。他问清谢怡心在大厨房忙碌,只好按捺住心中的激动,先沐浴更衣,再准备等谢怡心回来。
等他沐浴后,换上一套墨绿的常服,刚准备去找谢怡心,结果就被二弟的人,请去了他的院子。与得到消息,急急忙忙赶回凌霜院的谢怡心,失之交臂。
杨昭文对大哥封侯,很是兴奋,拉着杨昭武说过不停,等到明慧郡主派人来请时,才一起去到正房。
一直沉浸在忐忑里的谢怡心,直到在洗尘家宴上,看到杨昭武,也觉得好似不真实。
她老老实实的,站在明慧郡主旁边立规矩,一眼都不敢瞥向昭武哥,她怕是幻觉,最近夜里常睡不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