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魔刊电子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鉴宝大师-第4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
  李逸眼睛一亮,铲地皮?还是在台北铲地皮,这个诱惑,可实在是有点难以拒绝。
  “逸哥,他还说那人的老辈在大陆时就曾经是政府的高官。”
  嘶——李逸倒抽了口凉气,他明白这句话的意思。当时,国民党政府还在大陆的时候,法币和金圆券都贬值的不要不要的。于是一些有特权的人,就囤积了大量的美元、黄金以及古董这些能够保值的东西,后来他们撤退到台湾的时候,这些东西自然也就跟着一块过来了。
  民国时的收藏,而且还是当时政府要员的收藏,究竟该有多少好东西?这个诱惑,对于现在的李逸来说,简直就是不可抗拒!
  很巧,任玉煌说的那个朋友的家就在阳明山的别墅区,距离那天陈樱瞳结婚的教堂也没多远。
  别墅的主人是一个和任玉煌年纪差不太多的年轻人,据说他的父母都已经先走了,留下他就是为了处理那些古董和这栋别墅。
  和之前两次铲地皮不同,这次李逸看到的古董,全都是放在箱子里的。整整五口红皮大木箱,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房间里,看着就感觉不一般,更别说这里边装着的还都是些古董了。
  “东西太多,海关那一关就要花不少钱,而且以后也不准备再回来了,这些老物件,留下几件做纪念就行,何必还让它们跟着我们一起漂洋过海到异国他乡?”
  年轻人一脸的感慨,李逸则有些不以为然,先别急着表演,看了东西是真是假再说!
  结果,打开的第一个箱子,就吓了他一大跳,因为这里边放着的,竟全部都是卷轴,粗略估计一下,怕不是有上百件!
  上百件解放前搜刮的古画?你快别扯了,或许真的有当时的高官能够搜刮到这么多的好东西,但绝对不会是这家,而且,即便是换成那几家,到现在多半也剩不了这么多!
  看了一眼房东,看到他丝毫没有解释的意思,李逸就知道,他是存了考教的心思在里边,或者,这次铲地皮就是一个局。
  拿起第一幅卷轴,还没打开,李逸就直接启动了鉴灵牌。
  “张君月?”
  他微微摇头,在一边的茶几上小心的打开了卷轴,只是看了一眼,就判断出这应该是一幅爱好者的习作。
  联想到这家主人的姓名,答案呼之欲出,这幅画,应该是这个房东的家人所作。
  “这是我爷爷的画,老人家在世时画了很多,当时他送给朋友的时候就说,等到他离开,这些画就会变得很值钱,可是现在……”
  “这么说,这一箱子都是他老人家留下的?”
  年轻人摇了摇头,
  “我们收藏的所有国画都在这个箱子里边,因为和其他古董比起来,家父相对还是比较喜欢国画多一点,所以就打算如果卖不掉,就全部带到美国去。至于把爷爷的作品放在这里,也是希望有人能看中,卖上一两幅出去,因为这是老人家一辈子的愿望……”
  陆凝霜听的有点感动,看到李逸准备把画收拾起来放回箱子,不由悄悄的拉着他的衣角,不让他动。
  李逸看了一眼她的表情,不禁苦笑摇头,这丫头也太好骗了吧,这还不知道是不是在讲故事呢!
  “胖象,再给我拿几幅过来。”
  不让动也有不动的办法,当然,如果今天真的在这里买到了好东西,李逸绝对会挑选几幅老人家的画,满足一下他生前的愿望。
  一连看了五幅,都是那个名为张君月的人所画,虽然水平都不怎么样,但李逸发现,他发挥的非常稳定,基本上每幅画都停留在那个水平层次上,不突出也绝不拖后腿。
  有点意思。
  一边琢磨一边顺手接过第七幅画,老规矩,还是先上鉴灵牌。
  可没想到,这次鉴灵牌才刚刚开启,一股寒流就涌入了他的体内。
  李逸悚然而惊,这是什么画?怎么可能含有这么寒凉的凉气?
  要是按照他总结出来的规律,这个程度的凉气,最起码也要排到汉朝甚至更加久远的朝代,就算是绝顶的大家,恐怕也不会晚于南北朝!
  ps:保证了不章推,但看在果叔这么勤奋的份上,就让我失约一次吧。
  推荐都市小说《最强厨霸》,重生回来后,打造了一个餐饮帝国!其实这个题材,我也一直都有想写,可是总担心写不好。大家不如先看看这本,万一下本老果也开这个题材,喷起来也有理有据些,哈!
  四更求票!
  
第四百七十三章 《贺捷表》
  
  强忍着去看鉴定结论的冲动,李逸将卷轴慢慢打开,结果一看之下,眉头就皱了起来,难道……
  这是一幅立轴的设色纸本,横轴约有70厘米左右,纵轴则差不多是横轴的两倍。
  画面的近景,是几株枝条柔细,树干虬曲的柳树,沿着山间溪流蜿蜒而生。远处,则是一片烟云中朦胧的远山。
  这幅画,画家笔触细腻,点染勾画之间,烟瘴横生,将柳树那种柔弱妖娆和山间的轻烟薄雾表现的恰到好处,构成了一幅绝妙的烟柳图。
  画面上方的右侧,则是题款,一笔精致的楷书,打头是“春云烟柳”四字,后边则紧跟着画家对这幅画的介绍,“三春景色收入画图,盛于惠崇、大年……”
  题字之后的落款则为吴湖帆,并留有印鉴两枚,一枚是吴湖帆印,另一枚则是闲章,“算如此溪山甚时重至”。
  另外在画面上还留有两枚鉴藏印鉴:杨仁恺印、沐雨楼。
  李逸知道,吴湖帆,本名吴万,书画署名为湖帆,是清代著名书画家吴大澂之孙。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与吴待秋、吴子深、冯超然并称为“三吴一冯”,当时,他们的作品曾风靡大江南北,被无数人所推崇。
  另外,作为著名的鉴定大家,吴湖帆还与收藏大家钱镜塘同称“鉴定双璧”。
  “三吴一冯”都以山水见长,吴湖帆更是个中翘楚。他的画风秀丽丰腴,设色深具烟云飘渺,泉石洗荡之致。
  建国后,吴湖帆曾作《原子弹放射图》,其点染间的烟瘴妙笔被解放军的多位领导看中,曾公开要求,要将他这幅画制版印刷,用作宣传,由此可见其画作影响之深。
  在民国时期,吴湖帆曾长期担任教育部全国美展常委,并参与发起组织成立了中华美术会,是该组织重要成员。
  因此,如果这家的长辈曾在民国政府担任过高官的话,求购一幅吴湖帆的作品应该还是很容易的,所以这幅画应该是真迹。
  只是吴湖帆的成就再高,这幅《春云烟柳》画的再好,作为一件画成于1939年的作品,怎样都不可能拥有那样的凉气。
  因而这种情况就只有一个解释,要么是画中画,要么就是轴中藏画,总之,一定另有一幅惊人的作品藏在这幅卷轴之中!
  开启了鉴灵牌,李逸开始透视画面。果然,他很快就发现,在画作上端的画轴中,藏着一片被卷成了桶状的泛黄而粗糙的纸张。
  纸张上,工工整整的用楷书写着大约六七十个小字,李逸找到最开始一行,一看,虽然早有准备,还是被吓了一跳。这竟是三国时期钟繇的《贺捷表》!
  “魏钟太傅贺捷表,臣繇言:戎路兼行,履险冒寒。臣以无任……”
  仔细的将字从头到尾看完,李逸遗憾的摇了摇头,这只是一幅残篇,自“魏钟太傅贺捷表”始,至“与徐晃同势,并力扑讨”终,全文也只有68个字,而贺捷表的原文则至少也有160多字!
  不过即使是残篇,其珍贵程度也难以言表!
  钟繇曹魏著名的书法家、政治家,其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兼工,其中写得最好的是楷书,是公认的楷书创始人,甚至还被后世尊称为“楷书鼻祖”。
  他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王羲之、颜真卿等著名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过他的书法。
  在历史评价上,南朝庾肩吾曾评价其书法为“上品之上”,唐代张怀瓘更是在《书断》一书中,将其书法品评为“神品”。
  钟繇在华夏书法史上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他和东汉的张芝被人合称为“钟张”,又与东晋书圣王羲之被人并称为“钟王”,地位之尊崇,一时无两。
  遗憾的是,钟繇的书法真迹到东晋时遗失殆尽,人们今天所见到的要么为临摹本,要么就是伪书。
  一般认为,钟繇的代表作有“五表“、“六帖“、“三碑“等十数篇,《贺捷表》又名《戎路表》、《戎辂表》,正是五表之一。
  这些资料在李逸脑海一一流过,他判断,这张残篇多半也不会是钟繇的真迹,但绝对是大家所仿。
  有了初步的判断,他将目光转向了鉴灵牌给出的鉴定结论。
  有关《春云烟柳》的判断没错,确实是吴湖帆的真迹,而关于这幅残篇的鉴定,却出现了重大的问题,因为鉴灵牌显示,这竟是钟繇钟元常的真迹!
  一时间,李逸的脑海中杂念丛生,其中最为突出的一个就是,既然这幅《春云烟柳》是1939年的作品,那么这个卷轴也绝对是同时代的产物。可是,在这之前,这幅残篇在哪里?为什么从来就没有看到过任何相关的记载?
  看了看箱子里剩下的作品,李逸决定不再费神,先把画拿到手再说。
  “张先生,这幅《春云烟柳》,怎么卖?”
  “这是吴湖帆先生的名作,家父的意思,若是要转让,最低不能低于一亿两千万。不过李先生是玉煌的朋友,我……就只收您一亿元好了。”
  一亿新台币,折合软妹币不过两千万出头,从吴湖帆画作目前的市场行情以及这幅画的水平来看,这个价格确实是不高。
  李逸判断,如果现在就将这幅画拿去上拍,运作的好的话,其拍卖价很有可能会突破2500万软妹币。不过扣除其中所承担的风险以及拍卖行的佣金和营销费用,藏家到手很可能也就只有2000万出头,其实还不如私下交易来的爽快。
  点点头,他将卷轴收了起来,珍而重之的放到了陆凝霜的手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