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逸回家拿上那几幅作品,想了想,将胡瑾泉仿陈逸飞那幅油画也带上了车,返回师父家后,几口子就在客厅打开了黎雄才的那幅《长青不老松》。
“果然是这幅,李逸,你这次只怕是占了大便宜了!”
钟皓晴仔细的看过画面和留款后,感慨了一声,这小徒弟的眼光和运气,简直就让人没法说。
“黎雄才在山水画的创作上,以写生为主,他一生写生画有一万多幅,其中2000多幅是松树。因此有人称他是‘五十年来写青松,笔端动处松生风’,又有‘黎家山水黎家松’之美誉。”
“60岁的齐白石‘衰年变法’终成巨匠,而黎雄才也抓住了这个国画家的黄金年龄,利用10多年时间投身巨幅山水创作,开创了‘黎家山水’的范式。他为燕京钓鱼台国宾馆、东广省人民政府创作的《山鸣谷应》《幽谷起云图》《万壑松云》,堪称代表作。”
“这幅《长青不老松》是他1984年所作,更把他晚年以松为题材的山水巨作推向了巅峰,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他丰富的笔墨语言和清旷绝俗、豪迈达观的人格魅力。这幅画,你竟然只花了不到800万……”
钟皓晴摇摇头,这是捡着大便宜了。
胡瑾泉虽然告诉过李逸黎雄才画作的价格区间,但当时李逸并没有告诉过他是这幅画,这会看了之后也连连摇摇头,“这幅画如果上拍,只怕起拍价都要定在1000万以上,最后成交价我估计很可能会翻番!奇怪,那个老板既然是做这个生意的,怎么会不知道行情?”
“呵呵,老胡,你还别说,他还真有可能不知道!黎雄才的画近几年很少在拍卖会上出现,而且,即便出现也都是一些小尺幅的作品,大多价位都保持在七八万一平尺,你照这个算算,九十多平尺可不就是这个价?再说了,拍卖的风险很大,如果运气不好,流拍或者拍出个低价,他还有可能会赔本呢!”
钟皓晴就喜欢和胡瑾泉唱反调。
“不对吧老妈,这幅画如果交给舅舅运作的话,我估计最少能拍到四千万!你就别在那儿吓唬李逸了!”
旁边一直看画没有开腔的胡钟月忽然语出惊人。
“我听舅舅说,咱们的春拍一直没有找到一个合适的压轴拍品,我看这件就不错!李逸,有没有意思出手?我可以找舅舅说说,不收你的佣金哦?!”
“月月!瞎说什么呢?”
李逸愣了一下,通瑞宝竟还有自己的拍卖行?随即他又释然了,作为一个老牌的排名前列的典当行,每年要处理的死当不知道要有多少,自己开一家拍卖行也算正常,但拍卖行不是不能拍自己的东西吗?李逸决定先不管他。
“师父,没事,反正这画留着也没什么用,公司如果真的缺拍品,拿去上拍也不错。”
胡瑾泉摇摇头,
“李逸,你现在还不懂,这种东西根本就是稀缺资源,只要不缺钱,放手里可比你做其他方面的投资强多了,不信你再放个十年试试?”
讨论完这幅,他们又打开了陆俨少那幅《抚仙湖所见》。
“也是精品啊,小逸这运气,简直没话说!这幅画你花了多少?”
“反正三幅一共1268万,我估计这幅画也就400多万吧。”
“嗯,这幅画差不多也就这个价格了,不过这些东西都一样,越放越值钱,你都好好的收着吧,知道怎么保存吗?”
李逸摇摇头,胡瑾泉开始跟他普及设色纸本的保存知识,钟皓晴则打开了第三幅画,一看之下,奇道:“沈卓如这幅画居然在你这里?”
“怎么了?”
“前一段时间,有个朋友找沈卓如求画,结果沈卓如仿照《听涛图》给他画了一幅之后,他跑到我那儿吐苦水,说是比他那幅原版的《听涛图》差远了,呵呵,没想到原版竟在你这儿!这幅画多少钱收上来的?”
“一万一。”
“你……你这个运气,还真是让人羡慕嫉妒恨啊!”
李逸没想到钟皓晴一个快六十的老太太居然也会说这么流行的网络用语,忍不住笑了起来,没想到身边忽然传来一阵更大的笑声,“哈哈,老胡,你猜我看到了什么!”
“这孩子,没大没小的!你看到什么了?”
钟皓晴呵斥了女儿一声,和胡瑾泉一起去看她手上那幅画,结果一看之下,忍不住也大笑起来,“这东西,怎么会在你手上?”
第一百三十六章 培训的真实目的(苍天盟主加更)
李逸看都不用看,就知道他们发现胡瑾泉那幅仿作了,他挠挠头,“跟刚才那两幅画在一个地方买的。”
“快说快说,多少钱?”
胡钟月不理一头黑线的老爸,一把扯住李逸,嚷嚷了起来。
“忘了,当时看到那幅《长青不老松》太吃惊了……”
“不会吧,老爸这幅画居然是个添头,呜呜呜,老爸你好可怜……”
李逸本来想说不是添头的,可那样难免还要被追问价格,三千块钱还不如当个添头呢!所以也就识趣的不再说话,然后就看到脸色铁青的胡瑾泉拿着电话跑里屋去了……
钟皓晴无奈的摇摇头,有时候,交友不慎就是这么悲哀,求画时说的动听无比,求到后弃之如履,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啊。
“我们不管他,李逸,这是师父送你的东西,希望你能用它好好练习,争取早日画出拿得出手的作品来!”
李逸一看,钟皓晴拿给他的居然是一套文房四宝,就笑着接了过来,没想到一上手,就陡然惊诧了一下,这纸,貌似不一般啊!
“不会吧,老妈,这大千纸我求了你那么久,你都没给我,这次竟然送给了李逸,我是不是你亲生的啊!”
李逸翻了个白眼,这丫头,简直是,接触越久越破坏她在他心目中那纯真圣洁的形象!
听到胡钟月满嘴胡说,钟皓晴没好气的给了她一下,
“临帖就按老胡教你的笔法练习,至于胡志远那套,先放一边吧,一个玩雕刻的半路出家搞书画,能搞出个什么名堂?当年卢浮宫要收藏他的作品,还好他没答应,否则还不被人给喷死……”
李逸惊奇的眨了眨眼睛,哦买嘎先生还真没胡说。原来还真有这么件事,而且貌似知道的人还不少……可是,师父啊,好像我也是半路出家的。连胡志远你都不放在眼里,您这打击面和打击力度也太大了吧?
不一会儿,胡瑾泉笑着走了出来,
“老王家一个月前失窃了,报案记录还在派出所呢。我就说不可能嘛,他就是穷死,也不会不经我的同意,就把我的画拿去卖掉,更何况这还是玩笑之作。”
说罢,看了李逸一眼,
“这是赃物,没收了啊!”
在师父家坐了一会儿,又请教了几个问题,李逸拿上自己的画和钟皓晴送的文房四宝回到了燕园。一进家门,他就打开电脑上网,查起了所谓“大千纸”的信息。
“大千纸”的信息网上很少,找了好一会儿,他才找到了一小条,看完后,终于明白为什么胡钟月要惨叫了,别看这纸只有二三十张,还不到半刀,可真要是拿去拍卖。说不定也能卖上个十几二十万!
抗战时期,张大千寓居蓉城,眼看着带过来的特制的“大风纸”即将告罄,不得不做出让步。使用夹江的“粉连史”纸作画,可是这种纸张根本达不到理想的绘画效果,于是,张大千决心对“粉连史”进行彻底改造。
他邀请当时同在蓉城的好友晏济元一起研究新纸的配方,几经波折,新的夹江纸终于新鲜出炉。张大千一共定制了200刀,每刀96张,经徐悲鸿、傅抱石等人试用,齐声称赞,夹江纸从此名声大振,而这200刀最初的夹江纸,也就被人们称为“大千纸”!
不止纸张,钟皓晴送的笔墨也很讲究,笔是燕京戴月轩专门定制的一套“青山挂雪”羊毫湖笔,这些笔,每一支都是尖、齐、圆、健,提而不散,铺下不软,笔锋尖锐,刚柔兼备,是书写作画的无上利器。
戴月轩创办于1916年,是著名的湖笔制作企业,其所制湖笔,不仅深受文人墨客和书画家喜欢,就连开国的主席和总理生前也一直在使用。所以这一套定制的家什,绝对价值不菲。
至于墨,则是燕京一得阁制墨名家孟繁韶制作的两锭漆烟墨,砚台则是一块新制的山水平板端砚,也都是精品。
李逸估算了一下,这四样东西加起来,只怕不比他送出去的那两件东西便宜!
搞明白了这套东西的价值,李逸默然无语,暗下决心,师父都这么用心,他一个做弟子的,还能有什么好说的呢?练吧!
……
第二天,新的一周开始了,按照通瑞宝的安排,这一周培训的是杂项,负责培训的讲师是王鹏,一个年过半百,个子不高的却声若洪钟的壮实老头,“当时领导找到我让我负责杂项培训的时候,我就说了,杂项没法讲!为什么?太多了!太杂了!你给我一年时间还差不多!后来领导告诉我,没有硬性指标,你想怎么讲就怎么讲,我说,好!”
“要想练好杂项,要我说,没别的办法,就只有两个字,一是背!博览群书、博闻广记、博古通今!每个人都是一个脑袋两条腿,你凭什么要比别人厉害?就是要比他们多付出!下边大家开始记录,我说的这些书,这周你们都要翻一遍。《手串把玩与鉴赏》、《核桃把玩艺术》《华夏竹木牙角器收藏鉴赏》、《古玩收藏鉴赏之织绣篇》……”
老头儿念一个,大家记一个,一直说了七本,才笑眯眯的停下来,“一周七天,一天一本,公平合理!周五考试,理论部分150分……”
成群的乌鸦从十二名学员头顶飞过,老先生,您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吧?从这会儿到周五下午考试满打满算也只有他妹的四天半啊!
王鹏不管,接着往下说,
“第二个字,就是看!背再多书,没有实践也是废物一个!所以,这周的重点就是实践!从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